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感官模态对织物湿感觉的影响
1
作者 谭轶丹 张昭华 李诗涵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8,共7页
为探究触觉、视觉、听觉的多感官模态是否比单触觉模态具有更高的湿感觉辨别能力,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和信号检测论的方法评价织物的湿感觉强度与敏感度。21名受试者分别在3种感官模态(触觉单模态、视触觉双模态和视触听三模态)下触摸... 为探究触觉、视觉、听觉的多感官模态是否比单触觉模态具有更高的湿感觉辨别能力,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和信号检测论的方法评价织物的湿感觉强度与敏感度。21名受试者分别在3种感官模态(触觉单模态、视触觉双模态和视触听三模态)下触摸湿织物,同时记录受试者的指温和湿感觉大小。结果表明:在敏感度评价中,多感官模态(视触觉双模态、视触听三模态)比单感官模态的湿敏感度更高,更易辨别织物间湿度差异;在强度评价中,感官模态对湿感觉强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织物类型与加湿量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在高水平加湿量下,对Coolmax■的湿强度评分明显最低。研究结果丰富了湿感觉多感官成因的理论基础并为人机交互的舒适性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感觉 感官模态 织物性能 信号检测论 动态接触
下载PDF
端阳百音——基于艺术疗愈视角下的多感官交互装置设计研究
2
作者 陆玥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1期84-86,共3页
为解决现代年轻人因工作压力而引发的焦虑和自我逃避情绪问题,进行了交互装置设计研究。基于艺术疗愈的视角,将多模块感官理论与装置艺术相融合。通过人机交互形式,将观众创作的视觉维度画面转化为与自然白噪音相关音乐。将艺术领域的... 为解决现代年轻人因工作压力而引发的焦虑和自我逃避情绪问题,进行了交互装置设计研究。基于艺术疗愈的视角,将多模块感官理论与装置艺术相融合。通过人机交互形式,将观众创作的视觉维度画面转化为与自然白噪音相关音乐。将艺术领域的自我概念疗愈理论与通感相融合,通过环境引导与沉浸感营造,使那些在压力下寻找情感出口的个体能够更好地自我表达。本装置试图解决传统绘画疗愈方式难以提供的沉浸式体验和深度参与的问题,使在当下社会中无法脱离激烈竞争的青年人群体,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更深层次的情绪表达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疗愈 交互装置 模态感官 人机交互 自然声音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感官体验的儿童音画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晓英 余亚平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6-744,共9页
为解决儿童图画教育的单一灌输形式和传统图画绘制方式引起的儿童思维受限、互动不足等问题,构建基于多模态感官体验的儿童音画交互系统。该系统基于儿童感官行为能力特征,融合视听感官属性并根据交互设计中人与物的关系匹配儿童音画交... 为解决儿童图画教育的单一灌输形式和传统图画绘制方式引起的儿童思维受限、互动不足等问题,构建基于多模态感官体验的儿童音画交互系统。该系统基于儿童感官行为能力特征,融合视听感官属性并根据交互设计中人与物的关系匹配儿童音画交互的设计需求,构建儿童音画交互行为;应用可视化技术方法,建立声音与图画的映射和儿童音画交互平台。通过创新绘画体验,使儿童音画创作方式更加丰富、多元,扩展儿童认知能力边界。运用模糊德尔菲法收集和筛选影响儿童绘画的指标因素并确定发声绘画体验指标模型,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要素权重,采用访谈形式结合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儿童用户相关实验,验证平台的可行性。以儿童发声作为图画创作的介质,改变传统图画手、脑、眼并用的绘制方式,从而优化儿童的绘画互动体验与提高图画创作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感官体验 视听交互 儿童音画交互平台 声音可视化 音画映射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研究
4
作者 马晓莉 徐红艳 《美眉》 2022年第6期65-67,共3页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多种感官,采用图像、声音、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手段和符号模态来进行交际,完成意义的表达和构建,实现交流互动。本文基于多模态理论研究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认为多模态就是教师使用多种交流方式,包括言语和非言语...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多种感官,采用图像、声音、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手段和符号模态来进行交际,完成意义的表达和构建,实现交流互动。本文基于多模态理论研究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认为多模态就是教师使用多种交流方式,包括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如口语、书面语、手势、表情等),借助教学辅助工具,将多种符号模态(如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官模态相结合进行课堂交流互动,从而建构意义的过程。