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视感知觉系统视功能综合训练联合传统疗法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欣华 虞瑛青 +3 位作者 王斌 魏婷婷 朱凌鹏 王天潇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3期5-8,3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传统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检查评估系统平台进行视功能综合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无锡市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7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4眼),根据随机数... 目的探讨在传统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检查评估系统平台进行视功能综合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无锡市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7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4眼),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56眼)、对照组36例(58眼)。对照组仅接受传统综合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系统的视功能综合训练方案,比较两组综合疗效、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度、立体视与双眼融象功能、视觉敏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为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7,P<0.05)。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低于对照组,各空间频率下患眼对比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立体视异常占比低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立体视异常、双眼融象功能异常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接受传统综合疗法的同时,给予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检查评估系统的视功能综合训练,对改善屈光度及视力水平有积极作用,且能够对视觉敏感度、立体视、双眼融象功能等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屈光矫正 虚拟现实视知觉检查评估系统 视力功能 屈光度
下载PDF
双眼视感知觉生物模型在儿童近视眼检查的应用
2
作者 孙国荣 陈忠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49-0152,共4页
应用一系列不同时空频率相关联的双眼视感知觉双眼视生物模型在儿童近视检查过程中,初步探讨儿童近视脑视觉双眼时空信息处理不平衡程度以及对儿童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沧州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就诊的儿童近视患者共800例,进行屈光... 应用一系列不同时空频率相关联的双眼视感知觉双眼视生物模型在儿童近视检查过程中,初步探讨儿童近视脑视觉双眼时空信息处理不平衡程度以及对儿童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沧州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就诊的儿童近视患者共800例,进行屈光度和眼轴检查,对其进行不同空间频率的立体视功能生物模型检查和不同时间频率的中心凹抑制生物模型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96%患者近距离(低空间频率)立体视达标,76%患者远立体视(高空间频率)不达标,45%患者有中心凹交替抑制(高时间频率), 27%患者存在中心凹抑制(低时间频率)。结论 双眼视觉信息处理的能力取决于大脑对双眼视网膜图像的空间和时间频率的敏感程度,如果在正视化的过程中,眼睛的结构变化影响大脑对时儿童近视眼空感知的灵敏度,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许多种类,它们的形态和功能选择性不同,这些结构上的差异意味着不同类型神经节细胞可能受到近视发展的不同影响,导致部分神经元导向的功能异常。初步检查结果表明,儿童近视在高空间频率的立体视上存在缺损(双眼视高级通路),以及在双眼整合过程中存在中心凹交替抑制,这可能是一些脑视觉层面的近视发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双眼视生物模型 儿童近视眼 知觉功能 双眼视知觉检查系统
下载PDF
基于感知觉视角下的住宅环境适老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谢青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6-103,共8页
针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行性改变,提出遵循老人生理特征的住宅环境适老性研究方法和参考指南;以人机工程学的感知系统研究为基础,分别从视觉、听觉、触觉3个方面对老年人生理机能特征与室内环境进行调研分析,并与住宅环境中各项设施要... 针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行性改变,提出遵循老人生理特征的住宅环境适老性研究方法和参考指南;以人机工程学的感知系统研究为基础,分别从视觉、听觉、触觉3个方面对老年人生理机能特征与室内环境进行调研分析,并与住宅环境中各项设施要求进行关联,总结出老年人家居生活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和障碍;结果从照明环境、色彩环境、声学环境及触觉环境等方面提出改善老年人住宅环境的设计建议,以满足老年人生理特点和需求;结论为住宅环境适用于老年人使用的标准提供设计方法和理论依据,改善老年人住宅环境品质,进而提升老人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觉系统 住宅环境 适老性 老年人生理特征
下载PDF
视感知觉检查系统对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的相关预测因素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容菡 付晶 +6 位作者 赵博文 孟昭君 马楠 阎丽 王京辉 成娟娟 曹凯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895-901,共7页
