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当代叙事模式中的一种无意识叙事话语
1
作者 周小英 《科教文汇》 2017年第19期165-166,共2页
在人类心理发展过程当中,语言和无意识都有具体的作用。无意识叙事话语成为符号体系的中枢,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工具,其实是最敏锐、最丰富的社会意识感性显现体系。无意识叙事话语被认为是一种被压抑的、分裂的、无中心的因而也是... 在人类心理发展过程当中,语言和无意识都有具体的作用。无意识叙事话语成为符号体系的中枢,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工具,其实是最敏锐、最丰富的社会意识感性显现体系。无意识叙事话语被认为是一种被压抑的、分裂的、无中心的因而也是无害的一种话语,目前已经成为了作家们的一种习惯。当代叙事模式中的一种无意识语境的理论可以用于作品的分析。无意识语境观念改变了传统的叙事学理论的理性中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叙事模式 意识语境 意识叙事话语 语言结构
下载PDF
主流意识形态图像叙事:逻辑与理路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慧民 白杨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5-133,共9页
主流意识形态图像叙事是图像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叙事顺应现代意识形态叙事方式转变、提升叙事实践有效性和应对西方意识形态图像化渗透的必然选择。媒介融合背景下,影像、语言、音乐和大数据典型介质与图像的复合、交融和叠积使主流意识... 主流意识形态图像叙事是图像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叙事顺应现代意识形态叙事方式转变、提升叙事实践有效性和应对西方意识形态图像化渗透的必然选择。媒介融合背景下,影像、语言、音乐和大数据典型介质与图像的复合、交融和叠积使主流意识形态图像叙事成为可能。图像叙事在赋能主流意识形态叙事方式新的实践样态的同时,面临着“图像异化”“视觉狂欢”“音乐意义消解”“数据至上”等理论和现实难题。进一步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图像叙事,应注重视觉认知图式和视觉消费文化的嵌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图像实践能力,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图像的智能化叙事模式和健全主流意识形态图像叙事的制度体制,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图像叙事 主流意识形态叙事 视觉文化 媒介融合
下载PDF
《深海》:影像奇观下的意识流叙事
3
作者 常伶俐 《艺术评鉴》 2023年第22期134-139,共6页
叙事是动画电影创作的关键要素。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动画电影的数字化转向正在打破传统动画的叙事范式。因此,多角度深入思考动画电影的叙事机制对于推动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动画电影《深海》是国产动画叙... 叙事是动画电影创作的关键要素。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动画电影的数字化转向正在打破传统动画的叙事范式。因此,多角度深入思考动画电影的叙事机制对于推动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动画电影《深海》是国产动画叙事发展的典型代表。电影充分运用数字技术重塑了国产动画对奇观叙事的艺术表现。同时,《深海》打破了传统叙事范式,将意识流叙事贯穿始终,关注了社会普通个体的微观情绪。电影塑造的叙事策略展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表达了对当代社会微观个体的情感认同,从侧面透视了在媒体交互融合的文化视野下,国产动画电影的影像创作与市场交织中的审美转向。本文通过阐释叙事意符、探讨叙事结构、分析文本意义等方式,力图追踪动画电影《深海》的叙事轨迹,探索国产动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叙事发展与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影像奇观 意识叙事 人文书写 叙事策略
下载PDF
智媒时代意识形态叙事的碎片化困境及其消解
4
作者 王新刚 何作为 《新闻知识》 2023年第7期18-24,93-94,共9页
在数字逻辑和算法推荐影响的智媒时代,意识形态叙事的碎片化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节点化和对象社群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智媒平台应用发展、元叙事多维解构和个体组构连缀三个维度。意识形态叙事以碎片化形式存在,会混乱主体认知思维,... 在数字逻辑和算法推荐影响的智媒时代,意识形态叙事的碎片化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节点化和对象社群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智媒平台应用发展、元叙事多维解构和个体组构连缀三个维度。意识形态叙事以碎片化形式存在,会混乱主体认知思维,削弱主体认知能力;解构内容思想体系,掩盖内容思想实质;分化对象价值观念,离散对象价值共同体。因此,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优化叙事主体言说范式,整合叙事内容话语内涵,凝聚叙事对象思想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叙事 碎片化 叙事 意识形态工作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党的意识形态叙事及其哲学经验
5
