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能力研究
1
作者 丛洁尘 冉珑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5期122-124,共3页
大数据建立在庞大信息数据的高度集中和高效利用的基础上,给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应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一方面要提高大数据的可用性,预测人民需求的变化趋势,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外传播... 大数据建立在庞大信息数据的高度集中和高效利用的基础上,给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应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一方面要提高大数据的可用性,预测人民需求的变化趋势,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外传播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法律的保障,规避可能出现的漏洞和风险,更大程度发挥大数据技术对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能力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 现实困境 提升路径
下载PDF
“黑镜”中的对垒: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风险与防范 被引量:1
2
作者 向征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4,共7页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渗入意识形态领域,通过大量发表含有意识形态内容的言论和信息、围绕和设置议题展开社会动员、炒作政治人物人气、干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渠道等方式,使得互联网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呈现自动化、智能...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渗入意识形态领域,通过大量发表含有意识形态内容的言论和信息、围绕和设置议题展开社会动员、炒作政治人物人气、干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渠道等方式,使得互联网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呈现自动化、智能化趋势。作为“对象化的知识力量”,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属人的,其在意识形态领域活动的行为逻辑主要依据利益与兴趣诱导、从众心理、强势意见压力等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影响。对此,需结合社会思维和技术逻辑,从认知、制度和技术等层面,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政治传播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
原文传递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意识形态建设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正余 蒋向红 《传播与版权》 2022年第7期55-58,共4页
学术期刊开通运营微信公众号能增强自身的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由于微信公众号具有传播互动性、高效性、用户主体多元化等特点,导致其自身可能充斥各种虚假、有害信息,因此,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主体具有防范意识形态失控的责任... 学术期刊开通运营微信公众号能增强自身的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由于微信公众号具有传播互动性、高效性、用户主体多元化等特点,导致其自身可能充斥各种虚假、有害信息,因此,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主体具有防范意识形态失控的责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主体只有坚守学术传播的平台责任,增强防范意识形态失控风险意识,用学术讲政治,以正确的学术舆论、政治导向引导用户,其微信公众号才可能成为和谐清朗的学术传播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微信公众号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重要论述的整体性逻辑 被引量:2
4
作者 蒋英州 刘芳 《政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73,M0004,共14页
从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来看,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风险在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多源性与联动性交织的整体性特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从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来看,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风险在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多源性与联动性交织的整体性特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的利益要求,也就成为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主要方法与关键环节,从而达到凝聚民心与巩固党长期执政基础的意识形态工作目的。意识形态风险的整体性特点也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性,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需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谋划意识形态工作策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实效,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统合意识形态安全与其他安全,建构起意识形态工作总体格局。这就形成了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重要论述“怎么认识—怎么处理—怎么做好”的整体性逻辑理路,充分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有机结合的意识形态工作特点,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意识形态 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整体性逻辑
原文传递
微观政治学缺失的原因与构建的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严强 《阅江学刊》 2010年第1期5-13,共9页
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只是围绕国家实体展开的并列的宏大政治知识汇集,没有形成有着内在逻辑层次的、将活生生的政治生活过程再现出来的科学体系。在这种不完整的宏大政治叙事中,与个体、群体的政治参与密切联系的微观政治知识则很少得到研... 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只是围绕国家实体展开的并列的宏大政治知识汇集,没有形成有着内在逻辑层次的、将活生生的政治生活过程再现出来的科学体系。在这种不完整的宏大政治叙事中,与个体、群体的政治参与密切联系的微观政治知识则很少得到研究和阐释。之所以导致这种状况除了学术研究上的缺乏外,恐怕主流研究方式的影响、意识形态防范的滥用、计划集权模式的干扰是重要原因。研究微观政治,建构专门的分支知识既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政治行动主体的政治行为,依据规律协调他们的行动,也可以因势利导地转变或改变他们的行为,从而为形成和谐、有序的政治局面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政治 主流研究方式 意识形态防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