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降钙素原与细菌感染性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被引量:1
1
作者 付静 《中华综合医学》 2002年第10期894-895,共2页
关键词 血浆 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在感染和非感染性全身性炎症反应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55
2
作者 杜斌 李毅 +1 位作者 陈德昌 潘家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 (PCT)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对感染和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鉴别作用。方法 共有 2 0例感染性全身性SIRS及 31例非感染性SIRS患者入选。患者临床出现炎症表现 2 4h内测定血清PCT、IL 6和C反应蛋...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 (PCT)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对感染和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鉴别作用。方法 共有 2 0例感染性全身性SIRS及 31例非感染性SIRS患者入选。患者临床出现炎症表现 2 4h内测定血清PCT、IL 6和C反应蛋白 (CRP)水平。同时记录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比例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最高体温。结果 全身性感染患者血清PCT[3 6(1 8,2 7 5)μg/L]、IL 6 (81 0ng/L± 51 6ng/L)、CRP(1 80g/L± 1 0 8g/L)水平及最高体温 (38 6± 1 2℃ )明显高于SIRS患者 [0 5(0 2 ,1 8) μg/L ,2 35ng/L± 1 77ng/L ,1 0 9g/L± 70g/L ,37 9± 0 9℃ ]。所有炎症指标中 ,IL 6和PCT的敏感性 (≥ 80 % )和特异性 (>70 % )最高。由IL 6和PCT构成的感染评分对全身性感染的辨别力最佳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 0 92 3)。结论 与传统炎症指标相比 ,IL 6和PCT有助于鉴别全身性感染和S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全身性炎症反应 感染性全身性炎症反应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质 鉴别诊断 全身炎症反应 SIRS
原文传递
锦红汤对急性胆源性感染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牛颖 章学林 +2 位作者 方邦江 朱培庭 张静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07-709,共3页
关键词 锦红汤 胆源感染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胆囊炎 中医学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522例不同细菌类型和感染部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患者的早期诊断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远程 刘欣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711-715,共5页
目的通过统计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的表达和感染细菌的类型﹑部位,分析PCT对感染细菌类型和感染部位不同的全身性炎症患者的诊断差异,为PCT在临床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的准确应用提供可靠地临床观察数据。方法从6728例感染的... 目的通过统计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的表达和感染细菌的类型﹑部位,分析PCT对感染细菌类型和感染部位不同的全身性炎症患者的诊断差异,为PCT在临床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的准确应用提供可靠地临床观察数据。方法从6728例感染的患者中确认致病菌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患者522例,明确感染部位和致病菌类型,联合PCT临床诊断标准,分析在致病菌感染早期,不同致病菌类型和感染部位对PCT表达差异的影响。结果按照感染细菌类型,81例G+菌﹑441例G-菌;按照感染部位分析,无菌部位95例(血液﹑胸腹水﹑脑脊液﹑血液导管﹑胆汁﹑腹腔引流液)和有菌部位427例(尿液﹑呼吸道分泌物﹑创口分泌物等其他)。按照PCT细菌感染的阳性标准PCT≥0.1诊断,522细菌感染的全身性炎症患者的总诊断率为55.94%(292/522),无菌部位15.79%感染被剪除(15/95),有菌部位49.64%(212/427),G-菌57.05%(251/440)检出PCT阳性,G+菌48.78%(40/82)检出PCT阳性。考虑感染部位和细菌类型分析,P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血液(G-95.24%,G+57.14%)﹑穿刺引流液(G-89.66%,G+40.0%)﹑尿液(G-52.84%,G+50%)﹑呼吸道分泌物(G-41.67%,G+58.33%)﹑创口分泌物等其他(G-41.03%,G+26.67%)。细菌及感染部位对PCT的诊断效能影响分析,细菌感染部位影响了PCT的检出效能,细菌感染的类型对于PCT的检出效能影响并不大,仅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PCT对G-检出率高于G+。PCT全身性炎症标准方面,感染部位和细菌类型可能对PCT的值的升高程度有重要的影响。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了,细菌感染的部位和细菌的类型可能影响PCT感染早期的预警性诊断的价值。对于PCT在细菌感染诱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早期的监测应用,应联合不同感染部位和细菌类型开发PCT在全身性炎症诊断中更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全身性炎症反应 感染部位 细菌类型
下载PDF
胆源性感染全身性炎症反应外周血IL-2、IL-6、IL-8、TNF-α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牛颖 方邦江 周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感染中SIRS的免疫机制。方法 :对 3 1例急性胆源性感染SIRS病患者血IL 2、IL 6、IL 8、TNF α等指标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 :急性胆源性感染SIRS病患者血IL 2明显降低 (P <0 0 5) ,IL 6、IL 8、...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感染中SIRS的免疫机制。方法 :对 3 1例急性胆源性感染SIRS病患者血IL 2、IL 6、IL 8、TNF α等指标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 :急性胆源性感染SIRS病患者血IL 2明显降低 (P <0 0 5) ,IL 6、IL 8、TNF α水平明显升高 ,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胆源感染性SIRS时机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IL -2、IL -6、IL -8、TNF α参与了急性胆源性感染中SIR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感染 全身性炎症反应 外周血 IL-2 IL-6 IL-8 TNF-α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白细 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A
下载PDF
