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公精神”的生成与概括
1
作者 陈昌福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7-142,共16页
“致公精神”在致公党近百年的奋斗实践中生成,是对传统的概括,具有致公党的特指性,并与同时代的革命政党的本质属性相契合。它的提炼和概括,既有凝固在某一特定环境的历史内容,又有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而演绎出的新发展,以回应现实的重... “致公精神”在致公党近百年的奋斗实践中生成,是对传统的概括,具有致公党的特指性,并与同时代的革命政党的本质属性相契合。它的提炼和概括,既有凝固在某一特定环境的历史内容,又有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而演绎出的新发展,以回应现实的重大问题,从而赋予“致公精神”内涵以相应的时间跨度和反映本质属性的四个主要方面。然而,致公党人对于“致公精神”的感知、提炼和概括,则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力为、“本党一贯精神 实践中生成和对传统的概括 内涵的时间跨度与本质属性 感知“致力为公”精神
下载PDF
试论背书
2
作者 刘红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9年第1期45-46,共2页
背书,是读书的一种方式。读书的目的是吸纳人 类智慧的营养,增长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当然,读得越多越好,这样才能有丰厚的积累。但是怎样才能积累得既丰厚又牢固,把人类的智慧真正消化、吸收,“化” 为自己所有,成为自己的“财... 背书,是读书的一种方式。读书的目的是吸纳人 类智慧的营养,增长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当然,读得越多越好,这样才能有丰厚的积累。但是怎样才能积累得既丰厚又牢固,把人类的智慧真正消化、吸收,“化” 为自己所有,成为自己的“财富”呢?笔者认为,光读是不够的,还必须背。读,往往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时过境迁。书我依然分离,不会合而为一。背书则不然。“书”要“背”则非朗读不可,朗读自古以来就是背书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学习者 语文素质 民族精神 语文教师 人类智慧 太史 语文学习 主动学习 感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