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8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火灸联合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赵红霞 李沿江 +3 位作者 陈晓勇 陈煦 刘洪波 赵春梅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研究雷火灸联合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股四头肌功能、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采用西药+等速结... 目的:研究雷火灸联合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股四头肌功能、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采用西药+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研究组49例采用雷火灸+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病情变化情况、膝关节功能、股四头肌功能、炎症反应、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1.63%)(P<0.05)。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膝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血清白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MMP-3、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而Cycholm膝关节评分表(LKSS)评分、股四头肌总功量值(STW)、峰力矩值(PT)、平均功率(AP)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VAS、WOMAC评分、血清IL-1、IL-6、TNF-α、MMP-3、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而LKSS评分、STW、PT、A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KOA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股四头肌功能及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促进病情好转,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血清MMP-3、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雷火灸 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 股四头肌功能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联合PNF训练对改善丘脑卒中患者踝关节本体感觉障碍的效果
2
作者 肖萃 袁礼洪 康良鸣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探讨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训练疗法(PNF)对改善丘脑卒中患者踝关节本体感觉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52例丘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6... 目的 探讨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训练疗法(PNF)对改善丘脑卒中患者踝关节本体感觉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52例丘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综合康复基础上施以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联合PNF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本体感觉评估结果、改良Barthel指数、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2、4个月的平均轨迹差、平均负重力量差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2、4个月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2、4个月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联合PNF训练可有效改善丘脑卒中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卒中 常规综合康复 PNF训练 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 踝关节本体感觉障碍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焦慧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3期26-28,35,共4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NF,两组均连续干预12周。对比两组平衡功能、躯干控制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步行功能和10 m步行测试(10MWT)。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闭眼、睁眼轨迹总面积(A)及轨迹长度(L)小于对照组,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10MWT用时短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l)评分、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高于对照组,稳定性指数(S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应用PNF可改善平衡、步行能力,提高躯干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恢复期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平衡功能 步行功能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及运动平衡能力 被引量:1
4
作者 叶云天 陈继鑫 刘爱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4421-4428,共8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严重影响生活及运动表现的损伤之一,作为稳定结构,前交叉韧带对维持运动表现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鉴于其严重的损伤表现,目前临床治疗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由于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引起机械感受器损失,进而引起本... 背景: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严重影响生活及运动表现的损伤之一,作为稳定结构,前交叉韧带对维持运动表现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鉴于其严重的损伤表现,目前临床治疗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由于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引起机械感受器损失,进而引起本体感觉降低,为患者运动表现恢复带来极大困扰。目的:总结本体感觉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探讨其背后机制,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更多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2013年1月至2023年3月收录的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及运动平衡能力相关的应用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10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本体感觉训练可有效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位置觉、运动觉等本体感觉功能,提高了关节稳定性、姿势控制及运动能力;②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刺激膝关节周围本体感受器、激活脊髓反射刺激、大脑运动控制强化和认知处理,提升三方面机制,改善本体感觉功能;③本体感觉训练可能通过激活生长相关蛋白43活性、Piezo2机械传导器和NT-3/TrkC信号通路等潜在机制,改善本体感觉功能;④前期以水疗法为主,中后期优先考虑神经肌肉训练、单独力量训练及视觉反馈训练;⑤尚未细分重建移植物、性别,以及缺少以联合多种感觉刺激为思路的设备或本体感觉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重建 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训练 应用策略 综述
