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在言先,亦在言后——中国哲学美学感受、创造方式论 被引量:3
1
作者 邹元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7,共5页
王夫之的"意在言先,亦在言后"说言明诗人在创作诗歌之前已在胸中生成意象,然后"窥意象而运斤"写下此诗,而此诗又作为观赏者涵咏的表象,在其胸中生成新的意象。也就是说,一个作品的意象创造并不是一次完成的,前后意... 王夫之的"意在言先,亦在言后"说言明诗人在创作诗歌之前已在胸中生成意象,然后"窥意象而运斤"写下此诗,而此诗又作为观赏者涵咏的表象,在其胸中生成新的意象。也就是说,一个作品的意象创造并不是一次完成的,前后意象存在着差异,不同意象的心理构形、聚合也有分别。"意在言先,亦在言后"中的"亦"字说明,意象可能在"言先"涌现、生成,也可能只在"言后"才明晰、显现。这里的关键问题,一是心(胸中之竹)和手(手中之竹)可能相融相彰,也可能相违相离。心生意象,但可能"握手已违",手中之竹与心中之竹意象相离。但也可能相反,心中的意象并不明晰,但手"倏作变相",使心中之竹的非明晰意象明晰起来。二是"有意于画"还是"无意于画"。"有意于画"就是为画而画,这必然导致太矜于意,太趋于目的性,而"无意于画"则亦画非画,玩味于意,无目的反合于目的。三是如何"相得"、"相融",其实"初不知"。"相得"、"相融"即"我顺笔性,笔随我势",在"有意"(即"矜意")与"无意"(即"信笔")之间。此种境界只可遇,但不可求;"初不知",终也未必可知。这就是进入创作状态的酣醉迷狂,非理性反而能心手相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在言先 亦在言后” 中国哲学美学 感受创造 方式
下载PDF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彤 《学周刊》 2017年第3期214-215,共2页
在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做好音乐教育工作成为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然而上好音乐欣赏课又是重中之重,在音乐欣赏课中,要从听唱结合、听赏结合、听想结合等方面入手,多方位地引... 在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做好音乐教育工作成为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然而上好音乐欣赏课又是重中之重,在音乐欣赏课中,要从听唱结合、听赏结合、听想结合等方面入手,多方位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魅力,切实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欣赏课 感受与体验创造
下载PDF
合理运用电教手段 优化课堂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慧敏 谌辉 《少儿美术》 2011年第6期34-35,共2页
对于一门以视觉为主的学科——美术教育.已经全方位地感受到了信息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那如何让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中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声、光.电.色的多种作用.通过动态演示.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对于一门以视觉为主的学科——美术教育.已经全方位地感受到了信息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那如何让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中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声、光.电.色的多种作用.通过动态演示.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其学习过程。我们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去体验美术的乐趣.感受美术带来的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感受美鉴赏美创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