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图叙事说 被引量:5
1
作者 许建平 在元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11期20-30,共11页
从人本主义的哲学视角审视叙事学,叙述行为源于人的心理叙述需求,叙述的动力、内容、方式和长度取决于叙述行为者的心理需求。心理的需求(意图)便成为叙述学的本质。故而从叙述学的本质——叙述意图——入手,可以系统而清晰地阐释一切... 从人本主义的哲学视角审视叙事学,叙述行为源于人的心理叙述需求,叙述的动力、内容、方式和长度取决于叙述行为者的心理需求。心理的需求(意图)便成为叙述学的本质。故而从叙述学的本质——叙述意图——入手,可以系统而清晰地阐释一切文学叙述现象,于是文章提出意图叙事理论的设想。并初步分析了意图叙事理论与行为叙事理论、人物分析理论以及主题分析理论间的联系与区别,意在说明意图叙事理论提出的必要性与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叙事 叙事哲学 行为叙事 事象 意象 意味
下载PDF
嵌入方式的生成及其在意图叙事中的功能——以元明清叙事文本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建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64,共9页
序列的本质是行为者意图从生成到意图实现的过程。序列因行为者在叙事中的地位不同而分为主意图序列和次意图序列。嵌入是将次要人物意图序列插入主要人物意图序列的叙事方式。嵌入生成于主意图序列的内缺失和叙事者意图的外缺失及其合... 序列的本质是行为者意图从生成到意图实现的过程。序列因行为者在叙事中的地位不同而分为主意图序列和次意图序列。嵌入是将次要人物意图序列插入主要人物意图序列的叙事方式。嵌入生成于主意图序列的内缺失和叙事者意图的外缺失及其合力。嵌入序列行为主体与主序列行为主体间存在着同意图与异意图、帮助者与反对者的不确定性关系,这两种关系的不确定导致故事的叙述方向不确定。中国古代叙事的嵌入方式有着独特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源于中国古代特有的意象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 序列 意图叙事 意象思维
下载PDF
重建晚明信仰:王世贞“昙阳传”的书写策略及意图叙事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宏远 王如月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152,共13页
王世贞《昙阳大师传》通过隐藏或改动事件细节神化昙阳子,而梦境与现实的交叉书写使得“昙阳传”更具真实感。“昙阳传”灵异书写则由文本延展至现实,助推佛教与昙阳信仰的联动。“昙阳传”叙事伦理与现实伦理的错位,引发庶民舆论的反... 王世贞《昙阳大师传》通过隐藏或改动事件细节神化昙阳子,而梦境与现实的交叉书写使得“昙阳传”更具真实感。“昙阳传”灵异书写则由文本延展至现实,助推佛教与昙阳信仰的联动。“昙阳传”叙事伦理与现实伦理的错位,引发庶民舆论的反噬与攻击,因而王世贞不得不转变《昙阳师外传》徐景韶之死等事件的叙述,借助社会伦理将昙阳子推向女子守节的“典范”。这一书写策略直接将儒家所排斥的鬼神之事转化为推动昙阳子守节品质建构的驱动力,完成了昙阳子从“异类”向“典范”的转变。屠隆等精英文人参与到“昙阳传”的书写之中,试图争夺传记撰写权与昙阳子话语解释权。“昙阳传”书写盛行的背后是中晚明士人精神世界的荒芜与内心的虚无。心学影响下放纵自我的文人士大夫逐渐转向禁欲无为,却未回归提升自我政治素养及治国理政能力之路。王世贞等人重建晚明信仰的意图最终归于寂无,无法挽回晚明大厦将倾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昙阳传 书写策略 意图叙事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宗教通俗文学的意图叙事分析
4
作者 王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5,共8页
文人成为明代中后期通俗文学创作的核心力量,改变了这一时期宗教通俗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特点,突出表现在文学作品的三个方面:道德示范、心性修养与正常人欲。因其注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意图,从意图叙事学角度进行分析能够更深入地把握... 文人成为明代中后期通俗文学创作的核心力量,改变了这一时期宗教通俗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特点,突出表现在文学作品的三个方面:道德示范、心性修养与正常人欲。因其注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意图,从意图叙事学角度进行分析能够更深入地把握宗教通俗文学与社会思潮之间的互构性。三方面在作者意图、叙述者意图和主要人物意图上从全备到隐没,从作者意图支配式过渡到了最具艺术引力的人物意图叙事类,意图元也随之从简单到复杂,显示出从文学的政教功能到人本质的回归,彰显了极强的感性与理性的现代性。究其原因,与三教合流、共归儒教、明代王学及王学左派的兴盛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叙事 三教合一 心学 劝惩 修心 合情