下载PDF
足踝复合体本体感觉的测量与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冯亮 张雅飞 霍洪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59-3264,共6页
背景:足踝本体感觉的研究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老年疾病的康复治疗以及身体姿势控制、运动表现的提高至关重要。前期的相关研究经常把足部和踝关节的感觉评价分开研究,对全面且综合地了解其感觉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足踝复合体是... 背景:足踝本体感觉的研究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老年疾病的康复治疗以及身体姿势控制、运动表现的提高至关重要。前期的相关研究经常把足部和踝关节的感觉评价分开研究,对全面且综合地了解其感觉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足踝复合体是唯一与支撑面直接接触的部位,在收集体感反馈和调节平衡控制中起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汇总现有关于足部和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调查研究,梳理足踝复合体感觉的测量与评价方法,以期为日后的相关研究做出铺垫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中文检索词为“(足OR足踝关节OR踝关节)AND(感觉OR本体感觉)”、英文检索词为“(foot OR ankle)AND(feel OR proprioception)”,在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了解关于足踝基本概念、研究现状与范畴,总结并评价足踝的本体感觉评价方法,最终纳入57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足踝复合体感觉的评价主要分为对足部的感觉评价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评价。②足部的感觉评价主要描述其皮肤的感觉以及干预条件下的感觉反馈,方法主要包括:压力感觉阈值测试、足(底侧和跖侧)两点辨别能力测试、皮肤振动感觉持续时间测试。③踝关节本体感觉评价着重描述关节位置、运动范围、力值及功能表现,方法主要分为静态的关节角度重置测试、运动最小阈值测试、力觉重现测试以及动静态的平衡、速度及行走能力的测试。④对量化结果的报道一般以“误差”来表示,根据报道的需要一般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恒定误差等。⑤结果证实,足踝复合体具备特殊的感觉能力,包括足部感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表现;足部感觉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弱化均与人体平衡能力下降相关,二者联合测量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足踝功能;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需要选择足部与踝关节的感觉测量方法的组合形式,并充分考虑环境、情绪以及报道方式等多种影响因素,提高测量与评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复合体 本体感觉 测量方法 等速测试仪 感觉阈值 两点辨别能力 皮肤振动感觉 运动觉 位置觉 力量觉
下载PDF
本体感觉功能重建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老年人群踝关节稳定性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梁婉婉 赵容 +4 位作者 张利 刘雪洁 沈传业 王红雨 岳建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功能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老年人群踝关节稳定性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老年人群,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踝周肌力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功能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老年人群踝关节稳定性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老年人群,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踝周肌力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功能训练,每周5次,共9 w,采用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CAIT)评价训练前后受试者踝关节稳定性变化,修订版跌倒功效量表(MFES)评价训练前后不发生跌倒的自信程度变化,BioFlex-FP姿势控制训练系统评估训练前后受试者在睁眼、闭眼、睁眼+垫子、闭眼+垫子状态下重心轨迹总长度和重心轨迹矩形面积的变化。结果 训练9 w时,治疗组CAIT、MFES得分及睁眼、闭眼、睁眼+垫子状态下重心轨迹总长度和重心轨迹矩形面积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5 w时治疗组,CAIT、MFES评分及睁眼、闭眼、睁眼+垫子状态下重心轨迹总长度和重心轨迹矩形面积得分较训练前明显改善(P<0.05);训练5 w时对照组,CAIT、MFES评分及睁眼、闭眼、睁眼+垫子状态下重心轨迹总长度和重心轨迹矩形面积得分较训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改善趋势;训练9 w时,两组CAIT、MFES评分及睁眼、闭眼、睁眼+垫子状态下重心轨迹总长度和重心轨迹矩形面积得分均较训练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本体感觉功能训练能改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老年人群踝关节功能及平衡能力,增加不跌倒的自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训练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平衡能力
下载PDF
关节锻炼运动器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李坤 聂春杰 +1 位作者 周晓燕 史睿喆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8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锻炼运动器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1月30日医院收治的110例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本体感觉... 目的:探讨关节锻炼运动器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1月30日医院收治的110例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本体感觉训练模式进行康复锻炼,实验组采用关节锻炼运动器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方式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训练前后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平均摆动数值、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运动轨迹面积和运动轨迹周长。结果:两组训练1个月、训练2个月、训练3个月的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训练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训练1个月、训练2个月、训练3个月的平均摆动值、运动轨迹面积和运动轨迹周长低于训练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训练1个月、训练2个月、训练3个月的BBS评分高于训练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锻炼运动器联合本体感觉训练能够增加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提高Lysholm膝关节评分,降低平均摆动数值、运动轨迹面积和运动轨迹周长,提高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折 关节僵硬 关节锻炼运动器 本体感觉训练 关节活动度 平衡能力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步行时关节负荷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8
作者 沈培鑫 罗心 +3 位作者 车欣恒 刘延浩 毛德伟 宋祺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4-860,共7页
