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氧训练前后有效意识时间的测定
1
作者 张刚林 李交杰 +1 位作者 黄炜 潘郁萍 《中国疗养医学》 2008年第11期700-701,共2页
适应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的变化中,通过改变调节自身的机能、形态和结构以适应其变化,从而更好地生存下去。已有研究报告,不同程度的持续性低氧对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可是合理的间歇性低氧对缺氧机体却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被称... 适应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的变化中,通过改变调节自身的机能、形态和结构以适应其变化,从而更好地生存下去。已有研究报告,不同程度的持续性低氧对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可是合理的间歇性低氧对缺氧机体却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被称为间歇性低氧适应(intermittent hypoxia adaptation)。小鼠经重复密闭缺氧4次后,脑组织匀浆提取液可显著增强未经处理的小鼠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为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人的感知、工效的影响,本研究对入我院疗养的歼击机飞行员进行了低氧训练前后有效意识时间的测定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有效意识时间 测定 密闭缺氧 歼击机飞行员 持续性低氧 匀浆提取液 保护作用
下载PDF
意识时间的还原——论史铁生的写作之夜
2
作者 唐敏 《德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史铁生的"写作之夜"体现了他从关注外部世界到关注内部世界的的转变。"写作之夜"源于史铁生对时间的独特把握,他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痛苦,因而突破自然时间的限制,进入到意识时间之中。意识时间才是史铁生的真正时间,... 史铁生的"写作之夜"体现了他从关注外部世界到关注内部世界的的转变。"写作之夜"源于史铁生对时间的独特把握,他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痛苦,因而突破自然时间的限制,进入到意识时间之中。意识时间才是史铁生的真正时间,它总被自然时间所遮蔽。"写作之夜"正是意识时间的文学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之夜 时间 意识时间
下载PDF
超越死亡:论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理论中的爱之共同体
3
作者 王朝璐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0,共8页
自我维度在内时间意识中显现为生活主体,爱之共同体是生活主体的重要阶段。探讨爱之共同体的发生进程,势必要聚焦其中的关键节点--人格生成、世代生成以及爱之共同体。同时,还应抓住自我维度这条线索,从自我通过同感单向地通达他者,发... 自我维度在内时间意识中显现为生活主体,爱之共同体是生活主体的重要阶段。探讨爱之共同体的发生进程,势必要聚焦其中的关键节点--人格生成、世代生成以及爱之共同体。同时,还应抓住自我维度这条线索,从自我通过同感单向地通达他者,发展为自我与他者彼此通达,并尝试消弭主体之间的间隙,来展现爱之共同体的双重主体间性。在爱之共同体中,内时间意识真正完成了个体化,显现为完整意义上的个体存在,推进了内时间意识由时间性发生向人格性发生的转变。由此,历史、文化等具有实践意义的事件才能发生,并推动实践现象学视域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意识 人格 家庭 死亡 爱之共同体
下载PDF
孟浩然诗的时间意识与人生理想
4
作者 何巧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59,共5页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隐藏着大量的时间意识的诗歌,既有通过季节变换感悟时间的诗,也有因为岁时体悟时间的诗。这些时间意识的诗是诗人人生历程的回望,充满着对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焦虑。主要原因是孟浩然遭遇了现实与心灵的双重困境,也...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隐藏着大量的时间意识的诗歌,既有通过季节变换感悟时间的诗,也有因为岁时体悟时间的诗。这些时间意识的诗是诗人人生历程的回望,充满着对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焦虑。主要原因是孟浩然遭遇了现实与心灵的双重困境,也正是这种困境,造成了他在仕隐中摇摆不定的人生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时间意识 人生理想 人生形象
下载PDF
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复苏期应用保温护理对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的促进作用分析
5