下载PDF
《卫风·氓》“子无良媒”句意及其叙事意图
5
作者 孙新颖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诗经·卫风·氓》是我国传世的第一首弃妇诗,有着杰出的艺术成就。千百年来有关《氓》的注解、研究相伴而生,尽管如此,诗中仍存有诸多疑点。诗歌第一章“子无良媒”一句的释义目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氓没有媒人。第二种为氓... 《诗经·卫风·氓》是我国传世的第一首弃妇诗,有着杰出的艺术成就。千百年来有关《氓》的注解、研究相伴而生,尽管如此,诗中仍存有诸多疑点。诗歌第一章“子无良媒”一句的释义目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氓没有媒人。第二种为氓有媒人,却没有好的媒人。结合历代学者的观点,立足《氓》文本,可知“子无良媒”的意义当为“子无媒”。并据此深入分析该句的叙事意图,推进对于诗篇文本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氓》 子无良媒 婚礼 叙事意图
下载PDF
意图力:小说叙事的内驱动力——以明清两代小说文本为案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许建平 郑方晓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118,共7页
文章提出区别于西方行为叙事理论的"意图叙事"概念。该理论概念将人的行为动力——意图纳入叙事活动的分析过程中,探讨故事形成的潜藏动因。文章发现,文本中存在作者意图、叙述者意图、人物意图三种类型,三者分别处于故事、... 文章提出区别于西方行为叙事理论的"意图叙事"概念。该理论概念将人的行为动力——意图纳入叙事活动的分析过程中,探讨故事形成的潜藏动因。文章发现,文本中存在作者意图、叙述者意图、人物意图三种类型,三者分别处于故事、结构、导领的不同层面,表现出由具象到抽象的不同功能,并在叙事过程中时隐时现、缺位互移、相互补充、交替转换。这些生态及功能在小说人物意图所构成的意图力结构(主意图力、同意图力、反意图力、调节意图力)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作者意图力通过行为选择、意图力嵌入等形式表现出独有的统领、汇合功能,形成诸意图合力,不同意图力的合力是故事叙述的内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叙事 意图力结构 叙事逻辑 叙事内动力
下载PDF
叙事学视角下的唐传奇意图力论析
7
作者 刘天禾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9-55,共7页
“意图叙事理论”注重人物本身的独立意义,发扬了人本主义的传统理念。借助意图理论解构唐传奇叙事的个性化特征,是对该理论进行广泛实践并对唐传奇加以分类阐发的创新性尝试。根据作者意图的显隐可将唐传奇分为人物意图叙事型和作者意... “意图叙事理论”注重人物本身的独立意义,发扬了人本主义的传统理念。借助意图理论解构唐传奇叙事的个性化特征,是对该理论进行广泛实践并对唐传奇加以分类阐发的创新性尝试。根据作者意图的显隐可将唐传奇分为人物意图叙事型和作者意图闪现型,再依循内外意图关系的差异可将这两大类各分为相反式、等同式及包蓄式架构,以此为纲进行剖析或有益于为唐传奇研究开辟新的视野,为意图叙事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贡献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叙事理论 唐传奇 意图 人物意图叙事 作者意图闪现型
下载PDF
论小说陌生化之生成--从叙事意图的矛盾逻辑说起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建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6-173,共8页
陌生化的概念早已不陌生,然而用叙事哲学(意图叙事理论)说明小说的陌生化何以生成,却是一个颇诱人的新话题。用意图叙事理论分析情节的本质,发现情节是一个最基本的意图叙事序列,意图及其实践过程规定着情节的类式。读者、外叙述者对内... 陌生化的概念早已不陌生,然而用叙事哲学(意图叙事理论)说明小说的陌生化何以生成,却是一个颇诱人的新话题。用意图叙事理论分析情节的本质,发现情节是一个最基本的意图叙事序列,意图及其实践过程规定着情节的类式。读者、外叙述者对内叙述者(核心人物)意图实践过程复杂、曲折、新奇的企求是小说陌生化生成的根源与动力,然而却与其简洁、顺畅、明了性企求构成矛盾逻辑,并在叙事中表现为延宕与压缩两大手段。延宕叙事产生的陌生化效果与压缩性叙事所达到的空灵性、神秘化效果,一起构成了小说情节引诱人的巨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叙事意图 陌生化 延宕 压缩
