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象创构中的感物动情论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志荣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126,共6页
意象是外在物象、事象及其背景与主体的情趣、意味通过想象力的作用创构而成的。在意象的创构中,主体对物象由感而发,抒发情怀。中国传统的感物动情说,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以主体的虚静心态为前提,奠定在生理与心理相通的基础之上。主体... 意象是外在物象、事象及其背景与主体的情趣、意味通过想象力的作用创构而成的。在意象的创构中,主体对物象由感而发,抒发情怀。中国传统的感物动情说,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以主体的虚静心态为前提,奠定在生理与心理相通的基础之上。主体感物所动之情,包含着理,表现为情理交融,是在共同性基础上的独特体验和创造,具有象征的意义。感物动情所创构的意象,是外物的自然状态与主体心灵自由状态的有机统一,物象与情感水乳交融,浑然为一,体现了瞬间性的特征。艺术创作中的感物动情,以和谐的旋律表达情感,通过物质媒介得以物化。从鉴赏角度讲,艺术乃代我立言,抒发我之胸怀,在与创作者共鸣的基础上别有会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感物动情 象征 瞬间性 别有会心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代的乐象观
2
作者 朱志荣 《贵州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50,共7页
在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中,音乐是主体由声而音、由音而乐,形成的乐曲整体。音乐家在外物的感动下以音表心,由音构象,听者则由耳入心,生成乐象。音乐通过象而呈现,由声音织成整体的乐象,并经常运用拟声的手法,以声音模拟万物的情状,模拟... 在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中,音乐是主体由声而音、由音而乐,形成的乐曲整体。音乐家在外物的感动下以音表心,由音构象,听者则由耳入心,生成乐象。音乐通过象而呈现,由声音织成整体的乐象,并经常运用拟声的手法,以声音模拟万物的情状,模拟现实生活的场景。同时,乐象是主体感物动情、情动于中的产物,通过文采节奏表现主体对大千世界的感悟。音乐家借助于乐象流露情感,欣赏者则通过乐象唤起特定情感。乐象的生成是主客合一的,体现了宇宙的生命精神。乐象中体现了和谐的原则,包括节奏的动静相反相成与韵律的音节相辅相成的统一。音乐家借乐象象征大千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引发欣赏者充分的联想,增强表达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象 拟声 感物动情 和谐 象征
原文传递
朱志荣“意象创构论”的主体问题评析
3
作者 张艺静 《东吴学术》 CSSCI 2020年第6期12-18,共7页
朱志荣阐述了审美意象创构中的主体问题,认为在审美意象创构的过程中,主体以审美活动与对象构成了具体的审美化世界,强调了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在意象创构过程中,主体的思维方式始终以情感为中心,并运用比兴、兴会及象征等... 朱志荣阐述了审美意象创构中的主体问题,认为在审美意象创构的过程中,主体以审美活动与对象构成了具体的审美化世界,强调了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在意象创构过程中,主体的思维方式始终以情感为中心,并运用比兴、兴会及象征等手法进行表达,在审美意象的创构中美得以动态生成。他认为中国传统审美方式的基本特征,正是审美意象所体现的生命意识及主体思维的体悟性特点,主体以独特的审美方式构成物我的审美关系。物象和事象经由主体的感官体悟,获得了生命的共感。中.国古代艺术所追求的体道境界,呈现了主体的生命意识。意象创构中主体审美体验的核心,就是物态人情化、人情物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象 审美主体 主导作用 感物动情 生命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