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象化叙事与“意象”小说范式的探索
1
作者 许爱珠 周剑波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0-84,共5页
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文坛贯穿性的作家,始终引领着中国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不断走向创新性的艺术探索。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创作始终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意识及其中国小说的文体实验意识。回顾贾平凹在21世纪初期的长篇小说实践,《怀念狼》和... 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文坛贯穿性的作家,始终引领着中国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不断走向创新性的艺术探索。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创作始终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意识及其中国小说的文体实验意识。回顾贾平凹在21世纪初期的长篇小说实践,《怀念狼》和《病相报告》这两部作品注重用整体象征的手法表现小说的深层意蕴,或者说是通过形而下的故事来解释形而上的哲学境界。这两部小说通过人类生存危机的意象化叙事和“病象社会”的意象化叙事,赋予了小说主题形而上的文化思考和宏大叙事,并通过全新的“意象”小说文体范式的探索,实现作者在21世纪初的全球化语境下对传统性与现代性问题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意象化叙事 意象小说 新汉语写作
下载PDF
意象诗学、徐则臣及现代中国小说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徽昭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1期43-47,共5页
一、“意象”及小说意象诗学的可能杨义曾指出,“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的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进行正面而深入地剖析,才能贴切地发现中国文学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神采之所在、重要特征之所在”。
关键词 小说意象 中国小说 诗学 徐则臣 现代 意象 叙事文学 基本命题
下载PDF
论张爱玲小说中意象的抒情性与象征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石玉秋 《榆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8-60,共3页
张爱玲的小说把纷乱复杂的情感微妙细腻地渗透到人物、景物和事件构成的审美意象当中,不但引人深思,而且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象征性。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意象 抒情性 象征性
下载PDF
鲁迅的生命意识对其小说意象创造的深层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佐邦 《学术探索》 2000年第4期68-71,共4页
本文从心理美学角度 ,利用文学作品构造四层次理论 ,深入探讨了鲁迅的生命意识对其小说意象创造的深层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奴隶”意象、“看客”意象和“孤独者”意象等三大意象之中 。
关键词 鲁迅 生命意识 小说意象 "奴隶"意象 "看客"意象
下载PDF
从现实生活到小说意象:民俗如何在唐人小说中呈现——熊明新著《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评介
5
作者 李剑国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38-140,共3页
从整体上、本质上看,唐人小说属于士人文学,明显有别于通俗小说。唐代士人深受传统史学的影响,通常视小说为“史官末事”,着意搜罗“史官残事”。正如我常说的,唐代小说家具有历史家意识,唐人小说具有史学品格。
关键词 唐人小说 小说意象 现实生活 民俗 评介 通俗小说 传统史学 唐代士人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意象的叙事功能
6
作者 王文参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63-67,共5页
