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2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编辑的批判意识与意识批判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华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8-152,共5页
社会文化的缔构与积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中各种思潮迭起,流派纷呈,真理与谬误并存。而编辑作为社会文化缔构的"把关人",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文化之重任,必须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并且,一切批判都首先是,从根本上也... 社会文化的缔构与积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中各种思潮迭起,流派纷呈,真理与谬误并存。而编辑作为社会文化缔构的"把关人",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文化之重任,必须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并且,一切批判都首先是,从根本上也是一种对意识的批判,因此,编辑的批判首先应当是对意识的反思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 批判意识 意识批判 文化建构 文化导向 理性反思
下载PDF
在激情中迸发的抽象思维:《有限意识批判》中的人文关怀
2
作者 张荣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175-175,共1页
凡读过《有限意识批判》(崔平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人,都会被其中特有的思辨气息所吸引,进而断定,这种独特的抽象思维不乏纯粹的学术品格。这种直觉无疑是准确的。但是,也许正是由于注意到其抽象风格,人们会忽视其深层... 凡读过《有限意识批判》(崔平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人,都会被其中特有的思辨气息所吸引,进而断定,这种独特的抽象思维不乏纯粹的学术品格。这种直觉无疑是准确的。但是,也许正是由于注意到其抽象风格,人们会忽视其深层蕴涵的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意义。其实,抽象的思想并不一定是空泛的主观想象,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思维 《有限意识批判 真理 历史发展现象
下载PDF
伽达默尔的审美意识批判及其成就与问题
3
作者 李贵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S1期344-346,共3页
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近现代经验科学方法论在精神领域的延伸。但科学方法由于其固有的 主客体二分模式,反而构成对存在真理的遮蔽。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方法无法让我们达到存在的真理。只有审美经 验才能达到。但要借助审美经验达... 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近现代经验科学方法论在精神领域的延伸。但科学方法由于其固有的 主客体二分模式,反而构成对存在真理的遮蔽。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方法无法让我们达到存在的真理。只有审美经 验才能达到。但要借助审美经验达到存在的真理,首先要批判和改造审美意识,因为它是近代主体主义之产物,遮 蔽了美和艺术品的本体论意义。对艺术和艺术品的分析展示了艺术,艺术品与艺术经验者的同一和交融,显示了艺 术作品的存在论本质。但是,对艺术品的现象学还原固然打开了新的视域,揭示了为主体性哲学所遮蔽的艺术与生 活世界的本质关联,但主客体二分模式的消解却为价值相对主义铺平了道路,所以近代美学中美的伦理功能被削 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批判 主体客体二分 本体论 艺术 真理
下载PDF
教师教学意识批判与现代转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园园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4,共3页
现阶段教师教学意识的缺憾主要体现于:以理性主义为依托的教育理念的泛滥;衍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主义价值取向在教学领域中延伸;单向、线性、静态的行为模式严重束缚着教师的思想与行动;被动、服从的生存方式堂而皇之地被教师演化为... 现阶段教师教学意识的缺憾主要体现于:以理性主义为依托的教育理念的泛滥;衍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主义价值取向在教学领域中延伸;单向、线性、静态的行为模式严重束缚着教师的思想与行动;被动、服从的生存方式堂而皇之地被教师演化为自在自发的存在方式。实现教学意识的现代转型,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理性主义的回归;冲破保守思维,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对话;变革行为模式,增强教师探究与反思能力;改善存在状态,形塑自由自觉的生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意识 教育意识批判 生存方式
下载PDF
图像资本的视觉叙事及其意识形态批判
5
作者 邓伯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1,共9页
在现代消费社会,随着表意图谱在视觉经验处的集结,图像借助视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占领,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制于图像逻辑的规制,图像就此完成其资本身份的社会性建构。在本质上讲,图像资本不是图像本身,而... 在现代消费社会,随着表意图谱在视觉经验处的集结,图像借助视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占领,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制于图像逻辑的规制,图像就此完成其资本身份的社会性建构。在本质上讲,图像资本不是图像本身,而是一种以图像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图像资本通过制造“假象”意识形态,激活人们的伪欲望结构,为资本的剩余价值增殖提供源源不断的伪消费驱动。图像资本通过将影像编织成被隔离的“景观”意识形态世界,进而把资本意识形态统治纳入到无意识控制之中。图像资本通过对非实在的象征性的结构化“符号”意识形态的控制,来完成隶属于资本的能指意识形态的再生产过程。图像资本开启了意识形态直接物化的大门,建构了比现实还真实的超真实“场境”意识形态,使受众自愿地投入到资本意识形态的逻辑框架之中。从“假象”到“景观”、到“符号”再到“场境”,验证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对于图像资本意识形态依然具有持续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图像资本 视觉叙事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资本逻辑的意识形态批判性超越
6