目的 探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老年患者步行时膝外展力矩和股内侧肌-内侧腓肠肌(VM-MG)共激活指数的影响。方法 2022年3月至5月,在济南社区招募膝骨关节炎老年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训练组(n=... 目的 探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老年患者步行时膝外展力矩和股内侧肌-内侧腓肠肌(VM-MG)共激活指数的影响。方法 2022年3月至5月,在济南社区招募膝骨关节炎老年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训练组(n=16)。训练组接受PNF治疗,对照组自行居家运动,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同步三维测力台和肌电图系统测量患者平地步行时的膝外展力矩和肌肉共激活指数。结果 对照组3例脱落,训练组2例脱落。治疗后,训练组膝外展力矩第一峰值、第二峰值和VM-MG共激活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t|> 2.460, P <0.05),且训练组膝外展力矩第一峰值、第二峰值均较对照组改善(|t|>2.454, P <0.05)。结论 PNF有助于促进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内外间室负荷的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关节力矩 共激活 步行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Pro-kin平衡系统训练患膝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的评价
9
作者 张熙辉 李峥嵘 +2 位作者 李仕能 邢增宇 王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9-1264,共6页
背景:Pro-kin平衡系统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的下肢本体感觉及躯干控制功能有较为优良的康复效果,但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患膝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基于Pro-kin平衡系统指导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背景:Pro-kin平衡系统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的下肢本体感觉及躯干控制功能有较为优良的康复效果,但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患膝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基于Pro-kin平衡系统指导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膝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84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术后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基于Pro-kin平衡系统指导的康复训练,持续训练8周。训练前及训练结束后,采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变化,平均负重力量差、轨迹误差、摆动数值及患肢膝关节30°,45°,60°被动成角误差评估患膝本体感觉变化,睁眼、闭眼状态下的运动轨迹面积及长度评估患者平衡功能变化,并调查两组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满意度。结果与结论:①训练结束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②训练结束后,两组患者平均负重力量差、轨迹误差、摆动数值均小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检测值均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患肢膝关节30°,45°,60°被动成角误差均小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上述被动成角误差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③训练结束后,两组患者睁眼状态下的运动轨迹面积及长度均小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检测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闭眼状态下的运动轨迹面积及长度均小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检测值均小于对照组(P<0.01);④观察组患者对干预康复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81%,P<0.05);⑤结果表明,与常规康复训练相比,基于Pro-kin平衡系统指导的康复训练对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患侧膝关节功能、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断裂 Pro-kin平衡系统 术后康复 本体感觉 平衡功能
下载PDF
中频电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10
作者 于洪侠 孔得宇 +2 位作者 李媛媛 董继革 杨凡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24-1527,共4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中频电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1月至2023年5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康复方案不同分组,将采用本...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中频电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1月至2023年5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康复方案不同分组,将采用本体感觉训练的52例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中频电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的50例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查阅患者病历资料,比较2组患者肢体偏瘫状况、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评定量表(ROM)]、肢体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经过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肢体偏瘫状况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ROM评分、FMA评分、BBS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中频电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肢体偏瘫状况,提高关节活动度,促进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中频电疗法 本体感觉训练 肢体功能
下载PDF
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冀希 孙娜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析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析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功能锻炼,两组均持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和关节活动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Baird-JackSon及AOFAS-AH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伸、屈、旋前及旋后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本体感觉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踝关节恢复,增强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手术 个性化功能锻炼 本体感觉训练 关节活动度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刺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鹤 李雪媚 +1 位作者 邝雪辉 余瑾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40-144,152,共6页