考察了张爱玲小说运用意象叙事的特征;分析了张爱玲小说善于运用意象叙事以补充说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用意象造成空间跳跃,造成时间的压缩与延展,使意象参与到结构和线索中去,从而疏通行文脉络,贯穿叙事结构,使小说情节具有层次感和... 考察了张爱玲小说运用意象叙事的特征;分析了张爱玲小说善于运用意象叙事以补充说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用意象造成空间跳跃,造成时间的压缩与延展,使意象参与到结构和线索中去,从而疏通行文脉络,贯穿叙事结构,使小说情节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同时也使意象蕴含得到逐步丰富和深化;指出张爱玲小说通过对意象叙事的充分运用,揭示了深刻的现代性内涵,产生了意象纷呈、形象鲜明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小说意象 叙事功能
下载PDF
论狄更斯小说意象的圣经原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忠纯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8-71,共4页
狄更斯在小说中常常化用圣经意象来描绘事物、描写环境和烘托气氛,这对于刻画人物和表达主题具有重要作用。圣经意象与现实生活的互相映照,一方面使神话现实化,一方面使现实神话化,大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内涵。分析狄更斯小说意象的圣经原... 狄更斯在小说中常常化用圣经意象来描绘事物、描写环境和烘托气氛,这对于刻画人物和表达主题具有重要作用。圣经意象与现实生活的互相映照,一方面使神话现实化,一方面使现实神话化,大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内涵。分析狄更斯小说意象的圣经原型有利于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审美意蕴的体会,也能更深地领悟圣经对西方作家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小说意象 圣经原型
下载PDF
论鲁迅小说意象形成的思维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金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6Z期58-58,共1页
鲁迅的小说世界是个充满意象的天地。探究其意象的生成机制,离不开他独特而复杂的现代思维品质。在意象营构时,鲁迅最活跃的现代性思维方式有四:一是开放创造思维;二是形象抽象思维;三是聚合发散思维;四是意象隐喻思维。这些思维方式互... 鲁迅的小说世界是个充满意象的天地。探究其意象的生成机制,离不开他独特而复杂的现代思维品质。在意象营构时,鲁迅最活跃的现代性思维方式有四:一是开放创造思维;二是形象抽象思维;三是聚合发散思维;四是意象隐喻思维。这些思维方式互相交融、密切相连,创设出丰富的小说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小说意象 结构 现代性思维方式
下载PDF
莫言小说意象的多重意蕴——《蛙》和《红高粱家族》的意象分析
9
作者 王博雅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1-73,共3页
莫言小说意象的运用是其小说一个独特的特点,总能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这些意象不仅仅是在小说的表层结构中,承担着传统意象的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的简单任务,它们更多的是与内容有着深层次的关系,并构成了整部小说的核心部分。就小... 莫言小说意象的运用是其小说一个独特的特点,总能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这些意象不仅仅是在小说的表层结构中,承担着传统意象的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的简单任务,它们更多的是与内容有着深层次的关系,并构成了整部小说的核心部分。就小说《蛙》与《红高粱》中的意象分析,阐释莫言小说中意象的多重意蕴,以及这些意蕴在小说内容主旨表达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探索莫言小说的艺术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小说意象 《红高粱家族》 《蛙》 生命意义
下载PDF
童年经验与东西方文学传统的契合——废名小说意象探源
10
作者 饶嵎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3年第4期27-33,共7页
莫须有先生说:“大凡伟大的小说,照例又都是作者的自传”(《莫须有先生传》)。此话一点不假,废名撰述代表作《桥》,正蘸着“又是欢喜又是惆怅”的笔墨写出“儿时种种”(《桥》),“拾得自己逝去的光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以了... 莫须有先生说:“大凡伟大的小说,照例又都是作者的自传”(《莫须有先生传》)。此话一点不假,废名撰述代表作《桥》,正蘸着“又是欢喜又是惆怅”的笔墨写出“儿时种种”(《桥》),“拾得自己逝去的光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以了结胸中的“陈年帐”(《桥自序》)。废名有诗“小桥城外走沙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传统 小说意象 童年经验 意象结构 废名小说 李商隐 中国文学 孤独感 代表作 潜意识
