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与悟:“良知即是易”的意本论解读
被引量:
3
1
作者
温海明
Benjamin M.Coles(译)
《孔学堂》
CSSCI
2022年第2期78-91,175-188,共28页
王阳明易学思想文本内容不多,目前学界已有论文对文本的运用重复率较高。鉴于有学者指出笔者1998年的论文没有把“良知即是易”加以深入的哲学分析,所以此文从意本论的角度,从“文”(文本)与“悟”(境界)两方面深入研讨“良知”与“易...
王阳明易学思想文本内容不多,目前学界已有论文对文本的运用重复率较高。鉴于有学者指出笔者1998年的论文没有把“良知即是易”加以深入的哲学分析,所以此文从意本论的角度,从“文”(文本)与“悟”(境界)两方面深入研讨“良知”与“易”的关系。本文基于《周易明意》意哲学的角度研讨阳明易学相关材料,力图穿透学界之前对阳明易学的文本诠释,并借助《周易明意》意本论哲学境界来领“悟”阳明易学材料与其心学哲学的内在关系,从而从意本论角度深入剖析和建构阳明心学“良知”与其易学哲学的关系。总之,本文从意本论哲学的角度,围绕文本与境界之间的张力,继承和发展学界之前从体用论角度研讨“良知”与“易”的既有成果,深入分析与阐释阳明“良知”与其易学哲学思想。以此为例,本文试图从“中国哲学”理论的角度推动“中国哲学史”相关问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易学
良知
意本论
文(文本)
悟(境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解人与世界的新哲学视域:从“以事观之”到“意本论”
2
作者
温海明
袁传志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9,共9页
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对人与世界的理解呈现出诸多不同的视域,现当代学者对此问题亦有新的观点和视角,这些不同的视域推动了对人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一背景下,“以事观之”和“意本论”分别从“事”和“意”的角度理解人与世界。“...
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对人与世界的理解呈现出诸多不同的视域,现当代学者对此问题亦有新的观点和视角,这些不同的视域推动了对人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一背景下,“以事观之”和“意本论”分别从“事”和“意”的角度理解人与世界。“以事观之”的视域是对“具体的形而上学”建构的进一步推进,“事”呈现为“具体的形而上学”的具体性之落实。“以事观之”主要具有“本源性”“统一性”“具体性”三个特征,“本源性”是基础,“统一性”是对“存在相分”的扬弃,“具体性”是对“抽象性”的克服。“意本论”从“意”的角度理解人与世界,对世界的理解呈现出“心通物论”“依境而生”“意念实化”三个维度。从理解人与世界的不同视域来看,“意”与“事”的视角有相通之处,二者可以相互交融,“意”是理解人与世界的开端,“事”对应具体的落实;意是事之生发,事是意之实化。不同的视域共同推进了对人与世界的理解不断走向深入和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人与世界
事
以事观之
意
意本论
原文传递
人天之意——《周易》的意本论哲学
3
作者
温海明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131,共12页
《周易》哲学可以通过以人意合于天意的"人天之意"这一哲学中心思想来建构,每卦每爻的组合和推移都可以理解为向人们昭示天道的运行状态和如何以人意合乎天意。《周易》人天之意的宗教感通过圣人代天立极,人可以提升自己的意...
《周易》哲学可以通过以人意合于天意的"人天之意"这一哲学中心思想来建构,每卦每爻的组合和推移都可以理解为向人们昭示天道的运行状态和如何以人意合乎天意。《周易》人天之意的宗教感通过圣人代天立极,人可以提升自己的意识而达致通神通天的境界;《周易》的意本形上学认为,元气的生机在意念通达宇宙的意物一元和生生不息当中体验出来;意本创生论认为,宇宙的创生过程是化生的,是依境而生的;意本认识论认为,意物同源,心意通物,心意本来融通世界;意本相容论认为,《周易》的命定论和自由意志论各有道理,而且是可以相容的;意本感通论认为,意物感应是对世界的领悟和感通,与西方的理性和逻辑思维方式相区分;意本心通物论说明心物、意物都是一体性的,这与主客两分的认识论很不一样;意本伦理学认为,天道自然之善本身无善无恶,但天道贯注在人世之间,就形成善恶,而回到心意发动的根本原点,才能确定儒家伦理继天道之善而成就人间仁爱的基点;意本动机论认为,动机的善是意本伦理学的核心,所以意本论不是后果论;意本政治哲学认为,人可以追求与世界相和谐至于极致之境,成为能够转化天地阴阳的"大人",在起心动念之间与世界的运行相合拍,从解释世界进入改造世界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意本论
明
意
原文传递
意哲学与当代作为比较哲学的中国哲学
被引量:
13
4
作者
温海明
Benjamin M.Coles
《孔学堂》
2020年第4期4-14,J0004-J0014,共22页
中国哲学从学科建立伊始就是比较哲学,所以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不可能离开比较哲学的视域和方法。当代中国哲学家们想要取得哲学性的突破,关键在于抓住“中国哲学意识”,即中国哲学当中带有原发意味的问题,如较多学者认可“生”是“中国...
