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源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非药物疗法研究概况
1
作者 胡晓颖 雷婷 +1 位作者 李燕婷 施茵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脊源性痛经是一种由骶髂关节和骨盆解剖异常所导致的痛经,临床上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常收效甚微。从脊源性痛经相关结构的生理解剖学、脊源性痛经与脊柱解剖结构异常的相关性、脊源性痛经的致病机理以及中医学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4个方面探... 脊源性痛经是一种由骶髂关节和骨盆解剖异常所导致的痛经,临床上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常收效甚微。从脊源性痛经相关结构的生理解剖学、脊源性痛经与脊柱解剖结构异常的相关性、脊源性痛经的致病机理以及中医学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4个方面探讨脊源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并对近年来非药物疗法治疗脊源性痛经做了简要介绍,以期为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源性痛经 脊柱病因 药物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及抗生素合理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志敏 曾超美 郭静竹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0-92,共3页
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感染新生儿进行研究,发现感染患儿占同期住院患儿60.1%,其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形成败血症的主要原因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发现培养阳性率最高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61.7%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感染新生儿进行研究,发现感染患儿占同期住院患儿60.1%,其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形成败血症的主要原因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发现培养阳性率最高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61.7%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说明近年来耐药菌株有增多趋势。药敏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已基本耐药,头孢唑啉、丁胺卡那、万古霉素耐药率低,可为近期临床选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流行病 抗生素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86例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淑梅 赵岚 +2 位作者 魏益群 韩雪芳 张利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明确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86例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多为多重耐药菌,其中G-杆菌占79.1... 目的:明确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86例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多为多重耐药菌,其中G-杆菌占79.1%,G+球菌占16.7%,G-杆菌以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G+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大多数G-杆菌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次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100%。结论:依据细菌病原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资料,选择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并减少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病因 交叉感染 细胞培养 细菌技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药物敏感性分析 抗菌药物敏感性 病原菌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小猛 刘仿 陈群 《中国小儿血液》 200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因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药物依赖 小儿
下载PDF
院内药物性急性肾衰竭的病因调查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阮彩霞 陈秋月 岳英丽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5年第4期174-175,共2页
急性肾衰竭(ARF)患者,死亡率高达40~60%。本文调查引起药物性ARF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及治疗对策,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 院内感染 药物性急性肾衰竭 病因 死亡 肾功能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184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园园 杜林哲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DILI)病例,探讨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对DILI的意义。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DILI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 目的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DILI)病例,探讨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对DILI的意义。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DILI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诊断、肝功能指标、既往用药史、临床症状体征、其他实验室检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0例诊断DILI的病人经因果关系评价表(RUCAM)量表筛选出184例。病人年龄范围18~85岁,年龄(56.13±14.21)岁,住院天数(11.40±5.66)d。严重程度分布为轻度损伤36例(19.56%),中度损伤52例(28.26%),重度损伤89例(48.37%),急性肝衰竭7例(3.8%)。起病前涉及药物用药天数的中位数为30 d。导致DILI的药物中,中药44例,中成药42例,降脂药物22例,解热镇痛药19例。结论导致DILI最常见的药物是传统中药、中成药、降脂药物和解热镇痛药。应加强对DILI的管理和预防,药师积极开展DILI相关的用药监护和用药教育工作,以降低DIL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病因 处方 药物疗法管理 中草药 镇痛药 退热药 监护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2310例病原菌学监测及抗生素应用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程玮 陈明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学分布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对23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深部分泌物标本及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比例较大,株致病菌中,革兰阳... 目的: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学分布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对23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深部分泌物标本及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比例较大,株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2.86%,革兰阴性菌占64.68%。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64.89%,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占45.43%,耐青霉肺炎链球菌(PRSP)占60.78%,革兰阴性菌中,大肠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耐药率均大于5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97.83%,所有革兰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均在65%以上。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常用抗革兰阳性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普遍,革兰阴性菌耐药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病因 呼吸道感染/药物疗法 抗生素类/治疗应用 细胞 培养的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药物耐受 细菌 儿童
下载PDF
吉首市不同时期心力衰竭的病因谱、药物治疗及其转归
8
作者 向康池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7期922-925,共4页
