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反知”到“真知”——庄子认识论的意义转向
1
作者 代训锋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1-86,共6页
在认识论的问题上,庄子的思想过程是先“反知”,通过对“知”的社会政治批判和认识论意义的批判,解构了原有的文化知识遗产,在此基础上,庄子建构起一种蕴含着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的“真知”。真知,就是对道、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认... 在认识论的问题上,庄子的思想过程是先“反知”,通过对“知”的社会政治批判和认识论意义的批判,解构了原有的文化知识遗产,在此基础上,庄子建构起一种蕴含着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的“真知”。真知,就是对道、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从“反知”到“真知”,庄子实现了认识论的意义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反知” “真知” 意义转向
下载PDF
微型游戏项目教学:中职专业课堂的意义转向 被引量:9
2
作者 崔志钰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 2014年第5期70-72,共3页
微型游戏项目教学通过"游戏项目化"和"项目游戏化"的交叉融合,实现了中职专业课堂的意义转向。教学过程中项目实施由"做中学"转为"玩中学",课堂调控由"控纪律"转为"订规则&quo... 微型游戏项目教学通过"游戏项目化"和"项目游戏化"的交叉融合,实现了中职专业课堂的意义转向。教学过程中项目实施由"做中学"转为"玩中学",课堂调控由"控纪律"转为"订规则",教学策略由"重技术"转为"寻认同",价值取向由"求结果"转为"强体验",把专业学习演变成为一段自由而愉悦的游戏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专业课堂 微型游戏项目教学 意义转向
下载PDF
影音复制技术的逻辑变迁与意义转向 被引量:1
3
作者 侯亚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85,共10页
人类对于声音和图像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是建构世界与个体同一性的重要基础,个体以此作为自身行动的重要指引,它一直伴随人类精神的各个运动环节。影音复制技术的发展变迁同样遵循这一原则,逻辑上必然经历具象复制到抽象意义的变迁。机器... 人类对于声音和图像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是建构世界与个体同一性的重要基础,个体以此作为自身行动的重要指引,它一直伴随人类精神的各个运动环节。影音复制技术的发展变迁同样遵循这一原则,逻辑上必然经历具象复制到抽象意义的变迁。机器在不断延伸和超越人类固有时空限制的同时,也改变着机器与人的关系,带来了机器意义、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转向。数字媒体进一步改变了这些关系,个人本体经由影音本体走向数字本体,网络本身因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统治地位而发育成为网络主体,人类主体的逐步丧失使得人类生活世界变得日益模糊和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音复制 逻辑变迁 意义转向 数字本体 网络主体
下载PDF
网络直播带货空间实践的符号消费意义转向反思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婧 张学波 《今传媒》 2022年第7期137-140,共4页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网络直播带货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从不同意义形象层面入手,对作为数字劳动实践形式的网络直播带货、作为虚实认知空间实践的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信任维系空间实践的网络直播带货、作为技术...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网络直播带货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从不同意义形象层面入手,对作为数字劳动实践形式的网络直播带货、作为虚实认知空间实践的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信任维系空间实践的网络直播带货、作为技术赋权空间实践的网络直播带货进行反思,试图寻求科学的意义转向。本研究认为,消费者要明确自身的消费诉求;商家、主播及其团队应承担社会责任,切勿片面追求数据与流量;官方相关部门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网络直播带货 空间实践 意义转向
下载PDF
书生报国的另一种面相:留美中国学生的价值选择与意义转向
5
作者 张睦楚 《现代教育论丛》 2022年第5期93-105,112,共14页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谈判失败,一种激烈的民族意识迅速扩展到了整个知识群体,尤其是留美中国学生,他们虽然身处大洋彼岸,强烈的民族情绪却丝毫不减。在内外交困的时局刺激之下,救国呼声日益高涨,“书生”与“救国”之间的联系也变...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谈判失败,一种激烈的民族意识迅速扩展到了整个知识群体,尤其是留美中国学生,他们虽然身处大洋彼岸,强烈的民族情绪却丝毫不减。在内外交困的时局刺激之下,救国呼声日益高涨,“书生”与“救国”之间的联系也变得紧密起来,很多学生自觉地将救亡使命加诸己身。留美生通过演说宣讲、刊发评论、或组建相关事务委员会等一系列方式,表达对这一事态的密切关注。对于留美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旅居大洋彼岸,与国内轰轰烈烈的抗议群众相比数量并不大,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了这场救亡大潮之中,成为其中一股重要的救国力量。就留学生对“山东问题”的态度来看,大部分留学生萌发了基于中国自古以来根深蒂固民族意识的情绪,少数留学生则对以上问题更倾向于采取一种趋于“民族自决”、更具有民族内在觉醒意识的自强方式。体现了书生报国的另一种面相。可以说留美学生在爱国精神驱动下的价值选择以及一系列历史活动,均折射出了近代留美学生与国家命运的双重互动面相,闪烁着彼岸留学生们纯真的爱国理想之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留学教育 “民族自决” “民族自强” 留美中国学生 价值选择 意义转向
