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英通感认知结构与意象呈现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杨楠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通感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人类认知过程中通过和语言的结合会呈现出不同的通感意象。研究发现汉英通感的认知结构共性多于差异,语言选择条件的限制是由本体喻体各自拥有的语义特征和人类的认知经验所决定的。作为隐喻性... 通感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人类认知过程中通过和语言的结合会呈现出不同的通感意象。研究发现汉英通感的认知结构共性多于差异,语言选择条件的限制是由本体喻体各自拥有的语义特征和人类的认知经验所决定的。作为隐喻性认知的通感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能将生理、心理、情感和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生成多维感知和立体审美的语言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通感 认知结构 意象呈现
下载PDF
《生命之树》的意象呈现与美学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兴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31-133,共3页
美国天才导演特伦斯·马利克执导的《生命之树》运用数量繁多且精彩纷呈的宗教意象、宇宙意象与人物意象探讨了美国电影中惯有的成长与信仰的主题,表达了对宗教的神秘感受、对"自然之道"与"恩典之道"的诗意思... 美国天才导演特伦斯·马利克执导的《生命之树》运用数量繁多且精彩纷呈的宗教意象、宇宙意象与人物意象探讨了美国电影中惯有的成长与信仰的主题,表达了对宗教的神秘感受、对"自然之道"与"恩典之道"的诗意思辨。其中,合理而精妙的意象运用使得影片具有视觉美、崇高美与意境美等极具诗意的影像效果与极高的美学价值。本文试图对其繁多而隐晦的意象呈现以及其诗意的美学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之树》 意象呈现 诗意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基于意象呈现的景观小品设计策略探究
3
作者 张祎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1年第12期14-17,共4页
本文基于对“意象”与“意向呈现”的解析与界定,探究景观小品设计中意象的呈现过程,分析景观小品意象认知的心理模式,理清意象呈现中原型要素类型,并以扬州世园会地方园为具体实例,总结小品设计中景观意象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 意象呈现 景观小品 认知模式 原型表达
下载PDF
舞蹈治疗视角下意象呈现的实践探索
4
作者 林可欣 《尚舞》 2024年第6期76-78,共3页
“意象”是埃玛·霍金斯舞蹈治疗理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连接现在和过去经验的中介。“意象呈现”作为治疗中的一个过程,聚焦于动者的内在世界,通过客体物的意象建构到主客体情感的融合,最后回归主体的觉察。在身体直觉的引导下,... “意象”是埃玛·霍金斯舞蹈治疗理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连接现在和过去经验的中介。“意象呈现”作为治疗中的一个过程,聚焦于动者的内在世界,通过客体物的意象建构到主客体情感的融合,最后回归主体的觉察。在身体直觉的引导下,通过舞蹈动作将内心深处的潜意识通过意象表达出来,在“被看见”的过程中挖掘出动者的“象外之象”,从而完成身体动作上具象的物象描绘至心灵内在的真实体验之转换过程,使个体获得主客体的整合统一与身心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治疗 意象呈现 身体感知
原文传递
传统的“陌生化”表达——工笔画意象呈现的新尝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斌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0-141,共2页
当下的工笔画创作承受着来自传统和当代生活的双重挤压,首当其冲的就是古典技法境界和学院技术形成的双重压力。工笔画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画种,既是中国绘画主要的视觉经验呈现方式,也是传统文化观念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其内在系统相对... 当下的工笔画创作承受着来自传统和当代生活的双重挤压,首当其冲的就是古典技法境界和学院技术形成的双重压力。工笔画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画种,既是中国绘画主要的视觉经验呈现方式,也是传统文化观念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其内在系统相对稳定且绵延千年画脉不息,这得益于工笔画在不同时代的文化语境中,其语言形态持续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动态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画 传统文化观念 视觉经验 语言形态 呈现方式 当代生活 人文精神 意象呈现
原文传递
中信银行举办“春日来信”艺术展
6
《浙商》 2024年第2期102-102,共1页
以一场冬日里的“春暖花开”,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2023年12月29日,中信银行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打造的“春日来信”艺术展在北京揭幕。本次艺术展以自然界的周期更替为灵感,借助四个自然意象呈现万物的生生不息,为经济周期中的个... 以一场冬日里的“春暖花开”,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2023年12月29日,中信银行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打造的“春日来信”艺术展在北京揭幕。本次艺术展以自然界的周期更替为灵感,借助四个自然意象呈现万物的生生不息,为经济周期中的个体和集体注入复苏活力,传递中信银行以超越金融价值的社会价值,履行国有金融企业担当,以多层次、多样化的跨界合作“浇筑”经济回稳向上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中信银行 国有金融企业 跨界合作 意象呈现 经济回稳 艺术展 生生不息
