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效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3-126,共4页
诗的意象和意境,是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对象。意境,论述它的文章汗牛充栋,但每当我们欣赏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对其意境的深广美妙由衷地赞叹——“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语)——的时候,再反观他人对于何为意境的论... 诗的意象和意境,是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对象。意境,论述它的文章汗牛充栋,但每当我们欣赏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对其意境的深广美妙由衷地赞叹——“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语)——的时候,再反观他人对于何为意境的论述,总觉得美中不足。意象,我们对它的研究还很不充分,甚至还有将意象同意境混同的情形。因此,对于诗的意象、意境比较地作出阐述,探讨诗歌意象、意境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就更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的意象 诗的意境 意象与意境 论诗 外物 诗歌意境 意境的构成 “境” 意境内涵 诗歌意象
下载PDF
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与意境的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蔡琳雅 《科教文汇》 2008年第14期61-61,共1页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诗是开启心灵的艺术,诗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质,赏析诗词的关键还在于对诗词意象的把握与意境的探究上。
关键词 古诗词 课堂教学 意象与意境
下载PDF
意象与意境
3
作者 黄钢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1997年第Z1期81-91,共11页
一个时期以来,意象这一概念,被广泛用于文艺理论、特别是诗歌理论研究中,并将其作为诗歌主要审美条件之一。相对来说,对我国诗歌长期使用的意境这一概念,似乎就较为冷淡,有人甚至认为,新诗是不必有意境的。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意境是... 一个时期以来,意象这一概念,被广泛用于文艺理论、特别是诗歌理论研究中,并将其作为诗歌主要审美条件之一。相对来说,对我国诗歌长期使用的意境这一概念,似乎就较为冷淡,有人甚至认为,新诗是不必有意境的。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意境是我国传统诗歌的审美术语,有的人便以为过了时,而意象,虽然我国古代也使用,且比意境概念产生更早,只因为西方有个意象派,经引进,又变成了舶来品,便似乎比意境先进了许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理论 意境理论 意象与意境 意象概念 刘勰 诗歌创作 诗歌艺术 文学理论 客观物象 诗歌理论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意象与意境
4
作者 岳毅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
我国是诗的王国,意象、意境本是对诗歌作品的重要审美规定,,是中国古代诗论的重要范畴.意象、意境的理论,从《周易》开始,经刘勰、陆机、王昌龄、司空图、梅尧臣至王国维,发展得相当完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艺术意境 意象意境 抒情文学 李商隐 诗歌作品 王国维 意象与意境 《咏柳》 情与景
下载PDF
意象与意境:鉴赏诗歌的情境之美
5
作者 潘瑶菁 《语文教学通讯》 2022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专题解释】以本单元中四首外国诗歌《迷娘(之一)》《树和天空》《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为例,比较各自选用的意象,联系相应的地域情境,提炼不同的文本意境。在掌握诗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增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自己之歌 鉴赏诗歌 外国诗歌 情境之美 意象与意境 文本意境
下载PDF
浅析形象、意象与意境的诗歌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吉木哈学 吴桃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6-87,共2页
一、诗歌与语言先谈一谈诗歌的来源问题。在《文学是什么》里谈到,学者们以考察语言的发展为前提条件,发生了诸多分歧,其中有两种观点很有代表性,一种是"工具论",一种是表现论。闻一多在汉语考证认为"诗"字有三种含... 一、诗歌与语言先谈一谈诗歌的来源问题。在《文学是什么》里谈到,学者们以考察语言的发展为前提条件,发生了诸多分歧,其中有两种观点很有代表性,一种是"工具论",一种是表现论。闻一多在汉语考证认为"诗"字有三种含义,一,"记忆";二,"记录";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意象与意境 形象 存在物 精神世界 前提条件 语言符号 思想意识 精神活动 文学
原文传递
意象与意境关系之我见 被引量:15
7
作者 陶文鹏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7-63,75,共8页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特别是诗论的两个重要范畴。袁行霈先生曾简明地阐释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又说:“如果把读者即审美主体这个因素也考虑...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特别是诗论的两个重要范畴。袁行霈先生曾简明地阐释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又说:“如果把读者即审美主体这个因素也考虑进去”,那么这样一种艺术境界,也即是“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笔者认为,这样说似仍停留在词义的简单诠释上,对于意象和意境各自的特点尚缺乏更具体、准确、深刻的把握。但指出意象和意境都包含着主观情意和客观境象这两个因素,则是中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生成 意象与意境 象外之象 中国古典诗歌 意象组合 艺术境界 诗论 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文论 情意
原文传递
诗钟的意象选取与意境创设
8
作者 黄乃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64-165,共2页
