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价值思维的人文性与主体意向性——兼论明清之际儒家学者顾、黄、王的价值思维之路
1
作者 陈遵沂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4-58,53,共6页
文章首先阐述早期儒家价值思维的人文性的三方面特点与主体意向性的两方面 特点,并追述其根源、局限性。接着阐述汉以后变化的儒家价值思维的人文性与主体意向性 的隆替嬗变的历程。文章最后分析,为什么明、清之际儒家学者顾炎武、黄... 文章首先阐述早期儒家价值思维的人文性的三方面特点与主体意向性的两方面 特点,并追述其根源、局限性。接着阐述汉以后变化的儒家价值思维的人文性与主体意向性 的隆替嬗变的历程。文章最后分析,为什么明、清之际儒家学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会 沿着“致用”之路发展,并具体分析三人价值思维仍然不离人文性与主体意向性特点。 文章 通过以上各方面分析,意在阐明:儒家的每一次引人注目的变化,都集中体现在其价 值的衍 化上,但其价值思维的两个根本特点——人文性与主体意向性,两千多年中是始终 保持着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价值思维 人文性 主体意向性
下载PDF
小说语篇建构的三重维度:事件基础、语境边界及主体意向性——以《外婆的日用家当》为例
2
作者 李媛霞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92-99,113,114,共10页
小说语篇建构是在事件基础、语境边界和主体意向性三个维度下进行的,是三个维度之间辩证和依存关系的结果呈现。事件基础是作者针对一定的交际情景而建构起来的典型事件和用例事件,确定了小说语篇的内容和结构;语境边界是作者在特定社... 小说语篇建构是在事件基础、语境边界和主体意向性三个维度下进行的,是三个维度之间辩证和依存关系的结果呈现。事件基础是作者针对一定的交际情景而建构起来的典型事件和用例事件,确定了小说语篇的内容和结构;语境边界是作者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认知维度,制约着小说语篇的意义和交际功能;主体意向性是作者在语境边界内针对特定社会生活的心智模型的体现,决定着小说语篇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语篇 事件基础 《外婆的日用家当》 语境边界 主体意向性
下载PDF
胡塞尔《逻辑学》的意向性
3
作者 贺炳团 刘志彬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4-46,共3页
胡塞尔从自我意识出发,通过意向性活动之构造过程,建立意向性对象,并且通过直观活动不断充实意识内容,实现意向性主体、活动和对象统一,回到事物本身。
关键词 意向性主体 意向性活动 意向性对象 意向性统一
下载PDF
英语语言选择中的主体意向性
4
作者 刘利华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7-50,共4页
本文从言语生成过程中说话人的主体意向性出发,论述说话人主体意向在语言选择中的重要性,并认为说话人主体意向在语言研究和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应受到忽视。
关键词 英语口语 语法 说话人 主体意向性
下载PDF
认同与承诺:中国梦的意向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祁海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5-98,共4页
中国梦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与历史命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科学论题。对中国梦的研究与讨论,不仅要探讨中国梦之于全体国人的意义,而且更要反思中国梦之于我们党意味着什么。从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视角来看,中国... 中国梦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与历史命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科学论题。对中国梦的研究与讨论,不仅要探讨中国梦之于全体国人的意义,而且更要反思中国梦之于我们党意味着什么。从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视角来看,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身份使命的认同、对民族未来美好庄严的承诺。这一认同与承诺意向是由近现代史得出的客观而恰当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认同 承诺 主体意向性
下载PDF
回顾与慎思:论五年制高职课程建设的意向性——以数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宗宝 程德胜 《职教发展研究》 2019年第2期51-60,共10页
“意向性”是现象学的重要主题,是意识的本质和根本特征,是行动前对于“做什么”的构思,且构思的内容清晰。基于问题、现实与发展的要求,高职数学课程建设基础需要“重新概念化”。文章通过回顾与慎思,重新认识课程的主体、知识、目标... “意向性”是现象学的重要主题,是意识的本质和根本特征,是行动前对于“做什么”的构思,且构思的内容清晰。基于问题、现实与发展的要求,高职数学课程建设基础需要“重新概念化”。文章通过回顾与慎思,重新认识课程的主体、知识、目标与形态问题:①课程主体意向性,“一体双元”——“人”作为课程主体的主要元素,知识作为课程主体的次要元素;②课程知识意向性,涉及知识的价值、教学实现、组织与评价;③课程目标意向性,从知识立意转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社会要求与数学价值三个课程目标维度;④课程形态意向性,课程形态要基于核心知识课程主线,呈现“过去—现在—未来”的课程时态,做好数学与专业融合,以及做好围绕核心能力的课程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数学课程 主体意向性 知识意向性 目标意向性 形态意向性
下载PDF
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主体化倾向探源
7
作者 黄锦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2-16,共5页