作者 丁华钟 刘玉莲 杨静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8期73-76,共4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党的意识形态叙事是实践与历史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叙事.根据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四个阶段,将党的意识形态叙事分为开宗明义、破立并举、曲折探索、拨乱反正、守正创新、蓬勃发展六个主题.党的意识形态叙事的哲学... 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党的意识形态叙事是实践与历史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叙事.根据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四个阶段,将党的意识形态叙事分为开宗明义、破立并举、曲折探索、拨乱反正、守正创新、蓬勃发展六个主题.党的意识形态叙事的哲学经验:秉持唯物史观,实现意识形态叙事主体与客体双向互动;坚持意识形态发展观,保持意识形态叙事主题与语境切合互恰;树立辩证否定观,确保意识形态叙事过程偏斜后的自我调适;把握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达到意识形态叙事语义与表达一元与多元、情与理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叙事
下载PDF
意识书写:文学中主体性的建构和解构
6
作者 郭珂濛 金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82-92,共11页
在“情感研究”与“认知研究”如火如荼的当下,“意识与文学”问题有待专门的考察。“意识”与“情感”“认知”有所交叉却也不尽相同,在包括“认知”指向的大脑信息处理能力与“情感”指向的原初身体感受及被历史现实命名的情绪体验的... 在“情感研究”与“认知研究”如火如荼的当下,“意识与文学”问题有待专门的考察。“意识”与“情感”“认知”有所交叉却也不尽相同,在包括“认知”指向的大脑信息处理能力与“情感”指向的原初身体感受及被历史现实命名的情绪体验的同时,“意识”更强调与“自我”无法分割的“觉知”过程。“觉知”过程与人的主体性构建息息相关,因此相较于“情感”或“认知”,关键词“意识”能更清晰地描述人之主体性如何生成与运作。但是停留于哲学或科学领域的意识研究始终难以克服意识的“困难问题”,即意识永远是主观的,个体第一人称视角的经验永远难以被外在于其自身的他者真正体认。文学文本为回应意识的困难问题提供了契机,将意识哲学与神经科学的视角同文学文本分析相结合,可以发现文学文本凭借叙事的灵活性,突破了第一人称主观视角的限制,予以了读者自由探索意识运作模式及其主体性塑造功能的空间。叙事语言的结构形式特征不仅能呈现意识的运作方式,更能对意识产生反作用,服务于主体性的建构或解构。文学与意识的互动为理解主体性及其背后的历史世界提供了一条别样路径,文学叙事之于回答意识问题的巨大潜力有待在未来进行更全面深入的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叙事 主体性 感质
下载PDF
集体记忆:意识形态叙事媒介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5
7
作者 谷佳媚 邵潇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37,共8页
集体记忆是意识形态叙事的典型叙事媒介,是新时代提升意识形态叙事效能的可靠选择。集体记忆有着深厚的内涵与思想基础,与意识形态叙事存在密不可分的逻辑关联,两者内部耦合共生,外部相辅相成。作为意识形态叙事的叙事媒介,集体记忆对... 集体记忆是意识形态叙事的典型叙事媒介,是新时代提升意识形态叙事效能的可靠选择。集体记忆有着深厚的内涵与思想基础,与意识形态叙事存在密不可分的逻辑关联,两者内部耦合共生,外部相辅相成。作为意识形态叙事的叙事媒介,集体记忆对意识形态叙事具有正负效能。发挥意识形态叙事效果迫切需要唤醒集体记忆。从集体记忆的视角出发,选择符号表征、纪念仪式、技术媒介作为意识形态叙事实践建构的典型形式,是意识形态叙事落地生效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叙事媒介 意识形态叙事 理论诠释 实践建构
下载PDF
论詹姆逊的意识形态叙事理论 被引量:25
8
作者 胡亚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7-83,共7页
本文对弗·詹姆逊的叙事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阐发。首先 ,阐释了詹姆逊的叙事观念 ,即“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进而论证了詹姆逊在叙事文类研究中提出的历史的、异质的文类观 ;
关键词 詹姆逊 意识形态批判 意识形态叙事理论 社会象征行为 结构主义叙事 文类观 文学理论 乌托邦幻想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意识形态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再复 林岗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50-62,共13页
叙事无论是建筑在虚构还是建筑在对事实的"照本宣科"的基础上,都有一个开端、发展和结局,因而都显示一定的意义。透过讲故事传递给读者的这种对事件的主观解释按其对故事角色义务、责任的理解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世俗视角与... 叙事无论是建筑在虚构还是建筑在对事实的"照本宣科"的基础上,都有一个开端、发展和结局,因而都显示一定的意义。透过讲故事传递给读者的这种对事件的主观解释按其对故事角色义务、责任的理解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世俗视角与超越视角。中国古代小说的绝大部分属于前者,起源甚早的自然论世界观融合中古时代传入中国的佛教因果报应观念,形成了古代小说的叙事意识形态。对事件因果式的叙述既是简单化、概念化理解现实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也逃避了写作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叙事意识形态 因果报应 责任
下载PDF
本科护生叙事护理意识水平的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姮 张钰群 +2 位作者 陈丽霞 杜世正 金胜姬 《循证护理》 2022年第20期2775-2780,共6页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叙事护理意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9月—2021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叙事护理意识水平问卷,以便利抽样的方式对南京市某2所高校的265名本科护生叙事护理意识水平进行现况调查。结果:265...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叙事护理意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9月—2021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叙事护理意识水平问卷,以便利抽样的方式对南京市某2所高校的265名本科护生叙事护理意识水平进行现况调查。