锦红汤对急性胆源性感染中全身性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牛颖 方邦江 +2 位作者 周爽 朱培庭 张静哲 《湖北中医杂志》 2004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锦红汤对急性胆源性感染中SIRS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将61例急性胆源性感染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锦红汤及常规西药处理,对照组常规西药处理。观察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TNF-α、IL-6、IL-8、I... 目的:探讨锦红汤对急性胆源性感染中SIRS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将61例急性胆源性感染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锦红汤及常规西药处理,对照组常规西药处理。观察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TNF-α、IL-6、IL-8、IL-2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检测指标均随治疗时间推移而变化,TNF-α、IL-6、IL-8呈下降趋势,IL-2趋于上升,但以治疗组变化为著,两组各时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锦红汤能抑制急性胆源性感染机体的过度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维持机体促炎症与抗炎症之间的平衡,对急性胆源性感染患者平稳渡过剧烈的急性炎性反应阶段,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红汤 胆源感染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免疫调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
下载PDF
EV71病毒感染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晓雪 欧维琳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145-148,共4页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由各种严重损伤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一般认为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侵袭机体后,体内产生炎症介质和细胞毒素,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可发展成为MODS或MOF。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病毒感染也可造成SIRS或类似SIRS的免疫紊...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由各种严重损伤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一般认为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侵袭机体后,体内产生炎症介质和细胞毒素,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可发展成为MODS或MOF。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病毒感染也可造成SIRS或类似SIRS的免疫紊乱从而导致MOF。EV71病毒是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之一,大量研究证实EV71也可导致SIRS。从这个角度对手足口病可能出现的免疫功能紊乱提前干预和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71型
下载PDF
全身性炎症反应与中西医结合防治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文健 王轶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1,共4页
炎症反应是很多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对感染性疾病 ,以往的临床治疗主要是抗病原体 ,而抗炎治疗只是辅助措施。但近十年 ,随着对炎症反应在重症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深入研究 ,特别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inf... 炎症反应是很多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对感染性疾病 ,以往的临床治疗主要是抗病原体 ,而抗炎治疗只是辅助措施。但近十年 ,随着对炎症反应在重症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深入研究 ,特别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概念的提出 ,抗炎治疗逐渐成为重症感染性疾病综合干预措施中的重要环节。许多非感染性疾病与全身性炎症反应也有密切联系 ,如动脉粥样硬化就是一种炎症反应 ,肥胖病也有很多炎性因子参与对代谢的影响。中医药对炎症反应的调控将是中西医结合抗炎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契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炎症反应 重症感染 感染疾病 抗炎治疗 SIRS 病理基础 肥胖病 契入点 重要环节 参与
下载PDF
非感染性疾病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C反应蛋白、VW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付红敏 王剑锋 +1 位作者 李平 汤春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43-743,776,共2页
目的了解非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CRP和VW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多器官衰竭(MOF)分为MOF组(9例)和非MOF组(23例)。取其外周静脉血3 mL,... 目的了解非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CRP和VW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多器官衰竭(MOF)分为MOF组(9例)和非MOF组(23例)。取其外周静脉血3 mL,分别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血CRP和VW因子水平。2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SIRS患儿血CRP和VW因子[37 mg/L,(185.50±27.71)%],显著高于对照组[8.5 mg/L,(134.60±20.64)%](P均<0.01);MOF组CRP和VW因子[109 mg/L,(213.79±23.70)%],显著高于非MOF组患儿[30 mg/L,(174.43±20.54)%](P均<0.01)。结论CRP和VW因子测定有助于判断非感染性疾病所致SIRS患儿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炎症反应综合征 感染疾病 儿童 C反应蛋白 VW因子
下载PDF
感染性腹泻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婴幼儿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景涛 林严伟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关系。方法检测感染性腹泻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的血小板数目、平均体积、分布宽度、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等值。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感染性...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关系。方法检测感染性腹泻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的血小板数目、平均体积、分布宽度、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等值。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感染性腹泻的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数及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对比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监测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以及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对于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腹泻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小板参数 凝血指数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静 毛健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5期476-477,共2页
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新生儿败血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降钙素原(PCT)作为判断感染的指标之一,可在多种持续性、重症心源性休克或持续性器官灌注异常等非感染情况下增高,给临床评估其意义带来困难。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新生儿感染 感染 降钙素原 重症心源休克 价值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死亡