目的:引入视感知觉可塑性评分检查训练系统,评价该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预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恢复状况的准确度以及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1─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且进行手术治疗... 目的:引入视感知觉可塑性评分检查训练系统,评价该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预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恢复状况的准确度以及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1─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在术后1周接受视感知觉可塑性评分检查。采用秩相关分析手术年龄、病程时长、术前斜视角度、术后1周斜视角度等因素与可塑性评分相关性。所有患者均从术后1周开始进行视感知觉训练,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进行远、近立体视功能检测,制作ROC曲线,评价可塑性评分对术后不同时间点远、近立体视功能恢复预测的准确度及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Delong test将可塑性评分以及传统临床指标对半年立体视功能的恢复状况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09例(80.2%),恒定性外斜视27例(19.9%)。可塑性评分分别与年龄、术前斜视度、斜视病程、外斜视类型、术后1周斜视度相关(r=-0.3、-0.2、-0.3、0.4、-0.3,均P<0.05)。可塑性评分在术后半年内不同时间点对立体视功能均具有预测能力,其中对术后6个月远、近立体视功能恢复正常均具有中等程度的预测意义,曲线下面积(AUC)均>0.7,P<0.001。传统临床指标中,术前近立体视功能对术后半年近立体视功能有较低的预测能力(AUC=0.63<0.7,P=0.009);术前看远斜视角度对术后6个月远、近立体视功能能否完全恢复正常具有较低的预测能力(AUC=0.66<0.7,P=0.02),但这些指标与可塑性评分的预测能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4,P>0.05)。结论:视感知觉检查训练系统中,可塑性评分可以有效地预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近立体视功能的恢复状况,为术后患者制定进一步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外斜视 立体视 知觉检查训练系统 可塑性评分
原文传递
压贴三棱镜联合互联网感视知觉训练系统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彬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18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患者运用压贴三棱镜联合互联网感视知觉训练系统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收治的100例AAC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压贴三棱... 目的探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患者运用压贴三棱镜联合互联网感视知觉训练系统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收治的100例AAC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压贴三棱镜治疗)与观察组(50例,采用压贴三棱镜联合互联网感视知觉训练系统治疗)。均治疗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年的双眼视觉恢复情况及立体视觉情况。结果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年,两组四孔灯(对照组:30.00%、54.00%、68.00%、82.00%;观察组:34.00%、74.00%、86.00%、98.00%)、立体视觉图(对照组:18.00%、36.00%、44.00%、60.00%;观察组:22.00%、56.00%、64.00%、80.00%)、同视机检查(对照组:12.00%、28.00%、40.00%、52.00%;观察组:16.00%、52.00%、60.00%、72.00%)结果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较治疗前,1阶立体视显著改善(治疗前、治疗3个月1阶立体视:对照组:22.00%、46.00%,观察组:24.00%、66.00%),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0阶和2阶立体视无明显改善(治疗前、治疗3个月0阶、2阶立体视:对照组:22.00%、48.00%;32.00%、50.00%,观察组:26.00%、44.00%;34.00%、52.00%),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较治疗前,0阶和1阶立体视均明显改善(对照组:42.00%、56.00%,观察组:64.00%、76.00%),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阶立体视结果无明显改善(对照组:52.00%、观察组:56.00%),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0阶、1阶、2阶立体视结果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对照组:50.00%、64.00%、70.00%,观察组:70.00%、82.00%、88.00%),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ACE患者采用压贴三棱镜联合互联网感视知觉训练系统治疗利于患者双眼视觉功能恢复,改善立体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互联网知觉训练系统 压贴三棱镜 视觉功能
原文传递
心理模拟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洁 舒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6,共6页
心理模拟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相关理论包括知觉符号系统理论、语言的神经理论和语言与情境模拟理论。行为研究发现感知觉运动信息与语言理解存在交互作用,而脑机制研究显示感知觉运动脑区参与语言理解。目前的研究对... 心理模拟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相关理论包括知觉符号系统理论、语言的神经理论和语言与情境模拟理论。行为研究发现感知觉运动信息与语言理解存在交互作用,而脑机制研究显示感知觉运动脑区参与语言理解。目前的研究对于心理模拟参与语言理解的机制仍缺乏细致探讨,导致结果存在矛盾之处。对隐喻语言里心理模拟作用的探讨也需加强。此外,心理模拟系统如何与语言学信息交互作用的相关假设也需要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理解 心理模拟 体验式语义表征 知觉运动系统
下载PDF
两种训练方式对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健 柴丽芳 +1 位作者 晋丽红 杨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9-341,共3页
目的:比较互联网的感视知觉训练系统与同视机训练对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10于我院行斜视手术后进行双眼单视功能训练的斜视患者100例,根据术后训练方法不同进行分组,试验组(50例)采用互联网的感视知... 目的:比较互联网的感视知觉训练系统与同视机训练对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10于我院行斜视手术后进行双眼单视功能训练的斜视患者100例,根据术后训练方法不同进行分组,试验组(50例)采用互联网的感视知觉训练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同视机训练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6、12mo进行眼位及视功能检查。结果:治疗后12mo,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 0%vs 56. 0%,P<0. 05),且6~17岁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 6%vs 45. 7%,P<0. 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及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互联网的感视知觉训练系统治疗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丧失效果明显优于同视机训练,其疗效与斜视发病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的知觉训练系统 同视机训练 双眼单视功能
