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勤人员三棱镜联合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研究
1
作者 殷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71-73,共3页
观察对民航空勤人员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实施三棱镜+感知觉学习训练的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择入院观察的5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以及50名同期视力检测健康空勤人员进行分析,样本收取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实验组经三棱镜联合感知觉学习训练,... 观察对民航空勤人员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实施三棱镜+感知觉学习训练的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择入院观察的5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以及50名同期视力检测健康空勤人员进行分析,样本收取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实验组经三棱镜联合感知觉学习训练,对照组为正常视力空勤人员,研究数据为组间基本情况、治疗前后散开集合比、离散性范围、集合性范围以及融合指标。结果 比较斜视数据中离散性融合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散性融合、集合性融合、融合范围绝对值、Frisby近立体视与同视机远立体视指标比较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远距离三棱镜指标比较融合范围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散开集合变化、集合性融合变化、离散性融合均变化,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近距离数据统计中治疗前后差异各项离散性融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散开集合显著减小、治疗后融合范围以及集合性融合相比治疗前均显著增大,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化显著,P>0.05。结论 影响间歇性外斜视疾病的有集合性融合变化、远距离离散性融合变化以及重合点数据,经三棱镜治疗以及感知觉训练后患者的不适症状出现一定改善,可帮助空勤人员尽早恢复视觉功能,具有较高的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三棱镜 感知觉学习训练 治疗前后变化
下载PDF
视感知觉学习结合遮盖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 被引量:17
2
作者 闫春妮 曲晓瑜 +3 位作者 郅瑛 王昞 宋金鑫 阎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98-2000,共3页
目的:研究视感知觉学习结合遮盖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力和立体视功能的治疗效果,并比较视力和立体视功能提升程度的差异。方法:收集2016-06/2017-12于我院门诊治疗的47例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使用视感知觉学习系统结合遮盖进行弱... 目的:研究视感知觉学习结合遮盖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力和立体视功能的治疗效果,并比较视力和立体视功能提升程度的差异。方法:收集2016-06/2017-12于我院门诊治疗的47例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使用视感知觉学习系统结合遮盖进行弱视治疗,观察治疗前后47例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和随机点动态2阶粗糙立体视、随机点动态1阶精细与粗糙之间的立体视、随机点静态0阶近、远精细立体视的结果,比较视力提升与各级立体视提升是否不同。结果:治疗后视力提升是否有效分别与随机点动态2阶粗糙立体视、随机点动态1阶精细与粗糙之间的立体视、随机点静态0阶近、远精细立体视的提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力提升程度与立体视改善程度表现不同步,视力达到基本治愈的患者立体视功能并未达到基本正常,故应关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立体视功能的训练与建立。立体视的测定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弱视分类方法及治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感知觉学习 视力 粗糙立体视 精细立体视
下载PDF
感知觉学习对斜弱视患者视功能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何娟 张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913-1916,共4页
斜视、弱视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国内外学者运用生物和计算机技术对斜弱视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进行了多方位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斜、弱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分类研究能使人们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斜弱视发生的神经机制及... 斜视、弱视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国内外学者运用生物和计算机技术对斜弱视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进行了多方位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斜、弱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分类研究能使人们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斜弱视发生的神经机制及匹配的生物模型,对寻求斜弱视临床治疗和视功能重建的新途径有所帮助。本文介绍了感知觉学习的定义及机制,并重点探讨了影响感知觉学习效果的可能因素、感知觉学习治疗效果的持续时间及神经机制。该领域未来需要在斜弱视发病的神经机制、感知觉学习重建斜弱视视功能的具体机制、影响感知觉学习效果的因素等方面做进一步研究。近年来,人们对大脑神经可塑性及感知觉学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应用于临床,治疗斜弱视,重建斜弱视患者双眼视功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现将感知觉学习治疗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弱视 感知觉学习 双眼视功能 立体视
下载PDF
基于感知觉学习的儿童视觉及智能虚拟现实数据库系统对弱视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阎丽 胡丹丹 +2 位作者 阎春元 邓向红 朱敏侨 《医疗保健器具》 2006年第2期32-33,28,共3页
目的评价基于感知觉学习的儿童视觉及智能虚拟现实数据库系统治疗弱视的效果及特点。方法用基于感知觉学习的儿童视觉及智能虚拟现实数据库系统对174例223眼3种类型的弱视进行治疗,对弱视的类型、弱视的程度、患者的年龄与疗效的关系及... 目的评价基于感知觉学习的儿童视觉及智能虚拟现实数据库系统治疗弱视的效果及特点。方法用基于感知觉学习的儿童视觉及智能虚拟现实数据库系统对174例223眼3种类型的弱视进行治疗,对弱视的类型、弱视的程度、患者的年龄与疗效的关系及弱视治愈的时间进行观察。结果1个月总有效率达89.7%,其中基本治愈70.0%,有进步19.7%,无效10.3%。3个月总有效率为98.3%,其中基本治愈87.4%,有进步9.9%,无效2.7%。治疗效果与弱视的类型、程度、患者的年龄无显著关系。结论基于感知觉学习的儿童视觉及智能虚拟现实数据库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治疗 感知觉学习 虚拟现实 数据库
