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脑结构、理性积淀与审美思维方式 被引量:1
1
作者 劳承万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2-79,共8页
“理性积淀于感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美学观的基本命题从鲁利亚关于大脑结构的分层、分级、分机能联合区的观点看来,人的大脑结构,就是人类理性积淀于感性的确证。人类理性积淀不但使大脑成为庞大而复杂的功能整体,而且最后的归宿点,则是... “理性积淀于感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美学观的基本命题从鲁利亚关于大脑结构的分层、分级、分机能联合区的观点看来,人的大脑结构,就是人类理性积淀于感性的确证。人类理性积淀不但使大脑成为庞大而复杂的功能整体,而且最后的归宿点,则是优势半球的出现(额叶的出现是伟大的前奏曲)。不管理性怎样“虚幻”和难以捉摸,但总得依存于生物感性结构(大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人类学本体论美学 哲学认识论 审美思维方式 认识论问题 感性结构 管理性 人类理性 认识论美学 马克思
下载PDF
美育是一个问题,不要也得要 被引量:2
2
作者 韩锺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I0004,共5页
以美育如何纳入高校教育进程之中与美育如何纳入音乐美学学科议程之中两个问题切入,就美育的哲学问题、伦理学问题、美学问题提出看法;以感性结构力为主体,讨论美育之于音乐美学学科议程的意义。
关键词 美育 高校教育 音乐美学 感性结构
下载PDF
康德《先验感性论》的音乐美学意义考掘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佳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8-81,共4页
音乐审美作为一项感性活动,无疑与主体感性能力以及聆听过程中的感性方式紧密相关。笔者受到康德的感性研究成果《先验感性论》的启发,认识到感性具有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先验感性直观形式整理感性材料的结构潜能;同时意识到,对于音乐审美... 音乐审美作为一项感性活动,无疑与主体感性能力以及聆听过程中的感性方式紧密相关。笔者受到康德的感性研究成果《先验感性论》的启发,认识到感性具有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先验感性直观形式整理感性材料的结构潜能;同时意识到,对于音乐审美中的听觉感性而言,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感性的结构潜能,即:感性不仅有识别和接受音响材料的能力,更存在结构的内驱力,可以将感性接受到的零散的声音材料按照感性自身的结构方式,有选择、有层次地进行整理,并组织成有序的、可供理解的声音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时间 空间 感性声音结构
下载PDF
论认识结构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裴大洋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31-37,共7页
认识结构是人脑中全部概念范畴的总和及其联结方式。认识结构区分为感性认识结构和理性认识结构两大层次系统。认识结构不是人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后天建构起来的。认识结构在人类认识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 认识结构 感性认识结构 理性认识结构 能动创造功能
下载PDF
感性临听后并叙事--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个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薛鼎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24,共4页
将“感性声音结构”改造为一种分析方法并提出“感性逻辑”的存在,运用在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以下简称《第一交响曲》)的研究中。在《第一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感性声音结构中,抗争主题推动着第四乐章完成了“从地狱到天堂”的意境转... 将“感性声音结构”改造为一种分析方法并提出“感性逻辑”的存在,运用在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以下简称《第一交响曲》)的研究中。在《第一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感性声音结构中,抗争主题推动着第四乐章完成了“从地狱到天堂”的意境转变,进而使第一乐章由“自然”升华到“天堂”。由“第一乐章—第四乐章—第一乐章”组成了《第一交响曲》的核心骨架,揭示了作品中的“英雄性”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逻辑 感性声音结构 英雄性 马勒 《第一交响曲》
下载PDF
论政治美学 被引量:50
6
作者 骆冬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7-114,共8页
