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通感意象的“间体”结构——通感意象的现象学阐释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宏斌 廖雨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135,共6页
通感意象是文艺作品中通过通感所产生的意象。所谓通感意象的"间体"结构,是指这种意象在存在方式上介乎于其他存在物之间。通感意象的"间体"特征包括两层内涵:第一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 通感意象是文艺作品中通过通感所产生的意象。所谓通感意象的"间体"结构,是指这种意象在存在方式上介乎于其他存在物之间。通感意象的"间体"特征包括两层内涵:第一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第二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其他意象之间,具有某种"意象间性"。前者是一切意象的共同特征,后者则是通感意象的特定属性。通感意象之所以具有这种"间体"特征,是因为它是一种意向对象,是创作主体意向性活动的产物。这种意向性活动,既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发生在各种感知经验之间,由此产生了通感意象的独特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通感意象 意向性 意向对象
下载PDF
通感意象:艺术通感的灵魂——兼论艺术通感的价值及其对艺术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丽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25-31,共7页
通感意象由于其具有的流通性、创造性、超越性特质而成为了艺术通感的灵魂。它具有创造功能,可以根据接近性、特征性原则创造新的意象,它所创造的超现实性变形意象开拓了人的心灵世界。在艺术活动中,通感意象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艺术作... 通感意象由于其具有的流通性、创造性、超越性特质而成为了艺术通感的灵魂。它具有创造功能,可以根据接近性、特征性原则创造新的意象,它所创造的超现实性变形意象开拓了人的心灵世界。在艺术活动中,通感意象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艺术作品的现实规定,为人们提供了超越现实的可能,这种超越性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人对生存世界的审美感受。对通感意象的分析使我们更加明晰艺术通感的本质,也使艺术通感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凸显出来。充分地认识并且重视这些价值有利于艺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意象 创造性 超越性 艺术教育
下载PDF
通感意象的功能透视与语言建构 被引量:4
3
作者 邱文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455-460,共6页
通感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由通感生成的意象包孕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认知规律,同时对通感意象的研究也开拓了美学领域与诗学领域的新境。在认知的范畴里,通感意象一般产生于由低级感官域的意象到高级感官域的意... 通感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由通感生成的意象包孕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认知规律,同时对通感意象的研究也开拓了美学领域与诗学领域的新境。在认知的范畴里,通感意象一般产生于由低级感官域的意象到高级感官域的意象的映射,亦即从可及性较强的意象特征到可及性较弱的意象特征的映射;在美学的范畴里,通感意象作为一种新颖的隐喻意象丰富了主体的审美体验;而在文学的范畴里,通感意象则具有诗学的功能,表现出叙事的文学性。通过对通感意象语言类型的解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知通感意象的多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意象 诗学功能 审美功能 认知功能 语言建构
下载PDF
唯美主义视阈下拉斐尔前派诗歌的通感意象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立华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拉斐尔前派诗歌主张"艺术形式绝对化",具有"为艺术而艺术","诗画一律"、"形式至上"等唯美主义艺术特征,具体表现为"意象之美"与"描摹之美"。通感意象是"意象之美&qu... 拉斐尔前派诗歌主张"艺术形式绝对化",具有"为艺术而艺术","诗画一律"、"形式至上"等唯美主义艺术特征,具体表现为"意象之美"与"描摹之美"。通感意象是"意象之美"的具体化之一,是拉斐尔前派诗人常用的意象艺术之一,即将某一感觉领域的意象转向另一感觉领域,通过艺术的联想和想象,使不同感觉相互移借,相互沟通,构建新的感觉意象,产生语言感受上的陌生感、新奇感,达到新颖奇特的艺术效果,体现出拉斐尔前派诗歌的唯美主义哲学观和美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美主义 拉斐尔前派诗歌 通感意象
下载PDF
中英文诗歌中的通感意象
5
