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受质与一般会话含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69,共5页
一般会话含义(信息量含义)一直以来都是后格赖斯语用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常规关系理论对于一般会话含义的解释的不足,指出了常规关系的相邻、相似关系应进一步具体化为物性结构。一般会话含义是当构式义与词汇义发生冲突时,听话人... 一般会话含义(信息量含义)一直以来都是后格赖斯语用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常规关系理论对于一般会话含义的解释的不足,指出了常规关系的相邻、相似关系应进一步具体化为物性结构。一般会话含义是当构式义与词汇义发生冲突时,听话人为了消除冲突推导出压制义。压制以词汇物性结构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质 常规关系 信息量含义 压制
下载PDF
夸张话语的感受质解释 被引量:2
2
作者 龙德银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69-173,共5页
夸张话语及其所指涉的对象是什么?夸张话语的运作机制究竟跟什么有关?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心智哲学和符号学的有关理论中找到。将符号学中的"符号表征三元观"和心智哲学中的感受质相结合,构建出由感受质、夸张话语和感受意... 夸张话语及其所指涉的对象是什么?夸张话语的运作机制究竟跟什么有关?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心智哲学和符号学的有关理论中找到。将符号学中的"符号表征三元观"和心智哲学中的感受质相结合,构建出由感受质、夸张话语和感受意共同构成的"感受质"三角,形成夸张话语的感受质解释框架,指出感受质是解释项,主要解释"像什么"的问题;夸张话语是表征项,其夸大或缩小的只是事物的数量,发生变化的是事物的心理属性,而事物的物理属性却保持不变;夸张话语所指涉的对象是感受意,主要表达了感知主体的心理感受。在感受质的作用下,夸张话语及其指涉的感受意才得以联通,夸张话语的运作机制跟感受质和感受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夸张话语 感受质 感受
下载PDF
矛盾修辞的感受质解释 被引量:1
3
作者 龙德银 《外国语文研究》 2016年第3期17-24,共8页
矛盾修辞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传统修辞学、文学、翻译、语言学及其它领域的热门问题,但至今很少有学者研究矛盾修辞背后隐藏的感受意。为了弥补缺陷,本文主要以符号学的"语言符号三元观"为理论基础,从感受质视角解释矛盾修辞,发... 矛盾修辞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传统修辞学、文学、翻译、语言学及其它领域的热门问题,但至今很少有学者研究矛盾修辞背后隐藏的感受意。为了弥补缺陷,本文主要以符号学的"语言符号三元观"为理论基础,从感受质视角解释矛盾修辞,发现矛盾修辞将两个看似相互矛盾、不协调的语词结合在一起,实则蕴含十分丰富的感受意。感受意是矛盾修辞的指称对象,意象建构是矛盾修辞的感受意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感受质是连接矛盾修辞及其感受意的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修辞 感受质 感受
下载PDF
从感受质的不可还原性看意识体验的主体性
4
作者 朱耀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7,共6页
如何消除意识体验特别是其中的感受质与人的行为或人脑的生理机制与功能之间的"解释性鸿沟"的问题,是心身关系中的"硬问题",是当代心灵哲学关注的焦点。意识体验及其中的感受质之所以是不可还原的,原因并不在于&qu... 如何消除意识体验特别是其中的感受质与人的行为或人脑的生理机制与功能之间的"解释性鸿沟"的问题,是心身关系中的"硬问题",是当代心灵哲学关注的焦点。意识体验及其中的感受质之所以是不可还原的,原因并不在于"意识"像笛卡尔所认为的那样是不同于物质实体的另外一种实体,而在于它的主体性——即意识体验只有从体验主体的"第一人称视角"出发才能得到充分的把握,而无法被物理主义者所采取的"第三人称视角"所把握。意识体验"主体性"是造成物理主义和表象主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主体性"是解开意识体验及其感受质的不可还原性这个心灵哲学的难解之谜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性鸿沟 感受质 随附性 表象主义 主体性 第一人称视角
下载PDF
感受质的迁移性和分类作用
5
作者 桂永霞 《外文研究》 2014年第4期35-44,51+105-106,共13页
任何事物都具有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心理属性又称感受质,感受质具有迁移性。因而,卡通人物、外星来客、星际大战及其武器都与地球上的类似,这是一种隐喻的思维。人类的想象整体上摆脱不了已知的框架。另一方面,感受质具有分类或重新分... 任何事物都具有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心理属性又称感受质,感受质具有迁移性。因而,卡通人物、外星来客、星际大战及其武器都与地球上的类似,这是一种隐喻的思维。人类的想象整体上摆脱不了已知的框架。另一方面,感受质具有分类或重新分类的功能,也就是说,隐喻是打破物理世界按照物质属性分类的界域,而按照心理属性或感受质将源域(Y)和目标域(X)重新类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感受质 迁移性 分类