下载PDF
对余华小说叙事意图的动态试读
9
作者 方爱武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55-59,共5页
余华的文本世界始终参照现实世界的 ,并有着暗示现实的强烈的叙事意图 ,但由于余华在不同时期于文本中所采用的叙事符号的功能性与现实性的强弱不等 ,其叙事意图的体现呈现出前后不同的特色。本文从叙事角度出发把余华的创作分为三个阶... 余华的文本世界始终参照现实世界的 ,并有着暗示现实的强烈的叙事意图 ,但由于余华在不同时期于文本中所采用的叙事符号的功能性与现实性的强弱不等 ,其叙事意图的体现呈现出前后不同的特色。本文从叙事角度出发把余华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试图穿越文本中不同的叙事符号 ,读解不同阶段余华小说不同的且是深刻的叙事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意图 现实性 功能性 叙事符号 余华 小说创作 叙事角度
下载PDF
从《史记·孔子世家》的正文与三家注的异文对比看司马迁的叙事意图
10
作者 刘力铭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39-45,共7页
《史记·孔子世家》的史料来源颇为总杂,三家注为其中的人物事迹提供了不少异文。其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注释有三条,注者分别针对“孔子要绖”“匡人围孔子”“归与之叹”列出了另一故事版本。通过对比《史记·孔子世家》的正... 《史记·孔子世家》的史料来源颇为总杂,三家注为其中的人物事迹提供了不少异文。其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注释有三条,注者分别针对“孔子要绖”“匡人围孔子”“归与之叹”列出了另一故事版本。通过对比《史记·孔子世家》的正文与三家注的异文,并梳理历代研究者对于这些歧异之处的诠释,可以发现司马迁所书写的孔子形象近于普通人,具有与常人一般的情感、欲望,融入了作者曾受折辱的生命体验与发愤著书的创作理念。为了达成自己的叙事意图,司马迁会有意选择、剪切、重组史料,实现对原有材料的重写。此外,这些形象歧异也部分反映了汉唐之际学术思想与“士”概念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孔子世家》 司马迁 三家注 叙事意图
下载PDF
贾平凹《玻璃》文本中矛盾冲突的叙事意图
11
作者 张选军 《学语文》 2019年第3期75-76,共2页
作为一位持续集中关注现实的当代作家,贾平凹对传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表现出的诸多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尴尬与冲突怀有敏锐的感知和洞察。其短篇小说《玻璃》通过多向的矛盾冲突在反映较为复杂的人物关系的同时,也集中表达... 作为一位持续集中关注现实的当代作家,贾平凹对传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表现出的诸多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尴尬与冲突怀有敏锐的感知和洞察。其短篇小说《玻璃》通过多向的矛盾冲突在反映较为复杂的人物关系的同时,也集中表达出鲜明的叙事意图。现代性的转型的确给这个传统中国带来了许多崭新的文明和惊喜,但是对传统中国的破坏也是令人痛心,甚至是无法弥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现代转型 矛盾冲突 叙事意图
下载PDF
试论新闻类文本的叙事策略与叙事意图——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新闻“活动·探究”单元为例
12
作者 黄珏明 《语文教学通讯》 2021年第34期55-59,共5页
在当今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会阅读新闻类文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尝试从叙事方法的角度,探寻新闻类文本的叙事结构、形式与叙事意图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类文本是“怎样写成的”,以及“为何这样写”,为学生能撰写一篇... 在当今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会阅读新闻类文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尝试从叙事方法的角度,探寻新闻类文本的叙事结构、形式与叙事意图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类文本是“怎样写成的”,以及“为何这样写”,为学生能撰写一篇规范的新闻报道作理论基础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文本 叙事策略 叙事意图
