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感应思想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忠 高道才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0-72,80,共4页
感应思想是《周易》的基本和核心思想,也是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形成和特点的重要途径。《周易》中的感应思想有同类相感和阴阳感而为一两个方面,前者本质上是形式逻辑中的类比推理,但比类比推理有更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后者本质上是对... 感应思想是《周易》的基本和核心思想,也是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形成和特点的重要途径。《周易》中的感应思想有同类相感和阴阳感而为一两个方面,前者本质上是形式逻辑中的类比推理,但比类比推理有更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后者本质上是对立统一规律,但由此导致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争性,则又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感应思想
下载PDF
天人感应思想与汉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被引量:3
2
作者 范丽敏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4期14-18,共5页
从某种意义上讲,两汉时期的一切文化与制度都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与制约,尤其是在建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社会保障措施的过程中,将天人感应思想奉为重要的理论依据。面对“灾异”,社会保障主体的种种表现、社会保障措施的贯彻执行,无... 从某种意义上讲,两汉时期的一切文化与制度都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与制约,尤其是在建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社会保障措施的过程中,将天人感应思想奉为重要的理论依据。面对“灾异”,社会保障主体的种种表现、社会保障措施的贯彻执行,无不包蕴着天人感应思想,无不与祥瑞灾异有关联,而此举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在加强政府社会保障职能、重视民本思想、强化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社会四个方面,汉代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感应思想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措施 社会保障主体
下载PDF
两晋南北朝佛教感应思想略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宗慧 《佛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1-271,共11页
感应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一大重要内容,佛教传入中国后,以中国原有的这一思想为基础,结合了印度佛教本身具有的感应思想,在佛教内部形成了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感应思想。本文重在阐述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感应思想,而且主要是从当时的著... 感应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一大重要内容,佛教传入中国后,以中国原有的这一思想为基础,结合了印度佛教本身具有的感应思想,在佛教内部形成了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感应思想。本文重在阐述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感应思想,而且主要是从当时的著名佛教代表人物的著作思想中寻找当时佛教感应思想的样态,以这些潮流代表人物的思想言论为依据,对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感应思想以归举"机缘感应思想"和"因果感应思想"为代表,对其略加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南北朝 佛教感应思想 机缘感应 因果感应 业感
下载PDF
审美感兴论与中国哲学中感应思想的相通与相异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晶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7-184,共8页
感应思想在中国哲学中源远流长,从《周易》开始,感应就成为万物生成的基本理念。阴阳二气的交互运动,即为感应。感应可分为同类感应与异类感应,又可分为物质感应、精神感应和审美感应。感应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宇宙生成论的基本模式... 感应思想在中国哲学中源远流长,从《周易》开始,感应就成为万物生成的基本理念。阴阳二气的交互运动,即为感应。感应可分为同类感应与异类感应,又可分为物质感应、精神感应和审美感应。感应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宇宙生成论的基本模式。在文学艺术创作理论中,感兴是一个基本范畴。感兴是由“赋比兴”之“兴”发展而来,其本义为“触物而起情”。感兴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感应,但它与感应又并非同一畛域。感应是哲学范畴,感兴则属于文艺创作论。二者的相通之处,一在其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二在其普遍存在性。感兴的独特之处在于,特指作家艺术家创作时的巅峰体验,并且是艺术杰作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思想 审美感兴 阴阳 中国哲学 艺术创作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危机的释因逻辑、行为塑造与文化特征——以“天人感应”思想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郅强 尉馨元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0-67,共8页
"天人感应"思想是人们在探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过程中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说它架起了人与自然、自然灾异与社会性危机以及天道与王道之间的桥梁。"天人感应"思想与传统危机休戚相关,首先,... "天人感应"思想是人们在探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过程中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说它架起了人与自然、自然灾异与社会性危机以及天道与王道之间的桥梁。"天人感应"思想与传统危机休戚相关,首先,天灾人祸本来就是其理论构成的基本要素;其次,在其理论框架下塑造了对传统危机认知的释因逻辑和应对的行为模式;再次,在其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了传统危机文化的"自我意识""以德治灾""同类互动"等主要特征。可以说"天人感应"思想是研究中国传统危机文化的重要线索,在中国传统危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感应思想 传统危机文化 危机治理
下载PDF
汉晋二种复生类型发微
6
作者 张庆民 《文学与文化》 2015年第4期41-48,共8页
汉晋之间,产生不少复生传闻。这些复生传闻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思想有关,涉及当时现实政治问题;一类与道教房中修炼观念有关。理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解读、阐释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是有益的。
关键词 汉晋复生传闻 阴阳五行天人感应思想 道教房中修炼观念
下载PDF
《周易·咸卦》之“感应”思想对师生虚拟交往的启示
7
作者 姚玉平 张瑾 《学园》 2017年第11期176-177,共2页
《周易·咸卦》中的'感应'思想是中华文化为人处事、人际交往中所提倡的'天下和'的基本精神的体现,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师生虚拟交往中有效沟通的指南。'感应'思想对师生间虚拟交往中的启示是:至诚的... 《周易·咸卦》中的'感应'思想是中华文化为人处事、人际交往中所提倡的'天下和'的基本精神的体现,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师生虚拟交往中有效沟通的指南。'感应'思想对师生间虚拟交往中的启示是:至诚的态度、彼此的尊重、教育者的包容和以心相感,从而实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咸卦》 感应思想 虚拟交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