下载PDF
感知觉学习治疗弱视病例分析
5
作者 梁剑蓉 《全科护理》 2010年第32期2959-2960,共2页
关键词 弱视 感知觉学习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感知觉学习训练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余志卫 俞颂平 施天严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7期659-661,共3页
间歇性外斜视(intermittent exotropia)是指视轴常常分开,当远视物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合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当近视物时,可保持正位[1-2]。发病时,该病多先出现外隐斜,即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发病初期,... 间歇性外斜视(intermittent exotropia)是指视轴常常分开,当远视物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合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当近视物时,可保持正位[1-2]。发病时,该病多先出现外隐斜,即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发病初期,仅在看远时发生,而随着病情的进展,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时间均有所增加,最后出现看近物时亦可出现外斜。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好发于儿童早期,其发病率高达1%,占斜视的80%左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间歇性外斜视 斜视矫正术 感知觉学习 视功能
下载PDF
三棱镜联合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贺蔷薇 罗海霞 何亮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5期2349-2352,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发病机制及三棱镜联合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0例单纯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纳入观察组,另以同期积极配合检查的110例视力正常儿童纳...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发病机制及三棱镜联合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0例单纯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纳入观察组,另以同期积极配合检查的110例视力正常儿童纳入对照组。2组均行同视机检查、同视机随机点检查、Frisby立体视检测卡检测。比较2组同视机重合点、离散性融合、集合性融合、融合范围绝对值、Frisby近立体视、同视机远立体视。对观察组采取三棱镜联合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三棱镜远距离水平与近距离水平的离散性融合、集合性融合、融合范围、散开集合比。结果2组同视机离散性融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合点较对照组外移、同视机集合性融合与融合范围绝对值较对照组缩小,Frisby近立体视较对照组减小,同视机远立体视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三棱镜远距离下融合范围较治疗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散性融合较治疗前减小、集合性融合较治疗前增大、散开集合比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距离下的离散性融合较治疗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合性融合、融合范围较治疗前增大、散开集合比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距离下离散性融合亢进、集合性融合缩小与近距离下集合性融合缩小、重合点向外漂移是间歇性外斜视的主要发病机制。三棱镜联合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间歇性外斜视可有效改善患儿远距离下离散性融合亢进、集合性融合缩小及近距离下集合性融合缩小,促进患者视功能改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三棱镜 感知觉学习训练 离散性融合 集合性融合
下载PDF
感知觉学习训练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凤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705-3707,共3页
目的探讨感知觉学习训练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兰考县中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儿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感知觉学习训练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兰考县中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儿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感知觉学习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视功能,包括同时视、融合、立体视、动态立体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具有同时视功能的患儿占比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分别具有融合视、立体视、动态立体视的患儿占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分别具有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动态立体视的患儿占比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具有同时视功能的患儿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分别具有融合视、立体视、动态立体视的患儿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感知觉学习训练有助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功能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感知觉学习训练 视功能
下载PDF
感知觉学习与弱视儿童的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秀伟 翁强 《医疗保健器具》 2007年第10期17-19,共3页
在人的一生中,视觉功能的表现能力通过训练是可以提升的。通过感知觉学习获得的提高包括:对比度察觉、方向辨别、游标视力,深度感知,运动感知和模式辨别等。学习效果通常是经由某些视觉任务、刺激物特征和方位方向的特别训练体现出来,... 在人的一生中,视觉功能的表现能力通过训练是可以提升的。通过感知觉学习获得的提高包括:对比度察觉、方向辨别、游标视力,深度感知,运动感知和模式辨别等。学习效果通常是经由某些视觉任务、刺激物特征和方位方向的特别训练体现出来,它显示出即使是成人大脑都有很大的神经可塑性。感知觉学习对于我们器官内的知觉系统有相当长的"改变维持期",它能促进知觉系统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最新研究证明感知觉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弱视儿童的视觉能力。文中首先阐述了感知觉学习的神经基础及其机制,介绍了弱视治疗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重点介绍感知觉学习如何提高弱视儿童的视觉能力,以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1)DennisMLevi的位置辨别任务训练方法,(2)虚拟现实用于实现双眼交互弱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觉学习 弱视 位置辨别 虚拟现实 双眼交互
