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水青山”的多感官恢复效益纵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麦池 屈桂春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21-24,共4页
健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与健康效益评价,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山、水、林、田、湖、草”的绿色空间和蓝色空间进行多感官恢复性设计,全面探讨森林康养的园艺疗法、儿童的自然教育途径、特殊人群的感官补偿... 健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与健康效益评价,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山、水、林、田、湖、草”的绿色空间和蓝色空间进行多感官恢复性设计,全面探讨森林康养的园艺疗法、儿童的自然教育途径、特殊人群的感官补偿机制等恢复效益机制。重视营建易于接触健康日常户外活动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康复性景观、治愈性景观、五感花园等特定“蓝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山水林田湖草 “蓝绿空间” 恢复性自然环境 感官恢复效益
下载PDF
多感官促醒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感官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彦璐 李龙 黄军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24期4563-4567,共5页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感官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20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3例。对照组术后行临床常规护理, 观...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感官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20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3例。对照组术后行临床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多感官促醒护理,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感官功能恢复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功能状态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 且昏迷程度均较严重。护理干预2 w后, 观察组患者GCS评分结果、脑功能状态评分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4 w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脑功能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 w内苏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官促醒护理能够有效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感官功能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促醒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 感官恢复
原文传递
多感官促醒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及感官康复的影响
3
作者 李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18期96-98,143,共4页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护理中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苏醒时间、神经功能与感官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采取的护...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护理中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苏醒时间、神经功能与感官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采取的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执行传统护理,观察组使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段(≤14d、15~28d、>28d)分布情况、护理前后不同时间段(护理前、护理7d、护理14d、护理28d)的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脑功能状态评分(Grant氏二分法变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分布中≤14d占比高于对照组,15~28d占比、>28d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Grant氏二分法变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d、护理14d、护理28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均呈下降趋势,Grant氏二分法变量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各时间段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Grant氏二分法变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护理工作中使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既可以缩短其苏醒时间,又能够下调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提升Grant氏二分法变量评分,促使患者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昏迷患者 感官促醒护理干预 传统护理模式 苏醒时间 神经功能 感官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