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意愿情态的分类及量级特征
1
作者 宋栋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36期138-141,共4页
意愿情态是情态系统中的动力情态的一个下位类型,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意愿情态是一个意愿程度由低到高的连续统,其语义次类及表现形式存在情态量级差异。该文将意愿情态分为期望型、愿望型、意图型、意志型四类,并通过对汉语常用意愿... 意愿情态是情态系统中的动力情态的一个下位类型,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意愿情态是一个意愿程度由低到高的连续统,其语义次类及表现形式存在情态量级差异。该文将意愿情态分为期望型、愿望型、意图型、意志型四类,并通过对汉语常用意愿情态标记在修饰语制约、虚化程度、礼貌层级等方面的考察,对四类意愿类型的情态量级做了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意愿情态 标记 分类 量级特征
下载PDF
意愿情态动词的意愿等级 被引量:8
2
作者 高亮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33,共8页
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之间具有象似性,二者的互动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汉语的意愿情态动词表达意愿这种情态范畴,并不是均质的,内部各成员的意愿等级存在差异,因而在句法形式方面表现也就不同。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观察用词汇手段标记的... 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之间具有象似性,二者的互动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汉语的意愿情态动词表达意愿这种情态范畴,并不是均质的,内部各成员的意愿等级存在差异,因而在句法形式方面表现也就不同。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观察用词汇手段标记的句式特征以及时间状语、否定副词、体标记、情态标记等外围成分所带来的句法效应成为汉语意愿等级与句法互动关系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在控制力假设框架下,通过对上述标记与意愿情态动词的共现关系测试,发现汉语意愿情态动词存在以下意愿等级:会>肯>要>愿意>希望>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愿情态动词 意愿等级 控制力假设 情态层级
原文传递
彝语北部方言意愿情态助词mo^(33)的将然义——兼论时体、情态、语气、示证的交互作用
3
作者 胡素华 张丽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7,共12页
彝语北部方言诺苏话的意愿情态助词mo^(33)兼表将然义,其具体编码方式因句中主语的人称和生命度而异,第一人称陈述句和第二人称疑问句的将然义可以由mo^(33)单独编码;第三人称则由意愿情态助词mo^(33)与引述标记di44复合来编码。诺苏话... 彝语北部方言诺苏话的意愿情态助词mo^(33)兼表将然义,其具体编码方式因句中主语的人称和生命度而异,第一人称陈述句和第二人称疑问句的将然义可以由mo^(33)单独编码;第三人称则由意愿情态助词mo^(33)与引述标记di44复合来编码。诺苏话中还有一个决意(意向)情态兼表将来时标记mi^(44),mo^(33)和mi^(44)之间及其各自的扩展义有异有同。本文在类型学视野下,对彝语诺苏话的意愿情态助词mo^(33)如何编码将然事件进行共时和历时描写,并通过与其决意情态mi^(44)及其复合时体标记与东部方言纳苏话的情态和将来时体的比较揭示彝语的情态范畴如何兼表或进一步发展为将然义标记。同时参考古汉语、汉语方言的情态和时体关系,探讨分析型语言的时体、情态、语气和示证的范畴化过程及其交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语诺苏话 意愿情态 决意情态 将然义 语气
原文传递
汉语意愿类情态动词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4
作者 黄晨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意愿情态是动力情态下位分类的一种,表达说话人对尚未发生事物的评价以及趋向于实现该事物的态度。现代汉语表达意愿情态意义的手段主要是情态动词,如"要、想、愿"等。本文考察现代汉语意愿情态的语义特征及其在维吾尔语中的... 意愿情态是动力情态下位分类的一种,表达说话人对尚未发生事物的评价以及趋向于实现该事物的态度。现代汉语表达意愿情态意义的手段主要是情态动词,如"要、想、愿"等。本文考察现代汉语意愿情态的语义特征及其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对维吾尔语意愿情态范畴进行初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愿情态 情态动词 对应表达
下载PDF
“情愿”的核心情态语义及其立场表达功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军伟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6,共8页
“情愿”的核心情态语义是表达情态主体在意愿世界中关于命题实现可能性的选择倾向性或选择偏好,表达意愿情态。与认识情态主要表达情态主体对命题状态的认识立场不同,意愿情态动词意在凸显情态主体的态度立场,是典型的态度立场标记。
关键词 “情愿” 倾向性 意愿情态 认识情态
下载PDF
“宁可”构式的情态功能及其类型研究
6
作者 李会荣 陈昌来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6-83,共8页
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是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情态类型。本文认为,“宁可A,B”构式中B项没有认识情态表达,可有道义情态表达和动力情态表达。在其表达的情态意义中,意愿义属于核心情态意义,而义务义和能力义则属于边缘情态意义。在... 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是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情态类型。本文认为,“宁可A,B”构式中B项没有认识情态表达,可有道义情态表达和动力情态表达。在其表达的情态意义中,意愿义属于核心情态意义,而义务义和能力义则属于边缘情态意义。在“宁可”构式整体意愿义的支配下,道义情态抑或能力情态都是施愿主体形成意愿(B)的原因或者动力的外显方式,意愿B的实现最终需施愿主体通过选择让步行为(A)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可”构式 主观性 情态类型 意愿情态
下载PDF
关中方言的将来时间指称形式——兼谈时体情态的共生与限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正大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6-246,共11页
本文区分将来时(future tense)和将来时间指称(future time reference),前者是语法范畴,有专用形式表达;后者是语言需要表达的功能性、语义性概念;汉语属于无时语言,因此将来时间指称作为一种寄生功能(parasitic function),使用其他范畴... 本文区分将来时(future tense)和将来时间指称(future time reference),前者是语法范畴,有专用形式表达;后者是语言需要表达的功能性、语义性概念;汉语属于无时语言,因此将来时间指称作为一种寄生功能(parasitic function),使用其他范畴(如体、情态等)和结构来表达。关中方言有多种将来时间指称形式:将始体"VP呀"、将行体"VP得咧"和惯常体"VP呢"等。前两种分别代表了世界语言将来时间指称的两大类型,即表意愿和预测,这与Bybee et.al(1994:280)所概括的将来时核心功能基本一致。两种格式具有一定的互补性:"VP呀"在结构上排斥动结式/动趋式等具有完结语义的动词,语义上排斥非自主动词,表达意愿情态,属于施为者导向型情态(agent-oriented modality)。"VP得咧"在结构和语义上适用的动词范围较广,其情态解读根据动词的自主性以及主语人称而有所不同,认识情态解读适用于非自主动词以及主语为第三人称的自主动词,道义情态解读适用于主语为第一、二人称的自主动词。"VP得咧"表达的情态属于言者导向型情态(speaker-oriented modality)。文章附带提及汉语完成体的显赫性等类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方言 将来时间指称 将始体 意愿情态 词汇体 寄生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