【目的】通过对湘西吉首市人民医院等七所医院1983~1984、1993~1994、2003~2004年三个时间段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谱、药物治疗及转归三个方面的回顾性调查,探讨该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病因、治疗及转归的动态演变规律。【方法】采... 【目的】通过对湘西吉首市人民医院等七所医院1983~1984、1993~1994、2003~2004年三个时间段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谱、药物治疗及转归三个方面的回顾性调查,探讨该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病因、治疗及转归的动态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按三个时间段进行对比。调查对象是湘西地区吉首市人民医院等七所医院三个时间段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结果】共调查856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4∶3)。住院平均年龄(62.0±15)岁,20年内平均年龄由48.2岁升至64.5岁(P<0.0001)。病因谱变化:20年内风湿性瓣膜病由50.5%降至15.5%,冠心病由25%上升至45.3%,高血压病8.0%上升至17.2%(P均<0.0001)。三个时间段比较,住院死亡率、平均年急诊及住院次数均有下降(P均<0.001)。共中死亡154例,死因依次为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并发症(感染、心律失常)、猝死。药物治疗现状仍以传统治疗为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近年来均有增长,仍未被充分使用。【结论】二十年来湘西吉首市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冠心病已成为主要病因;但药物治疗及转归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病因 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疗法 湖南
下载PDF
男性生殖系统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9
作者 曲静伟 陆佩蓓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2001年第3期160-162,共3页
关键词 生殖系统细菌感染 药物疗法 男性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疾病进展和病因学特点:在Lomé(多哥)的40例病例研究(法国)
10
作者 Pitché Sere P +3 位作者 Padonou C.-S Kombate K P. Pitch'vice de Dermatologie 刘安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16-17,共2页
Introduction.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 and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 are severe cutaneous drug reactions, the prognosis of which largely depends on the quality of their treat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 Introduction.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 and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 are severe cutaneous drug reactions, the prognosis of which largely depends on the quality of their treat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volutional and etiological profiles of SJS/TEN in a teaching hospital in Lome (Togo).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the departments of dermatology and intensive care of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center of Lome for SJS/TEN from 1992 to 2001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The records of patients retained correspond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SJS/TEN. Results. We collected 40 cases of SJS/TEN (27 cases of SJS, 12 cases of TENand one overlap SJS/TEN). Patients’mean age was of 30±7 years. The sex ratio (male/female) was of 1.5 and the mean follow-up after hospitalization was of 2 months (range:4 weeks to 8 months). The HIV serology was known in 20 cases (13 cases of SJS and 7 cases of TEN). It was positive in 10 cases (5 during TEN and 5 during SJS). Five of the 12 patients (41.7 p.cent)exhibiting TEN died (all were HIV-infected) versus 2 of the 27 patients (7.4 p.cent) exhibiting SJS (2 patients were also HIV-infected). The principle drugs incriminated were:antibacterial sulphona- mides (16 cases; 40 p.cent), rifampicin-isoniazid combination (7 cases; 17.9 p.cent), antiepileptics (5 cases; 12.5 p.cent); amino-penicillin (4 cases; 10 p.cent)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ies (2 cases; 5 p.cent). Chinese drugs of undetermined nature were incriminated in 3 cases of SJS. No drug was formally identified in 3 cases of SJS. Discussion. This study confirms the rareness of SJS/TEN. These affections are of poor prognosis,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concomitance of an opportunist infection due to HIV-immunodepression is of poor prognosis in the evolution of SJS/TEN. Antibacterial sulphonamides and the rifampicinisoniazid combination are frequently incriminated in To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M STEVENS 病例研究 病因 药物反应 医院 医疗记录 阳性反应 抗癫痫药 机会性感染
下载PDF
现实暴露疗法对淋巴瘤化疗患者创伤性成长及疲乏症状的影响
11
作者 刘乐 范惠 +2 位作者 何文静 欧阳雪倩 陈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2031-2032,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现实暴露疗法对淋巴瘤化疗患者创伤性成长及疲乏症状的影响。【方法】92例接受化疗治疗的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现实暴露疗法。干预前和干预1周后,采... 【目的】探讨现实暴露疗法对淋巴瘤化疗患者创伤性成长及疲乏症状的影响。【方法】92例接受化疗治疗的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现实暴露疗法。干预前和干预1周后,采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MUIS-A)、创伤后成长状态量表(PTGI)及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价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创伤后成长、疲乏状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MUIS-A、PTGI、PFS-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MUIS-A中信息缺乏、疾病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复杂性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TGI中新的可能性、人际关系、个人力量、精神改变、欣赏生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FS-R中认知、行为、感觉以及情绪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淋巴瘤化疗患者实施现实暴露疗法,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促使患者创伤后成长,改善患者疾病疲乏状态,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药物疗法 淋巴瘤/心理 认知疗法 疲劳/病因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后肾脏保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洁 李珺 张晶玉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失血性抗休克是一种由于创伤等原因引起的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尤其是肾脏在缺血缺氧后引起的局部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极易导致急性肾损伤。临床上在不断探寻患者失血性休克后更安全、实用和有效的复苏方法,如从晶胶液体到高渗液体... 失血性抗休克是一种由于创伤等原因引起的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尤其是肾脏在缺血缺氧后引起的局部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极易导致急性肾损伤。临床上在不断探寻患者失血性休克后更安全、实用和有效的复苏方法,如从晶胶液体到高渗液体、从常压复苏到低压复苏、从纠正血压到恢复组织细胞的氧供、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到抑制细胞凋亡、从血管活性药到中药再到酶抑制剂的应用等等,以达到更好地保护肾脏的目的。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失血性休克患者肾脏的保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肾脏 再灌注损伤 病因 补液疗法 药物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感染性眼病的细菌培养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沈乃仙 沈洁 +1 位作者 孔海深 赵允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81-282,共2页
目的:了解感染性角膜炎、结膜炎、眼内炎的病原学及耐药情况。方法:取242例眼病感染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培养阳性48 例,占19.8% (48/242),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35.4% (17/48)。... 目的:了解感染性角膜炎、结膜炎、眼内炎的病原学及耐药情况。方法:取242例眼病感染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培养阳性48 例,占19.8% (48/242),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35.4% (17/48)。首选药物为氟喹诺酮类。结论:为避免和减少视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细菌性/病因 感染 细菌性/药物疗法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被引量:8