思维模式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理性积淀物。一般说来,任何民族的思维模式所内含的思维要素是相同的,主要包括思维认知结构,价值结构、情感结构和审美结构,其中认知以客体、主客体存在关系为基础,反映的是主体意识与对象客体的符合关系;后三... 思维模式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理性积淀物。一般说来,任何民族的思维模式所内含的思维要素是相同的,主要包括思维认知结构,价值结构、情感结构和审美结构,其中认知以客体、主客体存在关系为基础,反映的是主体意识与对象客体的符合关系;后三者则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选择,情感和审美的体验为基础,反映的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关系。主体依据一定的内在机制及其方法论原则,把认知和评价耦合联动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思维模式 主体 方法论原则 认识主体 内在机制 客体存在 认识对象 主体意识 合关系 主体意向性
下载PDF
中国梦:身份认同与历史承诺
8
作者 祁海军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8-121,共4页
中国梦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与历史命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科学论题。对中国梦的研究与讨论,不仅要探讨中国梦之于全体国人的意义,而且更要反思中国梦之于我们党意味着什么。从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视角来看,中国... 中国梦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与历史命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科学论题。对中国梦的研究与讨论,不仅要探讨中国梦之于全体国人的意义,而且更要反思中国梦之于我们党意味着什么。从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视角来看,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身份使命的认同、对民族未来美好庄严的承诺。这一认同与承诺意向是由近现代史得出的客观而恰当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认同 承诺 主体意向性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下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工作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文旭 华鸿燕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2,6,共7页
汉语隐喻性话语有着长久的研究历史,但多是对过程的说明,缺乏机理性的探讨。本文用象征思维和知觉内容双重性构建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工作模型。全文首先说明汉语隐喻性话语可以抽象为"T→[转写为]S"结构;继而用美国哲学家诺伊的... 汉语隐喻性话语有着长久的研究历史,但多是对过程的说明,缺乏机理性的探讨。本文用象征思维和知觉内容双重性构建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工作模型。全文首先说明汉语隐喻性话语可以抽象为"T→[转写为]S"结构;继而用美国哲学家诺伊的"感觉运动权变"理论中的知觉内容双重性解释为什么T在一定条件下由S表达;随后用象征思维说明S对T的象征关系;最后说明T内容的要素如何在主体意向性和语境的共同作用下以S表达式突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隐喻性话语 象征思维 知觉内容双重性 主体意向性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7,共9页
艺术精神是人类基于对自我生命精神的尊重,而以情意表达的方式应和其运化节律的自觉意识和自调节机制。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艺术精神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基于农耕文化确立起来的主体意向性的认知方式及其文化理念,决定了他们不仅重视对自... 艺术精神是人类基于对自我生命精神的尊重,而以情意表达的方式应和其运化节律的自觉意识和自调节机制。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艺术精神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基于农耕文化确立起来的主体意向性的认知方式及其文化理念,决定了他们不仅重视对自我关系、自我与环境关系的探寻,而且倾向于以体悟的方式把握和表达其对生命精神的理解,并以"游心于艺术"的方式协调自我内部以及自我与生存环境的矛盾。祖先文化对生命精神的尊重与实践智慧对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生命精神 艺术精神 主体意向性
原文传递
“字思维”与汉诗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亚昕 《诗探索》 1998年第2期83-94,145,共13页
本文认为,汉诗学的成熟,离不开学界对于诗艺民族特质的把握,也离不开诗坛对于汉字文化品格的感悟。所谓“字思维学说”,即是一种立足于汉字审美文化的诗性语言观念,它实与石虎的书画艺术体验若合符契。因而“字思维”的意义不仅在于如... 本文认为,汉诗学的成熟,离不开学界对于诗艺民族特质的把握,也离不开诗坛对于汉字文化品格的感悟。所谓“字思维学说”,即是一种立足于汉字审美文化的诗性语言观念,它实与石虎的书画艺术体验若合符契。因而“字思维”的意义不仅在于如何表现华文诗人的艺术天性,同时也在于如何认知中华民族的文化意向。在华夏民族语言的延续与发展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思维 汉诗 律诗 汉字 文字 意象结构 巫术意识 主体意向性 象形 诗学
原文传递
杨晓民诗二首点评
12
作者 陈旭光 《诗探索》 2001年第Z2期264-269,共6页
也许,若是不甚认识或理解、了解杨晓民之为人,读这首诗恐怕还是会有点晦涩感的。至少,诗歌似乎不太“形象”。但我读这首写乡村的诗,在头脑中很快就浮现出艾青三四十年代诗歌中弥漫着的那种与泥色的土地有着一样颜色的“农民的忧郁”。
关键词 诗歌文本 智性 寺村 夜莺 智力空间 农民 诗性经验 主体意向性 水田 古典情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