作者 张晗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63-0066,共4页
分析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复苏期应用保温护理对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的促进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了一百例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分为一组50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保温护理,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 分析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复苏期应用保温护理对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的促进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了一百例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分为一组50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保温护理,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时麻醉清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采用保温护理能有效保持患者体温,缩短苏醒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意识恢复时间
下载PDF
时间意识中个体化与具体项融合的部分论分析
6
作者 毛家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46,共8页
个体化过程对胡塞尔形式本体论和时间意识现象学研究来说是一个基础的研究对象。综合胡塞尔的文本、现象学直观的案例以及部分论的逻辑原理三个维度,能够较为全面地解释纵意向性趋同中感受材料的融合,并有助于探究现象学基础层次上个体... 个体化过程对胡塞尔形式本体论和时间意识现象学研究来说是一个基础的研究对象。综合胡塞尔的文本、现象学直观的案例以及部分论的逻辑原理三个维度,能够较为全面地解释纵意向性趋同中感受材料的融合,并有助于探究现象学基础层次上个体与具体项的关系;借助部分论的原理,能够解释集合论分析不同规模的关系类的困难,以及部分关系(parthood)与集合关系(membership)的形式差异,而且根据部分论的融合定理可以分析个体化中具体项的融合所涉及的不同规模的关系类的合并。这项基础研究将给予我们一个探讨类的观念性、个体与类的关系以及胡塞尔形式本体论的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时间意识 个体化 具体项 部分关系
下载PDF
从巴赫到肖邦——前奏曲的时间意识研究
7
作者 金晶 《黄河之声》 2023年第6期76-80,共5页
埃德蒙特.胡塞尔(1858-1938)作为德国现象学哲学的创始人,他的现象学哲学理论极为晦涩难懂,但幸运的是,这一理论被胡塞尔的学生茵伽尔顿完美地继承了下来,并将其运用在对音乐艺术作品的研究中,为20世纪的音乐哲学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本... 埃德蒙特.胡塞尔(1858-1938)作为德国现象学哲学的创始人,他的现象学哲学理论极为晦涩难懂,但幸运的是,这一理论被胡塞尔的学生茵伽尔顿完美地继承了下来,并将其运用在对音乐艺术作品的研究中,为20世纪的音乐哲学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本论题就是基于这一理论展开,并以艺术作品中十分具有历史承袭价值的前奏曲体裁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一体裁的内外时间意识展开论述,从而为理解音乐艺术作品中的音乐时间现象提供具有参照价值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时间 音乐现象学 时间意识 前奏曲 历史位置与发展张力
下载PDF
“推移的悲哀”——试论晏殊词的时间意识与失落感
8
作者 戴凡宇 《德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1-55,共5页
《珠玉词》处处可见时间的痕迹,充溢着失落之情。晏殊词中的时间意识在四个层面皆有呈现,大致可归纳为:对节序更替的细致体味;对光阴流逝的夸张表达;对“去年”“今日”的深沉追忆;对长寿永生的不懈渴求。晏殊通过今昔回忆书写引出失落... 《珠玉词》处处可见时间的痕迹,充溢着失落之情。晏殊词中的时间意识在四个层面皆有呈现,大致可归纳为:对节序更替的细致体味;对光阴流逝的夸张表达;对“去年”“今日”的深沉追忆;对长寿永生的不懈渴求。晏殊通过今昔回忆书写引出失落感,展现出“千回百折,哀感无端”的姿态。失落的背后,出于他寂寞的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殊 《珠玉词》 时间意识 失落感
下载PDF
尼采“永恒轮回”思想中的时间意识
9
作者 万心瑶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2期27-30,共4页