下载PDF
论媒介与意象
7
作者 朱寿兴 《百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任何成其为文艺心理学所说的"媒介"的东西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物,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人类的两个信号系统及其共同作用的结果。媒介和意象的关系,不是在人们的观照活动中形成,就是在人们的表达活动中形成,在人们的观照或表... 任何成其为文艺心理学所说的"媒介"的东西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物,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人类的两个信号系统及其共同作用的结果。媒介和意象的关系,不是在人们的观照活动中形成,就是在人们的表达活动中形成,在人们的观照或表达活动中出现的具体媒介都有可能成为某种意象。媒介的特定呈示与意象的具体表现同步的过程,也就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辩证统一的过程;运用媒介的熟练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意象的呈现效果,艺术意象的呈现与艺术媒介的运用是彼此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符号 信号系统 意象呈现
下载PDF
以创造性意象结尾而让诗美闪亮——李强诗歌写作的艺术选择
8
作者 邹建军 屈伶萤 《写作》 2018年第5期113-117,共5页
李强诗歌是一种典型的自由体,在格律上似乎没有任何讲究,然而读起来却很有味道,其原因在于大量新颖的意象的创造与呈现。他善于把意象放在诗的结尾处,特别突出以动态的、静态的、色彩的、声音的方式呈现四类意象。正是它们让诗美闪亮,... 李强诗歌是一种典型的自由体,在格律上似乎没有任何讲究,然而读起来却很有味道,其原因在于大量新颖的意象的创造与呈现。他善于把意象放在诗的结尾处,特别突出以动态的、静态的、色彩的、声音的方式呈现四类意象。正是它们让诗美闪亮,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与品味的空间,产生了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这无疑是一种高超的、重要的艺术选择,体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构思与强大的创造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强诗歌 意象呈现 艺术选择 艺术创造
下载PDF
论“千朵桃花一树红”的意象特征
9
作者 郭泽杰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64-66,共3页
南昌采茶戏《责姑团圆》之唱词"千朵桃花一树红"具有浓郁的血缘亲情内涵。它塑造了托物言志的桃花意象,表露了兄弟姐妹之亲情,体现了较为贴切自然的象征意义。它在剧中起着推动剧情发展、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作用。
关键词 戏曲唱词“千朵桃花一树红” 内涵特征 意象呈现 美学风貌
下载PDF
意象的魅力——普希金与郭沫若诗歌意象之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金萍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3期16-22,共7页
本文比较了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和郭沫若的诗歌意象 ,就二者笔下的“大海”和“神”意象指出 :郭沫若的诗歌意象以虚拟性、抽象性较高的回忆式意象为主 ,普希金的诗歌意象以具有普遍性、现实性的呈现式意象为主。诗人独特的心理状况。
关键词 普希金 郭沫若 回忆式意象 呈现意象 浪漫主义
下载PDF
徐志摩诗歌特色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中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徐志摩短暂一生熏充满矛盾,充满遗憾,充满人生的困惑。他用手中的彩笔描绘着心灵,歌唱爱,歌唱美,歌唱自由,他在迷茫的命运旅途中不知疲倦地跋涉,守护着自己的灵魂,其悲凉的命运熏凝铸了其诗歌永恒的艺术魅力。其多舛的人生,演绎了其诗... 徐志摩短暂一生熏充满矛盾,充满遗憾,充满人生的困惑。他用手中的彩笔描绘着心灵,歌唱爱,歌唱美,歌唱自由,他在迷茫的命运旅途中不知疲倦地跋涉,守护着自己的灵魂,其悲凉的命运熏凝铸了其诗歌永恒的艺术魅力。其多舛的人生,演绎了其诗歌创作的华彩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诗歌 灵感 美丑 意象呈现
下载PDF
唐诗语言学批评研究的两个基点
12
作者 朱子辉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31-36,共6页
立足于近体诗的两大基本特征——语词构建与意象呈现,也就确立了唐诗语言学批评研究的标准:即诗歌的优劣与否,取决于诗歌"语词建构"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诗中以"语词建构"为表现形式的"意象"能否"呈现&q... 立足于近体诗的两大基本特征——语词构建与意象呈现,也就确立了唐诗语言学批评研究的标准:即诗歌的优劣与否,取决于诗歌"语词建构"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诗中以"语词建构"为表现形式的"意象"能否"呈现"令人感发的、深厚的文化情感。这种语言学批评研究的意义在于:摆脱了传统诗论中"印象批评"的主观模糊体验,也超越了笼统的"背景批评"的历史藩篱,将诗歌作为个人感受与体验的"主观文本"或依赖时代背景支撑的"历史文本",还原为立足文学本位、自给自足的、客观的"文学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特征 语词构建 意象呈现 语言学批评 文学文本
下载PDF
论媒介与形象及意蕴的关系
13
作者 朱寿兴 《惠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4-78,83,共6页
