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追寻别样的声景:国际现代主义与抗战中国的声音战争
- 1
-
-
作者
郝宇骢
-
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
出处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2年第3期136-155,共20页
-
文摘
本文追溯了两种战时现代主义的交叉路径,以及他们在1930年代末与中国战时声景的相遇:第一种以W·H·奥登的现代主义诗歌为代表,第二种则是尤里斯·伊文思的政治现代主义记录片。本文以1930年代现代主义的跨国网络为背景,探讨了奥登和伊文思的战时中国之行,如何启发了他们关于声音美学的各自不同的现代主义实验。1938年,奥登和伊文思,从西班牙内战的废墟中走来,抵达战时中国的战场。他们对于中国抗战的观察和经历,使他们分别创作了《战时组诗》(1939年)与纪录片《四万万人民》。他们共同记录了战时中国的复杂声景:空袭来临时的爆炸声、警报声,与战争受害者的哭喊声。然而在写实之外,他们也试图重新想象另类的声景,以对抗战争所造成的感官危机。
-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声音
抗日战争
感官危机
-
Keywords
modernism
sound
Sino-Japanese War
crisis of perception
-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