意象与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艺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早在先秦,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以象表德,象中寄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提出了"意象"的概念。唐代诗人王昌龄明确提出了"意境"的概念。宋元以来,许多作家都把"... 意象与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艺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早在先秦,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以象表德,象中寄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提出了"意象"的概念。唐代诗人王昌龄明确提出了"意境"的概念。宋元以来,许多作家都把"意境"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准则。诗钟继承了中国诗学的艺术传统,重视发挥意象选取和意境创设在创作中的特殊作用,充分展现出汉语隐括事物之工夫、寸铁杀活之功效、谐隐成趣之意趣。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创设 意象与意境 中国诗学 唐代诗人 特殊作用 中国古典美学 艺术传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选取 文艺学
下载PDF
意象、意境审美范畴的历史演进
9
作者 李欣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64-69,共6页
意象与意境是一对姐妹范畴,它们的生成、发展、渗透和演进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考察它们的演进历史有助于了解中国美学史的发展特点。1 “意象”作为一个独立美学范畴,合成在一起使用,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窥意象而... 意象与意境是一对姐妹范畴,它们的生成、发展、渗透和演进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考察它们的演进历史有助于了解中国美学史的发展特点。1 “意象”作为一个独立美学范畴,合成在一起使用,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窥意象而运斤”。它的原始思想渊源实本于《易传·系辞》“立象以尽意”,系指卦象的制作及本质在“尽意”。古人把卦象视为人文之先,故刘勰《原道》云“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人文有别于日月山川天地自然之文,在于它是圣贤仰观俯察、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拟诸形容、象其物宜的产物,有主观神志意识存内,故构思时必先凝成意象,然后方能立象以尽意。刘勰正是依据此理,指出文学构思先是“神与物游”;及至两者交互为用,相与契合,始可“窥意象而运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范畴 意象与意境 美学范畴 中国美学史 观念形象 形象表达 象外 境象 易象 历代名画记
下载PDF
“意象”与“意境”辨
10
作者 刘勇强 《哈尔滨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意象 意象主义 意象与意境 文学作品 中国古典诗歌 整体意象 西方文论 人间词话 意境理论 王国维
下载PDF
解析国画作品中的意象世界 被引量:2
11
作者 柴刚 《科技资讯》 2009年第20期197-198,共2页
绘画艺术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艺术活动,画家作画时就不可避免地会把个体感受与情感思想放入到艺术情境中进行体验,从而创作出带有情感倾向性的国画作品。这种艺术风格的多元化往往是语意个性化的表征,离不开意象元素的参与和体现。
关键词 意象 诗意 意象主旨 意境 意象与意境的统一
下载PDF
“意境”:中国古代诗学的美本体范畴 被引量:4
12
作者 祁志祥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5-172,共8页
近些年有学者将“意象”说成是美的本体范畴,提出“美在意象”或“美是意象”,这可能是对“意象”美学地位的过度抬高。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意象”只是“意境”的初级形态,包含“意象”的“意境”只是中国古代诗学的美本体范畴,或是书... 近些年有学者将“意象”说成是美的本体范畴,提出“美在意象”或“美是意象”,这可能是对“意象”美学地位的过度抬高。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意象”只是“意境”的初级形态,包含“意象”的“意境”只是中国古代诗学的美本体范畴,或是书画艺术和部分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范畴。“意境”是言志缘情、主文谲谏的中国古代诗歌以“象”表“意”的结晶。它虽然坚持主体的“意”与客体的“境”相融合,但重心在“意”不在“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表现主义的审美特征。与西方再现主义文学作品创造的“形象”判然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与意境 古代诗学 本体范畴 审美特征
下载PDF
论唐诗意象的心理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寅宾 《中国韵文学刊》 1995年第1期41-47,共7页
关键词 诗的意象 唐诗 艺术形象 文心雕龙 “形似” 诗歌作品 空间知觉 意象与意境 心理特征 创造想象
下载PDF
论诗歌意象及其运动的两种方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忠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5期53-60,共8页
新时期诗歌审美品格的激变,是与各种新颖奇美的意象及意象组合的创造相联系的。诗中之“象”已不仅仅是社会生活与自然景物在心波情湖中的映象单元,而且超时空地遨游于内外宇宙,成为历史与现实交合、理性与感性相突、主体与客体互化的... 新时期诗歌审美品格的激变,是与各种新颖奇美的意象及意象组合的创造相联系的。诗中之“象”已不仅仅是社会生活与自然景物在心波情湖中的映象单元,而且超时空地遨游于内外宇宙,成为历史与现实交合、理性与感性相突、主体与客体互化的人生宏深体验的最小载体单位。这种赋予诗歌以更大弹性与张力的意象功能的多向发挥,引起了诗歌理论界的极大关注,意象由此成为诗美研究中的热门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象 运动方式 意象组合 意象与意境 审美品格 包容性 本体 诗歌创作 表象 历史与现实
下载PDF
把握意象,品味诗情
15
作者 李红娥 《成才之路》 2007年第20期31-31,共1页
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此被誉为"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诗中营造的意象与意境,能使人心灵沉浸乃至陶醉。
