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居民感知与认同特征——以通道芋头侗寨为例 被引量:40
1
作者 杨立国 林琳 +1 位作者 刘沛林 胡景强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66,共7页
本文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研究区域,在识别鼓楼、风雨桥、寨门、萨坛、布局形态、图腾标志、环境因子等9个景观基因的基础上,从环境要素感知和文化心理认同的角度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发现:1萨坛感知度最高,图腾感知度最低;2萨坛、鼓... 本文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研究区域,在识别鼓楼、风雨桥、寨门、萨坛、布局形态、图腾标志、环境因子等9个景观基因的基础上,从环境要素感知和文化心理认同的角度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发现:1萨坛感知度最高,图腾感知度最低;2萨坛、鼓楼认同度较高,整体形态、图腾和参考环境认同度较低;3位置感知度最高,体积感知度最差;4情感认同度较高,功能认同度最低;5男性感知和认同明显高于女性;6文化程度对感知影响较大,对认同影响不明显;7居住时长对感知和认同有正向影响;8离村寨距离对感知与认同度由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景观基因 感知与认同
下载PDF
对文化微空间的感知与认同研究——以广州太古汇方所文化书店为例 被引量:89
2
作者 谢晓如 封丹 朱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98,共15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文化全球化成为微空间生产与重构的重要动力。而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符号和审美消费为主的后现代消费社会范式的崛起,促使文化成为行就消费空间的主要手段之一。广州方所文化书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文化全球化成为微空间生产与重构的重要动力。而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符号和审美消费为主的后现代消费社会范式的崛起,促使文化成为行就消费空间的主要手段之一。广州方所文化书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的新生事物。贴上文化标签后的方所文化书店,一反实体书店在现代消费社会中逐步被边缘化的窘境,出现伊始就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剖析了方所文化书店这类实体书店文化身份的展演(performance),并对消费者的感知与认同进行了解读。结果显示,通过经营者对文化手段的操纵,方所文化书店被形塑成一个世界文化的微观缩影,同时也成为一个具有尊贵与典雅特质的文化新空间。而消费者通过对实体微空间的环境、商品文化及人群品质的感知,也认同了这种新的文化消费空间。实体书店在标签化的文化表征与文化变迁中完成自我救赎,同时也被消费者重新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方所文化书店 文化表征 感知与认同 广州
原文传递
文化消费空间消费者感知与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南京市先锋书店为例 被引量:22
3
作者 左迪 孔翔 文英姿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9,共9页
20世纪中后期,在"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的带动下,文化消费空间建构成为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热点。而在以符号和审美为表征的后现代消费时代,文化逐渐成为酒吧、主题餐厅、咖啡馆和书店等消费空间建构的重要手段。... 20世纪中后期,在"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的带动下,文化消费空间建构成为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热点。而在以符号和审美为表征的后现代消费时代,文化逐渐成为酒吧、主题餐厅、咖啡馆和书店等消费空间建构的重要手段。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基于对南京市先锋书店的实地调研,解析了其空间的生产与建构,并探讨了消费者的感知与认同。结果显示,经营者运用各种地方景观与文化符号,将先锋书店塑造成了地方性与全球性融合于一体的文化消费空间;消费者通过感知实体空间的环境设计及其营造的理念、特色氛围,达成了对实体空间的功能认同,通过商品体现的地方特色等实现了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使书店经营者、服务者和其他消费者达成了对具有共同情感和心理的群体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空间 建构 感知与认同 先锋书店
原文传递
澳门“赌城”形象分析与旅游形象塑造 被引量:8
4
作者 郑向敏 林美珍 陈传钱 《东南学术》 2004年第5期90-98,共9页
