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位视点与通感体验:感官民族志纪录片的“感知真实性”
1
作者 成亚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69,84,共7页
在日渐场景化的媒介传播语境下,感官民族志纪录片以视点转移和具身参与为主体特征,通过极具交互性、沉浸感及在场感的创作理念,超越并颠覆传统纪录影像的“视觉中心主义”,实现自身的“感官转向”。首先,对拍摄者和摄影机原本的“客位... 在日渐场景化的媒介传播语境下,感官民族志纪录片以视点转移和具身参与为主体特征,通过极具交互性、沉浸感及在场感的创作理念,超越并颠覆传统纪录影像的“视觉中心主义”,实现自身的“感官转向”。首先,对拍摄者和摄影机原本的“客位”视角进行隐匿与移情,转变为文化持有者的“主位”视点;其次,以体感“模仿”的方式将视听感知具象化,使得观众在想象性地亲身参与影片内容建构中产生“通感”体验。而在视点的移位与体感的调动延伸中,感官民族志纪录片的临场性与浸入感特性更加明晰,以此超越文本真实与文化真实,建构以全部身体感官为接受载体的“感知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民族志纪录片 感知真实性 主位视点 通感体验
下载PDF
论哈佛感官民族志实验室纪录片的身体在场与沉浸想象
2
作者 李欣泽 《民间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122-130,共9页
感官民族志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野,以“身体感”为研究起点,同时借助多感官联觉机制重新建立身体与地方,社会与文化的对话空间。而拉康将研究重点放在人类的无意识上,即想象界,并指出其带有某种文化的秩序性和社会层面的隐含意义。哈佛... 感官民族志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野,以“身体感”为研究起点,同时借助多感官联觉机制重新建立身体与地方,社会与文化的对话空间。而拉康将研究重点放在人类的无意识上,即想象界,并指出其带有某种文化的秩序性和社会层面的隐含意义。哈佛感官民族志实验室是艺术与民族志创造性结合的产物,鼓励展现和构建多层次的、言语难以企及的社会体验和文化主体性,其纪录片作品旨在通过生动的影像媒介传达情绪状态和审美感官的沉浸式体验,并通过真实的田野环境、田野人事、田野文化探索人类的身体实践和情感结构,拓展和重塑创作者及观众的感官边界与想象空间。从而在深刻反思自身与他者关系的基础之上,实现影像民族志的空间建构与跨文化交流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民族志 民族纪录片 身体在场 感官同一性 想象的能指
下载PDF
新媒体和感官民族志在研究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塔玛拉·尼科利克·杰里奇 刘芯会(译) 《民间文化论坛》 2018年第5期27-32,共6页
作者简要回顾了文化影像记录的历史发展,提出了以银版照相为开端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参与式研究和数字技术的积极运用。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感官民族志与新媒体可以作为记录和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也应当考虑在当今合作、共享和数字化... 作者简要回顾了文化影像记录的历史发展,提出了以银版照相为开端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参与式研究和数字技术的积极运用。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感官民族志与新媒体可以作为记录和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也应当考虑在当今合作、共享和数字化的大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限制。这与有关权威科学观点的后现代批判以及社区在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时所面临的危机是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人类学 感官民族志 新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以豫东地区S念佛堂的田野考察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艳艳 《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4期5-16,共12页
在感官民族志与“身体感”理论的观照下,以豫东地区s念佛堂的田野调查为核心,呈现念佛堂对信众身体的规训,并围绕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困”与“哭”这两个充满张力的身体经验进行讨论,考察信众的身体感觉、修行实践与其文... 在感官民族志与“身体感”理论的观照下,以豫东地区s念佛堂的田野调查为核心,呈现念佛堂对信众身体的规训,并围绕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困”与“哭”这两个充满张力的身体经验进行讨论,考察信众的身体感觉、修行实践与其文化观念的关系。“困”所体现的苦行克制精神,与酣畅痛哭这一激烈奔放的情感抒发方式,看似截然相反,实则相辅相成。二者一张一弛,既调节了信众修行实践的节奏,又微妙地保持了信众身心的平衡。在民族志的呈现过程中,研究者自身的身体感受与经验亦占据了一定的位置。研究者通过尝试与被研究者的身体感觉产生“通感”,从而推动了田野调查与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在此意义上,这一个案可以说是感官民族志的一个书写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感 感官民族志 修行 念佛堂