作者 王浩斌 杨思齐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3,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这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关键之所在。资本逻辑是西方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和理论基础,其在现代性场域中演变为更具诡辩色彩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侵蚀人的现代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以...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这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关键之所在。资本逻辑是西方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和理论基础,其在现代性场域中演变为更具诡辩色彩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侵蚀人的现代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着眼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范畴,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线,把人的现代化置于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以人的逻辑克服资本的逻辑,实现对西方现代化及其资本逻辑的意识形态批判性超越,开启了新时代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资本逻辑 西方式现代化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十字架上的魔鬼》与恩古吉的批判意识转向
7
作者 王雨 唐娅菲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4期32-34,共3页
恩古吉·瓦·提安哥的小说《十字架上的魔鬼》,运用了多种基库尤传统口头元素作为反殖民化语言策略。本文拟从小说具有的反殖民化语言策略出发,阐释恩古吉以民族话语建构的叙事模式,对西方传统叙事话语的颠覆。审视恩古吉反殖... 恩古吉·瓦·提安哥的小说《十字架上的魔鬼》,运用了多种基库尤传统口头元素作为反殖民化语言策略。本文拟从小说具有的反殖民化语言策略出发,阐释恩古吉以民族话语建构的叙事模式,对西方传统叙事话语的颠覆。审视恩古吉反殖民化语言策略后的批判意识,探索小说历史语境下的现实关怀,揭示出小说语言策略中的反殖民意识与批判意识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架上的魔鬼》 恩古吉 批判意识转向
下载PDF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当代价值
8
作者 骆奎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32-133,139,共3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经历了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的转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意识形态理论的虚幻性,建构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批判的理论范式,揭示了意识形态本质及根源。在意...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经历了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的转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意识形态理论的虚幻性,建构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批判的理论范式,揭示了意识形态本质及根源。在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抽象价值观,揭示资本主义“拜物教”意识形态所呈现的物对人的规训以及社会关系的物化现象,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主流意识形态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资本主义应用的意识形态批判
9
作者 徐昕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共10页
因受到特定的阶级意志、政治制度、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数字技术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具体表现为:资产阶级利用人们在数字技术中所获得的自由、共享、便捷等情感体验,在数字化生产中制造劳动解放幻象。他们试图塑造技术主义观念... 因受到特定的阶级意志、政治制度、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数字技术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具体表现为:资产阶级利用人们在数字技术中所获得的自由、共享、便捷等情感体验,在数字化生产中制造劳动解放幻象。他们试图塑造技术主义观念以增进数字劳动者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同时使后者在无意识中遭受数字资本的剥削与奴役。数字技术资本主义应用的意识形态实质在于为数字资本加剧对数字劳动者更加深入、广泛的剥削开辟道路,进而强化资本对劳动全方位的统治权力,也进一步激化了私有化与更充分的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唯有准确识别和科学把握数字技术资本主义应用的意识形态表现、实质、危害等基础性问题,阐释其中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与虚假性,并最终落脚于现实的生产关系批判,才能明确数字时代人类意识形态的重塑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劳动 资本主义 意识形态批判 共产主义
下载PDF
意识“二律背反”与双重批判——论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逻辑进路与现实指向
10
作者 杨振家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针对以往哲学家对于观念世界的迷思,马克思力图理清社会历史视野下意识与存在之间的纠缠,在对观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双重批判中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世界观。这一过程展现出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逻辑进路,即通过审视意识“二律背反”... 针对以往哲学家对于观念世界的迷思,马克思力图理清社会历史视野下意识与存在之间的纠缠,在对观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双重批判中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世界观。这一过程展现出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逻辑进路,即通过审视意识“二律背反”的复杂性根源,在还原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和对现实社会的省思中祛除意识形态“疑云”,由此探索改造世界的实践路径。立足对意识形态的辩证审视,马克思得以廓除“观念世界”的思想迷障,在批判语境中建构起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奠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批判 二律背反 唯物史观
下载PDF
历史之谜的解答:意识形态批判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互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思齐 王浩斌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8-25,共8页