下载PDF
“小确幸”在中国台湾的意义转向与中国台湾青年的心理透视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先伟 孙云 徐榛 《台湾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78,共7页
“小确幸”本是个人对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但部分中国台湾青年将其视为追崇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由此引发了两岸各界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将观察视角聚焦于“小确幸”这一文化概念在中国台湾的意义转向和中国台湾青年的心理表征。研究发... “小确幸”本是个人对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但部分中国台湾青年将其视为追崇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由此引发了两岸各界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将观察视角聚焦于“小确幸”这一文化概念在中国台湾的意义转向和中国台湾青年的心理表征。研究发现,原本具有正面意涵的“小确幸”被政治介入后,破坏了其文化的共通性,不仅扩大了中国台湾内部的社会分歧,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民进党当局通过重新编码文化内涵,对中国台湾青年进行软性“改造”的政治模式值得警惕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确幸” 中国台湾青年 意义转向 心理表征
原文传递
试析当代文艺学的“历史化”转向与创新的意义
7
作者 李红梅 《理论观察》 2022年第4期150-152,共3页
随着时代的深入发展,当代文艺学的研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在研究的不断深入下,“历史化”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为我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工作的实施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对当代文艺学知识建构影响深远。鉴于此,本文即对当代文艺学的... 随着时代的深入发展,当代文艺学的研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在研究的不断深入下,“历史化”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为我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工作的实施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对当代文艺学知识建构影响深远。鉴于此,本文即对当代文艺学的“历史化”转向与创新的意义展开了深入剖析,以期相关人员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艺学 “历史化” 转向与创新意义
下载PDF
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与转向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本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74,共4页
中国现代悲剧观念是在历史演进中建构起来的,有文体的、美学的和文化的不同价值诉求。在西方文学观念的移植和介绍过程中,悲剧首先作为一种新的戏剧形式被提出和倡导,与此同时,王国维将社会人生纳入悲剧的审美提升和超越,实现生命体验... 中国现代悲剧观念是在历史演进中建构起来的,有文体的、美学的和文化的不同价值诉求。在西方文学观念的移植和介绍过程中,悲剧首先作为一种新的戏剧形式被提出和倡导,与此同时,王国维将社会人生纳入悲剧的审美提升和超越,实现生命体验与西方知识的合谋,推动了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五四时期,悲剧观念既作为反思传统、批判社会的启蒙理念,又追求它的生命本质和审美价值,出现了工具化和艺术化不同的价值取向,到了30年代的朱光潜才实现了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理论建构与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观念 悲剧观念 文化 历史建构 现代性 意义转向
下载PDF
区块链的本质与哲学意蕴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鹏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0年第3期97-110,共14页
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块链是对当前网络空间的一种重构。从信息组织与结构方式而言,区块链通过将信息加密封装在一个一个区块中,同时区块之间以加密哈希的方式“铁索连舟”,从而使得信息不可(难以)篡改。从网络组织方式而言,区块链引入&qu... 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块链是对当前网络空间的一种重构。从信息组织与结构方式而言,区块链通过将信息加密封装在一个一个区块中,同时区块之间以加密哈希的方式“铁索连舟”,从而使得信息不可(难以)篡改。从网络组织方式而言,区块链引入"兑艮"(Token)机制,将网络本身的聚合与人类的激励机制相融合,促进网络组织模式的转换。与以往的信息与网络技术相比,区块链显著的特点在于化虚为实,是一种将信息转化为价值的技术工具。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技术是一种“去蔽”,区块链就是对虚拟物的价值属性的“去蔽”工具。通过化虚为实,区块链对网络空间实现了一种价值与意义的转向。通过化虚为实,区块链建构了一种新的信任体系,并基于新信任体系,重构人类经济与社会秩序,由此引发一些伦理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兑艮 重构 技术范式 化虚为实 意义转向 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