下载PDF
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清酶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成 李彬 舒慧珠 《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230-231,共2页
目的  分析血清酶变化在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儿中的意义。 方法  测定 36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血清肌酸激酶 (CK)及同工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并与同... 目的  分析血清酶变化在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儿中的意义。 方法  测定 36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血清肌酸激酶 (CK)及同工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并与同期住院无SIRS的感染性疾病患儿 12 6例对照。 结果  SIRS患儿CK及CK MB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 ,发生MODS和单器官功能不全时各酶水平进一步升高 (P <0 0 1)。 结论  动态监测SIRS患儿血清酶变化 ,有助于判别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测MO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疾病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清 肌酸激酶 同工酶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48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新生儿严重感染关系探讨
13
作者 叶高扬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4-75,共2页
目的 为探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新生儿重症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1995年 12月至2 0 0 3年 12月收入ICU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病的 4 8例患儿进行分析 ,按照第二届世界儿科ICU大会提出的SIRS诊断标准和分级进行分级进行分组。结... 目的 为探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新生儿重症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1995年 12月至2 0 0 3年 12月收入ICU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病的 4 8例患儿进行分析 ,按照第二届世界儿科ICU大会提出的SIRS诊断标准和分级进行分级进行分组。结果 显示 98%符合SIRS诊断标准 (46 / 4 8)例 ,符合脓毒症 7例 ,严重脓毒症 16例 ,脓毒性休克 2 3例。随着SIRS病情的进展 ,病死率增高 ,脓毒症组无死亡余 2组死亡率增高分别为 31 2 %和78 3% (P <0 0 1)。随SIRS病情加重 ,MODS病例增多 ,脓毒症组无发生 ,余 2组分别为 37 5 %和 95 7% (P <0 0 1)。结论 SIRS诊断并适用于新生儿严重感染 ,该分组可以区别疾病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新生儿 严重感染 败血病 脓毒休克
下载PDF
浅析中医外感热病学对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认识
14
作者 钟培星 《光明中医》 2015年第10期2128-2129,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外感热病学应用于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医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炎症因子改善水平、APACHEⅡ评分以及IC... 目的探讨中医外感热病学应用于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医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炎症因子改善水平、APACHEⅡ评分以及ICU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30d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感热病学 感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头孢克肟对感染性肠炎小儿对全身炎症应激反应、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玲梅 曾德润 +1 位作者 张晓红 叶永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对感染性肠炎小儿对全身炎症应激反应、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染性肠炎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各40例。A组接受头孢克洛抗感染治疗、B组接受头孢克肟治疗,均持续1周。对...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对感染性肠炎小儿对全身炎症应激反应、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染性肠炎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各40例。A组接受头孢克洛抗感染治疗、B组接受头孢克肟治疗,均持续1周。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指标、肠黏膜损伤标志物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指标、肠黏膜损伤标志物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后,B组患儿血清中炎症介质IL-8、TNF-α的含量较A组患儿低,IL-10的含量较A组患儿高;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ROS、MDA的含量较A组患儿低,GSH-Px、CAT的含量较A组患儿高;血清中肠黏膜损伤标志物DAO、D-Lactate、FABP、GST的含量较A组患儿低。结论:感染性肠炎小儿接受头孢克肟抗感染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并减轻肠黏膜屏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肠炎 头孢克肟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肠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志胜 沈文律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49-251,共3页
严重感染仍然是目前临床危重病人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对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
关键词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外科感染 炎症介质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初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时间与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关系 被引量:24
17