结果:265名本科护生的叙事护理意识水平总分为(43.52±5.21)分,处于中等水平,3个维度中护生的叙事护理认同感得分最高,叙事护理意愿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叙事护理知晓度得分最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善于体谅他人,是否学习过护理研究课程;以及是否喜欢阅读护理学术期刊是叙事护理意识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喜欢阅读护理学术期刊、是否有临床学习经历对叙事护理知晓度有显著影响(P<0.05);中医院校与西医院校护生的在叙事护理认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学过护理研究课程,是否善于体谅他人是影响叙事护理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科院校护生叙事护理意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叙事护理知晓度有待提高,本科护生对叙事护理有较积极的认同感和意愿,各高校可针对性开设叙事护理教育项目,以促进护生将人文护理在临床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意识 护理教育 本科 护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真实”的“改写”与“新中国”想象——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叙事意识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红涛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在现当代文学叙事发展进程中考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两部小说所呈现的乡村社会图景的差异并不仅仅是"真实"程度的问题,实则内含着在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转型时刻,从叙事方式的选择、叙事结构的设计、作家叙... 在现当代文学叙事发展进程中考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两部小说所呈现的乡村社会图景的差异并不仅仅是"真实"程度的问题,实则内含着在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转型时刻,从叙事方式的选择、叙事结构的设计、作家叙事意识的自觉等方面递嬗演进的生动信息,体现了这一时期关于"新中国"想象的急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 叙事意识 叙事结构 “新中国”想象
下载PDF
日常生活叙事空间的消失——论十七年国家意识形态叙事的一种策略及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文桃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认为我国"文革"前的十七年国家意识形态叙事的策略是:改造、排斥作为文学表现对象之一的日常生活,批判、改造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身上的个人主义。并对国家意识形态叙事的效果即促成艺术在高压下产生自律运动的成因进行解读。
关键词 国家意识形态叙事 日常生活 艺术自律运动
下载PDF
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品牌叙事意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梅 陈思华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99,共3页
城市品牌化是一个城市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品牌叙事意识为研究视角,以城市形象宣传片为研究对象,综合探究近年来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创作与传播现状发现,大部分城市的形象宣传片存在严重同质化问题。本文结合优秀传播案例的内容生... 城市品牌化是一个城市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品牌叙事意识为研究视角,以城市形象宣传片为研究对象,综合探究近年来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创作与传播现状发现,大部分城市的形象宣传片存在严重同质化问题。本文结合优秀传播案例的内容生产特点,提出了从"5W 1H"的角度融入品牌叙事意识,为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品牌叙事与传播升维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宣传片 品牌叙事意识 “5W1H”原则
下载PDF
从《诗经》“自述其名”方式演进看叙事主体意识的强化——以《崧高》《烝民》《巷伯》《节南山》《閟宫》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炳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8-144,192,共7页
传世《诗经》叙事文本中"真实作者",受散文叙事文本署名形态的影响,在卒章采用"自述其名"的署名方式,将"公开的叙述者"之"我",直接转换成"真实作者"本人,且形成了"美人者"... 传世《诗经》叙事文本中"真实作者",受散文叙事文本署名形态的影响,在卒章采用"自述其名"的署名方式,将"公开的叙述者"之"我",直接转换成"真实作者"本人,且形成了"美人者""刺人者"与"由以颂神为主向以颂人为主转变"这三种具体类型,成为中国诗歌叙事传统中"介入叙述者"最典型的代表;而这种"自述其名"方式的演进,是由剧烈的社会变革所引发的,彰显出叙事主体自我意识的渐次强化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叙事文本 自述其名 卒章显志 叙事主体意识
下载PDF
称情立文与直观理性——《礼记》方法论的意识形态叙事及其困境
15
作者 徐仪明 王纪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6,共7页
