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性·感性·理性·灵性——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指导
1
作者 朱月秀 《精品生活》 2023年第17期0051-0053,共3页
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提出,重新定义了小学语文育人定位,引发关于教学方法的深度思考。写作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改革中首当其冲。如何实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提质增效,推动学生的写作走向个性化、灵活化、情感化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 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提出,重新定义了小学语文育人定位,引发关于教学方法的深度思考。写作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改革中首当其冲。如何实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提质增效,推动学生的写作走向个性化、灵活化、情感化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核心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知性、感性、理性、灵性四个维度着手,针对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以期引导学生丰富写作素材、优化写作方法、延展写作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个性化写作 知性 感性 理性 灵性
下载PDF
“绿色”辨义:从感性直观到知性分析再到理性综合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志斌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9,共4页
本文从视觉、联觉、象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绿色”的感性直观的含义 :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 ;从优先考虑环境属性的角度阐明了“绿色”的知性分析的含义 :节约、回用、循环 ;并在感性直观、知性分析含义的基础上 ,厘清了“... 本文从视觉、联觉、象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绿色”的感性直观的含义 :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 ;从优先考虑环境属性的角度阐明了“绿色”的知性分析的含义 :节约、回用、循环 ;并在感性直观、知性分析含义的基础上 ,厘清了“绿色”的哲学意蕴 :生生、协变、臻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直观 知性分析 绿色 视觉 联觉 象征 绿色技术 理性综合
下载PDF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建构——设计表达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苑宏刚 齐伟民 李险峰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4-66,78,共4页
设计表达是设计师运用各种绘图媒介来辅助设计思考并把这个思维过程图象化的一种手段.对于设计表达课程的实践教学,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理解设计,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设计表达课程应尽量... 设计表达是设计师运用各种绘图媒介来辅助设计思考并把这个思维过程图象化的一种手段.对于设计表达课程的实践教学,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理解设计,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设计表达课程应尽量科学化,努力建构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表达课程 建构 感性认识 理性思维
下载PDF
旅游节日的感性化趋势与理性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银兵 李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63,共7页
作为地方性知识和民间智慧库的传统节日,是唤起人们文化记忆和文化乡愁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社会现代性文化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地方知识转向文化资本、表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进程中,旅游节日呈现出的表层... 作为地方性知识和民间智慧库的传统节日,是唤起人们文化记忆和文化乡愁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社会现代性文化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地方知识转向文化资本、表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进程中,旅游节日呈现出的表层化理念、碎片化形式、感性化群聚及奴役性后果等感性化趋势,一方面让多元主体、时间弥合、空间跨越、去魅化等节日特征很好地符合和迎合了当代人的文化和心理需要,但另一方面节日文化本身独具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意义则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遮蔽。因而,旅游节日发展既要充分顾及现代人的需要,也要遵循文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走一条感性化过程中的理性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节日 感性 理性建构 人文价值
下载PDF
知性、感性、理性的交相融萃——略论大连广播电台新闻频道主持人红梅的主持风格
5
作者 姜华 《记者摇篮》 2007年第1期30-31,6,共3页
关键词 主持风格 广播电台 大连地区 主持人 新闻频道 知性 感性 理性
下载PDF
感性·知性·理性——以于漪为例浅析语文教师素养构成
6
作者 程翔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8年第6期4-9,共6页
感性素养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没有美好的人性,就教不好语文。知性素养体现语文学习的宽度,体现语文教育求道、修道的过程;没有对语文之道的执着追求,也教不好语文。理性素养体现语文教育的自信,是灵魂;没有... 感性素养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没有美好的人性,就教不好语文。知性素养体现语文学习的宽度,体现语文教育求道、修道的过程;没有对语文之道的执着追求,也教不好语文。理性素养体现语文教育的自信,是灵魂;没有对语文教育的坚定信仰,不可能教好语文。良好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素养,构成了于漪老师人性素养的三大基石,支撑起了于漪语文教育的大厦,最终使其成为杰出语文教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漪 语文教师素养 感性 知性 理性
下载PDF
评康德的感性、知性、理性的学说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建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年第3期194-197,共4页