历史之谜的求解进路及其科学结果,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批判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张力同构。马克思将“历史之谜”提炼为人同自然、同社会之间的矛盾,以意识形态义理阐发和现实导向之间的深层关系为立足点,以人的劳动本质为切入点,... 历史之谜的求解进路及其科学结果,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批判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张力同构。马克思将“历史之谜”提炼为人同自然、同社会之间的矛盾,以意识形态义理阐发和现实导向之间的深层关系为立足点,以人的劳动本质为切入点,探寻到异化现实“必然构成”的破解之道。以“历史之谜的解答”为研究视域,厘清意识形态批判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逻辑互动,对于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挖掘马克思主义现实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之谜 意识形态批判 人的本质 共产主义 人的解放.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叙事结构及其科学内涵
12
作者 王浩斌 杨思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唯物史观的叙事结构鲜明地赋存了意识形态批判“由破而立”的逻辑线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立足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求索导向,以确立唯物史观的叙事话语破除了以往传统旧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桎梏,充分彰显了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的叙事结构鲜明地赋存了意识形态批判“由破而立”的逻辑线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立足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求索导向,以确立唯物史观的叙事话语破除了以往传统旧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桎梏,充分彰显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否定性逻辑、建构性逻辑和超越性逻辑的科学内涵,并以此为思想视域,进一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创新发展。立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原初语境,挖掘唯物史观在叙事层级和逻辑结构上所内蕴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科学内涵,无论是对于充实当今马克思主义文本诠释和原著探究的发展来说,还是对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张力和真理伟力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 唯物史观 意识形态批判 叙事结构
下载PDF
基于语言景观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13
作者 殷鸯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5期220-225,共6页
在当前教育语境下,教育者越来越意识到有必要将传统语言课堂转型为兼具分析功能与思想解放的空间。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进而形成批判性语言意识。本研究组织20名英语专业本... 在当前教育语境下,教育者越来越意识到有必要将传统语言课堂转型为兼具分析功能与思想解放的空间。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进而形成批判性语言意识。本研究组织20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收集某市景区范围内的语言景观文本,并引导学习者参与语言景观的分析。通过对学习者互动过程的视频记录以及活动中产生的文本数据进行细致分析,研究发现语言景观教学法有助从不同维度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评价和创造这两个高阶思维类别所涉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景观 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语言意识
下载PDF
影像中的数字劳工形象、叙事与意识形态批判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一鸣 史可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2-57,共6页
数字劳工是资本家在数字时代为了加速生产,增加资本的再积累和私有财产,利用数字技术对劳动力剥削制度的升级。劳工的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被打破,在无处不在的数字技术监控下他们的所有时间与空间都给予了劳动,生命在数字时代仅仅作为生存... 数字劳工是资本家在数字时代为了加速生产,增加资本的再积累和私有财产,利用数字技术对劳动力剥削制度的升级。劳工的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被打破,在无处不在的数字技术监控下他们的所有时间与空间都给予了劳动,生命在数字时代仅仅作为生存而存在。劳工的处境、遭遇与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意识形态话语有着无可回避的连结,劳工形象一直是电影艺术和创作者对现实关注的切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工 意识形态话语 技术监控 剥削制度 意识形态批判 现实关注 数字时代 时间与空间
下载PDF
数据拜物教的哲学实质及意识形态批判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章文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30,共15页
数据拜物教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拜物教形态,它是以“物的关系”为主导的崇拜体系,本质上仍是对“物神”的崇拜,只是在大数据时代换上了“新衣”。这一拜物教外在地表征出以新的“崇拜形态”统摄人们交往空间、加速个体精神沉沦... 数据拜物教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拜物教形态,它是以“物的关系”为主导的崇拜体系,本质上仍是对“物神”的崇拜,只是在大数据时代换上了“新衣”。这一拜物教外在地表征出以新的“崇拜形态”统摄人们交往空间、加速个体精神沉沦、导致人的关系异化等症候。就其哲学实质而言,数据拜物教作为一种软性“精神力量”,并非意志、景观和感知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深嵌在资本扩张的逻辑座驾之中,对人的意识形态进行深度殖民的结果。数据拜物教在遮蔽真实对象性的同时也掩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层矛盾,由此形成了价值悖论、精神悖论和权力悖论。它通过与数据帝国主义、数据消费主义、数据智能技术主义、数据自由主义等“虚假意识”的联姻,制造出种种虚幻景观。明乎此,唯有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阈,撩开数据拜物教的面纱,穿越其幻象、洞察其实质,方能廓清笼罩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迷障,进而探索出一条超越数据拜物教的数据觉解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拜物教 智能技术 马克思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数字交往与批判理论重构:从意识形态批判到信息批判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昱辰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28,共3页