政治本身就是审美的一种特殊表现。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权力运作、政治家的风格,在在都表现出美学的精神。意识形态对于现实与未来构建了种种"想象的共同体",把特殊群体、阶级、集团的利益、情感、意志、观念净化和升华... 政治本身就是审美的一种特殊表现。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权力运作、政治家的风格,在在都表现出美学的精神。意识形态对于现实与未来构建了种种"想象的共同体",把特殊群体、阶级、集团的利益、情感、意志、观念净化和升华为人类的普遍理想和共通情感。政治统治的美学奥秘在于使权力成为魅力,权力结构进入情感结构。政治的等级结构深刻地表现为审美的一种价值结构。政治权力渗透到人的感性生存实践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视、听、言、动的根据和规范;对权力的视觉分析可以推及到人的整个感性活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美学 权力 魅力 感性结构 权力结构
下载PDF
无自我的湮没,无需自我的沉沦——针对瓦格纳乐剧《女武神》终曲的美学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郭一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三幕乐剧《女武神》(Die Walküre,1856)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创作的四联剧《尼伯龙根指环》中的第二部,其脚本与音乐的写作集中体现了瓦格纳的"整体艺术"观念。本文即聚焦于《女武神》的终曲部... 三幕乐剧《女武神》(Die Walküre,1856)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创作的四联剧《尼伯龙根指环》中的第二部,其脚本与音乐的写作集中体现了瓦格纳的"整体艺术"观念。本文即聚焦于《女武神》的终曲部分,试以感性体验之角度出发对主导动机的感性结构力进行探讨,进而寻求一种合式的聆听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武神》 瓦格纳 主导动机 感性结构 聆听姿态
下载PDF
何以构建的绝对——针对瓦格纳乐剧《女武神》终曲的二次探讨[1]
8
作者 郭一涟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文是为笔者面对《女武神》终曲[《女武神》的终曲范围在一、二次探讨中,均被笔者限定为从第三幕第三场沃坦的唱段"再见,勇敢又美丽的女儿"起至全剧落幕]的再次探讨。在一次探讨中,笔者对主导动机进行了独立呈列与分别描写,... 本文是为笔者面对《女武神》终曲[《女武神》的终曲范围在一、二次探讨中,均被笔者限定为从第三幕第三场沃坦的唱段"再见,勇敢又美丽的女儿"起至全剧落幕]的再次探讨。在一次探讨中,笔者对主导动机进行了独立呈列与分别描写,进一步提出并尝试作答有关主导动机的结构功能与审美过程中的感性结构力等问题,最终折返至对聆听方式的追索。二次探讨将在此基础上对《女武神》终曲展开感性经验描写,由此再涉感性结构力的意指与聆听方式的寻觅,期以在眼观他者、耳闻绝对和手触己心的反思过后,得着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武神》终曲 感性经验描写 感性结构 聆听方式
下载PDF
“感性声音结构”及其音乐美学意义探析
9
作者 吴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117,共8页
文章以“感性声音结构”这一原创性概念作为论述核心,剖析了感性的先验时空结构和经验能力,在此基础上阐释“感性声音结构”的内涵,以及在音乐审美中,感性依托调性、节奏、音色等凸显的音乐要素,如何形成“感性声音结构”的具体途径。... 文章以“感性声音结构”这一原创性概念作为论述核心,剖析了感性的先验时空结构和经验能力,在此基础上阐释“感性声音结构”的内涵,以及在音乐审美中,感性依托调性、节奏、音色等凸显的音乐要素,如何形成“感性声音结构”的具体途径。“感性声音结构”概念,在音乐审美研究中,具有以下意义:1.提出了感性在聆听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结构趋向,强调了感性的结构能力在审美过程中的重要性;2.指出了对音乐作品进行完整的结构性感性聆听方式的音乐审美价值;3.指出了音乐之外的意义是以怎样的聆听方式获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声音结构 感性结构 感性经验
原文传递
黑格尔和歌德的象征主义理论
10
作者 尹康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13-117,共5页
黑格尔和歌德的象征主义理论尹康庄一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美学,是古已有之的,但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与总结,在西方,则是19世纪以后的事。稍前,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等著述中,主要从哲学的角度探讨过象征主义;不仅从哲... 黑格尔和歌德的象征主义理论尹康庄一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美学,是古已有之的,但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与总结,在西方,则是19世纪以后的事。稍前,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等著述中,主要从哲学的角度探讨过象征主义;不仅从哲学角度,而且从艺术史和创作美学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理论 黑格尔 象征型艺术 朱光潜 象征意义 创作美学 古典型艺术 不可测 感性结构 象征精神
下载PDF
康德认识论中的综合、想象力和范型说
11
作者 温纯如 《思想战线》 1987年第3期25-30,42,共7页