作者 严永峰 蒋鑫 +3 位作者 钟瑞 徐欢 彭燕 汤小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4-659,共6页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炎症反应与晚期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潜在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患者2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53例,根据起病初期是否合...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炎症反应与晚期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潜在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患者2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53例,根据起病初期是否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SIRS组160例,非SRIS组112例。纳入基线资料、血清学指标、并发症及病死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价值的变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比较变量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的两两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SIRS组患者的WBC、CRP、降钙素原更高(P值均<0.05),SIRS组合并急性胰周坏死物聚集(ANC)、IPN、胰腺坏死(PN)、器官功能障碍(OF)、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危重症急性胰腺炎(CAP)、死亡、BISAP评分>2、CTSI评分>2、RANSON评分>2的比例均高于非SIRS组(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SIRS持续时间、肥胖、CRP、WBC、血尿素氮、PN、ANC、SAP、MODS、RANSON评分、BISAP评分、CTSI评分均是AP患者发生IPN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IRS持续时间(OR=1.307,95%CI:1.081~1.580,P=0.006)、ANC(OR=42.247,95%CI:10.829~164.818,P<0.001)是IPN的危险因素,排除ANC时,SIRS持续时间(OR=1.430,95%CI:1.207~1.694,P<0.001)、PN(OR=5.296,95%CI:1.845~15.203,P=0.002)是IPN的危险因素。预测IPN的ROC曲线显示:SIRS持续时间(AUC=0.772,约登指数:0.521)、RANSON评分(AUC=0.701,约登指数:0.319)、BISAP评分(AUC=0.741,约登指数:0.377)、CTSI评分(AUC=0.765,约登指数:0.414)的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长时间SIRS组(>4 d)患者发生PN、ANC、IPN、SAP、CAP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SIRS组(0)、短暂性SIRS组(1~2 d)和持续性SIRS组(3~4 d)(P值均<0.05),持续性SIRS组患者发生SAP的比例高于无SIRS组(P<0.05)。结论AP患者早期合并SIRS时更容易发生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并发症,当SIRS持续时间>4.5 d时,患者发生IPN的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感染胰腺坏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在小鼠手术模型诱导全身性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18
作者 蒋鑫 任艺 +2 位作者 柳媛媛 汪蕊 马刚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70-375,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性炎性反应中NLRP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作用。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每组7只),双侧颈动脉暴露手术后24 h收集小鼠血浆、肝脏、脾脏和脑组织,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 目的探讨全身性炎性反应中NLRP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作用。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每组7只),双侧颈动脉暴露手术后24 h收集小鼠血浆、肝脏、脾脏和脑组织,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PCR)检测不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LRP3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β和IL-18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小鼠血浆IL-1β表达水平增高(P<0.01),肝脏和脾脏IL-1βmRNA、IL-18 mRNA和NLRP3蛋白也增加(P均<0.05)。在脑组织中,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小鼠IL-1β和IL-18的mRNA水平均增高(P均<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手术组小鼠脑组织IL-1β和IL-18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手术组NLRP3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手术介导的全身性炎性反应与NLRP3炎症小体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NLRP3炎症小体 全身性反应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及血清酶谱检测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彤 伍晓汀 +3 位作者 周业江 李月春 范伟 黄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96-797,800,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评分及血清酶谱检测对早期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1月~2005年6月51例行手术治疗的绞窄性肠梗阻及50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SIRS评分,并分析其血清酶谱的改...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评分及血清酶谱检测对早期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1月~2005年6月51例行手术治疗的绞窄性肠梗阻及50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SIRS评分,并分析其血清酶谱的改变情况。结果绞窄性肠梗阻和单纯性肠梗阻患者SIRS评分及各项血清酶学指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SIRS评分≥2,且血清酶谱有2项以上改变者在两组患者中分别为72.55%、2.00%。结论绞窄性肠梗阻患者SIRS评分、血清酶学改变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结合二者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且可以降低假阳性率,对手术指征的掌握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综合征 全身性 血清酶谱 绞窄肠梗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围术期肠道微生态制剂应用对术后炎症反应及感染性并发症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杨林 杨金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制剂应用对术后炎症反应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75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术前3 d常规口服肠道抗菌药物,观察组在术前5 d起口服肠道微生物制剂2.0 g,3次/d,观察两...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制剂应用对术后炎症反应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75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术前3 d常规口服肠道抗菌药物,观察组在术前5 d起口服肠道微生物制剂2.0 g,3次/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例,炎症反应指标和术后感染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8种细菌所占比例和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对照组益生菌及致病菌数量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益生菌数量明显上升,致病菌数量明显下降,两组之间比较及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围术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降低术后炎症反应,抑制感染和降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道微生态制剂 炎症反应 感染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