“永恒轮回”是尼采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尼采永恒轮回的思想受到赫拉克利特的启发,但内容上比赫拉克利特的轮回思想丰富得多。本文考察了尼采“永恒轮回”思想中所涉及的时间意识,指出尼采在阐述永恒轮回思... “永恒轮回”是尼采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尼采永恒轮回的思想受到赫拉克利特的启发,但内容上比赫拉克利特的轮回思想丰富得多。本文考察了尼采“永恒轮回”思想中所涉及的时间意识,指出尼采在阐述永恒轮回思想的过程中,主要在“瞬间”“无始无终的重返”及“变易与消亡”这三个方面,传达出了其时间意识。分析永恒轮回思想中时间意识所具有的三个维度,认为尼采永恒轮回思想具有肯定生命的终极价值,其中蕴含着承载生命责任的伦理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恒轮回 尼采 时间意识 瞬间 变易
下载PDF
追忆、绵延与往复:《平原上的摩西》中的时间意识
10
作者 唐玄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4-67,共4页
网络剧《平原上的摩西》以慢节奏、弱悬疑与电影化的风格呈现打破了悬疑剧惯有的言说方式,亦使“时间意识”的表达在剧集中成为显性的内容。“时间意识”在全剧共有三重表征:怀旧的影像书写为“追忆”提供可能性;弱戏剧化的模糊叙事指... 网络剧《平原上的摩西》以慢节奏、弱悬疑与电影化的风格呈现打破了悬疑剧惯有的言说方式,亦使“时间意识”的表达在剧集中成为显性的内容。“时间意识”在全剧共有三重表征:怀旧的影像书写为“追忆”提供可能性;弱戏剧化的模糊叙事指涉时间的“绵延”;对“变易”“循环”等时间哲学的阐释暗含“无往不复”的宿命意味,它们让观众在观剧过程中不再置身事外,而是在流淌的时间中观照导演对时代洪流下人物生活图景的描摹,并生成自我反思的观看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上的摩西》 时间意识 叙事时间
下载PDF
论文学史观的时间意识
11
作者 冯紫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19,共8页
文学史观的研究在文学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文学史观通常无法绕开历史观、时间观及两者的关系问题。如何理解历史观与时间观这两大基本概念,并使之与文学史观建立内生联系,长期以来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文学史观的发展与研究一直内... 文学史观的研究在文学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文学史观通常无法绕开历史观、时间观及两者的关系问题。如何理解历史观与时间观这两大基本概念,并使之与文学史观建立内生联系,长期以来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文学史观的发展与研究一直内嵌着时间观的问题,回溯文学史研究中时间性问题的研究现状,是挖掘文学史中时间观类型的基础。基于此,文学史中的时间观类型有循环史观、历史元叙事、解构主义叙事等三大观念。通过对“文学-历史意识-时间观”三层结构的深入探索,可以发现,不但能以时间观作为切入视角深入探讨文学史观的建构过程,而且能反向在文学史观内嵌的时间观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挖掘人们潜在的认知意识。具体而言,文学史观的认知意识可分为轮转与循环意识、进步与线性意识、局部与解构意识等三大类型。找出历史与时间之间新的关联性,探究时间概念的本质及其如何影响文学史观的发展与走向,继而从更多视角阐释文学史研究领域中时间的历史与哲学内涵,是文学史以及文学史观研究中亟待深入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意识 文学史观 元叙事 线性叙事 解构主义
下载PDF
急性酒精中毒内科急诊临床表现及对患者平均意识恢复时间的影响
12
作者 徐宗杰 刘正军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1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4月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急诊处理,观察组联合纳... 目的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4月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急诊处理,观察组联合纳洛酮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恢复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4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针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内科急诊中引入纳洛酮用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推荐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内科急诊 纳洛酮注射液 临床表现 意识恢复时间
下载PDF
史传传统与时间意识:论五四时期《晨报》第7版的文学生产
13
作者 张童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4期37-50,共14页
