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流变型”艺术意象的审美创造
1
作者 王新勇 龚仁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8-11,共4页
“流变型”艺术创造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造成“流变型”艺术变体的原因有三:心理上的“回归”、艺术上的“认同”和政治责任的回避.“流变型”艺术使“原始型”作品的内在意蕴得到了升华,它具有多元审美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比兴 审美特征 审美价值 艺术意象 审美创造 变型意象
下载PDF
旅游意象规划 被引量:4
2
作者 查君 《中国园林》 2004年第6期40-42,共3页
对旅游区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意象和人类心理的研究,分析意象规划与旅游区开发的关系,从而探讨意象规划对旅游开发的作用,最后对旅游意象规划的方法及原则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意象 规划 意象 意象流 意象
下载PDF
让世界自在言说:汪曾祺小说的“意象+”叙事
3
作者 王居荣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9-55,共7页
受中国古典文艺传统、西方现代派意识流等质素影响,汪曾祺于小说中营构带有传统诗学气质的个性化意象,因循宇宙、人生虽动但静的法则,以潇洒澄澈的心怀映照自然意象,让事事表现自我,进而于叙事之流中生成意境,于人间一隅中欣然绽放,形... 受中国古典文艺传统、西方现代派意识流等质素影响,汪曾祺于小说中营构带有传统诗学气质的个性化意象,因循宇宙、人生虽动但静的法则,以潇洒澄澈的心怀映照自然意象,让事事表现自我,进而于叙事之流中生成意境,于人间一隅中欣然绽放,形成融外来于传统的“意象流”与“意象现实主义”叙事。汪曾祺小说以“意象+”的叙事特质,让世界得以自在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意象流 意象现实主义
下载PDF
论诗歌变形的审美规范原则及其要求
4
作者 刘正国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30-34,共5页
诗歌变形的审美规范原则是“曲形得神”。“曲形” ,即突破实存物象或事理之形 ,创造文体意象之形。“神”具有心物二重性特征 ,“得神”是指表现客观事物的神态情状、精神气质、个性特征和审美属性以及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 诗歌变形的审美规范原则是“曲形得神”。“曲形” ,即突破实存物象或事理之形 ,创造文体意象之形。“神”具有心物二重性特征 ,“得神”是指表现客观事物的神态情状、精神气质、个性特征和审美属性以及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理想。因此 ,“得神”,或取客体之神或取主体之神、或二神俱取。诗歌变形的审美规范要求 :变形意象的营构要表现客体的本质特征 ;要有诗人真情的投射 ;要选择好形与神的契合点 ;要注意虚实结合 ;要运用意象流手法 ;要注意特定语境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变形 "曲形得神" 审美规范 意象 客体本质特征 语境 意象流手法 诗歌理论
下载PDF
唐前诗歌意象艺术的流变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伯海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7-155,共19页
古典诗歌意象艺术在其全面成熟之前,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历程。自《诗经》、《楚辞》以至两汉诗歌,随着诗乐关系的改变和诗体文学的走向自立,诗的职能与体式有着相应的变化,推动诗歌意象艺术由萌生、丕变而达致完形与确立。更自汉文人古诗... 古典诗歌意象艺术在其全面成熟之前,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历程。自《诗经》、《楚辞》以至两汉诗歌,随着诗乐关系的改变和诗体文学的走向自立,诗的职能与体式有着相应的变化,推动诗歌意象艺术由萌生、丕变而达致完形与确立。更自汉文人古诗经魏晋南北朝诗的代代赓续与迁流递转,其思维运作方式、情景组合模式乃至意象结构形态与意象语言锻造,均处在不断创新变革之中,显示出诗歌意象艺术整体演进的轨迹。只有通盘地考察这一过程,切实地了解并把握住唐前诗歌意象艺术的丰富成果,才有可能对唐诗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及其所完成的历史任务,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艺术 完形过程 演进脉络 唐前诗歌
原文传递
论王蒙小说的意象美学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干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中国唐诗的意象美学,被美国诗人庞德借鉴转化创造了意象主义诗歌,其思维方式和语言形态影响了后来意识流小说流派的创作。王蒙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分小说创作被解读为“东方意识流”,但王蒙自己并没有接触过西方意识流的小说。他的“... 中国唐诗的意象美学,被美国诗人庞德借鉴转化创造了意象主义诗歌,其思维方式和语言形态影响了后来意识流小说流派的创作。王蒙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分小说创作被解读为“东方意识流”,但王蒙自己并没有接触过西方意识流的小说。他的“东方意识流”实际是对中国诗歌精神中的意象美学的创造性转化,他继承了源自汉赋、唐诗和《红楼梦》等的中国文学传统,创造性运用动态的、发散的、无序的意象流动,在呈现意识流的思维特征时,又焕发出汉语无时态、多时态、共时态的中国特色,化为蝶,创立了特色鲜明的“中国意象流”文体,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意识 《红楼梦》 意象流 意象美学
原文传递
The Influence of Sino-Japanese Poetry on the British-American Imagist Movement
7
作者 LUO Chun-xi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1期49-59,共11页
This paper, adopting the French Influential Approach,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Sino-Japanese poetry on the British-American Imagist Movement and finds that the influence existed in several ... This paper, adopting the French Influential Approach,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Sino-Japanese poetry on the British-American Imagist Movement and finds that the influence existed in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subject, style, syntax, meter, and aesthetics, which highlight the impact of translation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o-Japanese poetry influence IMAGISM
下载PDF
例谈现代诗歌的“审美担当” 被引量:1
8
作者 施列彬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年第2期46-49,共4页
现代诗教学不应成为学生诗性体验与审美塑造的破坏者,当前现代诗教学的尴尬就在于教师不是引领学生不断走近,而是驱赶他们越走越远。如果教者自身能够尝试着写写现代诗,去体验现代诗人不羁的心律,或许,我们就能从流动的美中探寻到灵动... 现代诗教学不应成为学生诗性体验与审美塑造的破坏者,当前现代诗教学的尴尬就在于教师不是引领学生不断走近,而是驱赶他们越走越远。如果教者自身能够尝试着写写现代诗,去体验现代诗人不羁的心律,或许,我们就能从流动的美中探寻到灵动的教学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意象流 真实性 跳跃性 审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