作者 李天紫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4-76,共3页
通感性意象具有比喻和象征功能 ,可以使无形的难以言表的抽象事物变得具体而生动 ,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关键词 通感 通感组合 通感意象
下载PDF
论通感意象的内在结构
6
作者 廖雨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8年第8期53-56,共4页
通感意象是文学作品中使用通感修辞形成的意象。它由语言结构、间体结构和意义结构三个层次构成,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的通感由于通感意象的由浅到深的结构层次而实现其美学效果。语言结构是指文学表达中感觉表象相互挪用形成的意象结构;间... 通感意象是文学作品中使用通感修辞形成的意象。它由语言结构、间体结构和意义结构三个层次构成,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的通感由于通感意象的由浅到深的结构层次而实现其美学效果。语言结构是指文学表达中感觉表象相互挪用形成的意象结构;间体结构是指其中的感觉表象之间并无主次关系,它们相互之间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意义空间。正是间体结构使得通感区分于比喻与拟人,同时还将通感导向了一个多维、立体的意义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通感意象 内在结构
下载PDF
试论通感意象多重价值
7
作者 孙冬梅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45-147,共3页
通感意象是主体为了创造审美效果、表达心境,借用跨感官域之间的映射藉以言语呈现策略而营造的意象。它集认知、审美与文学性于一体。通感意象映现了发话主体认识客观现实、表达意念的思维方式;它是发话主体以独特的审美视角、精湛的语... 通感意象是主体为了创造审美效果、表达心境,借用跨感官域之间的映射藉以言语呈现策略而营造的意象。它集认知、审美与文学性于一体。通感意象映现了发话主体认识客观现实、表达意念的思维方式;它是发话主体以独特的审美视角、精湛的语言技巧,营造出一种陌生化的意象,使不同感觉互为影响、渗透,从而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同时,所表现出叙事的文学性,使它具有诗学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意象 认知价值 审美价值 诗学价值
下载PDF
意象在英汉诗歌翻译中的地位 被引量:42
8
作者 习华林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39,共4页
诗歌翻译的最大障碍 ,在于意象的传达 ,意象虽然建立在字词的基础上 ,但其丰富性和抽象性却有着质的变化。如果不借助于有效的理解与转化手段 ,诗歌经翻译后很难在异种文化背景下保持完整的意象 ,从而导致诗歌魅力和价值的削弱。本文从... 诗歌翻译的最大障碍 ,在于意象的传达 ,意象虽然建立在字词的基础上 ,但其丰富性和抽象性却有着质的变化。如果不借助于有效的理解与转化手段 ,诗歌经翻译后很难在异种文化背景下保持完整的意象 ,从而导致诗歌魅力和价值的削弱。本文从剖析意象的几种常见类型着手 ,力图化抽象为具体 ,探讨英汉诗歌交流与翻译中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意象叠加 意象通感 意象脱节
下载PDF
诗歌意象组合的几种主要方式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8-34,共7页
关键词 意象组合 典型意象 视觉意象 听觉意象 传统诗歌 孟浩然 夜半钟声 李贺 通感意象 意象的组合
下载PDF
汉诗英译中意象的处理方法——从不同方式构成的诗歌意象谈起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晓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4期1290-1295,共6页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承载着诗歌的魅力与价值。但由于意象自身的抽象性与多样性,诗歌翻译中如何在忠实传达原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原诗意象以传达诗歌情感也是一大难题。本文从汉语诗歌意象的不同构成方式着手,以具体诗歌翻译为例,探...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承载着诗歌的魅力与价值。但由于意象自身的抽象性与多样性,诗歌翻译中如何在忠实传达原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原诗意象以传达诗歌情感也是一大难题。本文从汉语诗歌意象的不同构成方式着手,以具体诗歌翻译为例,探讨汉诗英译过程中诗歌意象处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象 意象并置叠加 意象通感 意象脱节
下载PDF
论我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艺术传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芒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4-18,共5页