英语听力多模态教学模式包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教师角色研究和评估模式研究三部分。关键词:多模态话语;符号模态;感官模态;多模态教学一、背景以用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多种感官,采用图像、声音、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手段和符号模态2016年,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来进行交际,完成意义的表达和构建,实现交流互动。多模要求英语听力教学应从三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听力实际运用能态话语分析理论亦称为批判性社会符号,它将社会符号学作力,听懂不同难度级别的听力材料,最终能促进学生的实际为其研究视角,以批判话语分析为基础,结合了系统功能语交流能力和文化素养,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法、社会符号学及传统的话语分析等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师迫切需要运用适当的教学理论,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掌握听并以此得以发展。把多模态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力的学习技巧和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提高听力水平,模态理论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是学界探索的方向之一。并扩充英语知识范围。本文基于多模态理论研究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认为多但是现阶段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听力模态就是教师使用多种交流方式,包括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课程,课时有限,缺乏充足的听力训练,并且学生对听力学(如口语、书面语、手势、表情等),借助教学辅助工具,习有着畏难情绪,学生听力学习能力并没有实际提高,从而将多种符号模态(如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与学生的也减少了学生课下听力自主学习的兴趣。所以,从多模态理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官模态相结合进行课堂交论出发,英语听力教学通过使用PPT等多媒体技术手段,运流互动,从而建构意义的过程。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符号资源,组合成为多种模态。依靠这样的技术支撑,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课堂三、听力课堂中多模态教学原则教学的内容,学生降低学习的畏难心理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一)主体适配原则习兴趣,增加课后自主学习时间,从而双向促进听力的教与学。英语听力教学课堂有教师和学生两类主体,教师为主,二、理论基础学生为辅。多模态听力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模态形式的灵活运多模态又叫多符号,包括语言、图片、声音以及其他可用,提供更加真实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在多模态教学过程中,66教学研究美眉·教研与美育2022.06一方面教师通过把文字、图片、动画、声音、音乐等互相结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五大听力教学框架(Affective构成不同的符号模态;一方面学生根据教师构成的符号模态,Frame,TopDownFrame,BottomUpFrame,Interactive配合做出相对应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感官模态。教Frame,AutonomousFrame),在遵循听力课堂多模态教学原师和学生两大主体,通过丰富的多模态课堂交流活动,相互则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灵活有效运用配合,提高教学效率,刺激学习兴趣,促进语言学习。多种符号模态(如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设计不同(二)阶段适配原则难度的刺激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听说整个听力课堂教学可以分为课前背景信息导入、课中听教学活动,由易到难、由信息输入到语言输出、由个人到小力题目练习、课后自主加强练习三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是紧组活动,使学生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密联系、及其重要的。多模态听力教学应改针对不同的教学兴趣。同时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听说学习技巧和自主学习策阶段,选择适当的模态组合,体现模态的适配性,保证课堂略,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主要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前背景信息导入阶段,教师要灵活运包括以下三个环节:用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和文字模态的组合模式;在课上听力听力练习之前: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要检测学生课前预习练习阶段,教师不仅要播放视频音频,按计划开展设计好的情况,并带领学生结合题目信息对听力材料进行预测。在教教学活动,而且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话语 符号模态 感官模态 模态教学
