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知性·感性·理性·灵性——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指导 |
朱月秀
|
《精品生活》
|
2023 |
0 |
|
2
|
“绿色”辨义:从感性直观到知性分析再到理性综合 |
黄志斌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3
|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建构——设计表达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研究 |
苑宏刚
齐伟民
李险峰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
2011 |
2
|
|
4
|
旅游节日的感性化趋势与理性建构 |
李银兵
李丹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5
|
知性、感性、理性的交相融萃——略论大连广播电台新闻频道主持人红梅的主持风格 |
姜华
|
《记者摇篮》
|
2007 |
0 |
|
6
|
感性·知性·理性——以于漪为例浅析语文教师素养构成 |
程翔
|
《中小学教材教学》
|
2018 |
0 |
|
7
|
评康德的感性、知性、理性的学说 |
赵建
|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
2008 |
2
|
|
8
|
康德论感性、知性和理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黄见德
|
《江西社会科学》
|
1984 |
2
|
|
9
|
非理性何以“可见”:交往革命的心理转向与日常现实的媒介再造 |
张铁云
李文洁
|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感性、知性、理性与“具体—抽象—具体” |
翁美琪
|
《社会科学》
|
1984 |
0 |
|
11
|
论现代建筑的形式逻辑:理性原则的递归 |
成雨潼
|
《艺术研究快报》
|
2024 |
0 |
|
12
|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感性、知性和理性 |
江丽娟
|
《中学语文》
|
2022 |
0 |
|
13
|
基于感性认识下的理性课堂——对“分式”复习课的思考 |
陆军
|
《中学教研(数学版)》
|
2012 |
0 |
|
14
|
知性理性四义辩 |
张凌云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5
|
理性认识不能划分为知性、理性 |
宋祖良
|
《社会科学》
|
1984 |
0 |
|
16
|
开创德国哲学革命的主要理论武器——康德对莱布尼茨和伏尔夫思辩理性超脱感性经验的批判 |
李世军
|
《榆林学院学报》
|
1994 |
0 |
|
17
|
论知性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
苏富忠
|
《东岳论丛》
|
2002 |
5
|
|
18
|
浅析康德哲学的理性概念——兼谈康德哲学的思想渊源 |
石永泽
|
《兰州学刊》
|
2003 |
4
|
|
19
|
知性: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主义 |
肖新发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20
|
论知性——对中国社会主义认识与实践的反思 |
刘强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