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艺本质:是意识形态的还是意识形式的?
1
作者 高磊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只有在"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这一条件下,艺术这一社会意识形式才能够表现为意识形态的形式。文艺是审美意识形式,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只有确认文艺的艺象形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文艺的本质属性。此外,对原... 只有在"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这一条件下,艺术这一社会意识形式才能够表现为意识形态的形式。文艺是审美意识形式,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只有确认文艺的艺象形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文艺的本质属性。此外,对原典的不同理解是造成文艺与政治关系认识上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本质 意识形态 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形式
下载PDF
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展开形式与评价原则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少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5-20,共6页
意识形态是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统一,实现和评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代化也应当从思想内容和展开形式的统一加以把握。在视觉文化大规模取代文字文化统治地位的新形势下,应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形象化、象征化或感性化... 意识形态是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统一,实现和评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代化也应当从思想内容和展开形式的统一加以把握。在视觉文化大规模取代文字文化统治地位的新形势下,应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形象化、象征化或感性化,以生动的感性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实现有效传播。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其他意识形态的横向关系、国际交流、传统承继和实践作用等几个方面,也应当坚持从意识形态的思想内容和展开形式的统一去推进和评价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现代化 意识形态展开形式 意识形态评价原则
下载PDF
贵族无意识:论福克纳小说的形式意识形态
3
作者 林长洋 欧阳琴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7-41,共5页
福克纳小说在人物塑造、叙事技巧和语言修辞上展现出二元对立的形式特征,其中蕴含着明显的意识形态征候。小说的形式意识形态反映福克纳对美国南方旧贵族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他对资产阶级新贵得势的厌恶和恐惧,折射出他对南方社会现代变... 福克纳小说在人物塑造、叙事技巧和语言修辞上展现出二元对立的形式特征,其中蕴含着明显的意识形态征候。小说的形式意识形态反映福克纳对美国南方旧贵族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他对资产阶级新贵得势的厌恶和恐惧,折射出他对南方社会现代变革无可奈何又忧心忡忡的矛盾心理。这种对立和矛盾是福克纳小说艺术张力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形式意识形态 政治无意识
下载PDF
如何看待文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以1990年代学界就此问题展开的论争为参照
4
作者 李映冰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8-112,共5页
文章对1990年代国内文艺学界就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展开论争的几种代表性意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形式"作为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补充性、修正性说明,用来定义文学并不合理。从马... 文章对1990年代国内文艺学界就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展开论争的几种代表性意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形式"作为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补充性、修正性说明,用来定义文学并不合理。从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态本身、历史沿革以及出于现实的考量,用"意识形态"定义文学都是一种必然。文学在反映社会存在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超越于意识形态的、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可以"审美反映"命名。"意识形态"的文学观和"审美反映"的文学观两相结合,奠基并建构了新时期以来渐次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意识形态 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形式 审美反映
下载PDF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象征形式研究综述
5
作者 赖怡芳 张国启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7-94,共8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象征形式作为意识形态的典型表达样态,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且零散,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象征形式的内涵特征、社会功能、表达样态、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探索,尚未形成对该领域的理论共性与实践特性的系统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象征形式作为意识形态的典型表达样态,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且零散,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象征形式的内涵特征、社会功能、表达样态、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探索,尚未形成对该领域的理论共性与实践特性的系统性研究成果。目前,亟需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象征形式理论进行深化研究,在学理阐释、学理依据、运行机制、现实境遇、实践路径等领域还需要开展系统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象征形式 内涵特征 社会功能 表达样态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试析意识形态转型理论对文艺批评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董学文 金永兵 《广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133-138,共6页
面对西方后工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阶级关系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西方许多学者从各种角度提出了“意识形态转型”理论。本文结合其有关内容 ,试析文艺批评在三个认识方面所受的影响 ,即文艺生产实践过程的意识形态... 面对西方后工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阶级关系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西方许多学者从各种角度提出了“意识形态转型”理论。本文结合其有关内容 ,试析文艺批评在三个认识方面所受的影响 ,即文艺生产实践过程的意识形态性 ,“症候式”意识形态批评和“形式的意识形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转型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形式意识形态 文艺批评
下载PDF
“意识形态”及相关概念辨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赖大仁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50-52,58,共4页
在马、思的著作中,“社会意识”、“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形式”等几个概念是经常使用的,并常常出现交叉使用指称同一类现象的情况。那么这些相关概念的涵义是否相同?如涵义不同为何又能交叉使用?它们之间是... 在马、思的著作中,“社会意识”、“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形式”等几个概念是经常使用的,并常常出现交叉使用指称同一类现象的情况。那么这些相关概念的涵义是否相同?如涵义不同为何又能交叉使用?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赋们认为这组相关概念的涵义有宽狭之别,同时又具有包容和交叉交系,在理解和使用时应注意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意识 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形式