下载PDF
从感受质角度解读言外转喻
6
作者 周琦 邹春玲 《海外英语》 2014年第3X期147-148,共2页
Panther提出了"属性指向"这一说法,但未能对属性在言外转喻中如何操作作出合理地解释。在此基础上邹春玲指出,言外转喻的推理是"属性强加联想"模式,以心理距离、省力原则、模糊推理、整体优先认知、感受质、类—属... Panther提出了"属性指向"这一说法,但未能对属性在言外转喻中如何操作作出合理地解释。在此基础上邹春玲指出,言外转喻的推理是"属性强加联想"模式,以心理距离、省力原则、模糊推理、整体优先认知、感受质、类—属思维惯势等理论为准绳,确立言外转喻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文从感受质角度对言外转喻属性模式的构建加以阐释说明,证明其分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哲学 感受质 言外转喻
下载PDF
感受质问题国内研究现状
7
作者 陈思 《科教导刊》 2013年第26期204-206,共3页
感受质问题是当代意识问题研究的核心之一,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相关的研究论文仅有三十余篇,研究专著还没有出现,对该问题的研究深度也有待深入。以后国内的感受质研究,应该在感受质的结构与功能、感受质与意识的关系、... 感受质问题是当代意识问题研究的核心之一,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相关的研究论文仅有三十余篇,研究专著还没有出现,对该问题的研究深度也有待深入。以后国内的感受质研究,应该在感受质的结构与功能、感受质与意识的关系、感受质与神经活动的关系等方面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质 物理主义 反物理主义 神经科学
下载PDF
论感受质之争的双重维度 被引量:1
8
作者 武胜国 魏屹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103-108,共6页
感受质具有丰富的认知意义,也是心灵哲学家和认知哲学家反复争论的问题。这些争论从形而上学维度和认知维度展现了感受质问题的复杂性——形而上学维度集中探讨的是感受质的实在性和认识属性,认知维度则聚焦于感受质研究中的方法之争。... 感受质具有丰富的认知意义,也是心灵哲学家和认知哲学家反复争论的问题。这些争论从形而上学维度和认知维度展现了感受质问题的复杂性——形而上学维度集中探讨的是感受质的实在性和认识属性,认知维度则聚焦于感受质研究中的方法之争。探讨感受质之争的双重维度是澄清感受质本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全面揭示认知机制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质 物理主义 认知
下载PDF
感受质与话语误解
9
作者 王菁 黄广芳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67-69,81,共4页
常规关系可以解释会话含义,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交际中的话语误解现象。通过分析常规关系与感受质之间的关系,在实例论证的基础上得出引起话语误解的根本原因源自交际双方的感受质的不同,且引起不同的感受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文化、社... 常规关系可以解释会话含义,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交际中的话语误解现象。通过分析常规关系与感受质之间的关系,在实例论证的基础上得出引起话语误解的根本原因源自交际双方的感受质的不同,且引起不同的感受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文化、社会、情景因素这三个层面。由此,从感受质的角度来解读话语误解现象,有利于深刻理解交际中话语误解产生的机制,从而达到降低或避免话语误解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误解 常规关系 感受质
下载PDF
感受质是宽的物理关系吗?——基于庞兹的论证和分析
10
作者 符彬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7,21,共8页
关于感受质意向论的讨论一直贯穿着内在论和外在论的争论。庞兹提出了一个基于内在论的论证,解释相同的外部输入,可能因内部感觉系统的差异,而导致不同的知觉经验。庞兹的论证过于依赖经验事实而受到泰的反驳。而泰的反驳并不是积极的反... 关于感受质意向论的讨论一直贯穿着内在论和外在论的争论。庞兹提出了一个基于内在论的论证,解释相同的外部输入,可能因内部感觉系统的差异,而导致不同的知觉经验。庞兹的论证过于依赖经验事实而受到泰的反驳。而泰的反驳并不是积极的反驳,因为没有构造任何可验证的认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向论 感受质 内在论 外在论
下载PDF
通过语言分析消解感受质概念
11
作者 符彬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38-40,共3页
贝内特和哈克通过语言意义的分析说明,心理谓词在使用中出现了许多错误。就感受质概念而言,它不光有部分论谬误,而且充满着太多的概念混淆。对感受质概念的分析导致对这一概念实际作用的取消。这一分析为认知科学摆脱语言限制、开拓新... 贝内特和哈克通过语言意义的分析说明,心理谓词在使用中出现了许多错误。就感受质概念而言,它不光有部分论谬误,而且充满着太多的概念混淆。对感受质概念的分析导致对这一概念实际作用的取消。这一分析为认知科学摆脱语言限制、开拓新的机制描述空间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谓词 感受质 部分论谬误