下载PDF
观·品·悟:在小说阅读核心地带建构意象——评李昌亮老师《爱之链》一课
11
作者 王爱华 《江苏教育》 2017年第57期23-23,共1页
综观李昌亮老师执教的《爱之链》一课,师生和谐共处,通过'观、品、悟'的主要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在小说阅读的核心地带建构意象。一、观:读解人物关系,感受精巧情节,初见小说意象观,是大略地读,直接地感知,是学生对小说直观、... 综观李昌亮老师执教的《爱之链》一课,师生和谐共处,通过'观、品、悟'的主要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在小说阅读的核心地带建构意象。一、观:读解人物关系,感受精巧情节,初见小说意象观,是大略地读,直接地感知,是学生对小说直观、初步的感受和意象重建。教学伊始,教者直接交代课文文体,触发学生已有的小说阅读经验,将学生带入阅读新起点。接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阅读 核心地带 小说意象 女店主
下载PDF
《红楼梦》意象解读 被引量:6
12
作者 虞卓娅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红楼梦》中的小说意象创造是对我国古代诗词意象艺术的继承和演变。《红楼梦》小说意象的形成,是作者背依中国文学的深厚传统而发展创造的文学必然;《红楼梦》中的小说意象主要呈现为神话意象、物性意象和人物意象。这些小说意象具有... 《红楼梦》中的小说意象创造是对我国古代诗词意象艺术的继承和演变。《红楼梦》小说意象的形成,是作者背依中国文学的深厚传统而发展创造的文学必然;《红楼梦》中的小说意象主要呈现为神话意象、物性意象和人物意象。这些小说意象具有丰厚的审美内涵,并与全书的故事叙述和悲剧意义指向有着深度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小说意象 意象艺术 文学艺术 神话意象 物性意象 人物意象 呈现形式 审美特征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结构艺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亦修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80,共10页
圆被认为是世上万事万物运行的精妙形态。中外典籍中也普遍存在着以圆为喻的现象。希腊哲人谈论形体,以圆为贵;《易》中说:“蓍之德,圆而神。”佛典多圆寂、圆通、圆觉之词与名。具体到宇宙珠丸,抽象到体道思维,人们无不以圆为态。与圆... 圆被认为是世上万事万物运行的精妙形态。中外典籍中也普遍存在着以圆为喻的现象。希腊哲人谈论形体,以圆为贵;《易》中说:“蓍之德,圆而神。”佛典多圆寂、圆通、圆觉之词与名。具体到宇宙珠丸,抽象到体道思维,人们无不以圆为态。与圆相联系、轮转、环流、对应等也成为和谐美而被关注。在古典文艺审美中,圆形美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蕙风词话》卷一更提出“笔圆下乘、意圆中乘、神圆上乘”的“全圆”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结构艺术 《倾城之恋》 镜像结构 《金锁记》 小说意象 意象结构 黄金欲 阳关三叠 多样统一
下载PDF
虚构与现实——再论钟晓阳小说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晓毅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5年第4期53-56,共4页
第一篇评论钟晓阳小说的论文写于1986年,一晃眼,八年过去了,时间的潮水无情地冲刷着我们,回想当年初读钟晓阳小说时的心绪,已经显得如此的遥远,而当时在评论中所遇到的困扰着我们的论题仿佛都已化入了无边的忘川之中,今天再来重读,许多... 第一篇评论钟晓阳小说的论文写于1986年,一晃眼,八年过去了,时间的潮水无情地冲刷着我们,回想当年初读钟晓阳小说时的心绪,已经显得如此的遥远,而当时在评论中所遇到的困扰着我们的论题仿佛都已化入了无边的忘川之中,今天再来重读,许多旧梦仿佛已近在咫尺,但它们却并非是昔日想象中的样子了;只是不知时空的变幻“移动”了钟晓阳没有?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她已没有依然留在那里写作,面对着变化莫测的时代潮流安详而平静,反正,我们今天能谈的,还是她的旧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意象 体验型 文本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 《哀歌》 观念上的存在 生命的悲剧性 作品 时代潮流
下载PDF
缄默、监控、记忆与反思——论帕特·巴克《再生》三部曲中的核心意象建构
15
作者 李莉 《写作》 2019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巴克的《再生》三部曲以一战中位于爱丁堡和伦敦的战时军事精神医院为背景,详细描述了战争给年青男性带来的打击和创伤。小说建构了“口”“眼睛”和“头盖骨”等一系列与身体部位相关联的意象,展示了身体的残片凝固着暴力记忆,以及个... 巴克的《再生》三部曲以一战中位于爱丁堡和伦敦的战时军事精神医院为背景,详细描述了战争给年青男性带来的打击和创伤。小说建构了“口”“眼睛”和“头盖骨”等一系列与身体部位相关联的意象,展示了身体的残片凝固着暴力记忆,以及个体被权力压抑的真相,并表达着个体的反抗。这些身体意象群的生理功能衍生出丰富的象征意义,更加深了作者表现战争创伤、反思政治体制的精神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巴克 《再生》三部曲 小说意象 战争创伤