下载PDF
论感官民族志电影《利维坦》中的声音景观
5
作者 颜嘉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第24期167-169,共3页
感官民族志电影《利维坦》包含了自然声、机械声、人声三种基本声音要素,三种要素构成了影片的声音内容,也是声音景观构建的基础材料。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感官感知为线索,人、景、声的互动为框架,描绘了影片声音要素与感觉记忆的互动路线... 感官民族志电影《利维坦》包含了自然声、机械声、人声三种基本声音要素,三种要素构成了影片的声音内容,也是声音景观构建的基础材料。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感官感知为线索,人、景、声的互动为框架,描绘了影片声音要素与感觉记忆的互动路线,书写了作为现代性声音的声音要素在时代洪流中的特殊形态与文化意义。饱满的声音景观是影片的主要特征之一,也展现出了其佐证影片真实性、丰富文化与审美体验、阐发文化意蕴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维坦》 感官民族志电影 声音要素 声音景观
下载PDF
感官电影与感官民族志:通过体验“真实”重新构想人类学电影
6
作者 理查德·佩尼亚(受访) 姚睿(采访) 刘志垚(采访)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1,1,共8页
理查德·佩尼亚(Richard Peña),为感官电影、当代“非虚构电影”制作和感官民族志学的融合提供了深入见解。在访谈中,理查德·佩尼亚教授追溯了感官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其与印象派艺术的紧密联系,强调了追求“体验真实... 理查德·佩尼亚(Richard Peña),为感官电影、当代“非虚构电影”制作和感官民族志学的融合提供了深入见解。在访谈中,理查德·佩尼亚教授追溯了感官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其与印象派艺术的紧密联系,强调了追求“体验真实”的核心精神。他以感官民族志实验室出品的作品《利维坦》(Leviathan)为案例,分析了通过个人主观视角增强体验真实性的方式,与当代人类学承认研究者固有主观性的观点相呼应。理查德·佩尼亚教授还审视了影视技术,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对民族志电影感官体验的增强作用并讨论了在数字平台全球普及背景下电影节的角色转变。理查德·佩尼亚的观点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纪录片的传统概念,关注电影创作者和人类学家为理解人类文化作出的贡献,为纪录片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思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电影 感官民族志 人类学 感官民族志实验室 纪录片
原文传递
感官民族志:理论、实践与表征 被引量:58
7
作者 张连海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67,124-125,共13页
随着知觉现象学的发展,人们日益感到,身体的"缺席在场"依然是一个切实存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具身体现研究,即身体研究由"身体观"转向"身体感"。感官民族志不仅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新研究领... 随着知觉现象学的发展,人们日益感到,身体的"缺席在场"依然是一个切实存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具身体现研究,即身体研究由"身体观"转向"身体感"。感官民族志不仅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新研究领域——身体感,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新的方法论。以知觉现象学、人文地志学为理论基础的感官民族志,其实践与其被定义为参与、观察和言语互动的混合,毋宁为一个具身的、具地的、感官性的和移情性的学习过程。感官民族志力求多媒体表征,意在寻求观众或读者的移情性参与,以此激发出他们的亲切感和"通感",使他们获得充分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民族志 具身体现 感官同一性 具地体现
原文传递
感官民族志:超越主客体的感官唤醒--人类学纪录片的边界重塑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婉乔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91,共9页