在认识论发展的长流中,感性与知性、个别与一般的联结问题,一直是那么重要而又难于解决的理论课题。康德的综合、想象力、范型说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开拓。尽管康德还没有真正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但他提出的理论和思想,是值得... 在认识论发展的长流中,感性与知性、个别与一般的联结问题,一直是那么重要而又难于解决的理论课题。康德的综合、想象力、范型说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开拓。尽管康德还没有真正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但他提出的理论和思想,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感性结构 自我意识 想象力 思维 感受性 主动性 认识论 范型 心理状态
下载PDF
马克耶维奇管弦乐组曲《字谜》的赋格解析
12
作者 孙志鸿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1-25,共5页
为芭蕾舞剧作曲的管弦乐组曲《字谜》,是马克耶维奇早期创作中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组曲中的赋格乐章在不同的技术层面都有作曲家鲜明的创造性印痕,同时通过这些创新思维,赋予了赋格以全新的表现功能,强调了理性赋格结构的画面... 为芭蕾舞剧作曲的管弦乐组曲《字谜》,是马克耶维奇早期创作中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组曲中的赋格乐章在不同的技术层面都有作曲家鲜明的创造性印痕,同时通过这些创新思维,赋予了赋格以全新的表现功能,强调了理性赋格结构的画面式感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耶维奇 管弦乐组曲《字谜》 管弦乐赋格 理性结构感性表达
下载PDF
基于模糊加权平均法主观评估网页的总体美感值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虹 江马群 刘磊 《软件导刊》 2015年第1期24-26,共3页
通过分析当前界面美感研究和美感计算的不足,改进了网页视觉美感框架,并基于模糊理论的模糊加权平均法,提出了一种主观评价网页美感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网页视觉美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感性框架;然后使用层次分... 通过分析当前界面美感研究和美感计算的不足,改进了网页视觉美感框架,并基于模糊理论的模糊加权平均法,提出了一种主观评价网页美感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网页视觉美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感性框架;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每个因素的权重值,由于用户在评估网页时本质上存在模糊和不确定性,因此评分使用语义变量值更符合实际;最后,通过权重和评分的模糊加权平均得到网页的总体主观美感值。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美感框架和权重有效且模糊加权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页美感 模糊集理论 模糊加权平均 感性美感结构
下载PDF
情动于中形于声——通过经验情况写音乐
14
作者 韩锺恩 《中国音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4,共15页
随着相关音响结构力问题以及研究与写作的不断深入展开,理论指向势必转向对感性结构力的关注。在这里,主要以美学问题为基点,依托感性体验与审美观照去切近经验情况以及音乐审美现象。文中举出巴赫、贝多芬、瓦格纳、布拉姆斯、马勒相... 随着相关音响结构力问题以及研究与写作的不断深入展开,理论指向势必转向对感性结构力的关注。在这里,主要以美学问题为基点,依托感性体验与审美观照去切近经验情况以及音乐审美现象。文中举出巴赫、贝多芬、瓦格纳、布拉姆斯、马勒相关作品个例,一方面通过感性体验去描述与音乐作品相应的听感官事实,一方面依托审美观照去表述由音乐作品所引发的经验情况,并进一步去阐述由声音行径与音响易况所生成的音乐审美现象。问题的终端,就是针对并围绕音乐中间难以实证也无可否证却又不容回避且不得不面对的【声-情】与【情-声】关系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响结构 感性结构 听感官事实 经验情况 音乐审美现象 【声-情】与【情-声】关系 情本体
原文传递
以适度中庸的姿态在古典与现代中间寻求动态平衡——施尼特凯大协奏曲相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锺恩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9-40,共12页
该文为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艺术哲学与批评专业音乐美学与批评方向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2012-2013学年音乐学写作工作坊特别写作,针对并围绕施尼特凯6首大协奏曲展开讨论,内容涉及:施尼特凯相关作品评价与史学意义、对6篇学生作... 该文为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艺术哲学与批评专业音乐美学与批评方向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2012-2013学年音乐学写作工作坊特别写作,针对并围绕施尼特凯6首大协奏曲展开讨论,内容涉及:施尼特凯相关作品评价与史学意义、对6篇学生作业的学术提问,以及相关学科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写作 作品修辞(整体结构描写、纯粹感性表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