中国哲学从学科建立伊始就是比较哲学,所以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不可能离开比较哲学的视域和方法。当代中国哲学家们想要取得哲学性的突破,关键在于抓住“中国哲学意识”,即中国哲学当中带有原发意味的问题,如较多学者认可“生”是“中国哲学意识”的大本大源,而“生生”或“生活”是当代儒家哲学理论新发展的根源。当代致力于建构新哲学思想的哲学家们,都要基于“生生”来发展其情本论、仁本论、事本论、家本论、意本论等新理论。本文认为,中国哲学要返本开新,要通过经典解释来实现义理建构,方能真正实现中国哲学的哲理开新。意哲学发扬比较哲学的视域和方法,认为意之本体通于道,通过对《道德经》《周易》等经文的随文哲学注释,来实现基于“意”本体的、体系性的哲学义理建构,从而推动作为比较哲学的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领域的全新登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哲学
中国哲学
意
哲学
生生
意本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较视域中的《道德经》“意-道-门”哲学
5
作者
温海明
陈德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21,254,共9页
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带有比较哲学的视域,通过沟通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用哲学的方式把中国哲学传播出去。《道德经》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意蕴,并与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对话,谢林、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对《道德经》"道-门"的研究...
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带有比较哲学的视域,通过沟通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用哲学的方式把中国哲学传播出去。《道德经》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意蕴,并与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对话,谢林、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对《道德经》"道-门"的研究,启发了他们对某些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梳理谢林、海德格尔对《道德经》关于"道-门"的哲学阐释,并以"意"的哲学视域来理解《道德经》的"道-门",可以思考并重构"《道德经》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意本论
道
门
原文传递
题名
文与悟:“良知即是易”的意本论解读
被引量:
3
1
作者
温海明
Benjamin M.Coles(译)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the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t Huaqiao University
出处
《孔学堂》
CSSCI
2022年第2期78-91,175-188,共28页
文摘
王阳明易学思想文本内容不多,目前学界已有论文对文本的运用重复率较高。鉴于有学者指出笔者1998年的论文没有把“良知即是易”加以深入的哲学分析,所以此文从意本论的角度,从“文”(文本)与“悟”(境界)两方面深入研讨“良知”与“易”的关系。本文基于《周易明意》意哲学的角度研讨阳明易学相关材料,力图穿透学界之前对阳明易学的文本诠释,并借助《周易明意》意本论哲学境界来领“悟”阳明易学材料与其心学哲学的内在关系,从而从意本论角度深入剖析和建构阳明心学“良知”与其易学哲学的关系。总之,本文从意本论哲学的角度,围绕文本与境界之间的张力,继承和发展学界之前从体用论角度研讨“良知”与“易”的既有成果,深入分析与阐释阳明“良知”与其易学哲学思想。以此为例,本文试图从“中国哲学”理论的角度推动“中国哲学史”相关问题研究。
关键词
王阳明
易学
良知
意本论
文(文本)
悟(境界)
Keywords
Wang Yangming
Changes studies
intuitive knowing
philosophy of foundational intentionality
text(writing)
enlightenment(spiritual plane)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解人与世界的新哲学视域:从“以事观之”到“意本论”
2
作者
温海明
袁传志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9,共9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儒家‘思虑’问题研究——基于对《易传》‘何思何虑’的诠释”(22XNH217)。
文摘
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对人与世界的理解呈现出诸多不同的视域,现当代学者对此问题亦有新的观点和视角,这些不同的视域推动了对人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一背景下,“以事观之”和“意本论”分别从“事”和“意”的角度理解人与世界。“以事观之”的视域是对“具体的形而上学”建构的进一步推进,“事”呈现为“具体的形而上学”的具体性之落实。“以事观之”主要具有“本源性”“统一性”“具体性”三个特征,“本源性”是基础,“统一性”是对“存在相分”的扬弃,“具体性”是对“抽象性”的克服。“意本论”从“意”的角度理解人与世界,对世界的理解呈现出“心通物论”“依境而生”“意念实化”三个维度。从理解人与世界的不同视域来看,“意”与“事”的视角有相通之处,二者可以相互交融,“意”是理解人与世界的开端,“事”对应具体的落实;意是事之生发,事是意之实化。不同的视域共同推进了对人与世界的理解不断走向深入和全面。
关键词
理解人与世界
事
以事观之
意
意本论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人天之意——《周易》的意本论哲学