意象艺术并非发端于西方 我国诗歌界有一个极大的误解,就是认为意象艺术完全是舶来品,是西方意象派诗人的一大发明,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近些年来,随着文化方面门户开放,有些人出于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热,根本是出于无知,都以学习、摹仿... 意象艺术并非发端于西方 我国诗歌界有一个极大的误解,就是认为意象艺术完全是舶来品,是西方意象派诗人的一大发明,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近些年来,随着文化方面门户开放,有些人出于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热,根本是出于无知,都以学习、摹仿意象派为时髦,形成了一股所谓“新潮”,猛烈冲击着国内诗坛。但它也带来一个积极的后果,这就是把意象艺术问题推到众目睽睽的位置上来,使人们不得不加以重视、探究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组合 意象艺术 西方意象派诗 中国古典诗歌 诗的意象 比喻意象 通感意象 象征意象 罗敷 元件
下载PDF
艺术语言再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骆小所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1994年第4期50-56,共7页
一般语言和艺术语言都是客观存在的。艺术语言具有对常规语法的偏离性、辞面和辞里的不吻合性、词的动态的使用性等特点。它往往用情感逻辑替代理性逻辑。它所要反映的客观世界,不在于判断或推理,而在传情达意。它所提供的不是科学知... 一般语言和艺术语言都是客观存在的。艺术语言具有对常规语法的偏离性、辞面和辞里的不吻合性、词的动态的使用性等特点。它往往用情感逻辑替代理性逻辑。它所要反映的客观世界,不在于判断或推理,而在传情达意。它所提供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意味隽永的美。它所遵循的不是常规语法之“法”,而是对常规语法超越的“活法”。但以往的语言研究,往往只注意对常规语法之“法”的研究,而忽略了对艺术语言的“活法”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通感意象 审美主体 受话人 情感逻辑 客体 艺术语言的创造 心理感受 “活法” 艺术语言学
下载PDF
艺术歌词:心中飞出的歌
13
作者 骆小所 李晓红 《学术探索》 1999年第3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艺术歌词 创作主体 通感意象 比喻意象 歌词创作 情感逻辑 理性逻辑 情感信息 审美情感 直接性
下载PDF
冰雪摄影作品中的通感意象美
14
作者 董春阳 《旅游与摄影》 2021年第16期104-105,共2页
在梳理冰雪摄影作品的美学特征以及其意象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通感意象在冰雪摄影作品中的应用,即如何通过通感意象来表现冰雪对象的特征、如何通过通感意象来表达摄影者的情感以及如何通过通感意象来提升冰雪摄影作品的表现效果等,从... 在梳理冰雪摄影作品的美学特征以及其意象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通感意象在冰雪摄影作品中的应用,即如何通过通感意象来表现冰雪对象的特征、如何通过通感意象来表达摄影者的情感以及如何通过通感意象来提升冰雪摄影作品的表现效果等,从而使人们在冰雪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出通感意象的美学特质,提升冰雪摄影作品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摄影作品 通感意象 美学特征
原文传递
“立象以尽意”和修辞 被引量:2
15
作者 骆小所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5年第4期3-4,共2页
《易·系辞上》指出:“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圣人立象以尽意”,正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而不得不采取的办法。言不尽意最早出于庄子的... 《易·系辞上》指出:“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圣人立象以尽意”,正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而不得不采取的办法。言不尽意最早出于庄子的《天道》。庄子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象以尽意” 修辞 通感意象 言不尽意 “象” 书不尽言 受话人 比喻意象 “意” 圣人
下载PDF
诗性语言——苏童小说语言论
16
作者 逯春胜 《山东电大学报》 2007年第3期58-59,F0003,共3页
苏童无疑是20世纪末最具冲击力的先锋小说家之一,他的语言潇洒、飘逸、朦胧,着力创造一种氤氲的诗性气氛,阴性词汇、通感意象、虚实相生是其主要特征。
关键词 阴性词汇 通感意象 虚实相生
下载PDF
艺术语言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运用
17
作者 卢石英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9-33,共5页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从语言表现形式上看,是由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组成。由于艺术语言的大量存在,使语文学科具有了人文性的特点,也有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美。
关键词 艺术语言 比喻意象 象征意象 通感意象 比拟意象 移就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