目的 观察关刺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住院治疗的KOA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牵伸疗法、关节松动、... 目的 观察关刺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住院治疗的KOA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牵伸疗法、关节松动、肌力训练及中频治疗等常规治疗,每项10 min/次,1次/d,6 d/周,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关刺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其中关刺法20 min/次,1次/d,6 d/周,连续治疗4周;本体感觉训练10 min/次,1次/d,6 d/周,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患肢平均轨迹误差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下肢平衡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患肢平均轨迹误差均明显降低,BB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患肢平均轨迹误差均明显更低,BBS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刺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可有效改善KOA患者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和下肢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刺法 本体感觉训练 膝关节功能 平衡功能
下载PDF
本体感觉训练联合踝足支具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曾寿全 李武量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8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本体感觉训练联合踝足支具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市康复医院接诊200例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02例患者接受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98例患者接受本体感觉训... 目的分析本体感觉训练联合踝足支具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市康复医院接诊200例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02例患者接受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98例患者接受本体感觉训练联合踝足支具训练,分析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与平衡功能(BBS)评分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结果训练后,观察组FMA评分与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四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等肌电积分值(iEMG)均高于对照组,方根振幅(RM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静态踝足支具训练有助于提高偏瘫患者FMA评分、BBS评分及股四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iEMG,降低RMS,提高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改善患者下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下肢功能 本体感觉训练 踝足支具 肢肌力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研究
14
作者 徐辉 赵义 沈阳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3例AI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3例AI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Cobb角、顶椎椎体旋转度、顶椎偏距。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2组治疗12周后Cobb角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2周后顶椎旋转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2周后顶椎偏距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AIS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Cobb角、顶椎旋转度及顶椎偏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神经肌肉电刺激 本体感觉训练
下载PDF
本体感觉训练在国家男子铁饼运动员的实践
15
作者 陈洋 苑廷刚 《新体育(下半月)》 2024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本研究对本体感觉训练相关内容以及铁饼项目技术特征进行综述和总结,将本体感觉训练与铁饼项目结合起来,本研究旨在探究本体感觉训练对铁饼运动表现的影响,为系统的本体感觉训练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实... 目的:本研究对本体感觉训练相关内容以及铁饼项目技术特征进行综述和总结,将本体感觉训练与铁饼项目结合起来,本研究旨在探究本体感觉训练对铁饼运动表现的影响,为系统的本体感觉训练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对本体感觉训练相关内容以及铁饼项目技术特征进行综述和总结,找到两者联系,为本体感觉训练在铁饼项目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以国家男子铁饼运动员马识途作为6周本体感觉训练对象,探究本体感觉训练对铁饼投掷成绩和自身本体感觉的影响;结果:在6周的本体感觉训练后,实验横向对比结果证明马识途铁饼投掷的成绩具有极为明显的提升,也证明在训练后本体感觉相关指标也有显著提高;实验纵向对比结果证明以年度周期为单位,加入本体感觉训练的训练周期的铁饼投掷成绩优于未进行本体感觉训练的训练周期;结论:(1)在男子铁饼项目中,涉及本体感觉相关的训练过少,但由于本体感觉对身体控制能力的重要意义,因此,本体感觉训练在铁饼项目训练中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实践意义;(2)在铁饼项目中,足底本体感觉和空间感知能力的提高,能够强化运动员本体感觉的能力,提高本体感觉的敏感性,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训练 铁饼 投掷
下载PDF
循经温通刮痧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16
作者 李志锋 陈浩雄 +1 位作者 郑观强 高海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705-1708,共4页
目的 观察循经温通刮痧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明确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 观察循经温通刮痧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明确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本体感觉训练,每周治疗5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循经温通刮痧治疗,每周治疗2次。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估量表(CASC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估]、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本体感觉功能[平均轨迹差(AET)、稳定指数]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椎功能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而NDI评分、颈椎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CAS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DI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本体感觉功能评价指标AET、稳定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82.5%(33/4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经温通刮痧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减轻患者颈肩部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患者的本体感觉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刮痧 本体感觉训练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功能 本体感觉功能
