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音乐生成过程与音乐主体的感知方式 被引量:8
1
作者 沈亚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90-93,共4页
音乐的生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乐音、声音结构和主体对于世界的音乐化感知。其中乐音是其最终的直观呈现方式,由和谐的声音构成,乐音可以追溯为声音结构并最终来自于创作和聆听主体对于世界的音乐化感知。音乐结构是音乐声音的特定构成方... 音乐的生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乐音、声音结构和主体对于世界的音乐化感知。其中乐音是其最终的直观呈现方式,由和谐的声音构成,乐音可以追溯为声音结构并最终来自于创作和聆听主体对于世界的音乐化感知。音乐结构是音乐声音的特定构成方式,旋律结构和节奏是其最主要的声音结构方式,其中节奏是声音有规律的重复,旋律体现为特定节奏中声音的横向联系。主体对世界的音乐化感知可以分别落实为主体对于世界和谐运动形式的感知和对于生命时间流逝的感知。西方音乐基本生成于对于世界和谐运动形式的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生成和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感知与关注密切相关,当人们专注于生命时间的流逝并将这种时间之延续和天地节律相统一,则世界便是一种音乐化的世界,在此音乐化的世界中方能实现“大音希声”、“无声之中独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 结构 感知方式 时间化感知
下载PDF
论苏童早期小说的感知方式
2
作者 翟兴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120,共4页
"梦幻"是苏童早期小说的感知方式。这种感知方式呈现为其文本特点,就是叙述方式的独特性。"梦幻"的感知方式同时决定了苏童早期小说所表现的人生世界的特征,即历史——生活内容的非逻辑性。苏童早期小说的这种感知... "梦幻"是苏童早期小说的感知方式。这种感知方式呈现为其文本特点,就是叙述方式的独特性。"梦幻"的感知方式同时决定了苏童早期小说所表现的人生世界的特征,即历史——生活内容的非逻辑性。苏童早期小说的这种感知方式主要来自于作家童年生活的经验与心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早期小说 梦幻 感知方式 文本 童年经验 心理因素
下载PDF
寻找纯粹:李琦诗歌感知方式的选择
3
作者 罗振亚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2,共6页
关键词 感知方式 诗歌 李琦 纯粹 客观世界 根本问题 理论家 宇宙 诗人 观照
下载PDF
性别差异对城市感知方式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熊鹏 张阳生 《四川建筑》 2012年第1期7-9,共3页
研究性别差异对城市感知方式的影响,从研究区域、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实现城市意象研究的理论创新。结论是性别差异对城市感知方式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感知方式 性别差异 城市认知 西安市
下载PDF
书法艺术感知方式的变化
5
作者 胡抗美 《中国书画》 2019年第6期25-25,共1页
当今书法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型期,在这个转型中,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毅然决然地来到我们面前:第一,书法艺术的欣赏方式,已经从阅读文字文本进入到观看作品笔墨表现的转变时期。古代的书法,尤其是古代手札式、信札式书法,一般阅读文字在先... 当今书法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型期,在这个转型中,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毅然决然地来到我们面前:第一,书法艺术的欣赏方式,已经从阅读文字文本进入到观看作品笔墨表现的转变时期。古代的书法,尤其是古代手札式、信札式书法,一般阅读文字在先,在阅读中获得所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感知方式 欣赏方式 转型期 阅读 文字 古代 笔墨
下载PDF
从感知方式浅析视觉符号创意的方法
6
作者 顾燕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0年第3期110-110,共1页
本文主要论述感知的成因,分析引发感知的内在因素,以及如何运用此种因素赋予视觉符号创意更多的思维方法,达到有效准确的传达信息。
关键词 感知方式 视觉符号 思维方法
下载PDF
城市的另一种感知方式
7
作者 孙信茹 《中华建设》 2017年第2期40-41,共2页
1984年的夏天,汪曾祺先生写下了著名的《翠湖心影》,"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 1984年的夏天,汪曾祺先生写下了著名的《翠湖心影》,"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正如汪先生所言,在昆明,规划和行走的第一应去的就是翠湖,而这也是城市线路规划师刘玉莹的选择。凭着对历史、人文超乎寻常的兴趣和热情,她对老昆明的历史典故如数家珍,对大观楼的长联倒背如流,她正尝试用一种新型的方式感受这座城市的人文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湖 济南大明湖 扬州瘦西湖 汪曾祺 汪先生 刘玉莹 观楼 杭州西湖 长联 感知方式
下载PDF
个人的在场:公共艺术中感知方式的转变
8
作者 王心诚 《艺术市场》 2024年第8期88-89,共2页
本文通过介绍各类感知方式,结合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分析感知方式从视觉性到体验性的转变过程,得出感知方式的转变可以推进公共艺术发展的结论;并以公共艺术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为例,得出感知方式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实践中... 本文通过介绍各类感知方式,结合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分析感知方式从视觉性到体验性的转变过程,得出感知方式的转变可以推进公共艺术发展的结论;并以公共艺术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为例,得出感知方式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方式 城市公共艺术 体验化 建筑空间 现象学
原文传递
灵韵的消逝与技术复制时代感知方式的变迁——本雅明“灵韵”概念重新解读 被引量:7
9