数字交往不仅意味着中心化的大众传播模式被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传播、交流所颠覆,更意味着以数字为形态的传播和交往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根本构成动力。面对数字交往带来的人类生存方式革命,传统批判理论的基础被动摇,理论范式必须革新... 数字交往不仅意味着中心化的大众传播模式被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传播、交流所颠覆,更意味着以数字为形态的传播和交往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根本构成动力。面对数字交往带来的人类生存方式革命,传统批判理论的基础被动摇,理论范式必须革新。从意识形态批判转向信息批判,推进与媒介理论的对话和协作,将有助于重塑批判理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社会 意识形态批判 信息秩序 媒介理论
下载PDF
《神圣家族》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探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启东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08,共8页
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前奏”,《神圣家族》在批判国民经济学中揭露意识形态的辩护实质,在批判思辨唯心主义中揭露意识形态的抽象秘密,在批判抽象人权中揭示意识形态的生成变化规律,在批判空洞寓言中揭示意识形态的教化支配逻辑,蕴涵... 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前奏”,《神圣家族》在批判国民经济学中揭露意识形态的辩护实质,在批判思辨唯心主义中揭露意识形态的抽象秘密,在批判抽象人权中揭示意识形态的生成变化规律,在批判空洞寓言中揭示意识形态的教化支配逻辑,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为即将到来的“意识形态的术语革命”(集中体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清理了思辨的障碍、确立了群众的地位、提供了历史的肉身,做着“最后的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家族》 唯物史观 意识形态批判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警示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兴林 韩敏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I0011-I0011,共1页
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冲突与矛盾在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有所映射,以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看待当下中国社会现实,所具备的警示作用在新时代中国需要被高度重视。若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审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 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冲突与矛盾在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有所映射,以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看待当下中国社会现实,所具备的警示作用在新时代中国需要被高度重视。若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审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会发现我国消费主义层面意识形态对信念、理想的解构等潜在隐患须引起警惕。重新审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问题,核心旨归在于引发社会群体对有关问题的高度重视,进而有的放矢地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体系构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中国社会现实 消费主义 潜在隐患 警示作用 冲突与矛盾
下载PDF
日本传播“中国威胁论”的意识形态批判——基于23本日本《防卫白皮书》的文本考察
19
作者 胡芳 胡子薇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0-35,共6页
“中国威胁论”滥觞于日本,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国被“围歼”的重要话柄。出于对国家利益、资产阶级统治利益、地缘政治以及历史文化遗传惯性等多种因素的考量,日本利用《防卫白皮书》这一兼具直白性和欺骗性的意识形态工... “中国威胁论”滥觞于日本,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国被“围歼”的重要话柄。出于对国家利益、资产阶级统治利益、地缘政治以及历史文化遗传惯性等多种因素的考量,日本利用《防卫白皮书》这一兼具直白性和欺骗性的意识形态工具,蓄意制造“中国威胁论”,向世界传播“中国威胁”焦虑,意图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认同度,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为积极应对和有效反击日本这一行径,我们不仅要主动“发声”,更要借助平台“发大声”;既要守住国内意识形态阵地,也要积极抢占国际社会舆论高地,切实维护和传播中国真实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威胁论” 意识形态批判 日本 《防卫白皮书》
下载PDF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内涵价值及当代启示
20
作者 赵耀 孙涛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4-122,共9页
马克思意识形态自建构之初就秉承着科学的批判精神,作为唤醒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锁钥,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致力于揭示虚假的资本主义社会,指导现存社会革命化以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就理论渊源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承... 马克思意识形态自建构之初就秉承着科学的批判精神,作为唤醒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锁钥,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致力于揭示虚假的资本主义社会,指导现存社会革命化以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就理论渊源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承继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封建神学的批判、英法唯物主义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意识形态批判;就创立前提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奠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阐述的“现实的个人”和科学“实践观”;就历史地位而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成为“元批判”学说的开端,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一切批判领域的始终。对其理论渊源、创立前提及历史地位的再梳理有助于体悟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真精神,更好地指导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批判 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