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历史的演进可表达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振荡——读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被引量:3
1
作者 牛翔云 孙珊珊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7-51,共5页
知识社会学证明了人类社会有两种思想体系,即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前者的功能为维护现行秩序,后者则为反对现行秩序。人类历史的更替和演进在观念的维度上可表达为意识形态与乌耗邦之间的振荡。当乌托邦取代了意识形态之后,自己亦相应地... 知识社会学证明了人类社会有两种思想体系,即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前者的功能为维护现行秩序,后者则为反对现行秩序。人类历史的更替和演进在观念的维度上可表达为意识形态与乌耗邦之间的振荡。当乌托邦取代了意识形态之后,自己亦相应地变成了意识形态,并创造出自己的对立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历史 曼海姆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 乌托邦 知识社会学
下载PDF
直面“诸神纷争”的世界——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看曼海姆与韦伯的思想关联 被引量:6
2
作者 熊春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63,共6页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nheim’s thought and Weber’s one in three aspects: (1) diagnosis of their time; (2) the Mannheim’s epistemological predicament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Weber’s thou...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nheim’s thought and Weber’s one in three aspects: (1) diagnosis of their time; (2) the Mannheim’s epistemological predicament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Weber’s thought; (3)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 As Wolff argues that, most of Mannheim’s work (not only that explicitly devoted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could be characterized as a "diagnosis of our time". It was just on this topic where Mannheim followed Weber’s proposition——“gods complete in every fields of society”, and extended the tension of Weber’s judgment in many theoretical aspects such as ideology and utopia, the science of politics, the problem of intelligentsia, the types of knowledge and the styles of instruction, etc. In this sense, the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of Mannheim and Weber gets its significance not only in the field of thoughts history or academic history, but also on the sociological masters’ inspiration to grasp the problems of our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曼海姆 韦伯 思想关联 知识社会学 时代精神 认识论 方法论
原文传递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偏向性”的观念和认知——《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眉批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保军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96,共11页
经典,存在于时间之中,但却又没有时间。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符合这一标准。 1.意识形态是具有虚假性、虚伪性、欺骗性的思想观念,但这更多属于特殊意识形态的涵义,而总体性意识形态近乎就是一定历史时代、一定社会的总... 经典,存在于时间之中,但却又没有时间。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符合这一标准。 1.意识形态是具有虚假性、虚伪性、欺骗性的思想观念,但这更多属于特殊意识形态的涵义,而总体性意识形态近乎就是一定历史时代、一定社会的总体精神观念状态。乌托邦作为思想是以超越现实指向未来为特征的思想,它的典型特征不是虚假、虚伪而是虚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乌托邦 偏向性 眉批 认知 思想观念 历史时代 精神观念
原文传递
心理分析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4
作者 杨洋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2-34,共3页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研究当代各种社会思潮。为此,南京大学哲学系组织选修意识形态课程的研究生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社会思潮"进行了初步探讨。现精选部分研讨成果在本刊发表,以抛砖引玉,希望理论界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理论 心理分析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结构主义分析 心理学方法 迪尔凯姆 代表人物
下载PDF
晚清首次旅西官员海外游记中的德国叙事——以《乘槎笔记》和《航海述奇》为例
5
作者 张宗蓝 《贵州文史丛刊》 2015年第3期71-78,共8页
晚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大清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与此同时,晚清时期也是新时代黎明前的黑暗,一批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尝试借鉴西方国家治国安邦之策和科技文明之光用以照亮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晚清出使大臣和旅德的文人志士... 晚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大清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与此同时,晚清时期也是新时代黎明前的黑暗,一批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尝试借鉴西方国家治国安邦之策和科技文明之光用以照亮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晚清出使大臣和旅德的文人志士关于德国的想象与书写对德国形象在中国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他们以亲历者的身份对德国社会的展示,粉碎了近代关于"洋鬼子"形象的刻板印象,为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找到了可供参考的模板。通过分析晚清首次出访欧洲的外交人员在海外游记中对于德国的书写,厘清西学东渐过程中形成的"以德为师"的路径开端和德国作为现代中国的"他者"形象所具有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游记 异国形象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下载PDF
当戏剧的“一翼”变成“一统”——西方与俄苏左翼戏剧走向之比较
6
作者 李时学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05-110,123,共7页
将西方与俄苏左翼戏剧作为主体来考察其各异的历史进程与走向,至少可以发现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认清左翼戏剧因语境变化而发生的生存状况的改变及可能的存在时段;二是确立左翼戏剧能够保有其"反叛"与"颠覆"品格的必... 将西方与俄苏左翼戏剧作为主体来考察其各异的历史进程与走向,至少可以发现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认清左翼戏剧因语境变化而发生的生存状况的改变及可能的存在时段;二是确立左翼戏剧能够保有其"反叛"与"颠覆"品格的必要语境,即适当民主的社会政治氛围、多元的意识形态空间与自由的话语权力。以此阐明在何种条件下左翼戏剧能够作为戏剧的"一翼"得以存在和发展,又在何种政治语境中无法生存,以至于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戏剧 生存 语境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下载PDF
现代知识分子群体论析
7
作者 莫雪玲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年第1期41-42,共2页
“知识分子”一词的最初使用,是作为一种指称意义上的称呼,指受过良好教育的,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士。知识社会学的创立人曼海姆,从知识分子与社会思想的关系出发,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提出了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 “知识分子”一词的最初使用,是作为一种指称意义上的称呼,指受过良好教育的,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士。知识社会学的创立人曼海姆,从知识分子与社会思想的关系出发,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提出了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迄今为止,除了那些实际上代表各个阶级的直接利益的人以外,所有各个阶级都一直包含着一个更多地取向我们也许可以称之为精神领域的那个领域的阶层。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来看,我们可以称他们是‘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群体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知识社会学 现代 社会责任感 指称意义 社会思想 直接利益
下载PDF
安多社会的知识性格——读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亚辉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3-128,共6页
李安宅先生和他的老师张东荪先生是中国最早关注和提倡西方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学者。1938年,李安宅翻译出版了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即今日所见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的第五编,紧接着就去了西北藏区作调查。这部译作于1944年重... 李安宅先生和他的老师张东荪先生是中国最早关注和提倡西方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学者。1938年,李安宅翻译出版了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即今日所见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的第五编,紧接着就去了西北藏区作调查。这部译作于1944年重新出版时,李安宅先生在前言中说道:“即在社会学范围以内,我国社会史,社会思想史,不都需要努力建设吗?知识社会学的观点,便是我们的指南针。”①李安宅先生大概也是在中国的社会学人类学学科建设上给予知识社会学最高期待的人。在三年的实地调查结束后,李安宅写出了《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这是一部带有强烈的知识社会学色彩的作品,至今还值得我们反复研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 实地研究 李安宅 宗教史 藏族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性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