下载PDF
图像叙事视角下的导引图文创产品开发
13
作者 卢垠光 宋婉瑞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81-291,331,共12页
目的探讨图像叙事方法在导引图文创开发中的理念与实践,以设计研发出具有健康养生文化特征的创新性产品。方法首先概述图像叙事方法的运行逻辑与优势,作为其应用于导引图文创开发的前提。其次归纳演绎导引图的叙事情节,并提取核心符号元... 目的探讨图像叙事方法在导引图文创开发中的理念与实践,以设计研发出具有健康养生文化特征的创新性产品。方法首先概述图像叙事方法的运行逻辑与优势,作为其应用于导引图文创开发的前提。其次归纳演绎导引图的叙事情节,并提取核心符号元素,为开发提供素材储备。随后分析导引图文创的叙事意图,以确立精准的受众定位与开发动机。最后构建图像叙事方法在导引图文创开发中的模型,在模型的指导下,从造型、策略、材料、展示四个维度将创意落地呈现。结论图像叙事视角下的导引图文创开发,既满足了当下社群健康长寿的生活愿景,也拓宽了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路径。此方法为文博类文创的开发提供了优秀范例,纠正了当前开发中冷漠与矫饰的极端路径,实现了文化通俗传播与产品精准推广的双重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叙事 导引图 叙事情节 叙事意图 叙事创意
下载PDF
地域景观中的文化乡愁——大陆新民谣叙事性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魏嵘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4-141,共8页
大陆新民谣的兴起有着复杂多样的社会原因。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新民谣始终彰显着饱含地域性文化乡愁的审美特征,而这种文化的乡愁,寄蕴在新民谣歌词文本的叙事性特征中。人素、时素、地素三种叙事基质的凸显及其组合构成了新民谣歌... 大陆新民谣的兴起有着复杂多样的社会原因。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新民谣始终彰显着饱含地域性文化乡愁的审美特征,而这种文化的乡愁,寄蕴在新民谣歌词文本的叙事性特征中。人素、时素、地素三种叙事基质的凸显及其组合构成了新民谣歌词文本的基本叙事形制;同时,以叙事三素的锚定为基础,新民谣歌词文本带有意象化、怀旧化、地方化等三个基本叙事特性;由于新民谣创作者与听众之间存在多重同构性,文本又倾向于通过"意动式叙述"手法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所以,"共同主体性"的建构与现实关怀是新民谣地域性文化乡愁的基本叙事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谣 地域性 文化乡愁 叙事形制 叙事特性 叙事意图
下载PDF
《子夜》模式:宏大叙事经典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109,共4页
从小说的重要要素"情节"分析,《子夜》情节的设置以叙事意图的实现为目的,同时在情节的时空向度上表现出了鲜明的特征:作品的场面、细节和人物的设置都严格按照作者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理解而来;情节的完整、情节逻辑结构的... 从小说的重要要素"情节"分析,《子夜》情节的设置以叙事意图的实现为目的,同时在情节的时空向度上表现出了鲜明的特征:作品的场面、细节和人物的设置都严格按照作者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理解而来;情节的完整、情节逻辑结构的鲜明、冲突成为情节推动的动力,与高潮的必然出现一起成为其主要特征。这标志着中国小说本质主义宏大叙事模式的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 叙事意图 时空向度 宏大叙事
下载PDF
论“油滑”:鲁迅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格及叙事结构方式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8,共7页