下载PDF
浅谈小说意蕴解读的结构化策略
16
作者 熊荣 《中学语文》 2021年第4期63-66,共4页
小说意蕴是中学小说鉴赏中的最大难点,而从何入手,又是难点中的难点。本文结合具体文本,力图探索出关于小说意蕴鉴赏的简便操作方法:基于联系的观点,通过梳理小说意象,理出小说意象间的联系,把握事物联系间所产生的意义,从而挖掘出小说... 小说意蕴是中学小说鉴赏中的最大难点,而从何入手,又是难点中的难点。本文结合具体文本,力图探索出关于小说意蕴鉴赏的简便操作方法:基于联系的观点,通过梳理小说意象,理出小说意象间的联系,把握事物联系间所产生的意义,从而挖掘出小说丰富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鉴赏 小说意蕴 小说意象
下载PDF
解读审美意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专题二
17
作者 熊芳芳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7年第10期12-19,共8页
"意象"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朱光潜首创了"审美意象"的新概念,促使"意象"范畴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象"不是对客观物象的简单摹仿,而是处于审美主体意识观照中并在这种观照中呈现的。美的意蕴就体现在象与意、情... "意象"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朱光潜首创了"审美意象"的新概念,促使"意象"范畴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象"不是对客观物象的简单摹仿,而是处于审美主体意识观照中并在这种观照中呈现的。美的意蕴就体现在象与意、情与景、物与我、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与自然契合中。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象是阅读主体的二次体验,是一种再创造,一种创造性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象 诗歌意象 散文意象 小说意象 戏剧意象
下载PDF
立足于当代小说的理论建构──评魏家骏新著《小说艺术论》
18
作者 孙德喜 《淮阴师专学报》 1995年第2期40-41,共2页
立足于当代小说的理论建构──评魏家骏新著《小说艺术论》孙德喜一部宏阔的文学史始终贯穿着这样的矛盾:不安分的创作总是要对现有理论提出挑战,实现对理论的突围与超越,把一道道新的难题甩给理论家去思考。而理论家又总是试图以不... 立足于当代小说的理论建构──评魏家骏新著《小说艺术论》孙德喜一部宏阔的文学史始终贯穿着这样的矛盾:不安分的创作总是要对现有理论提出挑战,实现对理论的突围与超越,把一道道新的难题甩给理论家去思考。而理论家又总是试图以不断建构新的理论来跟踪、界定与涵盖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评论 理论建构 艺术论 小说意象 新时期小说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主义 小说理论 艺术特色 传统现实主义
下载PDF
张爱玲作品的艺术特色探析
19
作者 宋红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7-259,共3页
张爱玲的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后得以再次被关注,形成"张爱玲现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张爱玲的创作主张、特有的"张爱玲句式"和独特的艺术世界是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张爱玲 个性化写作 小说意象
下载PDF
鲁迅小说“月夜”意象的客观象征意蕴解析
20
作者 王圣杰 《艺术教育》 2008年第6期140-140,共1页
鲁迅小说中的“月夜”意象不仅象征着鲁迅独特的内在精神世界,而且也象征着他生存的、黑暗深广的外部客观现实世界。 出现在小说《白光》中的“月夜”意象是鲁迅小说意象中最具鬼气的一个。文章中的“月”冷如铁镜,夜是寒夜,注下的... 鲁迅小说中的“月夜”意象不仅象征着鲁迅独特的内在精神世界,而且也象征着他生存的、黑暗深广的外部客观现实世界。 出现在小说《白光》中的“月夜”意象是鲁迅小说意象中最具鬼气的一个。文章中的“月”冷如铁镜,夜是寒夜,注下的是寒冷的光波,就连投影也是铁一般硬冷。这“铁镜”似的月神秘地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和他羞于示人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小说意象 象征意蕴 解析 精神世界 现实世界 《白光》 “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