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性经验描写的“植入”进程——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中的音乐审美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武文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6,共5页
本文通过考察研究已作类分的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中的音乐审美问题,着重阐述其音乐审美价值判断的存在状态及表现方式,以说明感性经验描写在我国音乐批评写作中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 当代中国音乐批评 音乐审美问题 感性经验描写植入 必要性
下载PDF
当代视角下的异域观望——试论西方经典乐评的文本经验及其存在方式
2
作者 武文华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1-99,共9页
文章通过在中国当代音乐批评写作的特定视角下,以国人乐评写作意识、写作状态作为理解、关注对象的出发点,解读西方乐评三百年经典文论的文本现象,在观察其文论整体形式特征、领悟其文本写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试图论述其存在方式,以此倡... 文章通过在中国当代音乐批评写作的特定视角下,以国人乐评写作意识、写作状态作为理解、关注对象的出发点,解读西方乐评三百年经典文论的文本现象,在观察其文论整体形式特征、领悟其文本写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试图论述其存在方式,以此倡导建立中国当代音乐批评写作的某种有效途径即有必要介入的感性经验描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音乐批评 文本经验 音乐审美 本体 存在方式 感性经验描写
下载PDF
何以构建的绝对——针对瓦格纳乐剧《女武神》终曲的二次探讨[1]
3
作者 郭一涟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文是为笔者面对《女武神》终曲[《女武神》的终曲范围在一、二次探讨中,均被笔者限定为从第三幕第三场沃坦的唱段"再见,勇敢又美丽的女儿"起至全剧落幕]的再次探讨。在一次探讨中,笔者对主导动机进行了独立呈列与分别描写,... 本文是为笔者面对《女武神》终曲[《女武神》的终曲范围在一、二次探讨中,均被笔者限定为从第三幕第三场沃坦的唱段"再见,勇敢又美丽的女儿"起至全剧落幕]的再次探讨。在一次探讨中,笔者对主导动机进行了独立呈列与分别描写,进一步提出并尝试作答有关主导动机的结构功能与审美过程中的感性结构力等问题,最终折返至对聆听方式的追索。二次探讨将在此基础上对《女武神》终曲展开感性经验描写,由此再涉感性结构力的意指与聆听方式的寻觅,期以在眼观他者、耳闻绝对和手触己心的反思过后,得着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武神》终曲 感性经验描写 感性结构力 聆听方式
下载PDF
六种姿态及其经验范式——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分类考察与研究
4
作者 武文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7,共7页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类别及其音乐审美问题的考察与研究,初步形成了六大类分及其经验范式的认识,为感性经验描写在我国音乐批评写作中存在的必要性提供基础说服力。
关键词 当代中国音乐批评 六种姿态 考察与研究 感性经验描写 必要性
下载PDF
生命的感悟与激荡的尾声——施尼特凯《第五大协奏曲》、《第六大协奏曲》品评
5
作者 张乐韵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3-68,共6页
《第五大协奏曲》、《第六大协奏曲》是施尼特凯晚期时的作品,不管从风格还是内容上都充满了其晚期时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其晚期时期两首大协奏曲的感性描写,加之理性推断,全面感受了施尼特凯涤荡起伏的一生。
关键词 复风格 感性描写 音乐批评
原文传递
以适度中庸的姿态在古典与现代中间寻求动态平衡——施尼特凯大协奏曲相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2
6
作者 韩锺恩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9-40,共12页
该文为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艺术哲学与批评专业音乐美学与批评方向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2012-2013学年音乐学写作工作坊特别写作,针对并围绕施尼特凯6首大协奏曲展开讨论,内容涉及:施尼特凯相关作品评价与史学意义、对6篇学生作... 该文为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艺术哲学与批评专业音乐美学与批评方向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2012-2013学年音乐学写作工作坊特别写作,针对并围绕施尼特凯6首大协奏曲展开讨论,内容涉及:施尼特凯相关作品评价与史学意义、对6篇学生作业的学术提问,以及相关学科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写作 作品修辞(整体结构描写、纯粹感性表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