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诗歌意象层面模式及其根源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亚斌 《怀化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对李白和庞德诗的分析 ,知道中西诗歌意象层面模式的不同 :一种是二层间性模式 ;另一种是三层间性模式。产生这两种模式差异的根源是在文字的起源不同上 ,中国是一种文字的对事物及其意义的描摹的原型结构模式 。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诗歌 意象层面模式 二层间性模式 三层间性模式 文字根源 原型结构模式
下载PDF
“九叶”派诗意象分析
2
作者 刘静 《西部论坛》 1997年第2期63-66,共4页
本文认为,“九叶”诗派创作,强调超越感情的直接现实,并以非直接现实中能联想诗人所表达的感傅的意象为创作之出发点。为完美地表现纷繁复杂的现代情绪,“九叶”《尤其致力于意象内涵的多层面化开掘,其意象具有象本体、感情、象征... 本文认为,“九叶”诗派创作,强调超越感情的直接现实,并以非直接现实中能联想诗人所表达的感傅的意象为创作之出发点。为完美地表现纷繁复杂的现代情绪,“九叶”《尤其致力于意象内涵的多层面化开掘,其意象具有象本体、感情、象征和理性四大层面,同时,他们在意象的横向联系方面也创造了富于现代色彩的新的排列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意象层面 意象联络
下载PDF
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意象与诗歌鉴赏
3
作者 唐青兰 《教师》 2007年第Z1期40-41,共2页
2004年开始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力求打破以往的平衡,用一种探索的目光去搜索教材富有个性的质感,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折射了教材编者的理念——贴近人本。以高中为例,第一册用一个单元的篇幅安排了16首诗歌,选取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2004年开始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力求打破以往的平衡,用一种探索的目光去搜索教材富有个性的质感,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折射了教材编者的理念——贴近人本。以高中为例,第一册用一个单元的篇幅安排了16首诗歌,选取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普希金的《致大海》等诗,这些诗作,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指引,高一学生一下子是很难把握的。因此尽快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层面 诗歌鉴赏 诗歌语言 风流 徐志摩 再别康桥 具象 三个层面 诗论 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