报纸副刊不仅是文学传播的载体与媒介,也是文学的一种生产方式。《晨报》第七版(1918年12月1日—1921年10月11日)存在于《晨报》复刊到《晨报副刊》正式命名之间,与新文学的生成、发展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的复杂关系。受“史传传统”与... 报纸副刊不仅是文学传播的载体与媒介,也是文学的一种生产方式。《晨报》第七版(1918年12月1日—1921年10月11日)存在于《晨报》复刊到《晨报副刊》正式命名之间,与新文学的生成、发展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的复杂关系。受“史传传统”与时间意识的合力作用,《晨报》第七版与新闻版密切相关,具有追新与趋时的时间意识,注重新思潮的引介,把时事新闻融入作品主题,满足读者现时性需求。同时,“史传”传统也发挥着作用,记录当下的历史意识与写真实的衡量标准,削弱了小说的文体性,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报》第七版 “史传”传统 时间意识 文学生产
下载PDF
大黑蚂蚁制剂对7500m有效意识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忠 袁国英 +2 位作者 韩学平 王丽萍 李克清 《中华航空医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黑蚂蚁提取液对缺氧耐力的作用。方法健康青年受试者15名,随机分为试验组(10名)和对照组(5名)。试验组服大黑蚂蚁提取液(玄驹口服液),每日两次,每次一支。对照组服安慰剂。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后第31天测量受试者的... 目的探讨大黑蚂蚁提取液对缺氧耐力的作用。方法健康青年受试者15名,随机分为试验组(10名)和对照组(5名)。试验组服大黑蚂蚁提取液(玄驹口服液),每日两次,每次一支。对照组服安慰剂。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后第31天测量受试者的缺氧耐力,记录其在模拟7500m高度的有效意识时间、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心电图变化。结果试验组服药30天后的有效意识时间(405.9±91.18)比服药前(283.2±85.6s)明显延长(P<0.01),而对照组服药前、后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服药后有效意识丧失前3s的血氧饱和度(47.4%±5.2%)比眼药前(60.3%)有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两组服药前、后的心率及心电图T波高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黑蚂蚁制剂具有增强机体缺氧耐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黑蚂蚁(玄驹) 缺氧耐力 有效意识时间 氧饱和度
原文传递
提升大班幼儿时间管理意识的家园支持策略
15
作者 黄苹 《亚太教育》 2023年第20期33-35,共3页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时间管理意识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家庭对幼儿时间管理教育存在认识不足、方向不当、缺少方法等问题。因此,针对本园大班幼儿时间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家庭时间管理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献学习、专家引领、教育实践...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时间管理意识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家庭对幼儿时间管理教育存在认识不足、方向不当、缺少方法等问题。因此,针对本园大班幼儿时间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家庭时间管理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献学习、专家引领、教育实践,寻找科学有效的家园支持教育方法,提出“提升认识、提供方法、提炼经验”的三步递进策略模式。旨在提升大班幼儿时间管理意识,并帮助家长学习和运用提升幼儿时间管理意识的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时间管理意识 家园支持
下载PDF
中国古代时间意识的空间化及其对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赵奎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48,共7页
在中国古代时空观念问题上,不少学者倾向于“重时轻空”说。从方位隐喻思维、空间化象形字、阴阳五行四时配四方的结构模式看,中国古代非但不曾轻视空间,还透露出“空间方位情结”,隐含着时间空间化的根源。空间化时间在空间方位上... 在中国古代时空观念问题上,不少学者倾向于“重时轻空”说。从方位隐喻思维、空间化象形字、阴阳五行四时配四方的结构模式看,中国古代非但不曾轻视空间,还透露出“空间方位情结”,隐含着时间空间化的根源。空间化时间在空间方位上铺展开来,成为意象化的、可逆的、趋于凝缩的封闭圆环,具有非线性发展的同时性结构,隐含着诗性本源。时间的空间化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也使得传统艺术在内在精神上追求天人合一的虚空境界,在形式结构上呈现为“同时性”整体,形成了与西方线性时间观不同的文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时间意识 空间方位隐喻 空间化
下载PDF
