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哈佛感官民族志实验室纪录片的身体在场与沉浸想象
1
作者 李欣泽 《民间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122-130,共9页
感官民族志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野,以“身体感”为研究起点,同时借助多感官联觉机制重新建立身体与地方,社会与文化的对话空间。而拉康将研究重点放在人类的无意识上,即想象界,并指出其带有某种文化的秩序性和社会层面的隐含意义。哈佛... 感官民族志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野,以“身体感”为研究起点,同时借助多感官联觉机制重新建立身体与地方,社会与文化的对话空间。而拉康将研究重点放在人类的无意识上,即想象界,并指出其带有某种文化的秩序性和社会层面的隐含意义。哈佛感官民族志实验室是艺术与民族志创造性结合的产物,鼓励展现和构建多层次的、言语难以企及的社会体验和文化主体性,其纪录片作品旨在通过生动的影像媒介传达情绪状态和审美感官的沉浸式体验,并通过真实的田野环境、田野人事、田野文化探索人类的身体实践和情感结构,拓展和重塑创作者及观众的感官边界与想象空间。从而在深刻反思自身与他者关系的基础之上,实现影像民族志的空间建构与跨文化交流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民族志 民族志纪录片 身体在场 感官同一性 想象的能指
下载PDF
感官民族志:理论、实践与表征 被引量:58
2
作者 张连海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67,124-125,共13页
随着知觉现象学的发展,人们日益感到,身体的"缺席在场"依然是一个切实存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具身体现研究,即身体研究由"身体观"转向"身体感"。感官民族志不仅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新研究领... 随着知觉现象学的发展,人们日益感到,身体的"缺席在场"依然是一个切实存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具身体现研究,即身体研究由"身体观"转向"身体感"。感官民族志不仅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新研究领域——身体感,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新的方法论。以知觉现象学、人文地志学为理论基础的感官民族志,其实践与其被定义为参与、观察和言语互动的混合,毋宁为一个具身的、具地的、感官性的和移情性的学习过程。感官民族志力求多媒体表征,意在寻求观众或读者的移情性参与,以此激发出他们的亲切感和"通感",使他们获得充分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民族志 具身体现 感官同一性 具地体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