下载PDF
基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康复训练在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郑茜 赵洋洋 张水亮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的康复训练在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 目的:观察基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的康复训练在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PNF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步行功能[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训练后,两组FAC等级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BS、FMA-LE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WS水平、MBI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基于PNF的康复训练可提高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功能分级、BBS评分、FMA-LE评分、MWS水平和MBI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恢复期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康复训练 平衡能力 步行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富氢气体对高强度运动后本体感觉和肌肉耐力的影响
18
作者 董庚鑫 李毅婷 +1 位作者 洪影露 包大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413-5418,共6页
背景:氢气可以减轻剧烈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改善疲劳状况。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摄入富氢水或富氢气体对改善运动性疲劳和运动表现有潜在效果。目的:探究高强度运动前吸入富氢气体对运动疲劳后本体感觉和肌肉耐力表现的影响。方法:通... 背景:氢气可以减轻剧烈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改善疲劳状况。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摄入富氢水或富氢气体对改善运动性疲劳和运动表现有潜在效果。目的:探究高强度运动前吸入富氢气体对运动疲劳后本体感觉和肌肉耐力表现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双盲、交叉、重复测量的试验设计,将24名健康成年男子随机分为A、B组,每组12名,在交叉前的试验第一阶段分别吸入20 min富氢气体和安慰剂气体(空气),随后使用功率车建立疲劳模型,在吸气前和疲劳后进行疲劳目测类比评分、心率变异性、膝关节本体感觉(被动位置觉、关节运动觉和肌肉力觉)和伸膝等长肌肉耐力测试。经过7 d洗脱期后,在试验第二阶段两组交换干预方案并进行上述测试。分别对比2个阶段中A、B组结果的差异,并整合两阶段结果,对比氢气和安慰剂干预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在试验的第一阶段,氢气组干预后的疲劳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安慰剂组(P <0.01),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低频输出功率均值、高频输出功率均值和等长肌肉耐力值均大于安慰剂组(P <0.05),被动位置觉和关节运动觉优于安慰剂组(P <0.05),两组间肌肉力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安慰剂组干预后的肌肉力觉差于干预前(P <0.01)。在试验的第二阶段,氢气组与安慰剂组干预后所有测试结果的差异趋势同试验的第一阶段。整合后试验结果显示仍然是氢气组上述指标检测值优于安慰剂组(P <0.05)。(2)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干预后疲劳目测类比评分和被动位置觉结果呈正相关(r=0.327,P=0.023),即高强度运动后主观疲劳程度越高被动位置觉结果越差。(3)结果表明,高强度运动前吸入富氢气体能够降低运动后的疲劳程度,从而改善本体感觉和肌肉耐力表现,这可能是降低损伤发生的一个新策略,并且富氢气体有效性是可以重复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氢气体 安慰剂 氧化应激 运动疲劳 本体感觉 运动损伤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理念下呼吸训练护理对心梗PCI术后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池璐 彭丽娟 时晨晨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目的分析在心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临床干预中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理念下呼吸训练干预对其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目的分析在心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临床干预中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理念下呼吸训练干预对其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心梗P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理念下行呼吸训练,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运动耐力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肺功能高于对照组,运动耐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梗PCI术后患者临床干预中,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理念下实施呼吸训练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增强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呼吸训练 心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 肺功能 运动耐力
下载PDF
保留残端解剖单束重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患膝本体感觉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
作者 王强 苏宝金 +3 位作者 何保华 石航 商玉臣 杨敬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残端解剖单束重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ACL)患者术后患膝本体感觉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行ACL重建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行保留残端ACL重建术;对照组行常... 目的:探讨保留残端解剖单束重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ACL)患者术后患膝本体感觉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行ACL重建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行保留残端ACL重建术;对照组行常规不保留残端ACL重建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测定膝关节角度重现、被动活动察觉阈值来评估患者本体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移植物直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相比对照组,观察组Lysholm评分更高(P<0.05),膝关节角度重现、被动活动察觉阈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膝关节角度重现、被动活动察觉阈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L患者行保留残端解剖单束重建对其本体感觉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能够改善早期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重建术 残端 本体感觉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