3
作者
温海明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131,共12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
“孔学堂入驻学者”研究成果
文摘
《周易》哲学可以通过以人意合于天意的"人天之意"这一哲学中心思想来建构,每卦每爻的组合和推移都可以理解为向人们昭示天道的运行状态和如何以人意合乎天意。《周易》人天之意的宗教感通过圣人代天立极,人可以提升自己的意识而达致通神通天的境界;《周易》的意本形上学认为,元气的生机在意念通达宇宙的意物一元和生生不息当中体验出来;意本创生论认为,宇宙的创生过程是化生的,是依境而生的;意本认识论认为,意物同源,心意通物,心意本来融通世界;意本相容论认为,《周易》的命定论和自由意志论各有道理,而且是可以相容的;意本感通论认为,意物感应是对世界的领悟和感通,与西方的理性和逻辑思维方式相区分;意本心通物论说明心物、意物都是一体性的,这与主客两分的认识论很不一样;意本伦理学认为,天道自然之善本身无善无恶,但天道贯注在人世之间,就形成善恶,而回到心意发动的根本原点,才能确定儒家伦理继天道之善而成就人间仁爱的基点;意本动机论认为,动机的善是意本伦理学的核心,所以意本论不是后果论;意本政治哲学认为,人可以追求与世界相和谐至于极致之境,成为能够转化天地阴阳的"大人",在起心动念之间与世界的运行相合拍,从解释世界进入改造世界的境界。
关键词
周易
意本论
明
意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意哲学与当代作为比较哲学的中国哲学
被引量:
13
4
作者
温海明
Benjamin M.Coles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the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t Huaqiao University
出处
《孔学堂》
2020年第4期4-14,J0004-J0014,共22页
基金
贵州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论语明意——《论语》的中西比较哲学诠释与建构”(项目批准号:19GZGX20)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哲学从学科建立伊始就是比较哲学,所以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不可能离开比较哲学的视域和方法。当代中国哲学家们想要取得哲学性的突破,关键在于抓住“中国哲学意识”,即中国哲学当中带有原发意味的问题,如较多学者认可“生”是“中国哲学意识”的大本大源,而“生生”或“生活”是当代儒家哲学理论新发展的根源。当代致力于建构新哲学思想的哲学家们,都要基于“生生”来发展其情本论、仁本论、事本论、家本论、意本论等新理论。本文认为,中国哲学要返本开新,要通过经典解释来实现义理建构,方能真正实现中国哲学的哲理开新。意哲学发扬比较哲学的视域和方法,认为意之本体通于道,通过对《道德经》《周易》等经文的随文哲学注释,来实现基于“意”本体的、体系性的哲学义理建构,从而推动作为比较哲学的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领域的全新登场。
关键词
比较哲学
中国哲学
意
哲学
生生
意本论
Keywords
comparative philosophy
Chinese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intentionality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theory of foundational intentionality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较视域中的《道德经》“意-道-门”哲学
5
作者
温海明
陈德明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孔子研究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21,254,共9页
基金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国学单列课题“《论语》明意——论语的中西比较哲学诠释与建构”(19GZX20)。
文摘
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带有比较哲学的视域,通过沟通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用哲学的方式把中国哲学传播出去。《道德经》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意蕴,并与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对话,谢林、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对《道德经》"道-门"的研究,启发了他们对某些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梳理谢林、海德格尔对《道德经》关于"道-门"的哲学阐释,并以"意"的哲学视域来理解《道德经》的"道-门",可以思考并重构"《道德经》的哲学"。
关键词
《道德经》
意本论
道
门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与悟:“良知即是易”的意本论解读
温海明
Benjamin M.Coles(译)
《孔学堂》
CSSCI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理解人与世界的新哲学视域:从“以事观之”到“意本论”
温海明
袁传志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3
人天之意——《周易》的意本论哲学
温海明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4
意哲学与当代作为比较哲学的中国哲学
温海明
Benjamin M.Coles
《孔学堂》
202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比较视域中的《道德经》“意-道-门”哲学
温海明
陈德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