在《故事新编·序言》之中,鲁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记得怎么一来,中途停了笔……当再写小说时,就无论如何,止不住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的两腿之间出现了。”㈨这里所说的,是小说集《呐喊》的最后一篇《不周山》。... 在《故事新编·序言》之中,鲁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记得怎么一来,中途停了笔……当再写小说时,就无论如何,止不住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的两腿之间出现了。”㈨这里所说的,是小说集《呐喊》的最后一篇《不周山》。这篇小说本是写女娲补天及造人的伟业,笔到中途,却突然出现了所谓“古衣冠的小丈夫”等与原本的叙事结构及叙事意图全无关系的内容。鲁迅随后对此解说道:“这就是从认真陷入了油滑的开端。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叙事意图 结构方式 油滑 修辞格 女娲补天 《不周山》 小说集
下载PDF
唐传奇《纂异记》的叙事观念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海妍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2-74,共3页
《纂异记》的叙事观念在唐代小说中是独特的,这体现在文本的叙事意图、世界图景和叙述精神三个方面《。纂异记》叙事观念表明它是唐代小说中真正有意识创作的小说之一,在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纂异记》 叙事观念 叙事意图 世界图景 叙述精神
下载PDF
明清小说叙事聚焦研究的四点新发现
18
作者 许建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4,共6页
参照西方叙事聚焦概念研究明清小说,寻找适宜于中国文学作品叙事聚焦分析中有几个意外发现:一是关于叙事聚焦的分类,中国小说的主要叙述方式是全能视角,聚焦呈现为外聚焦包裹下的跳跃式内聚焦,内聚焦形态相对复杂;二是在内聚焦(B点内聚... 参照西方叙事聚焦概念研究明清小说,寻找适宜于中国文学作品叙事聚焦分析中有几个意外发现:一是关于叙事聚焦的分类,中国小说的主要叙述方式是全能视角,聚焦呈现为外聚焦包裹下的跳跃式内聚焦,内聚焦形态相对复杂;二是在内聚焦(B点内聚焦)、双重聚焦、外聚焦之外,有一个重要的聚焦类式——C点内聚焦;三是在不同聚焦者掌握图象信息量差异而形成的叙事悬念中,由C点内聚焦者所生发的聚焦悬念;四是聚焦与悬念生成的源泉和流变的驱动力——叙事意图、人物聚焦的生成、长度及其转换皆源于叙述意图的需要。由此对明清小说叙述聚焦的特点、内涵及分析方法有了新的体验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C点内聚焦 聚焦悬念 叙事意图
下载PDF
未被选择的不存在:论《陆判》的双隐叙事
19
作者 刘冬蕊 楚爱华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4期87-94,共8页
与本事相比,《陆判》放缓了叙事脚步,增加了对“意图实践的过程”的细致描摹。很显然文本叙事超出了单纯志怪的目的,而另有深意。作品明写朱生,隐写陆判。主人公的显隐,代表着作品的两种趋向:显性叙事意图和隐性叙事意图。以朱生为故事... 与本事相比,《陆判》放缓了叙事脚步,增加了对“意图实践的过程”的细致描摹。很显然文本叙事超出了单纯志怪的目的,而另有深意。作品明写朱生,隐写陆判。主人公的显隐,代表着作品的两种趋向:显性叙事意图和隐性叙事意图。以朱生为故事主人公的研究,得出来的结论多是期待神力相助、以获得朱生那样的运气等,停留在一望便知的公共话语层面,属于显性叙事意图。将陆判作为叙事的重心人物,将会曲径通幽地导向那个潜隐着的叙事意图,即慧心的二难尴尬——难以寻觅与难被接受,借此实现作者对卑俗人性的深刻揭示与鞭挞。《陆判》的双隐叙事,使作品丰富的寓象丛更具深刻的象征意味,同时也成就了经典叙事的典范和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判 双隐叙事 本事 叙事意图
下载PDF
伦理之“善”与叙事之“美”——《水浒传》评点的叙事理论解读
20
作者 马秋穗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0-53,共4页
本论文从评点家对《水浒》叙事意图的争论入手,论述了评点家自身的伦理道德指向以及小说暗含的伦理道德之"善"向艺术之"美"转化的条件和途径,重点分析了金圣叹的"忠恕"、"格物"观念的新内涵。... 本论文从评点家对《水浒》叙事意图的争论入手,论述了评点家自身的伦理道德指向以及小说暗含的伦理道德之"善"向艺术之"美"转化的条件和途径,重点分析了金圣叹的"忠恕"、"格物"观念的新内涵。同时,也试图分析评点中蕴含的感悟式、直觉式、心理性的美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评点 叙事意图 道德之善 叙事之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