下载PDF
具身认知的“七宗罪”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倩 廖小根 姜孟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4-319,共6页
近二十年来,具身认知已逐渐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主流趋势,其理论主张已经辐射到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许多领域,研究成果运用范围逐渐扩大。诚然,具身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离身'认知的不足,但其在方法论和认识... 近二十年来,具身认知已逐渐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主流趋势,其理论主张已经辐射到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许多领域,研究成果运用范围逐渐扩大。诚然,具身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离身'认知的不足,但其在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如循环论证,解释不充分,完全的二元对立,文化、社会、语言因素的忽视等。因此,当务之急是改进研究方法,摒弃先入之见,使其真正成为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认知科学 知觉运动系统 离身认知
下载PDF
Objective measurement for image defogging algorithms 被引量:4
9
作者 郭璠 唐琎 蔡自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72-286,共15页
Since there is lack of methodology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defogging algorithm and the existing assessment methods have some limitations,three new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defogging algorithm were proposed.One w... Since there is lack of methodology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defogging algorithm and the existing assessment methods have some limitations,three new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defogging algorithm were proposed.One was using synthetic foggy image simulated by image degradation model to assess the defogging algorithm in full-reference way.In this method,the absolute difference was computed between the synthetic image with and without fog.The other two were computing the fog density of gray level image or constructing assessment system of color image from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to assess the defogging algorithm in no-reference way.For these methods,an assessment function was defined to evaluate algorithm performance from the function value.Using the defogging algorithm comparis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defogging algorithm image assessment simulated foggy image fog density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下载PDF
3~6岁儿童感觉统合和学习技能训练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峰 李长荣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804-1805,共2页
目的:探讨3~6岁儿童感觉统合和学习技能训练。方法:采用"儿童感知觉操作训练系统"对辖区幼儿园18名3~6岁儿童进行训练,每次训练10~15 min,训练20~40次。结果:训练前后,测试正确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感觉统... 目的:探讨3~6岁儿童感觉统合和学习技能训练。方法:采用"儿童感知觉操作训练系统"对辖区幼儿园18名3~6岁儿童进行训练,每次训练10~15 min,训练20~40次。结果:训练前后,测试正确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感觉统合评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智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但无临床意义。结论:对3~6岁儿童感觉统合和学习技能采用"儿童感知觉操作训练系统"训练,是一种提高孩子学习技能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统合 学习技能 知觉操作训练系统 儿童
原文传递
多维框架下的虚拟现实电影形态及未来发展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越红 姜帆 彭筱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8-132,共5页
本文从艺术、技术和哲学等多角度探究虚拟现实电影的当下发展及未来可能。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革新了传统电影的制作和观影模式,其独特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为电影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也引发诸多问题。虚拟现实电影受技术和设备制约的同时,... 本文从艺术、技术和哲学等多角度探究虚拟现实电影的当下发展及未来可能。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革新了传统电影的制作和观影模式,其独特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为电影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也引发诸多问题。虚拟现实电影受技术和设备制约的同时,给传统电影语言和镜头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对影视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观众的感知和自我认知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电影美学、技术与市场的综合分析,讨论当前虚拟现实电影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从人机感知觉和行为系统的匹配、虚拟认识、观众自我认知等层面,探讨未来虚拟现实电影达到自身沉浸之时将要面对的哲学问题,指明虚拟现实电影当前发展瓶颈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电影 电影语言 感知觉系统 行为系统 虚拟认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