下载PDF
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刚 蔺琪 +5 位作者 吴倩 刘雯 曹文红 樊云葳 褚慧慧 张茹 《眼科》 CAS 2011年第6期382-386,共5页
目的评价感知觉学习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设计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连续选择2008~2010年于北京儿童医院眼科门诊确诊的4-12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74例(124眼)。方法治疗前通过网络平台对74例(124眼)弱视患儿进行视觉加工... 目的评价感知觉学习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设计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连续选择2008~2010年于北京儿童医院眼科门诊确诊的4-12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74例(124眼)。方法治疗前通过网络平台对74例(124眼)弱视患儿进行视觉加工信息检查,依据噪声视力、位置噪声、轮廓整合及数空缺等高级视功能检查结果,确定患儿弱视缺损类型,依此针对每个弱视儿童制定相应的个性化弱视治疗方案。采用多媒体网络视频训练模式,每日训练2次,每次30分钟,3个月为一疗程。每月行视觉加工信息检查,根据治疗前后视力及视觉信息检查结果对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后矫正视力≥0.9者为治愈,视力提高≥2行者为有效;视力不变或仅提高1行者为无效。主要指标治疗前后视力,视觉加工信息检查(噪声视力、位置噪声、轮廓整合及数空缺等)。结果治疗时间4~12个月,平均6.8个月,74例(124眼)中治愈44眼(35.48%),有效52眼(41.94%),无效28眼(22.58%);噪声视力平均提高0.85~4.27级,位置噪声分辨力平均提高0.80~1.32级,轮廓整合能力平均提高0.62~1.27级,未出现视力下降。结论感知觉学习训练法是依从性较好的针对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觉学习 屈光参差 弱视 轮廓整合 儿童
原文传递
视感知觉学习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变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慧丽 李小丹 +1 位作者 余海 傅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6期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视感知觉学习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对比研究。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重庆市中医院眼科应用视感知觉学习系统对AMD低视力患者20例25只眼进行视觉刺激、对比敏感度、视觉辨识等三... 目的探讨视感知觉学习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对比研究。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重庆市中医院眼科应用视感知觉学习系统对AMD低视力患者20例25只眼进行视觉刺激、对比敏感度、视觉辨识等三项视感知觉训练,以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做为疗效评估的客观手段,对患者训练前后所得波型进行分析,所有mf-ERG反应曲线均以第一个大的正波即b波为分析对象,进行b波反应密度测量,以各波一阶反应振幅密度(nv/deg2)表示。记录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的5个环区,自内至外分别是l环(2.18度).2环(7.46度),3环(12.36度),4环(19.66度)和5环(29.75度)的b波反应振幅密度,应用SPSS17.0软件,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配对f检验。结果25只眼视感知觉训练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训练3个月后视力为(0.59±0.18)LogMAR,较训练前视力(0.67±0.21)LogMAR有所提高。mf-ERGb波反应振幅密度值在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的5个环区中,各环训练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环的振幅密度值有提高。结论视感知觉训练干预有助于旁中心注视的稳定形成,可以帮助AMD患者更好地利用残余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觉学习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多焦视网膜电图
原文传递
基于互联网的感视知觉学习治疗弱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志兵 徐峻 吴军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评价"脑力影像"感视知觉学习系统在弱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197例(317只眼)弱视儿童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配镜,并根据矫正视力情况,给予相应的遮盖,利用"脑力影像"感知觉学习系统进行弱视治疗,对以下指标进行分... 目的评价"脑力影像"感视知觉学习系统在弱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197例(317只眼)弱视儿童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配镜,并根据矫正视力情况,给予相应的遮盖,利用"脑力影像"感知觉学习系统进行弱视治疗,对以下指标进行分析:弱视的类型、弱视的程度、患者的年龄与治疗效果。结果平均接受4个月弱视治疗,总有效率88.96%,其中基本治愈58.67%,有进步30.28%。结论 "脑力影像"感知觉学习系统治疗弱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疗效 脑力影像 感知觉学习
下载PDF
感知觉学习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正太 姚静艳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感知觉学习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的影响。方法 93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术后行感知觉学习;对照组53例,术后未行任何训练。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立体视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术前近立体视和远... 目的探讨感知觉学习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的影响。方法 93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术后行感知觉学习;对照组53例,术后未行任何训练。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立体视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术前近立体视和远立体视比例相近(P>0.05)。术后两组近立体视比例均高于术前(P<0.05),且实验组中黄斑中心凹视锐度比例和远立体视比例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感知觉学习有利于促进斜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后间歇性外斜视立体视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觉学习 间歇性外斜视 立体视
