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表征
1
作者 尹楠楠 《神州》 2017年第19期70-70,共1页
跨文化传播是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个体间的文化交流,跨文化新闻话语,是将语言文化与社会环境融合到一起的一种形式,这有利于将本地的文化传播到社会中去,让人们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得到社会的认同。对于跨文化... 跨文化传播是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个体间的文化交流,跨文化新闻话语,是将语言文化与社会环境融合到一起的一种形式,这有利于将本地的文化传播到社会中去,让人们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得到社会的认同。对于跨文化新闻话语的构成,与其所带有的意义,就是我们对跨文化新闻话语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除此之外,跨文化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所呈现的表征,也是研究中的重要一项,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新闻话语 意识形态表征
下载PDF
网络群体极化的意识形态效应及其治理
2
作者 王建军 《观察与思考》 2022年第3期94-107,共14页
由于在匿名的网络身份之中既有的身份约束丧失,人们更倾向于情绪的满足,而对意识形态的亲和度下降,由于在对论题的讨论之中“越说越窄”“偏听偏信”或者“情感至上”,在反复讨论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也不再具有意识形态原本应有的严肃性... 由于在匿名的网络身份之中既有的身份约束丧失,人们更倾向于情绪的满足,而对意识形态的亲和度下降,由于在对论题的讨论之中“越说越窄”“偏听偏信”或者“情感至上”,在反复讨论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也不再具有意识形态原本应有的严肃性,同时,由于各个群体之间的多元性和“壁垒森严”导致的“拒绝交流”与“非理性交流”,让本应作为交往基础的意识形态的独一性也有所损害。但是,这并非意味着“网络群体极化”不能被理性化。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循循善诱,唤回交往的意愿与交往的秩序,也就在交往理性的培育之中唤回意识形态作为交往的独一基础的地位,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自我监管与针对平台的制度监管以实现议程设计,可以在论题选择和表达方式上降低非理性与泛娱乐化的成分,进而通过“制度理性”在互联网之中的重新确认而唤回意识形态的严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群体极化非理性表征意识形态效应 理性化路径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中国谍战电影政治修辞的位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彦均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50,共8页
改革开放后,就间谍题材的剧情电影而言,逐渐成熟的"谍战片"相比"反特片"有着更强的概括性与包容性。在这四十年间,中国的谍战电影从原有的古典模式逐渐发展出两种崭新的形式,这两种形式对传统的意识形态表述进行了... 改革开放后,就间谍题材的剧情电影而言,逐渐成熟的"谍战片"相比"反特片"有着更强的概括性与包容性。在这四十年间,中国的谍战电影从原有的古典模式逐渐发展出两种崭新的形式,这两种形式对传统的意识形态表述进行了改写,从而使谍战电影进入到类型的改良阶段。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新型的谍战叙事继续着超越政治修辞表述定式的步伐,最终却止步于号称要颠覆古典传统的巴洛克宫殿的门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谍战电影 意识形态表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