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通谋虚伪表示中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
- 1
-
-
作者
张成军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年第4期140-144,共5页
-
文摘
通谋虚伪表示属于意思表示不一致中重要的内容。我国现行民法未规定通谋虚伪表示,仅有与此相近的有关恶意串通行为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的规定。通谋虚伪表示中,通谋双方故意实施非真实的合意行为,第三人在善意的情况下,则会对通谋双方的行为产生合理信赖,因此应当保护其信赖利益。在民法典国家中关于通谋虚伪表示的立法和理论经验中,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从合理信赖的举证到信赖利益损失的范围上都有较多的研究意义。
-
关键词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通谋虚伪行为
信赖利益
-
Keywords
Inconsistency of Will and Declaration
Conspire Hypocritical Act
The Reliance Interest
-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浅论意思表示瑕疵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彭沁子
-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
-
出处
《才智》
2014年第2期227-227,共1页
-
文摘
国内外学者就意思表示瑕疵理论进行研究的颇多,专家们在意思表示瑕疵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多的重要成果。我国正处于民法典构建的酝酿阶段,要将外国理论很好地运用到中国的立法中来,尚需进一步完善。所以在中国民法典呼之欲出的时候,再论中国意思表示瑕疵制度构建以及立法思量就愈加重要。本文通过浅议意思表示瑕疵的一些理论解释,对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的意思表示瑕疵制度提出一点浅显的看法。
-
关键词
意思表示
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不自由
意思表示不一致
-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民法总则》规定的隐藏行为的法律适用规则
被引量:18
- 3
-
-
作者
杨立新
-
机构
天津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105,共11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科研课题"编纂我国民法典的重大问题研究"(编号:15JJD820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民法总则》第146条规定的隐藏行为,是指行为人与相对人将真意隐藏在虚假的意思表示中,所为的意思表示虽非出于真意,却隐藏他项法律行为的真正效果,即在通谋的虚假意思表示中隐藏着他项法律行为。隐藏行为包含《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规定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但是还包含其他情形,其法律性质属于意思表示不一致。隐藏行为包括主体的隐藏行为、客体的隐藏行为和权利义务内容的隐藏行为。对于隐藏行为,应当依照《民法总则》第146条第2款的规定,依照被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规定确定其效力,并适用法律。
-
关键词
民法总则
隐藏行为
意思表示不一致
法律适用
规则
-
Keywords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Law of the PRC
hidden acts
inconsistency of the declaration of will
application of law
rules
-
分类号
D923.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