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合拍片的“电影工业美学”建构:叙事结构、文化模式与意识形态取向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立娜 《未来传播》 CSSCI 2023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作为“中层理论”的“电影工业美学”,对中美合拍片在叙事结构、文化模式以及意识形态取向层面的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叙事结构标准化,把握讲好中国故事的工业路径;选择凝聚全球共识的文化形象,完成从“中国元素”杂糅到“中国底蕴”... 作为“中层理论”的“电影工业美学”,对中美合拍片在叙事结构、文化模式以及意识形态取向层面的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叙事结构标准化,把握讲好中国故事的工业路径;选择凝聚全球共识的文化形象,完成从“中国元素”杂糅到“中国底蕴”铺就的转变,建构中国文化输出的文化模式;把握意识形态取向,走向一种“共同体美学”。这是中国电影工业化升级和提高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从而融入全球市场的重要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 叙事结构 文化模式 意识形态取向 共同体美学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识形态取向与当下转型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修猛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8年第1期37-41,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的背景影像是意识形态。革命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模式是政治动员,主要有斗争动员和憧憬动员两种做法,话语建构的任务是讲好革命正当性。新政权建立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巩固新政权需要,基本话语模...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的背景影像是意识形态。革命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模式是政治动员,主要有斗争动员和憧憬动员两种做法,话语建构的任务是讲好革命正当性。新政权建立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巩固新政权需要,基本话语模式就是对比教育,采用"宣传新政、揭露旧政"的叙事策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政治美学,话语建构的任务是讲好执政合法性。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建设和民生发展需要,话语建构的任务是讲好治理优越性,话语模式应当转型为共鸣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意识形态取向 话语建构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守意识形态取向的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紫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115-121,共7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这一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否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是评判其成效的根本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守意识形态取向,就必须以党的领导为根本,明确改革创新的方向性;以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这一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否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是评判其成效的根本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守意识形态取向,就必须以党的领导为根本,明确改革创新的方向性;以内容建设为核心,增强教学的学理性;以教师讲授为基础,开拓教学的多样性;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强化教师的专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创新 意识形态取向 坚守策略
原文传递
意识形态研究如何成为可能——透视CCCS“行凶抢劫”犯罪新闻研究
4
作者 侯晓艳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CSSCI 2012年第1期184-190,207,221,共10页
《监控危机——行凶抢劫、国家、法律与秩序》是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上世纪70年代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回顾当时的"行凶抢劫"犯罪新闻个案研究,呈现了《监控危机》的媒介研究的意识形态取向,强调它对后来的文化研究和... 《监控危机——行凶抢劫、国家、法律与秩序》是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上世纪70年代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回顾当时的"行凶抢劫"犯罪新闻个案研究,呈现了《监控危机》的媒介研究的意识形态取向,强调它对后来的文化研究和媒介研究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取向 赞同 道德恐慌 常识
原文传递
诺贝尔和平奖及其价值观 被引量:2
5
作者 黎尔平 《学术探索》 2000年第4期89-92,共4页
迄今为止 ,已有112个个人或组织获诺贝尔和平奖。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评选委员会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谁能获奖。虽然一些获奖者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认同与称赞 ,但相当部分获奖者的“业绩”与西方几个大国的价值趋向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 ,由此人... 迄今为止 ,已有112个个人或组织获诺贝尔和平奖。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评选委员会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谁能获奖。虽然一些获奖者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认同与称赞 ,但相当部分获奖者的“业绩”与西方几个大国的价值趋向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 ,由此人们对这些获奖者褒贬不一 ,和平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受到了怀疑。六十年代以来 ,多位人权运动人士获和平奖。近年来 ,和平奖常授予“热点”冲突地区的“焦点”人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和平奖 价值观 人类和平事业 意识形态取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