《礼记》称情立文的方法原则根据人的自然情感来阐释礼义、规约人情,其应然性"内在义务感"随"礼"的弥散性融入意识形态叙事的文化象征系统。同时,《礼记》通过类比与关联、重复与移情的直观理性形成了"合礼即... 《礼记》称情立文的方法原则根据人的自然情感来阐释礼义、规约人情,其应然性"内在义务感"随"礼"的弥散性融入意识形态叙事的文化象征系统。同时,《礼记》通过类比与关联、重复与移情的直观理性形成了"合礼即合理"的话语逻辑与伦理先于知识并高于知识的价值原则,以意义延宕进行着"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礼记》中儒家内外絜矩的困境在于它通过称情立文和直观理性所建构的"圣王"形象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叙事符号和缺位的崇高原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方法论 意识形态叙事 称情立文 直观理性 絜矩困境
下载PDF
叙事教学法视域下英语教师叙事意识的培养
16
作者 刘秋成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
教师作为课堂叙事的主体和关键实施者可以通过撰写教学故事、共享教学故事、反思教学实践来培养自身的叙事意识,探究教师叙事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且也有益于拓展对教师学习的认识。
关键词 叙事教学法 叙事意识 培养
下载PDF
论《蛙》与《百年孤独》叙事意识之互文性——两部作品女性人物比较研究
17
作者 孙桂芝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4-57,共4页
莫言的《蛙》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无论在叙事情节还是在叙事形式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除了都是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两部作品均体现了以创造生命为女性宿命的原型意识,对女性以回归自然生命为途径的救赎之道的表述,对侧身于... 莫言的《蛙》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无论在叙事情节还是在叙事形式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除了都是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两部作品均体现了以创造生命为女性宿命的原型意识,对女性以回归自然生命为途径的救赎之道的表述,对侧身于现代性历史之流的个体生命的孤独感的探索,通过两部作品中的核心女主人公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对两部作品的叙事意识互文性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意识 互文性 原型 救赎
下载PDF
萨特伦理叙事和意识形态叙事的特点
18
作者 阎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7-40,共4页
萨特一生的文学创作可划为两个阶段,前期重伦理叙事,后期则以意识形态叙事为主。前者注重叙事话语的形式特点,探求小说式或文学化的生活;后者强调文学的政治道德立场,关注文本向读者表达的意蕴。二者虽方向相反,实际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人... 萨特一生的文学创作可划为两个阶段,前期重伦理叙事,后期则以意识形态叙事为主。前者注重叙事话语的形式特点,探求小说式或文学化的生活;后者强调文学的政治道德立场,关注文本向读者表达的意蕴。二者虽方向相反,实际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人的存在境遇和本质问题,其区别既有本体论的,也有方法论的,更多的是策略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伦理叙事 意识形态叙事 存在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叙事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三宝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9-72,共4页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叙事作为意识形态表达的基本方式,解决了意识形态“怎么说”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意识形态叙事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主要表现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意识形态叙事解...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叙事作为意识形态表达的基本方式,解决了意识形态“怎么说”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意识形态叙事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主要表现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意识形态叙事解释力、深入人民群众靶向施策强化意识形态叙事针对性、通过历史叙事增强意识形态教育厚重感和说服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增强意识形态叙事影响力、加强党自身建设保证意识形态叙事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叙事 基本经验
下载PDF
电影《动物世界》意识流叙事特征浅析
20
作者 马楠楠 《传播与版权》 2018年第12期98-99,共2页
"意识流"这一术语最初在心理学领域提出,20世纪初被广泛应用于文学领域。随着现代电影的发展,"意识流"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精神境界的表现手法逐步被电影界采用。"意识流"叙述手法,在使观众感受电影中主... "意识流"这一术语最初在心理学领域提出,20世纪初被广泛应用于文学领域。随着现代电影的发展,"意识流"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精神境界的表现手法逐步被电影界采用。"意识流"叙述手法,在使观众感受电影中主人公内心丰富情感的同时,以更为直观的方法放大我们周围的世界,给观众更为直观、紧迫的观影感受,从而引发观众对"自我"以及周围世界的重新思考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叙事特征 意识 《动物世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