伊曼努尔·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比的。对于他的哲学,特别是他关于感性、知性、理性学说更需要深入的研究,我认为康德感性、知性、理性学说既具有唯心主义倾向,又包含着某些唯物论和... 伊曼努尔·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比的。对于他的哲学,特别是他关于感性、知性、理性学说更需要深入的研究,我认为康德感性、知性、理性学说既具有唯心主义倾向,又包含着某些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合理成分。因此,准确评析康德感性、知性、理性学说,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进认识论的探索以及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知性 理性 形而上学
下载PDF
康德论感性、知性和理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黄见德 《江西社会科学》 1984年第2期85-90,共6页
认识的发展过程问题,不少人认为早就解决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又把它作为需要加以探讨的问题,重新提了出来。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总结和概括当代科学和实践提供的材料和经验,但是,借鉴和汲取哲学史上哲学家在解决这个问题... 认识的发展过程问题,不少人认为早就解决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又把它作为需要加以探讨的问题,重新提了出来。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总结和概括当代科学和实践提供的材料和经验,但是,借鉴和汲取哲学史上哲学家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成果和营养,也是必要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对于认识的发展过程有过细致的研究和系统的论述。无论他的理论成就还是失误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感性 人类理性 唯理论 认识过程 经验论 知性认识 黑格尔 感性材料 认识论
下载PDF
非理性何以“可见”:交往革命的心理转向与日常现实的媒介再造
9
作者 张铁云 李文洁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6,共7页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类社会整体上处于机构化运行状态,理性逻辑规制着各种元素的出场、组合调配与再生产,欲望、情感以及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在传播实践中被迫“让渡”。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全方位沉降以及赋权/赋能的重要机制...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类社会整体上处于机构化运行状态,理性逻辑规制着各种元素的出场、组合调配与再生产,欲望、情感以及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在传播实践中被迫“让渡”。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全方位沉降以及赋权/赋能的重要机制,激活了无穷无尽的个体和社会要素,创设出一种新的社会交往场景,人们更重视使用媒介时的情感体验和感性互动。趣缘链接和关系认同的内在装置,使社交媒体的空间生产从一开始便铺展于非理性逻辑,感性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和存在方式越发可见。这一现象,既明证了交往革命牵引于社会化媒体的属性偏好,也宣告了理性主义哲学在奔波千年之后必须重新回到存在本身,观照人的非理性和感性实践。基于此,文章结合媒介学相关知识,围绕交往革命的心理转向及其生成机制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交往革命 理性逻辑 媒介化建构 感性实践
下载PDF
感性、知性、理性与“具体—抽象—具体”
10
作者 翁美琪 《社会科学》 1984年第8期32-34,共3页
从康德到黑格尔,都将感性、知性、理性看成认识能服展的三个阶段。 这一划分与马克思的“抽象——具体”(即感性具体——理智抽象——理性具体)的科学方法是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认识阶段划分对此不应忽视,本文愿试析之。
关键词 黑格尔 感性认识 理性阶段 康德 感性具体 理性具体 马克思 知性认识 认识过程 阶段划分
下载PDF
论现代建筑的形式逻辑:理性原则的递归
11
作者 成雨潼 《艺术研究快报》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本文通过结合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密斯·凡·德·罗的《新建筑》以及阿道夫·卢斯的《装饰与罪恶》,剖析现代主义建筑的近似性与侧重点最初的来源,帮助厘清现代主义逐渐“羽翼丰满”的渐进规律。研究将... 本文通过结合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密斯·凡·德·罗的《新建筑》以及阿道夫·卢斯的《装饰与罪恶》,剖析现代主义建筑的近似性与侧重点最初的来源,帮助厘清现代主义逐渐“羽翼丰满”的渐进规律。研究将从对现代的知性、凭借“无知”的理性、理性的嵌套这三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柯布西耶 密斯·凡·德·罗 阿道夫·卢斯 康德 感性直观 知性 理性 现代性 功能主义
下载PDF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感性、知性和理性
12
作者 江丽娟 《中学语文》 2022年第31期95-96,共2页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四维目标之一,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促进学生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四维目标之一,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促进学生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本文基于这一素养目标,探讨了语文课堂中融合和贯穿的感性、知性和理性认识,并提出了理性认识可以成为更直观、更敏捷的直觉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感性 知性 理性
下载PDF
基于感性认识下的理性课堂——对“分式”复习课的思考
13
作者 陆军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12年第4期21-22,共2页
1背景分析1.1课题的由来本节课是"分式"的复习课.笔者从教和学2个角度,对传统复习课的模式进行改进,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体系,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1.2学情分析,
关键词 感性认识 复习课 分式 理性 课堂 建构知识 学情分析 数学本质
下载PDF
知性理性四义辩
14
作者 张凌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25,共4页
宋祖良同志著长文力辨知性、理性非指认识阶段而指思维方法。诚然,思维方法说是有根据的,但认识阶段说并非就是“缺乏历史观点”的杜撰。考之康德、黑格尔,两说均有根据;不仅如此,而且不限于这二义。试为辨说。 (一)知性、理性在康德那... 宋祖良同志著长文力辨知性、理性非指认识阶段而指思维方法。诚然,思维方法说是有根据的,但认识阶段说并非就是“缺乏历史观点”的杜撰。考之康德、黑格尔,两说均有根据;不仅如此,而且不限于这二义。试为辨说。 (一)知性、理性在康德那里首先是指认识能力 康德对认识论的研究是从对认识能力的考察入手的,所以,知性、理性在他那里首先是指认识能力。 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作了感性、知性、理性三重划分。 感性即直观,“对象是通过感性而被给予我们的”,“通过我们被对象所激动这种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能力(接受性),叫做感性”。 感性管直观,知性则管思维,“使我们思维感性直观的对象的能力是知性”。知性的范畴为形式和构架,对感性表象进行综合,使之具有规律性的联系,形成现象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康德 知性理性 感性直观 认识能力 无限物 思维方法 认识对象 有根 经验科学