感官民族志电影在多感官、具身体验、具地体验的人类学实验中不断突破传统人类学纪录片的边界,探寻从视听出发延展至多感官知觉所承载的对人类学的反思意义。感官民族志通过“体感视觉”传递被观察环境中的多元具身体验。一方面,多感官... 感官民族志电影在多感官、具身体验、具地体验的人类学实验中不断突破传统人类学纪录片的边界,探寻从视听出发延展至多感官知觉所承载的对人类学的反思意义。感官民族志通过“体感视觉”传递被观察环境中的多元具身体验。一方面,多感官唤醒对传统视觉中心主义的范式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也间接批判了民族志影像拍摄与被拍摄者主客体绝对二分的阶级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民族志 民族纪录片 体感视觉 人类学
原文传递
感官新闻初探:数字新闻的媒介形态与研究路径创新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雅兰 《新闻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12,22,共10页
数字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新闻的呈现形态,VR新闻、新闻游戏、播客新闻等新兴新闻形态触发和调动了人的视觉器官、听觉器官、触觉器官等多种感官,“感官新闻”由此产生。首先,本文梳理了在人文社科领域“感官转向”大背景下,感官和身体问题... 数字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新闻的呈现形态,VR新闻、新闻游戏、播客新闻等新兴新闻形态触发和调动了人的视觉器官、听觉器官、触觉器官等多种感官,“感官新闻”由此产生。首先,本文梳理了在人文社科领域“感官转向”大背景下,感官和身体问题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浮现;接着,在与“新闻的感官主义”的辨析中,本文将感官新闻定义为调动或激发用户身体感官参与的新闻,并总结出其在内容主题、呈现形态和叙事方式上的特征。本文认为,感官新闻不仅概括了当前数字新闻业的形态特征和发展趋势,也提供了新闻学研究的创新路径:将感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特别是感官民族志等方法有助于数字新闻实践研究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新闻 感官转向 具身 沉浸传播 感官民族志
原文传递
身体现象学视角下徒步旅游者Flow体验的生成与意义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洋 周星 +2 位作者 徐颖儿 吴问津 袁佳欣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身体转向"的背景下,微观身体逐渐成为窥探旅游体验的关键视角。文章基于身体现象学,构建了旅游者心流(Flow)体验生成与意义分析框架,利用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感官民族志等方法对稻城亚丁徒步旅... 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身体转向"的背景下,微观身体逐渐成为窥探旅游体验的关键视角。文章基于身体现象学,构建了旅游者心流(Flow)体验生成与意义分析框架,利用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感官民族志等方法对稻城亚丁徒步旅游者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徒步旅游者的旅游世界"知觉场"形成源于外部环境对其身体感觉、运动通道、多感官知觉等具身体验的不断刺激;(2)作为"具身-认知"的过程,徒步旅游者Flow体验生成源于技能与挑战的平衡,且主客互动推动旅游者获得新的认知体验;(3)徒步旅游者Flow体验的意义蕴含在具身实践的身体知觉与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中,并通过主体知觉意识、情感体验、价值判别呈现;(4)Flow体验状态意味着幸福情绪的获得,最终给予真实自我和真实世界的价值判断。研究尝试从身体现象学视角出发,对体验领域的Flow体验进行研究,是对旅游体验研究话题扩展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现象学 Flow体验 意义 感官民族志 徒步旅游者
下载PDF
对环境的错误知觉——评蒂姆·英戈尔德的研究及人类学理论中感觉运用的另类指南
11
作者 黄筱茜(译)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2年第2期34-55,465,共23页
本文从社会与感官人类学(sensory1anthropology)角度,对蒂姆·英戈尔德的研究做出批判性评价。英戈尔德对于技能获得(enskillment)、运动、过程和增长的强调,无疑具有创新意义;但他提出的感觉“互换”以及将复数的人减化为普遍化个... 本文从社会与感官人类学(sensory1anthropology)角度,对蒂姆·英戈尔德的研究做出批判性评价。英戈尔德对于技能获得(enskillment)、运动、过程和增长的强调,无疑具有创新意义;但他提出的感觉“互换”以及将复数的人减化为普遍化个体,蕴含着将感觉与人抽象化,这些方面则有待商榷。普遍认为英戈尔德的人类学是前-文化与后-社会人类学,其结果是忽视感觉的社会性和知觉的文化中介性,他的“直接知觉”说尤成问题。不同于他对“线条生活”的强调,本文立足感觉生活;不同于他对社会性的轻视,本文认同知觉的政治,这种政治影响着大多数感知行为。最后,文章讨论了如何感性化呈现人类学理论,以及如何实践感官民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生态心理学 可供性 感官民族志 知觉的文化偶然性 感觉的社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