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者意图的守护与“确定性”的追寻——对E.D.赫施“意欲类型”概念的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庞弘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82,共7页
美国学者赫施坚持通过对作者意图的守护来实现对意义之客观确定性的追寻,而"意欲类型"则成为了支撑其整个理论体系的最重要支柱。依靠同一与多样、过去与未来、明晰与含混的相互交织,意欲类型呈现出了一种"亦此亦彼"... 美国学者赫施坚持通过对作者意图的守护来实现对意义之客观确定性的追寻,而"意欲类型"则成为了支撑其整个理论体系的最重要支柱。依靠同一与多样、过去与未来、明晰与含混的相互交织,意欲类型呈现出了一种"亦此亦彼"的独特逻辑,从而协调了"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这两种貌似难以兼容的解释倾向。不过,当赫施将类型得以维系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约定俗成的"惯例"之上时,他的理论也相应地暴露出了天真而脆弱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施 作者意图 意欲类型 确定性 惯例
下载PDF
作者身份的多重建构——从赫施的“捍卫作者”命题出发 被引量:1
2
作者 庞弘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4,共7页
意义的来源与存在方式一直是解释学领域内最为聚讼纷纭的问题之一。美国学者赫施坚持将对于客观意义的诉求置于对作者意图的询唤过程中,而在他的理论中,作者身份得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阐发与建构:首先,作者意味着立足于语言性文本的&qu... 意义的来源与存在方式一直是解释学领域内最为聚讼纷纭的问题之一。美国学者赫施坚持将对于客观意义的诉求置于对作者意图的询唤过程中,而在他的理论中,作者身份得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阐发与建构:首先,作者意味着立足于语言性文本的"言说主体";其次,作者充当了某种独特的"意欲类型"的传递者;再次,作者的表意行为还不可避免地处于一个更加广阔的"范型"的引导之下。通过上述充满张力的理论建构,赫施体现了在"作者之死"的时代背景下重估作者价值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身份 意义 言说主体 意欲类型 范型
下载PDF
“阐释的边界”与赫希的文艺阐释学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庞弘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56,共11页
在文艺理论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议题。对阐释边界的探讨,美国学者赫希有独到的贡献。在"外展"的向度上,赫希对阐释边界的追问依托"意义"/"意味"这对命题而展开;在"内聚"... 在文艺理论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议题。对阐释边界的探讨,美国学者赫希有独到的贡献。在"外展"的向度上,赫希对阐释边界的追问依托"意义"/"意味"这对命题而展开;在"内聚"的向度上,赫希将阐释边界设定为兼具闭合性与开放性的"类型化"存在。藉此,赫希试图在捍卫阐释边界的同时,为文本意义的演绎与流变预留充足空间,进而在"同一/差异"、"客观/相对"、"本质/反本质"这类貌似冰炭不容的二元对立之间加以协调。在赫希的理论中,阐释边界不仅是文本意义的限定条件,亦包含来自"知识"与"道德"层面的深刻动因,并由此触及更意味深长的文化精神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希 阐释的边界 意义/意味 意欲类型 确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