汉语早期儿童时间意识的开始--“了”的习得意味着什么?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云秋 王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本文在标记关联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框架内探讨汉语早期儿童"了"的习得内涵,认为事态变化标记Le2和体标记Le1都与时间意义存在标记关联:当Le2和Le1表示"过去"意义时是时间意义与事态变化意义和体意义的无标记关联,并... 本文在标记关联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框架内探讨汉语早期儿童"了"的习得内涵,认为事态变化标记Le2和体标记Le1都与时间意义存在标记关联:当Le2和Le1表示"过去"意义时是时间意义与事态变化意义和体意义的无标记关联,并且Le2和Le1表示"过去"意义是它们的原型意义;否则为时间意义与事态变化意义和体意义的有标记关联,并且非"过去"意义是Le2和Le1的非原型意义。本文对三名汉语早期儿童使用的"了"做了穷尽性统计研究,发现:1.早期儿童习得的"了",无论是Le2还是Le1意义都比较单纯,是各自的原型意义;2.Le2和Le1都基本表达过去时意义,这意味着早期儿童已经具备了时间知识,"了"是汉语早期儿童最早使用的时间意义标记;3.早期儿童先习得Le2,后习得Le1,说明早期儿童对时间范畴的习得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其方向由外向内,即先习得外在时间结构,后习得内在时间结构。我们认为:儿童语言习得情况一方面可以验证一些普遍的语法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某些习以为常的观点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的习得 汉语早期儿童 时间意识
下载PDF
禅宗“顿悟”论中的时间意识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詹冬华 赖大仁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南宗禅的"顿悟"追求在瞬间达至永恒,强调不执著于诸法的流变无常,而一任心念的顿然转换。因此,其对过去与未来都不关心,既无所保留,也无所期待,它只在当下的显隐、生灭交替中洞见时间的本相。禅宗的顿悟还表现于对时间的圆融... 南宗禅的"顿悟"追求在瞬间达至永恒,强调不执著于诸法的流变无常,而一任心念的顿然转换。因此,其对过去与未来都不关心,既无所保留,也无所期待,它只在当下的显隐、生灭交替中洞见时间的本相。禅宗的顿悟还表现于对时间的圆融性体验。在这里,时间前后互摄,彼此映现,原有的时间秩序被打破,时间呈现为一种灵动活泼、圆满自足的状态。禅宗的时间体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开放敞亮的襟怀和姿态,坦然面对时间的流逝,并在对碎片化"、非历史"的时间感的深刻反思中追求永恒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顿悟 时间意识 空观 现代意义
下载PDF
胡塞尔时间意识分析中的“滞留”概念——兼论心智与语言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倪梁康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9,共8页
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分析中的"滞留"(Retention)概念,在他十多年的时间现象学研究中有一个形成并在含义上变化发展的过程。它最后得到确定,并被用来标识内时间意识中的一个特殊意向,从而自身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回忆&... 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分析中的"滞留"(Retention)概念,在他十多年的时间现象学研究中有一个形成并在含义上变化发展的过程。它最后得到确定,并被用来标识内时间意识中的一个特殊意向,从而自身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回忆"。除此之外,胡塞尔在研究文稿中的相关思考以及对此概念使用的历程,也可以用来指证心智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留 回忆 时间意识 思维 语言
下载PDF
天时与人时——民众时间意识探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萧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2-586,共5页
古代中国民众的时间意识表现为天时与人时二重组合。从民众时间意识的起源上看,自然时序、原始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节奏是形成民众时间观念的三大要素。从历史发展的路径看,早期社会以自然时序的天时为第一选择,随着社会生活秩序的确立... 古代中国民众的时间意识表现为天时与人时二重组合。从民众时间意识的起源上看,自然时序、原始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节奏是形成民众时间观念的三大要素。从历史发展的路径看,早期社会以自然时序的天时为第一选择,随着社会生活秩序的确立,人们逐渐以适用社会生活节奏的人时为岁时体系建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时 人时 时间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