关键词 诗歌意象 引导学生 诗歌教学 意象与意境 语言艺术 诗情 情感 思想感情 表达 文学
下载PDF
寻求富有传统姻缘的美术史观
16
作者 夏燕靖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9期26-36,I0001,I0002,共13页
以中国传统美术史学核心理论为建构主题,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会贯通于整个美术史学的研究当中,对其内涵在学术上作出更加清晰的阐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强劲的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是当今美术史学研究中涌... 以中国传统美术史学核心理论为建构主题,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会贯通于整个美术史学的研究当中,对其内涵在学术上作出更加清晰的阐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强劲的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是当今美术史学研究中涌现出的富有现实价值的观点。其具体研究措施主张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推进传统美学和古典文艺理论融通中西,向传统美术史学领域沟通,完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现代性转换。本文从“诗言志”、“中和观”及“观物取象”与化境说的主题切入,进一步阐释中国传统美术史观的文化特性,推动中国美术史学研究以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术史学 史观与核心理论 诗言志 中和观 意象与意境
下载PDF
试论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特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0,共8页
"中华美学精神"是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重要理论命题,对于当代中国的美学建设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尚未得到明晰的界定,而其丰富的理论价值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值得我们... "中华美学精神"是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重要理论命题,对于当代中国的美学建设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尚未得到明晰的界定,而其丰富的理论价值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值得我们结合中国美学发展历程进行理解和阐发。尝试从四个方面描述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特质:一是以"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的基本观念为渊源,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有普遍性的感兴创作观念和宇宙生命感;二是真善美高度统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内容;三是理性与感性的动态和谐是中华美学精神的要义;四是超越模仿现实的意象与意境追求是中华美学精神的艺术表征。这里的尝试分析,只是从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方面加以理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感兴 真善美 感性与理性 意象与意境
下载PDF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夫之诗学情景相生论的美学诠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水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4-21,共8页
情景论是中国古典美学、诗学研究中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课题。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诗学则是其集大成。王夫之真正从诗的艺术本体论,从诗学意象和意境的美学高度来论情景,而摈弃前人从诗的格律、句法、章句等角度来论诗歌创作情景问题的传统... 情景论是中国古典美学、诗学研究中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课题。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诗学则是其集大成。王夫之真正从诗的艺术本体论,从诗学意象和意境的美学高度来论情景,而摈弃前人从诗的格律、句法、章句等角度来论诗歌创作情景问题的传统陋见,从而把情景论提升到中国古代美学和诗学前所未有的高度。王夫之深刻分析了情景相生的各种审美机制,使之成为一种系统完备的诗学理论,把情景论推向了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最高峰,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诗学情景论的最终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情景论 情景相生 诗学本体论 意象与意境 美学高度
下载PDF
沉博绝丽 色境浑融——论李商隐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郝倖仔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6-41,共6页
李商隐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体现师法自然的赋色原则,这与李白、王维、李贺诗歌的设色有所不同。其色彩意象丰富而表意多样。大量使用精神色彩意象,以“艳色写悲情”为代表的相同色彩组合的异用,依境调色以及亮色点睛等设色特征使得色彩... 李商隐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体现师法自然的赋色原则,这与李白、王维、李贺诗歌的设色有所不同。其色彩意象丰富而表意多样。大量使用精神色彩意象,以“艳色写悲情”为代表的相同色彩组合的异用,依境调色以及亮色点睛等设色特征使得色彩与意境相融。其设色还依据题材、抒情对象、生平阶段等不同表现内容营构风格各异的色彩意境。由此形成了李商隐诗歌色彩表现“沉博绝丽、色境浑融”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诗歌色彩 师法自然 意象与意境
下载PDF
论诗的哲学维度
20
作者 邢海珍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7年第3期29-32,共4页
诗的哲学维度就是诗的艺术深处所涵纳的理性因素,是诗人凭借具象的形态所表现的对世界及自身的基本理解。诗的本质是通过意象和意境的表象内容进入深刻的经验世界,诗意也必然走向象征的形式。
关键词 哲学维度 意象与意境 经验世界 象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