原文传递
视感知觉学习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黄斑光敏度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李小丹 李慧丽 +1 位作者 余海 傅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视感知觉学习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视力及黄斑光敏度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系列研究。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重庆市中医院眼科,应用视感知觉学习系统对中心视力缺失的AMD患者进行视觉刺激、对比敏感度、... 目的探讨视感知觉学习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视力及黄斑光敏度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系列研究。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重庆市中医院眼科,应用视感知觉学习系统对中心视力缺失的AMD患者进行视觉刺激、对比敏感度、视觉辨识等三项视感知觉训练,采用Humphrev750型视野分析仪进行中心5。黄斑光敏度分析,检测患眼的固视状态及视网膜光敏度,并分析建立的偏心固视的可能位置。结果20例AMD患者25只眼接受了视感知觉训练,训练3个月后的平均视力为(0.59±0.18)LogMAR,较训练前(0.67±0.21)logMAR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右眼黄斑部各象限、左眼除鼻下象限外的各象限的光敏度稍有提高,右眼颞上象限、左眼鼻上象限的视网膜光敏度提高幅度较大,但治疗前后各象限光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视力缺失的AMD患者固视稳定性差,可通过视功能康复训练形成相对稳定的偏心固视点,尽可能保留其残余视功能,发挥其视力的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觉学习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黄斑光敏度 旁中心注视
原文传递
三棱镜联合感知觉训练对未经手术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海霞 贺蔷薇 何亮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442-3444,共3页
目的探讨三棱镜与感知觉训练治疗未经过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患者60例,治疗前需要检查患者的斜视度、3级视功能、近立体视,检查后在三棱镜基础上进行感知觉训练,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斜视度、融合范围以及立... 目的探讨三棱镜与感知觉训练治疗未经过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患者60例,治疗前需要检查患者的斜视度、3级视功能、近立体视,检查后在三棱镜基础上进行感知觉训练,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斜视度、融合范围以及立体视功能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6、33 cm斜视度明显小于治疗前,辐辏功能明显强于治疗前,治疗后≤60患者远立体视比较(+)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远立体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分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棱镜联合感知觉学习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改善上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患者日常眼位控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发病机制 三棱镜 感知觉学习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认知康复领域的国际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6
作者 林平光 叶宁国 阎丽 《医疗保健器具》 2007年第5期13-14,共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与认知康复领域的结合已经从理论研究进入应用产品开发,成为国内外研究应用的热点。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出现,更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和认知科学更高层次的结合,在认知障碍康复评定和训练方面表现出了传统方法无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与认知康复领域的结合已经从理论研究进入应用产品开发,成为国内外研究应用的热点。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出现,更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和认知科学更高层次的结合,在认知障碍康复评定和训练方面表现出了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美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医学康复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并在认知康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制出了针对不同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功能紊乱、空间认知障碍、思维障碍等)的多种专门化VR系统。而中国仍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必须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建立适合我国脑缺损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VR系统和VR康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认知康复 脑缺损 感知觉学习
下载PDF
脑视觉与视觉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露 窦晓燕 《眼科学》 2021年第4期155-161,共7页
脑视觉是通过视觉通路获取信息,经大脑皮层分析并处理信息,从而产生视觉功能。随着国内外脑视觉科学的发展,深入地研究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及感知觉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双眼视功能的重建、高质量... 脑视觉是通过视觉通路获取信息,经大脑皮层分析并处理信息,从而产生视觉功能。随着国内外脑视觉科学的发展,深入地研究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及感知觉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双眼视功能的重建、高质量的视觉体验提供更多的可能。现将脑视觉的原理、双眼视觉功能的检查及感知觉学习治疗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视觉 视觉功能 感知觉学习
下载PDF
神经科学与认知教育:从研究到应用?