下载PDF
多模态感官系统:天官、仿人机器人、“修辞即做人”新释 被引量:10
5
作者 顾曰国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67,共20页
多模态感官系统指神经科学定义的感官模态。人体有许多种感官模态,本文仅讨论俗称的五官。文章分别讨论荀子天官论,中医四诊和五官论,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五官论,洛克、康德和佩斯的感官体验论,脑神经科学感官模态研究,仿人机器人的触觉与... 多模态感官系统指神经科学定义的感官模态。人体有许多种感官模态,本文仅讨论俗称的五官。文章分别讨论荀子天官论,中医四诊和五官论,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五官论,洛克、康德和佩斯的感官体验论,脑神经科学感官模态研究,仿人机器人的触觉与机器手研究,以及从手到直立人到智人的进化。古今中外研究概括起来呈现六个趋向:五官与做人、五官与知识(含心理)、五官与疾病、五官与神经科学(含认知)、五官与人机互动、五官与仿人机器人。文章最后介绍Searle的生物自然主义语言观。结合古今中外对触觉、特别是手的研究,提出“修辞即做人”新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 模态感官 体验知识论 生物 自然主义 语言观
原文传递
当下亲历与认知、多模态感官系统与大数据研究模型--以新生婴儿亲历为例 被引量:22
6
作者 顾曰国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513,共39页
研究当下认知是认知科学的前沿课题。早期的认知革命有三个默认的命题:认知独立观、人脑软硬件模型观、情感策略性排除观。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挑战这三个默认命题,引发认知革命内部的革新,开始了身构心智/认知的研究,研究当下认... 研究当下认知是认知科学的前沿课题。早期的认知革命有三个默认的命题:认知独立观、人脑软硬件模型观、情感策略性排除观。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挑战这三个默认命题,引发认知革命内部的革新,开始了身构心智/认知的研究,研究当下认知正是革新的一部分。本文旨在探索多模态感官系统支撑下的当下认知。本文的研究策略是从当下认知的上位——当下亲历入手,把当下认知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结合起来。人的一生,从娘胎到坟墓,在不停地做当下亲历与认知,产生巨大的数据。本文提出研究当下亲历与认知的3E模型和大数据公式(the(dimensional)self{…{}…}),指出当下亲历与认知的四原则以及当下认知的四个基本属性。本文运用贴真建模的方法对当下亲历与认知做实证性研究,通过新生婴儿啼哭-看护人安慰的音视频真实语料的语用分析演示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下亲历 当下认知 3E模型 大数据公式 模态感官系统 贴真建模
原文传递
多模态感官系统与语言研究 被引量:53
7
作者 顾日国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8-469,共22页
本文旨在梳理多模态感官系统与语言跨学科研究的部分成果。文章首先澄清术语的用法。汉语"多模态"对应于英文的肌multi+modality,即神经医学定义的"多模态感官系统"。文献梳理按两条主线进行:一是基于单模态感官的... 本文旨在梳理多模态感官系统与语言跨学科研究的部分成果。文章首先澄清术语的用法。汉语"多模态"对应于英文的肌multi+modality,即神经医学定义的"多模态感官系统"。文献梳理按两条主线进行:一是基于单模态感官的语言学理论,包括乔姆斯基的语言器官论和福德的言语模块论;二是基于多模态感官的语言学理论,包括皮亚杰的经验建构主义、卡密洛夫一史密斯的成长理论、琼森的造义理论,以及笔者的多模态充盈论。文章同时介绍胚胎学对听觉模态、视觉模态的研究,以及触觉与情感依附的研究等。文章重点讨论多模态研究的三个理论问题:多模态转换、多模态搭配与多模态过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感官 感官-运动行为语言器官 言语模块化造义 模态转换 模态搭配 模态过滤器
原文传递
数藏3.0趋向下“数实耦合”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忠强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75,共2页
本文从“数实耦合”概念出发,将产品数字与实体形式作为感官媒介,通过以感官模态解构重筑产品数实表征的方法、以感官隐喻映射塑造文化感知范式的方法,和以概念混合实现集体共情文化生成方法的融合构建,服务即将到来的数藏3.0“数实耦... 本文从“数实耦合”概念出发,将产品数字与实体形式作为感官媒介,通过以感官模态解构重筑产品数实表征的方法、以感官隐喻映射塑造文化感知范式的方法,和以概念混合实现集体共情文化生成方法的融合构建,服务即将到来的数藏3.0“数实耦合”态的文创产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藏3.0 数实耦合 感官模态 文创产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