下载PDF
理性认识不能划分为知性、理性
15
作者 宋祖良 《社会科学》 1984年第8期35-37,共3页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从认识现象到认识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成为人们划分认识阶段的依据。而知性、理性的问题又曾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对知性、理性加以区分,得到过恩格斯的肯定,因此,在认...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从认识现象到认识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成为人们划分认识阶段的依据。而知性、理性的问题又曾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对知性、理性加以区分,得到过恩格斯的肯定,因此,在认识论问题上,又存在着知性、理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认识 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 《实践论》 思维方法 知性 德国古典哲学 认识本质 认识论问题 恩格斯
下载PDF
开创德国哲学革命的主要理论武器——康德对莱布尼茨和伏尔夫思辩理性超脱感性经验的批判
16
作者 李世军 《榆林学院学报》 1994年第Z1期24-25,共2页
本文认为:康德开创德国哲学革命的主要标志,不仅仅是康德对莱布尼茨和伏尔夫体系中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批判,特别是康德从知性必须与感性相结合,知性的能动作用只能在联络感性材料中实现的观点出发,批驳了莱布尼茨和伏尔夫的超脱感性... 本文认为:康德开创德国哲学革命的主要标志,不仅仅是康德对莱布尼茨和伏尔夫体系中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批判,特别是康德从知性必须与感性相结合,知性的能动作用只能在联络感性材料中实现的观点出发,批驳了莱布尼茨和伏尔夫的超脱感性经验基础的思辩理性,才导致推翻了莱布尼茨和伏尔夫的形而上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形而上学体系 理性心理学 感性 知性 实体
下载PDF
论知性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富忠 《东岳论丛》 2002年第1期55-60,共6页
不同意符合论真理观 ,而提出了对应统一论的真理观 :真理是与被识对象对应统一的知性知识。知性知识是通过感知和求知思维而形成的反映对象的知识。对应统一即异质物结合为一新事物时 ,异质双方与新事物相应方面一一相当的统一。不同意... 不同意符合论真理观 ,而提出了对应统一论的真理观 :真理是与被识对象对应统一的知性知识。知性知识是通过感知和求知思维而形成的反映对象的知识。对应统一即异质物结合为一新事物时 ,异质双方与新事物相应方面一一相当的统一。不同意检验知性知识真理标准的实践观 ,而提出了检验知性知识真理性的对象标准 :检验知性知识真理性的标准 ,是能判定被检知识与对象对应统一与否的被识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检验 符合论真理观 对应统一论 知性知识 观察检验 知性知识 真理标准 对象观 感性知识 理性知识
下载PDF
浅析康德哲学的理性概念——兼谈康德哲学的思想渊源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永泽 《兰州学刊》 2003年第5期27-29,共3页
本文通过论述康德的思想来源 ,分析他的理性概念 ,试图对康德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康德思想的关键点是知性的“构造”性和理性 (狭义 )的“范导”性。理解了“构造”和“范导” 。
关键词 康德 哲学 理性概念 莱布尼茨 休谟 牛顿 卢梭 实践理性 感性 知性
下载PDF
知性: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新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9-72,共4页
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康德和黑格尔都对知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扬弃其合理思想,并赋予知性科学规定性:知性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和思维运动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的思维方法。知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固有的确定性使之既可以走向辩证理性... 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康德和黑格尔都对知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扬弃其合理思想,并赋予知性科学规定性:知性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和思维运动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的思维方法。知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固有的确定性使之既可以走向辩证理性的殿堂,也可以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沼。在认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知性是绝对必要的,它以感性为基础并实现着对感性的超越。知性作为感性和理性的中介,是认识发展到辩证思维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黑格尔 马克思主义 感性 知性 理性
下载PDF
论知性——对中国社会主义认识与实践的反思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强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5-28,共4页
知性是认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范畴 ,康德提出认识应当遵循从“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认识路线 ;黑格尔进一步提出由“感性认识———知性认识———消极理性———积极理性”的认识路线 ;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从“... 知性是认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范畴 ,康德提出认识应当遵循从“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认识路线 ;黑格尔进一步提出由“感性认识———知性认识———消极理性———积极理性”的认识路线 ;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两阶段论的认识路线 ,忽视对知性范畴的研究 ,忽视知性思维阶段的地位和作用 ,致使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和实践中走了弯路 ,犯了错误 ,受到了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性 知性感性 知性理性 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