18
作者 Usha Goswami【英】 孙秀伟(编译) +1 位作者 阎丽(编译) 李彦峰(编译) 《医疗保健器具》 2007年第6期20-23,25,共5页
在与教育高度相关的领域中,认知神经科学取得了快速的进展。但是,当前的科学与直接的教学应用之间存在巨大的隔阂。很多科学家都认为,要消除隔阂还为时过早。然而,最近教师们收到了很多“基于大脑学习”的软件包。虽然其中有些令人担忧... 在与教育高度相关的领域中,认知神经科学取得了快速的进展。但是,当前的科学与直接的教学应用之间存在巨大的隔阂。很多科学家都认为,要消除隔阂还为时过早。然而,最近教师们收到了很多“基于大脑学习”的软件包。虽然其中有些令人担忧的错误信息,但是很多学校都开始使用这种软件包。神经科学家该做些什么才能使好的神经科学进入教育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认知教育 大脑感知觉学习 计算困难 社会认知
下载PDF
侧向掩蔽模型
19
作者 阎丽 《医疗保健器具》 2007年第11期8-12,共5页
空间交互作用是空间视觉的一个重要和普遍的特征,它适合于形状的知觉,使特征聚合成形状,而且它被认为在视觉神经系统的侧向交互连接中有他们的神经基础。空间交互作用可能是抑制(降低敏感度)或者是易化(提高敏感度)。最近的研究显示弱... 空间交互作用是空间视觉的一个重要和普遍的特征,它适合于形状的知觉,使特征聚合成形状,而且它被认为在视觉神经系统的侧向交互连接中有他们的神经基础。空间交互作用可能是抑制(降低敏感度)或者是易化(提高敏感度)。最近的研究显示弱视患者在完成需要将局部特征整合到整体知觉对象的这种任务时,表现是异常的。U.Polat et al(2005)在大样本的弱视和正常受试者中,测量利用Gabor斑测量共线性侧向交互作用。应用侧向掩蔽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在距离中心视标不同的距离上显示有高对比度的条栅,然后测量对中心视标的对比度察觉域值。对于正常受试者,空间交互作用模式在所有空间频率上都是确定不变的,但是在弱视受试者中,就表现为异常的空间交互作用,并且随着空间频率的增加而表现更明显的缺陷。这些异常是依赖散光轴向的(在子午线性弱视中),而且在斜视性弱视比在屈光参差性弱视中表现更显著。空间交互作用是不依赖对比度察觉域值的。因此,弱视患者在观察某些具有一定参数设置的刺激时没有异常表现,而在其他的刺激上却表现异常。U.Polat et al(2005)研究得出,弱视患者的空间交互的可塑性可以通过重复实践中央-侧翼任务实现。所有的受试者都表现出训练后游标视力的提高。Petrov,Y et al.(2007)发现在方向辨别任务中,外侧掩蔽比内侧掩蔽更有效。特别地,在对比度察觉任务中并无观察到各向异性,它通常被用于测量周边抑制。各向异性的掩蔽,被定义为拥挤,只在小尺度内观察到(在视力限度的octave内),周边抑制在所有尺度内都被观察到。因此认为拥挤和周边抑制存在不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掩蔽模型 侧向交互 拥挤 易化 感知觉学习 周边抑制
下载PDF
视觉认知模型对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大脑可塑性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闫丽 翁强 翁伟生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83-284,共2页
目的应用视觉认知模型,研究感知觉学习对未成年共同性外斜视眼位矫正术后双眼视觉功能的重建作用,进一步探讨感知觉学习对大脑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关键词 视觉认知 共同性外斜视 可塑性 同视机三级功能 感知觉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