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言小说《蛙》叙事策略背后的意义迷思
1
作者 李盛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0-96,共7页
莫言的长篇小说《蛙》看似朴拙无心,实则精雕细琢之作。首先,小说最显著的叙事策略是巴赫金意义上复调叙述的对话性,其中"大型对话"主要表现为"姑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体形象之间所构成的对话性以及小说文本与历... 莫言的长篇小说《蛙》看似朴拙无心,实则精雕细琢之作。首先,小说最显著的叙事策略是巴赫金意义上复调叙述的对话性,其中"大型对话"主要表现为"姑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体形象之间所构成的对话性以及小说文本与历史语境之间的对话性;"微型对话"主要体现为由"我"构成的一级叙述和由其他形象构成的二级叙述所组成的两级叙述形式。其次,运用了不可靠叙述:一种情况的不可靠叙述是因叙述人"我"的变形而产生;另一种情况是由二级叙述话语成分的突显所造成,并揭示出当代拟像社会的本质性特征。叙述的对话性和不可靠叙述使文本获得了一种基于丰富性与复杂性的意义迷思,并体现了两种意义的生态性:话语存在形态的生态性和意义存在方式的生态性。这种近乎语言人类学的后结构主义话语立场使《蛙》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文本实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蛙》 对话性 不可靠叙述 意义迷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