下载PDF
明确文学意识形态属性的现实意义——以董学文、钱中文的理论分歧为参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映冰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6期111-117,共7页
董学文认为,把文学本质直接界定为"社会意识形态"是不准确、不科学的,提出把文学定义为"审美意识形式的语言艺术生产"。钱中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社会整体结构的一种阐述,尽管这一表述并不完整... 董学文认为,把文学本质直接界定为"社会意识形态"是不准确、不科学的,提出把文学定义为"审美意识形式的语言艺术生产"。钱中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社会整体结构的一种阐述,尽管这一表述并不完整,需要修正;"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形态的形式"这两个概念,就是马克思分别从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角度对其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修正的具体表现。结合钱中文的观点,根据我们的研究:考虑到当前的文学观念已经发生了从认识论向实践论的转向,那么,用"意识形式"这个认识论的概念来替换内蕴更为丰富的"意识形态"概念,并不合理。我们界定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虽然也有着认识论上的考虑,但更主要是从实践论、价值观的角度出发;不仅仅要从文学反映现实生活这个方面来理解,更主要地是从文学引导现实生活,乃至最终改变现实生活的层面来理解。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观的形成源出于此,其理论价值也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形式 审美意识形态
下载PDF
意识形态概念新探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根灶 《探索(浙江)》 1986年第5期21-25,27,共6页
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中也被广泛地使用着。然而,这一概念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意识形态和科学到底是什么关系?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界限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西方和苏联理论界都引起了... 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中也被广泛地使用着。然而,这一概念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意识形态和科学到底是什么关系?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界限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西方和苏联理论界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搞清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无疑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国内理论界对这些讨论似乎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就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定义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 社会群体 意识形态形式 上层建筑 生存条件 社会经济形态 宗教 系统化
下载PDF
敬之体:形式和历史的和谐
10
作者 张统宣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67-69,共3页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绚丽多彩的文学星空,贺敬之的诗歌犹如一颗燃烧着的巨星,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释放着感情热力。贺敬之所独创的敬之体,不但把他自己理想主义的革命激情酣畅淋漓的抒发了出来,而且也唱出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心声。...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绚丽多彩的文学星空,贺敬之的诗歌犹如一颗燃烧着的巨星,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释放着感情热力。贺敬之所独创的敬之体,不但把他自己理想主义的革命激情酣畅淋漓的抒发了出来,而且也唱出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心声。他的诗歌形式和意识到的时代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之体 中国梦 意识形态形式
下载PDF
形式的意识形态--京剧《四郎探母》的文本策略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施旭升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四郎探母》可谓京剧史上的一个创格。其常演不衰而又褒贬不一的历史命运究竟有着怎样的审美文化的根由?其具体的形式创造中究竟表现出怎样的审美意味?本文主要就是从《四郎探母》编演的文本策略的角度着重分析其具体的形式意味。本文... 《四郎探母》可谓京剧史上的一个创格。其常演不衰而又褒贬不一的历史命运究竟有着怎样的审美文化的根由?其具体的形式创造中究竟表现出怎样的审美意味?本文主要就是从《四郎探母》编演的文本策略的角度着重分析其具体的形式意味。本文认为,不仅《四郎探母》自清代以来编演不辍的本身就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形式的意识形态"的本质,而且其形式意义的生成更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郎探母 文本策略 形式意识形态 孝亲观念 乐感文化
原文传递
形式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形式观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建刚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9,共7页
"形式的意识形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态度。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西马理论家对西方文论史和美学史上关于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与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进... "形式的意识形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态度。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西马理论家对西方文论史和美学史上关于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与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进行对话的结果。詹姆逊和伊格尔顿对形式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深入阐发,并将其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之中,从而使其成为西马文论的代表性理论之一。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中缺少对形式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致使其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减弱。吸收和借鉴西马的形式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形式诗学应该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形式意识形态 形式与内容 形式诗学
原文传递
当代西方“形式意识形态”美学研究的阐释路径与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吉方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2,共8页
“形式意识形态”研究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审美理论之间复杂交融的理论联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形式意识形态”研究形成了三种理论路径,分别是詹姆逊的“辩证批评”路径、马尔库塞... “形式意识形态”研究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审美理论之间复杂交融的理论联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形式意识形态”研究形成了三种理论路径,分别是詹姆逊的“辩证批评”路径、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路径、特里·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批评”路径。“形式意识形态”研究强化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特性及其范式特征,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化批判理论的阐释能力与理论活力,代表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面对现实文化经验问题的理论沉思和价值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形式意识形态 阐释价值 理论沉思
原文传递
从“形式的意识形态”理论审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合法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其林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09年第2期62-80,共19页