作者 廖金英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91,共7页
本文通过对本雅明作品的文本分析,认为"灵韵"是一种本雅明式的独特感知方式,建立在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其运作的心理机制是普鲁斯特式的非意愿记忆和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法。此概念是本雅明传媒技术与文化批判的起点,由此形成的... 本文通过对本雅明作品的文本分析,认为"灵韵"是一种本雅明式的独特感知方式,建立在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其运作的心理机制是普鲁斯特式的非意愿记忆和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法。此概念是本雅明传媒技术与文化批判的起点,由此形成的一套传媒文化理论在今天仍具有认识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韵 经验 感知方式 技术复制 本雅明
原文传递
两种音乐感知方式和宫调体系中的两个系统——再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的“宫调”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应时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0,38,共5页
关键词 音乐理论 感知方式 中国传统 宫调 系统 训练方法 唱名法 记谱法
原文传递
虚拟与现实——电影与环境设计时空感知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辉 齐伟民 《艺术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电影和环境设计虽然都是关于时间与空间对话并感知的体验,但二者在感知方式上存在着许多不同。1、感知方式不同电影从某种物质形态上说,画面故事在固定的、人为营造的视觉和听觉的环境里发生,述说的故事并非以真人实物呈现于观众,而是... 电影和环境设计虽然都是关于时间与空间对话并感知的体验,但二者在感知方式上存在着许多不同。1、感知方式不同电影从某种物质形态上说,画面故事在固定的、人为营造的视觉和听觉的环境里发生,述说的故事并非以真人实物呈现于观众,而是一种投射在影幕上的虚拟的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方式 环境设计 电影 虚拟 时空 时间与空间 物质形态 故事
原文传递
来自黄土地上的诗性沉思与民风体验——浅说西部诗人付兴奎诗歌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
12
作者 张文杰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97-197,共1页
西部诗人付兴奎以其对黄土地的人生体悟,构建起地域化、民俗化的独特的审美空间:守望家园的体悟,编织童话的梦幻,咀嚼历史的回眸,体验孤独的沉思等。其口语化、陌生化和哲理化的审美感知方式与西部民俗风情的倾情勾勒,值得中国当下诗歌... 西部诗人付兴奎以其对黄土地的人生体悟,构建起地域化、民俗化的独特的审美空间:守望家园的体悟,编织童话的梦幻,咀嚼历史的回眸,体验孤独的沉思等。其口语化、陌生化和哲理化的审美感知方式与西部民俗风情的倾情勾勒,值得中国当下诗歌界关注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诗歌 付兴奎 民俗化 哲理化 审美感知方式
原文传递
数字时代的感知方式与文学书写
13
作者 陈霖 《艺术评论》 2021年第6期7-18,共12页
本文着眼于数字时代的感知方式变化,观察和讨论当今的文学书写状况,从数字情境中文体的"内爆"、书写方式的"革命"以及在线书写的机制等方面,阐述文学书写以实践和观念的变化,感应着以数字化为特征的生活方式,发展... 本文着眼于数字时代的感知方式变化,观察和讨论当今的文学书写状况,从数字情境中文体的"内爆"、书写方式的"革命"以及在线书写的机制等方面,阐述文学书写以实践和观念的变化,感应着以数字化为特征的生活方式,发展出新的感知方式,从而参与着数字文化的建构,既显示出混杂和凌乱,也展现出活力和生机,创造出植根于当今时代的新感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感知方式 文学书写 新感受力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人物画图像传输与视觉感知方式研究
14
作者 莫鸣 刘亚璋 《艺术教育》 2010年第7期113-113,共1页
国际著名美学家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在他的著作《图像时代》中认为:“当今中国也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因而也可以说在经历着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过渡。”他还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处于视... 国际著名美学家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在他的著作《图像时代》中认为:“当今中国也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因而也可以说在经历着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过渡。”他还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这里的“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也即他的书名所称的“图像时代”,它是中国画在当代身处的文化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感知方式 视觉 图像传输 当代 后工业社会 后现代主义 图像时代
原文传递
诗的感知方式与抒情——评诗集《初恋的红峡谷》
15
作者 汤世杰 《民族文学》 1991年第7期90-93,95,共5页
王红彬在沉默了一段之后,奇迹般地奉献出了他的处女诗集。我特别注意到,这本装帧漂亮的诗集的封面勒口上,有他的小传。小传声明他是彝族。我相信,这声明不是他祈请批评放宽尺度的藉口,而是他对读解他的诗时一种特别的提示:我是彝族诗人... 王红彬在沉默了一段之后,奇迹般地奉献出了他的处女诗集。我特别注意到,这本装帧漂亮的诗集的封面勒口上,有他的小传。小传声明他是彝族。我相信,这声明不是他祈请批评放宽尺度的藉口,而是他对读解他的诗时一种特别的提示:我是彝族诗人。既如此,我们在具体评价他的诗时,理应重视他的这一提示。读一首好诗,等于为我们被枯燥无味的日常生活折磨得失去弹性的生命投进大剂量的情感酵母,以让我们那些沉睡、板结的情绪得以甦醒和膨松,最终把生命中潜在的冲动诱发成情感的喷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方式 对读 王红彬 勒口 民族作家 梦幻色彩 抒情方式 新诗集 文学世界 这个世界
原文传递
支付方式与产品感知
16