14
作者 潘勤 李定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564-566,共3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是由肝内外胆道系统长期胆汁瘀积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脂肪变性疾病.通常发生于更年期或绝经期的女性;发病率约1/50000~1/160000;具有高免疫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等特征.病理上表现为汇管区或小叶间胆管呈分段性、斑...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是由肝内外胆道系统长期胆汁瘀积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脂肪变性疾病.通常发生于更年期或绝经期的女性;发病率约1/50000~1/160000;具有高免疫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等特征.病理上表现为汇管区或小叶间胆管呈分段性、斑块性损害或汇管区胆小管广泛增生,伴急性或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变性.发病机制至今不甚明确,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近年来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也可能与遗传和雌激素水平改变有一定关系.为此,人们已尝试应用多种药物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病因 免疫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梁红 周伟 《医学综述》 2008年第7期1070-1072,共3页
随着极低体质量儿救治水平的提高,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高危因素,认为低胎龄儿、极低体质量、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气管插管、以及长期... 随着极低体质量儿救治水平的提高,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高危因素,认为低胎龄儿、极低体质量、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气管插管、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而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等与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与有关。近年来,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用于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治疗上尚没有一致的意见,不少学者提出预防性治疗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新生儿 病因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石爽 马凤玲 张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64-565,共2页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NYHA分级,LVEF,CRP,TC,LDL。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和12个月后两组患者NYHA分级、LVEF均明显改善(P<0.05),CRP、TC及LDL的水平均降低(P<0.05),但他汀治疗组患者在NYHA分级、LVEF水平改善,CRP、TC及LDL水平降低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心室射血分数以及抗炎和改善心力衰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并发症 心力衰竭/病因 心力衰竭/药物疗法 降血脂药/治疗应用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相关因素及其药物治疗 被引量:13
17
作者 方莉 孟立娜 《胃肠病学》 2008年第11期696-698,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蒙特利尔定义为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令人烦恼的症状和(或)并发症。随着国人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GERD已成为我国常见胃肠道疾病之一。GERD发病率、复发率高,长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诊治费用高。目前人们对G...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蒙特利尔定义为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令人烦恼的症状和(或)并发症。随着国人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GERD已成为我国常见胃肠道疾病之一。GERD发病率、复发率高,长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诊治费用高。目前人们对GERD的认识仍不全面,本文就其发病机制相关因素和药物治疗作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因 胃食管反流/治疗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牛明华 雷艳珍 邹晓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201-1202,共2页
目的:通过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观察缺铁性贫血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及抗HP后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8例HP阳性的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行根除HP治疗。对照组5... 目的:通过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观察缺铁性贫血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及抗HP后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8例HP阳性的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行根除HP治疗。对照组52例,行安慰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血红蛋白上升情况。结果:治疗组66例患者抗HP后转阴61例,其中56例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6例升高。结论:抗HP治疗对存在HP感染的缺铁性贫血患者有治疗作用,HP感染可能是缺铁性贫血一个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螺杆菌感染/并发症 贫血 缺铁性/病因 贫血 缺铁性/药物治疗
下载PDF
谷胱甘肽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恶化率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秀光 陈林 +3 位作者 吴相慰 韦定春 黄迪佳 韦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谷胱甘肽水平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谷胱甘肽抗氧化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恶化率的相关性。方法:将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谷胱甘肽治疗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谷胱甘肽水平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谷胱甘肽抗氧化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恶化率的相关性。方法:将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谷胱甘肽治疗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谷胱甘肽片200mg,3次/d,持续6个月;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期间不服用任何抗氧化剂。两组在治疗前、后每3个月分别测血清谷胱甘肽、IgG、IgA、IgM、补体C3水平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血清谷胱甘肽水平、IgG、IgA、IgM、补体C3和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各项指标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感染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P<0.01)。结论:口服谷胱甘肽能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谷胱甘肽浓度,免疫指标提高,肺功能改善,降低感染恶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并发症 呼吸道感染/药物疗法 呼吸道感染/免疫 谷胱甘肽/治疗应用 免疫球蛋白类/代谢 补体3C/代谢
下载PDF
男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附124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文科 杨周灼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12期809-811,共3页
男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附124例回顾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510080)郝文科,杨周灼尿路感染(以下简称尿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男性由于其生理及解剖上的原因,尿感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女性。据统计,成人男:女为1:... 男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附124例回顾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510080)郝文科,杨周灼尿路感染(以下简称尿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男性由于其生理及解剖上的原因,尿感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女性。据统计,成人男:女为1:10。我们回顾了近20余年来我院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男性 病因 药物疗法 抗菌素 临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