本文试图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形式的意识形态"的理论阐释审视中国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揭橥审美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形式的意识形态论的可能性以及审美—形式—意识形态的结构关系,对文艺审美意识形态... 本文试图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形式的意识形态"的理论阐释审视中国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揭橥审美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形式的意识形态论的可能性以及审美—形式—意识形态的结构关系,对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学理性基础展开论证,从而推进这一理论的语言论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 合法性 语言论转型
原文传递
形式何以具有意识形态性——论西方美学对形式的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草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68,共7页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多从艺术品的思想观念、艺术家的阶级和立场、艺术品与社会间的关系等角度探讨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而对形式与意识形态间的关系所论不多...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多从艺术品的思想观念、艺术家的阶级和立场、艺术品与社会间的关系等角度探讨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而对形式与意识形态间的关系所论不多。形式往往等同于艺术自律,与意识形态相对。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形式与意识形态间关系的探讨,这一问题为众多持不同立场、观点的西方美学学者所关注,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内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者 马克思主义美学 西方美学 意识形态 艺术自律 形式意识形态 思想观念 艺术品
原文传递
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 被引量:61
16
作者 董学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86,共8页
从马克思的原文和权威译文的表述看,“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形式”三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马克思没有把“社会意识形式”与“意识形态”相等同,更没有把文学简单界说为“意识形态”。文学应归属于一种“社会意... 从马克思的原文和权威译文的表述看,“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形式”三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马克思没有把“社会意识形式”与“意识形态”相等同,更没有把文学简单界说为“意识形态”。文学应归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极为复杂,将“审美”和“意识形态”组合成“审美意识形态”概念,并用此作为对文学本质的界定,是不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质 审美 社会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形式
原文传递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三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鑫 阎孟伟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5,88,共9页
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见解。该理论强调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意识形态不可消解,只能从一种存在形式转入另一种存在形式。要理解意识形态的现实性,需要修正以往对传统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并重新认识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 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见解。该理论强调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意识形态不可消解,只能从一种存在形式转入另一种存在形式。要理解意识形态的现实性,需要修正以往对传统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并重新认识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为此,齐泽克还提出了意识形态的"外在性"问题,进而分析了意识形态的三种存在形式,并结合马克思关于"抽象的统治"的思想,对商品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批判提出了新的见解。齐泽克有关意识形态理论的探索对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现实性 意识形态的三种存在形式 商品拜物教
原文传递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源泉及其对艺术教育的现实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君仁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0-22,共3页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借鉴与发展马克思文艺理论认为:文艺是在整个社会框架下人类精神世界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形式。文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被社会存在决定并制约着的意识形态。文艺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的...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借鉴与发展马克思文艺理论认为:文艺是在整个社会框架下人类精神世界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形式。文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被社会存在决定并制约着的意识形态。文艺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常常在经济基础发生变革时,文艺及时作为变革的排头兵、急先锋,呼应这种变革,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还认为:文艺是人们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借鉴与发展 社会经济基础 理论与实践 人类精神世界 意识形态形式 相对独立性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邱柏生 张洋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6-61,共6页
依据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表现形式的有关理论,我们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进行结构分析,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界分为思想方法、理论观点和社会心理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并力图揭示不同内容的不同表现形... 依据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表现形式的有关理论,我们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进行结构分析,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界分为思想方法、理论观点和社会心理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并力图揭示不同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由此确定相应的教育思路和选择必需的教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意识形态表现形式 思想方法 理论观点 社会心理
下载PDF
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登翰 刘小新 《东南学术》 2004年第6期70-79,共10页
文化诗学是近年学界关注的理论焦点之一。把文化诗学引入华文文学批评,建构以“华人性”为研究核心,以“形式诗学”与“意识形态批评”统合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华人文化诗学”,在更加开放的社会科学视域中审视与诠释华人文学书写的族裔... 文化诗学是近年学界关注的理论焦点之一。把文化诗学引入华文文学批评,建构以“华人性”为研究核心,以“形式诗学”与“意识形态批评”统合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华人文化诗学”,在更加开放的社会科学视域中审视与诠释华人文学书写的族裔属性建构意义及其美学呈现形式,应是我们拓展华文文学批评空间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诗学 华人文化诗学 华人性 形式意识形态批评 阐释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