下载PDF
感受质问题前史
12
作者 刘玲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4,共5页
感受质问题的流行始于20世纪中叶,"感受质"这个概念在哲学意义上的使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它进入心灵哲学则更晚些。探讨进入心灵哲学视域之前的感受质问题是什么样的,有助于了解感受质问题的来龙去脉,深入理解现今对该... 感受质问题的流行始于20世纪中叶,"感受质"这个概念在哲学意义上的使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它进入心灵哲学则更晚些。探讨进入心灵哲学视域之前的感受质问题是什么样的,有助于了解感受质问题的来龙去脉,深入理解现今对该问题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 感受质 知识直觉 感受质问题
原文传递
感受质与感受意 被引量:58
13
作者 徐盛桓 陈香兰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1-338,共8页
感受质问题是当代西方心智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解释感受质关系到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对感受质的感受是一个智能体拥有意识的核心条件。感受质是事物所体现的和所具有的某种现象质,并可反映为主体在感受过程中对意识对象的某种独特... 感受质问题是当代西方心智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解释感受质关系到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对感受质的感受是一个智能体拥有意识的核心条件。感受质是事物所体现的和所具有的某种现象质,并可反映为主体在感受过程中对意识对象的某种独特的"像什么"的主观感受。语言运用也有类似于感受质的现象,那就是话语中可能存在的感受意。感受意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哲学 感受质 感受 语言信息三分
原文传递
感受质、意识体验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耀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33,共9页
意识体验及其中的感受质之所以是不可还原的,原因并不在于"意识"像笛卡儿所认为的那样是不同于物质实体的另外一种实体,而在于它的主体性,意识体验的主体性是造成物理主义、表象主义和外在主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主体性是... 意识体验及其中的感受质之所以是不可还原的,原因并不在于"意识"像笛卡儿所认为的那样是不同于物质实体的另外一种实体,而在于它的主体性,意识体验的主体性是造成物理主义、表象主义和外在主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主体性是解开意识体验及其感受质的不可还原性这个心灵哲学难解之谜的钥匙。意识体验的主体性是指它除了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我"显现之外,不可能以别的方式向他人显现,即意识体验总是作为"我的意识体验"、以"被我意识到"的方式存在。就此而言,任何意识体验都隐含着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与反思高阶理论把自我意识看作第二位的反思行为的结果不同的是,胡塞尔把自我意识看作是内在于意识体验之中的前反思、非对象化、不自觉的意识。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人认为,体验的有意识地被给予不是体验的某种附加的性质,而是体验的存在方式。正如空间中的物体是以三维的方式存在,体验只能作为自我意识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质 意识体验 主体性 自我意识 胡塞尔 海德格尔 萨特
原文传递
感受质与知识的表达 被引量:8
15
作者 江怡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8-34,共7页
感受质问题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解释感受质关系到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问题。文章在阐述了西方哲学家的各种解释之后对这个概念的意义做了澄清,认为感受质问题就是关于我们人类如何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殊性质问题,其根... 感受质问题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解释感受质关系到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问题。文章在阐述了西方哲学家的各种解释之后对这个概念的意义做了澄清,认为感受质问题就是关于我们人类如何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殊性质问题,其根源是对我们不同经验中存在的某种所谓不可言喻的或不可表征的经验内容的追问,我们对感受质的理解只能通过分析知识表达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质 心理的 物理的 个体的经验 知识的表达
原文传递
对于“感受质”之“不可言说性”的一种自然主义解释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英瑾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2,共8页
