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行音乐疗法对跨文化压力探索性试点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廖娟 李静 +6 位作者 吉云飞 池春丽 蔡小青 李明珠 Michael Frishkopf 赵楠 孙丽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97-2303,共7页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疗法(FEMT)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压力的有效性,并比较五行音乐疗法(FEMT)与西方艺术音乐疗法(WAMT)在缓解压力的差异。方法采用探索性随机对照试点研究,共纳入37名受试者,中方脱落2例,最终纳入35例,其中23名来自加拿大、12...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疗法(FEMT)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压力的有效性,并比较五行音乐疗法(FEMT)与西方艺术音乐疗法(WAMT)在缓解压力的差异。方法采用探索性随机对照试点研究,共纳入37名受试者,中方脱落2例,最终纳入35例,其中23名来自加拿大、12名来自中国。知情同意后,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在家中听中医五行音乐或西方艺术音乐30 min,每周2次,持续4周。参与者被要求使用耳机,每次会议前后均测量脉搏率,并填写5份问卷,包括背景和人口统计调查(报告年龄、性别、教育、文化背景、聆听经验)。压力自我评估(每次干预前后),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第2次干预后每周1次),压力感知调查(PSS,第2次干预后每周1次),音乐治疗干预调查(MTIS,每次干预前后)。结果①与WAMT组相比,FEMT第2次治疗后自我评估的压力评分显著下降(t=-2.057,P=0.046)。②在两组中,每组治疗前的压力评分均显著降低(WAMT:t=5.026;FEMT:T=7.645,P=0.000)。③两组干预后HA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国样本中,FEMT和WAMT组第八次治疗后HAD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t=-3.862,P=0.003),FEMT干预前后HAD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7,P=0.004)。WAMT组的MTIS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t=-2.572,P=0.023),但FEMT组没有(t=1.331,P=0.207)。结论该试点研究探索了一种安全可行的自我管理方法-音乐疗法干预两个不同文化群体的压力,并首次提供了FEMT和WAMT在缓解压力和焦虑方面的有效性的初步比较和证据。需要对更大的随机样本进行进一步调查,以阐明不同类型的音乐和文化群体对压力和焦虑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音乐疗法(FEMT) 西方古典音乐疗法(WAMT) 音乐治疗干预调查(MTIS) 医院焦虑和抑郁量(HADS) 感知力量(pss)
下载PDF
感知压力量表的纵向等值性及我国成人感知压力变化趋势 被引量:6
2
作者 黄绯绯 王惠君 +2 位作者 王志宏 杜文雯 张兵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检验感知压力量表在我国成年居民中跨时间的测量等值性,描述感知压力变化趋势。方法:选择2015年、2018年均参加"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并完整回答感知压力量表的6191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最大似然估... 目的:检验感知压力量表在我国成年居民中跨时间的测量等值性,描述感知压力变化趋势。方法:选择2015年、2018年均参加"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并完整回答感知压力量表的6191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最大似然估计伴标准误和均值校正的卡方检验进行纵向等值性检验及潜均值差异性检验。结果:2015年至2018年,感知压力量表在我国成年居民中的形态等值、单位等值、尺度等值、因子方差等值、因子协方差等值模型均拟合较好。与2015年相比,2018年感知压力量表因子1(压力因子)得分降低0.265(P<0.001),因子2(应对压力因子)得分降低0.027(P=0.118)。结论:感知压力量表两因子结构在我国成年居民中具有跨时间的测量等值性,2015年至2018年压力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力量 纵向等值 感知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隔离措施下普通人群压力/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珍妮 刘皖龙 +6 位作者 楼诗昊 马骁 张欣欣 郭徽 马晨辰 陈文静 杨昱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9-574,共6页
目的:探究疫情严格隔离措施下普通人群压力/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隔离措施的优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中后期部分人群开始复工的时间段,对经历社区居家隔离的人群进行线上无记名形式... 目的:探究疫情严格隔离措施下普通人群压力/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隔离措施的优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中后期部分人群开始复工的时间段,对经历社区居家隔离的人群进行线上无记名形式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基本信息、疫情对生活的影响、感知压力量表(PSS-10)、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BDI-Ⅱ)。结果:学生群体(Mann-Whitney U=19809,P<0.001)、青少年群体(Mann-Whitney U=10436,P<0.001)、出门频率较低群体(Mann-Whitney U=9852,P=0.016)和主观判断疫情较为严重的群体(Mann-Whitney U=6041,P=0.012)压力水平显著较高,未复工群体抑郁水平显著较高(Mann-Whitney U=1174,P=0.028)。结论:学生、青少年、主观认为疫情严重的群体可能是疫情期间压力或抑郁的易感人群,需要获得适当的关注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政策支持。复工有利于降低疫情隔离产生的不良情绪;适当外出有助于降低压力水平,而网络社交、运动则没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状病毒肺炎 感知力量 贝克抑郁量第二版 隔离 普通人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