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锥篇》对“意”、“象”的创见及其意义——以“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为例
1
作者 杨海英 毛咏雪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5-26,40,共3页
意与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太平广记》中特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两条"艺事要言",发人之所未发,于谈艺赏文之道大有裨益。本文... 意与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太平广记》中特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两条"艺事要言",发人之所未发,于谈艺赏文之道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内涵,说明了"想象"和"视觉"两个因素在"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审美鉴赏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述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锥编 意余于象 象外见
下载PDF
“意余于象”一例——说王维《终南山》
2
作者 霍松林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3期83-86,共4页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又名南山、中南、太乙、秦山,因它雄峙于周、泰、汉、唐都城之南,巍峨壮丽,引人注目,所以自《诗·秦风·终南》以来,屡...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又名南山、中南、太乙、秦山,因它雄峙于周、泰、汉、唐都城之南,巍峨壮丽,引人注目,所以自《诗·秦风·终南》以来,屡入诗人吟詠。唐人詠终南山的诗,尤其不胜枚举。王维的这一首,是其中的名篇之一,历代传诵,脍炙人口。王维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而且兼擅音乐、书法和绘画。在绘画方面,尤以“破墨”山水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与此相联系,在诗歌方面,他把田园山水诗的创作提到了新的高度,成为盛唐时期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苏轼中肯地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终南山》,就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写终南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写法。例如中唐诗人韩愈的《南山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山 意余于象 王维 田园山水诗 白云 分野 山水画 隔水 韩愈 中峰
下载PDF
从“情动形移”到“意余于象”——关于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反思
3
作者 王岚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0-52,共3页
本文以当代视角,对百年中国人物画造型进行反思,并结合中国画论和艺术发展史,论述了中国画是超越物象表层的意象造型,从而提出中国人物画要恢复完善我们特有的造型体系,以民族的传统意象造型为经典,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发展道路。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象造型 情动形移 意余于象
下载PDF
浅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读《管锥篇·太平广记》札记
4
作者 杨海英 《前沿》 CSSCI 2008年第3期181-182,共2页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太平广记》中特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两条"艺事要言",发人之所未发,于谈艺赏文之道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内涵,说明了"想...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太平广记》中特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两条"艺事要言",发人之所未发,于谈艺赏文之道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内涵,说明了"想像"和"视觉"两个因素在"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审美鉴赏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述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锥编 钱钟书 意余于象 象外见
原文传递
意余于象——绘画意象的虚拟性与暗示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谢丽君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9-61,共2页
画须有味。“味”从何来?曰有“意境”。意境作为中国绘画的最高审美范畴,它包含了客观的物境与主观的情意。它是两者水乳交融而构成的整体。而构成意境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操作单位即为意象。意余于象,有意象才会有意境。中国画家们... 画须有味。“味”从何来?曰有“意境”。意境作为中国绘画的最高审美范畴,它包含了客观的物境与主观的情意。它是两者水乳交融而构成的整体。而构成意境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操作单位即为意象。意余于象,有意象才会有意境。中国画家们追求高雅清逸、温柔敦厚、高风亮节、自我完善,达到一种意境。娴熟的技巧,是为了达意,绘画的目的是在“意”字上见功夫,唯此才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余于象 虚拟性 象” 中国绘画 中国画家 审美 暗示性 温柔敦厚 审美范畴
原文传递
山意象与人生理性及古代诗艺综论
6
作者 刘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36-44,共9页
山与人类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结,山曾为人之神、人之母。山又是理性社会中人们对崇高人生境界追求的观照物,在以山为对象的审美活动中,人们赋与山以人格化,也赋与人格以自然化,自然景观的山于是化为美不胜收的诗境,从而体现了中国... 山与人类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结,山曾为人之神、人之母。山又是理性社会中人们对崇高人生境界追求的观照物,在以山为对象的审美活动中,人们赋与山以人格化,也赋与人格以自然化,自然景观的山于是化为美不胜收的诗境,从而体现了中国古诗特有的诗艺。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证这一主旨,以期对自然意象的运思过程及其规律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人生 灵动奇妙 意余于象 艺术辩证 第二自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