《广告主》 2012年第4期25-25,共1页
用现金支付还是信用卡支付,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方式与内容。这是美国《消费者研究杂志》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章所陈述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写道,使用信用卡支付,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会增强,消费者在感知产品时,比那些使用现... 用现金支付还是信用卡支付,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方式与内容。这是美国《消费者研究杂志》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章所陈述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写道,使用信用卡支付,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会增强,消费者在感知产品时,比那些使用现金支付的人更少考虑产品的代价与成本,更多想到的是产品之于自己的价值与利益。用现金支付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性价比高的产品,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消费者则更倾向于购买对自己而言价值与利益最大的产品,而非优先考虑产品价格。换句话说,使用现金支付的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消费者更在意产品、服务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价格 感知方式 支付方式 消费者研究 现金支付 信用卡 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
下载PDF
虚拟旅行与感知变迁:一种中国早期电影观看经验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一玮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56-61,共6页
以游记或观光记录式的语汇来描述电影以及观影经验,是中国早期电影评论与电影广告的常见策略。以这种策略完成的电影评论和广告,透露出早期中国电影观众在放映活动中以本土经验描述并接纳电影这一新型媒介与感知形式的倾向。早期电影放... 以游记或观光记录式的语汇来描述电影以及观影经验,是中国早期电影评论与电影广告的常见策略。以这种策略完成的电影评论和广告,透露出早期中国电影观众在放映活动中以本土经验描述并接纳电影这一新型媒介与感知形式的倾向。早期电影放映活动引发的美学变迁,即表现为电影引发的时间感、空间感和速度感的变迁。电影放映活动提供了有关"虚拟旅行"的经验,引发了中国早期电影观众的兴趣、好奇心与激情,并具有商业和文化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旅行 中国 早期 观影活动 感知方式 变迁
下载PDF
网络时代思维方式的变革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建华 《新疆社会科学》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伴随着人类行动对地球全局产生的影响 ,人类的思考也正进入地球全球时代 ,即迈向“信息思维”。网络时代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认知模式新型化 ,思维“间性”化、行为化 ;感知方式虚拟化 ,思维能力飞跃发展 ;思维游牧化、跨时域化 。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思维方式 认知模式 思维间性化 感知方式 思维行为化 思维能力 思维设计性
下载PDF
民俗主体的意义建构
19
作者 王雨铭 《文化产业》 2024年第28期100-102,共3页
近年来,民众对旅游的喜爱日益增强,文旅融合引发的旅游热潮,使旅游逐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尝试引入现象学方法分析此现象背后的主体需求,深入探讨民俗主体在旅游过程中的意义建构过程。同时,旅游民俗是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形式... 近年来,民众对旅游的喜爱日益增强,文旅融合引发的旅游热潮,使旅游逐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尝试引入现象学方法分析此现象背后的主体需求,深入探讨民俗主体在旅游过程中的意义建构过程。同时,旅游民俗是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形式,涉及民俗元素的传承、展示和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民众作为主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揭示民俗主体的意义建构与感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民俗元素 现象学方法 旅游热潮 民众日常生活 感知方式 旅游民俗 主体需求
下载PDF
顾客参与一定会导致顾客满意吗——顾客自律倾向及参与方式的一致性对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43
20
作者 汪涛 望海军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8年第3期4-11,19,共9页
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顾客参与行为越来越普遍。营销文献主要集中在顾客参与带来的经济影响上,对顾客参与方式、顾客心理特质基本没有涉及。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情景实验法探讨顾客参与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研究表明,顾... 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顾客参与行为越来越普遍。营销文献主要集中在顾客参与带来的经济影响上,对顾客参与方式、顾客心理特质基本没有涉及。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情景实验法探讨顾客参与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研究表明,顾客参与本身并不是顾客满意的直接刺激因素,感知参与方式的一致性、自身的自律倾向和不同的服务结果都会对满意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律倾向 顾客满意 顾客参与 感知参与方式 认知一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