本文对澳门“赌城”的旅游形象进行了SWOT分析,并通过市场调查分析,研究了旅游形象受众对澳门旅游形象的感知与认同,提出了目前澳门旅游形象的塑造应遵循从目前目标市场认可的博彩娱乐形象———目标市场可接受的休闲娱乐形象———最... 本文对澳门“赌城”的旅游形象进行了SWOT分析,并通过市场调查分析,研究了旅游形象受众对澳门旅游形象的感知与认同,提出了目前澳门旅游形象的塑造应遵循从目前目标市场认可的博彩娱乐形象———目标市场可接受的休闲娱乐形象———最终的以多元文化为特色的休闲度假的3个层次2个步骤的塑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赌城 旅游形象 SWOT分析 感知与认同
下载PDF
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文化研究--以成都宽窄巷子胡里酒吧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叶红 杨启 李倩 《华中建筑》 2016年第3期142-144,共3页
在资本主义与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中,文化成为引诱资本之物。该文将视觉焦点集中于成都市传统历史街区宽窄巷子中的胡里酒吧这一微观空间上。该空间实为"文化消费空间",即通过以传统历史街区为代表的"本土文化"和以酒... 在资本主义与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中,文化成为引诱资本之物。该文将视觉焦点集中于成都市传统历史街区宽窄巷子中的胡里酒吧这一微观空间上。该空间实为"文化消费空间",即通过以传统历史街区为代表的"本土文化"和以酒吧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杂糅所产生,是"文化结合资本"的空间产物。该文化消费空间是在消费导向下生产出的商品化的空间,具有商品美学化和商品符号化的特质。在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双重影响下,"文化消费空间"的商品符号化和商品美学等商品特质正逐渐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消费空间 空间生产 商品符号化 商品美学 感知与认同
下载PDF
东北亚区域意识在全球抗疫中浮出水面
6
作者 李文 《东北亚学刊》 2020年第3期10-15,共6页
所谓东北亚区域意识,即共同生活在东北亚的人们对东北亚是一个多层面共同体的感知与认同,以及面临危机时表现出的相同或近似的思维与行为。2020年全球范围开展了一场在广度和烈度两个方面前所未有的疫情阻击战。病毒不分国家与地区,但... 所谓东北亚区域意识,即共同生活在东北亚的人们对东北亚是一个多层面共同体的感知与认同,以及面临危机时表现出的相同或近似的思维与行为。2020年全球范围开展了一场在广度和烈度两个方面前所未有的疫情阻击战。病毒不分国家与地区,但在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传播与伤害程度却有所不同。就目前情况看,在这场全球抗疫斗争中,以中日韩三国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在对病毒危害的认知、判断,以及采取的策略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悄然浮出水面的东北亚区域意识尤其显现出不容忽视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 伤害程度 全球范围 东北亚地区 采取的策略 感知与认同 多层面 意识
下载PDF
基于场所依恋的城市滨水公园社会连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达婷 李琰 G.Mathias Kondolf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7-235,共9页
【目的】分析城市滨水公园场所依恋的特殊性,探讨影响城市滨水公园活力的因素,厘清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区分游赏者的场所依恋度,建立城市滨水公园社会连接分析框架。以南京滨江4个典型滨水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 【目的】分析城市滨水公园场所依恋的特殊性,探讨影响城市滨水公园活力的因素,厘清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区分游赏者的场所依恋度,建立城市滨水公园社会连接分析框架。以南京滨江4个典型滨水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n=392),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1)游赏者与自然连接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高依恋度游赏者认同与水生态环境相关的自然体验,中、低依恋度游赏者认同休闲活动的环境体验;(2)游赏者的社交联结在认同感高的场所更易建立;(3)游赏者开展日常性/偶然性游憩活动的行为差异取决于是否将河流看成个体/社区的一部分。【结论】社会连接是分析城市滨水活力的具体指征,是城市滨水游赏者使用滨水环境的一种状态。提升城市滨水空间活力,需要充分考虑游赏者对河流景观的环境态度和游憩行为差异。将场所依恋分析方法应用到城市滨水社会连接研究中,可以增加对城市滨水活力机制的解释深度,为城市滨水活力研究带来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滨水景观 城市滨水活力 社会连接 场所依恋 感知与认同 南京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