从虚实相生的过程来看,艺术形象的意蕴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缘实而成的感通、感受和感应,一是因虚而生的妙悟。虚实相生艺术效果的获得,必然要以媒介运用和意象呈现相匹配为前提,即媒介运用和意象呈现的相互顺应对艺术形象的呈现... 从虚实相生的过程来看,艺术形象的意蕴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缘实而成的感通、感受和感应,一是因虚而生的妙悟。虚实相生艺术效果的获得,必然要以媒介运用和意象呈现相匹配为前提,即媒介运用和意象呈现的相互顺应对艺术形象的呈现和艺术意蕴的生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由于语言媒介具有直接的精神性,可以在人的语言解读活动中直接诉诸人的大脑,非语言媒介则没有直接的精神性,只能通过直接诉诸人的感觉器官来诉诸人的大脑,因此语言呈现意象的深广度和灵活性是其他任何一种媒介都望尘莫及的,所以语言在促发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生成和扩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相生 精神性 意象呈现
下载PDF
关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时间观的再认识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84,共6页
  福克纳通过《喧哗与骚动》的创作展示了其独特的时间意识与时间哲学。其小说从章节题名到人物意识无不是福克纳独特时间观的具象性表现。福克纳的时间观是二相时间观———过去与现在,而非常识的三位时间观,即过去-现在-未来;在时...   福克纳通过《喧哗与骚动》的创作展示了其独特的时间意识与时间哲学。其小说从章节题名到人物意识无不是福克纳独特时间观的具象性表现。福克纳的时间观是二相时间观———过去与现在,而非常识的三位时间观,即过去-现在-未来;在时间与空间之关系上,则体现为空间上的暂时悬搁与此时的跌落;在人物行动上则是无限期的延异与沉潜于既往;在事相呈象上则是以实为虚、化实为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时间 空间 时间呈现意象
下载PDF
关于《喧哗与骚动》时间观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妍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3-44,共2页
《喧哗与骚动》小说文本从章节题名到人物意识流动无不展现了福克纳小说创作中独特的时间意识和时间哲学。小说中的人物被时间化,而时间则同时在人物的意识中被主体化。时间是整部小说的主题,它体现了福克纳对时间以及现代人生活的深刻... 《喧哗与骚动》小说文本从章节题名到人物意识流动无不展现了福克纳小说创作中独特的时间意识和时间哲学。小说中的人物被时间化,而时间则同时在人物的意识中被主体化。时间是整部小说的主题,它体现了福克纳对时间以及现代人生活的深刻理解,时间构成了人的实体或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时间 空间 时间呈现意象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的意象化呈现艺术——谈新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表征
16
作者 徐克瑜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年第11期155-156,共2页
张爱玲小说在对人物的心理、性格、命运和环境的描写上具有意象的直观性与隐喻性特点。她小说中的意象描写不只停留在对客观物象的复制和真实性的捕捉上,而是饱含着某种丰富的象外之象和言外之义的审美象征意蕴。张爱玲小说的意象化呈... 张爱玲小说在对人物的心理、性格、命运和环境的描写上具有意象的直观性与隐喻性特点。她小说中的意象描写不只停留在对客观物象的复制和真实性的捕捉上,而是饱含着某种丰富的象外之象和言外之义的审美象征意蕴。张爱玲小说的意象化呈现主要表现在人物与环境描写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人物 环境 意象呈现
原文传递
中信银行联合中国国家地理举办“春日来信”艺术展,邀您共赴一场冬日里的春暖花开
17
《财新周刊》 2024年第1期48-49,共2页
2023年12月29日,年未岁尾,中信银行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打造的“春日来信”艺术展在北京西单更新场正式开幕。本次展览以自然界的周期更替为灵感,借助四个自然意象呈现万物生生不息的状态,为经济周期之中的个体和集体注入复苏活力,传递中... 2023年12月29日,年未岁尾,中信银行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打造的“春日来信”艺术展在北京西单更新场正式开幕。本次展览以自然界的周期更替为灵感,借助四个自然意象呈现万物生生不息的状态,为经济周期之中的个体和集体注入复苏活力,传递中信银行以超越银行金融价值的社会价值,履行国有金融企业担当,以多层次、多样化的跨界合作“浇筑”经济回稳向上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中信银行 银行金融 中国国家地理 国有金融企业 北京西单 跨界合作 意象呈现
原文传递
舞蹈动作物理空间的数学解析
18
作者 王晓茹 《舞蹈》 2022年第2期70-75,共6页
人体动作为舞蹈之基,舞蹈透过人体动作,使无形的意象呈现为有形的形象,使抽象的情感认知转化为鲜活的艺术生命。探索人体动作的奥秘,成为一代代舞研家们的追求。19世纪中叶,法国舞蹈教育家德尔萨特(Francois Delsarte)将"身体控制... 人体动作为舞蹈之基,舞蹈透过人体动作,使无形的意象呈现为有形的形象,使抽象的情感认知转化为鲜活的艺术生命。探索人体动作的奥秘,成为一代代舞研家们的追求。19世纪中叶,法国舞蹈教育家德尔萨特(Francois Delsarte)将"身体控制理论"引入舞蹈教育,视时间、空间、运动为人体动作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作 数学解析 舞蹈动作 物理空间 情感认知 舞蹈教育家 19世纪中叶 意象呈现
原文传递
作品名称:《缦云林泉·城市会所》
19
作者 任绍辉 沈洋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76,共1页
作品说明:汲取东方雅致意趣,将温婉优雅、精致极简暗藏于内,独领东方式美学风雅。整个室内空间化繁为简,摒弃繁琐与沉闷,将山、石、草、木、流水等平常之物,以自然意象呈现超越物表的意境。
关键词 化繁为简 作品名称 室内空间 东方式 意象呈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