长久以来,属性二元论者都以"感受质"之不可言说性为借口,怀疑物理主义的心智模型是否能够捕捉到精神生活之现象面相。然而,二元论的此项辩论策略,已然预设"感受质"为客观存在的一个自然类。但更精细的语言分析将向... 长久以来,属性二元论者都以"感受质"之不可言说性为借口,怀疑物理主义的心智模型是否能够捕捉到精神生活之现象面相。然而,二元论的此项辩论策略,已然预设"感受质"为客观存在的一个自然类。但更精细的语言分析将向我们揭示,"感受质"实为从不同感官道之认知输出的不同特性中随意拼凑出的一个人工概念造物,故此,对于"感受质"之不可言说性的追问,必须被转换为对于不同感官道之最终输出的不可言说性的追问,才得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合法的"被解释项"。而此辩论策略之转换无疑会对物理主义有利,因为科学共同体已有充分证据表明,以视觉系统为例的认知输出的丰富性,往往是自然语言的表征手段所无法涵盖的,而二者之间的落差恰恰就是前者难以被言说的根源。由此看来,二元论者是将"感受质在自然语言框架中的难以言说性",误作为"感受质在物理主义框架中的难以解释性",由此才得到了反对物理主义的错误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质 二元论 物理主义 不可言说性 自然类
原文传递
“感受质”概念溯源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玲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3,70,共5页
感受质的问题因为其对理解意识本质的重要性而在心灵哲学中被热烈地讨论。然而,与对感受质问题关注的程度相比,哲学家们对"感受质"这个词本身历史的关注似乎不够。普遍认为"感受质"一词主要由刘易斯所引入,然而在... 感受质的问题因为其对理解意识本质的重要性而在心灵哲学中被热烈地讨论。然而,与对感受质问题关注的程度相比,哲学家们对"感受质"这个词本身历史的关注似乎不够。普遍认为"感受质"一词主要由刘易斯所引入,然而在刘易斯之前,该词已经出现在历史文献和哲学翻译文献中了,特别是在哲学家皮尔士的著作中。考察该词在早期哲学翻译文献,在皮尔士、刘易斯以及费格尔著作中的使用有助于弄清"感受质"一词的历史含义,对理解当今心灵哲学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也会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质 意识经验
原文传递
How+Adj.+S.+Link-v.感叹句的模态感知及其感受质分析
18
作者 雷卿 邹颖 刘萍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46,共5页
How+Adj.+S.+Link-v.感叹句是英语感叹句中一种常见句式,主要表达的是感叹者为某一外部事物的某种(些)属性特征所引起或为整个事物所激发的某种强烈情感。本文基于How+Adj.+S.+Link-v.感叹句的结构形式和语义特征的观察与理解,拟从语言... How+Adj.+S.+Link-v.感叹句是英语感叹句中一种常见句式,主要表达的是感叹者为某一外部事物的某种(些)属性特征所引起或为整个事物所激发的某种强烈情感。本文基于How+Adj.+S.+Link-v.感叹句的结构形式和语义特征的观察与理解,拟从语言涉身性视角,阐释How+Adj.+S.+Link-v.感叹句语言表征的模态感知基础及其感受质问题,从而揭示语言层面背后人们心智活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叹句 涉身性 模态感知 感受质
原文传递
自然主义视域中的感受质——埃德尔曼基于脑科学维度的哲学新解
19
作者 陈思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30,共5页
关于感受质的本体论地位、存在形式及其与大脑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存在许多争论。埃德尔曼把上述问题集中放置于自然主义视域中,从脑科学的维度肯定了感受质的本体论地位。他把整体-部分关系作为感受质存在的自然主... 关于感受质的本体论地位、存在形式及其与大脑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存在许多争论。埃德尔曼把上述问题集中放置于自然主义视域中,从脑科学的维度肯定了感受质的本体论地位。他把整体-部分关系作为感受质存在的自然主义理论根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核心假说"来说明感受质的存在形式,用"蕴涵关系"理论来说明感受质与大脑神经活动之间具有一种非常规的因果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感受质 动态核心 蕴涵关系
原文传递
言外转喻属性强加联想模式构建的感受质解读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振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39,共5页
Panther提出言外转喻是自然的推理模式之一,其假设为间接言语行为指向其属性。邹春玲在此基础上,修正、完善原属性模式解释力和微观操作不明等不足,提出"属性加强联想"模式。本文旨在为该模式的确立添砖加瓦,从感受质角度论证... Panther提出言外转喻是自然的推理模式之一,其假设为间接言语行为指向其属性。邹春玲在此基础上,修正、完善原属性模式解释力和微观操作不明等不足,提出"属性加强联想"模式。本文旨在为该模式的确立添砖加瓦,从感受质角度论证"属性强加联想"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强加联想模式 言外转喻 感受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