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叉神经节初级感觉神经元在偏头痛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闵晓曼 崔文强 +2 位作者 孙宁 张光明 吴宏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82-2088,共7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是世界上比较严重的致残性疾病之一。在我国偏头痛的发病率可达9.3%[1]。在美国,偏头痛的患病率大约15%[2]。世界范围内,偏头痛影响15%到18%的人口[3]。偏头痛除了疾病本身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之外,...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是世界上比较严重的致残性疾病之一。在我国偏头痛的发病率可达9.3%[1]。在美国,偏头痛的患病率大约15%[2]。世界范围内,偏头痛影响15%到18%的人口[3]。偏头痛除了疾病本身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之外,还可以导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伴发焦虑抑郁甚至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三叉神经 初级感觉神经元 离子通道 神经
下载PDF
感觉神经元病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报告)
2
作者 吴敏娅 刘迎梅 王政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元病(SND)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诊断为SND的8例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血液及脑脊液检查、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四肢深浅感觉减退、腱反射消失,其中7例伴有感觉性共济失调、...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元病(SND)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诊断为SND的8例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血液及脑脊液检查、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四肢深浅感觉减退、腱反射消失,其中7例伴有感觉性共济失调、1例伴有咽部及四肢肌力下降。8例神经电生理检查表现为广泛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减低或消失;4例患者行副肿瘤相关抗体检查,其中1例抗Hu抗体、抗Yo抗体阳性;8例患者均行血液免疫指标检查,其中5例抗核抗体、SS-A、SS-B等指标异常;8例患者行脑脊液检查,其中2例脑脊液蛋白轻度升高,细胞数均正常;患者均行头、颈部MR检查,排除轴索性或髓鞘性周围神经病、脊髓型颈椎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等疾病。5例免疫性SND患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及环磷酰胺治疗,其中3例症状明显改善,2例症状停止发展。1例副肿瘤性SND患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未能缓解。2例特发性SND患者中,1例予强的松加丙种球蛋白治疗,症状未进一步加重。结论 SND是一组以不对称性感觉缺失为特征的疾病,伴有神经电生理特征性异常,可根据典型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特征性异常诊断SND,血液、脑脊液、免疫学及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病因。本病应针对病因进行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元 免疫性感觉神经元 特发性感觉神经元 副肿瘤性感觉神经元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后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薛锋 顾玉东 +1 位作者 陈德松 李继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 ,银杏叶提取物 (EGb76 1)对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36只 ,分为EGb76 1组和生理盐水 (SAL)组。制作大鼠坐骨神经部分切除断端结扎模型 ,术后每天经腹腔分别注射EGb76 1(10 0mg·kg-1·...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 ,银杏叶提取物 (EGb76 1)对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36只 ,分为EGb76 1组和生理盐水 (SAL)组。制作大鼠坐骨神经部分切除断端结扎模型 ,术后每天经腹腔分别注射EGb76 1(10 0mg·kg-1·d-1)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直到取材。 2、4、6周处死大鼠取材L4、5脊神经节 ,酶组化染色观察乙酰胆碱酯酶 (AChE)及酸性磷酸酶 (ACP)的活性变化 ,冰冻切片硫槿染色计数神经节感觉神经元数目 ,电镜观察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乙酰胆碱脂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感觉神经元存活率及神经元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善。结论 EGb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银杏叶提取物 EGB761 感觉神经元 保护作用 乙酰胆碱酯酶 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棉铃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苏宏华 王桂荣 +3 位作者 张永军 梁革梅 吴孔明 郭予元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3,共7页
从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触角中克隆了一条全长1690bp的cDNA序列,该序列阅读框全长1572bp,编码523个氨基酸残基,序列中有2个跨膜区,具有昆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neuronmembraneprotein,SNMP)的典型特征。SNMP与已报道的其他昆... 从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触角中克隆了一条全长1690bp的cDNA序列,该序列阅读框全长1572bp,编码523个氨基酸残基,序列中有2个跨膜区,具有昆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neuronmembraneprotein,SNMP)的典型特征。SNMP与已报道的其他昆虫的感觉神经元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半定量RT-PCR研究结果显示,SNMP在棉铃虫中不仅在触角中表达,也在去掉触角的头、足中表达。但是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雌雄触角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在喙、下颚须和下唇须中也有表达。SNMP在卵、蛹和成虫体内也都有表达,但在卵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将SNMP编码区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1b中,成功地进行了原核表达,表达出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 基因克隆 半定量RT-PCR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心经与相应脏腑及五官联系途径的形态学研究──经线区域感觉神经元与交感节后神经元的节段分布 被引量:8
5
作者 潘朝宠 金文秀 +2 位作者 侯思伟 沈慧娟 戴培东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2-25,共4页
研究经线相关区域感觉神经无节段支配及交感节后神经元的起源,对经络脏腑相关、针灸治疗及经络实质探讨均有重要价值。心脏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支配已有较多的研究,而心经有关的经线区域的节段支配至今未见报道。故我们对18只家兔及10只W... 研究经线相关区域感觉神经无节段支配及交感节后神经元的起源,对经络脏腑相关、针灸治疗及经络实质探讨均有重要价值。心脏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支配已有较多的研究,而心经有关的经线区域的节段支配至今未见报道。故我们对18只家兔及10只Wistar大鼠的前肢心经及心包经的有关穴位,注射20%HRP,观察两经区域神经节段支配情况。结果发现:(1)心经和心包经相关区域感觉神经元分布较广(C5-T2),心经相对集中于C7-T1,而心包经相对集中于C6-T2。提示两经感觉神经元在节段分布上与心脏的节段支配大体相同,但有相对差异性。(2)两经相关区域感觉神经元的数量,大型标记神经细胞明显少于中、小型。提示两经区域的感觉传入以直径较细的神经纤维为主;由于支配血管的主要是细神经纤维,所以血管及其神经装置在躯体循经感传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3)分布于家兔心经及心包经相关区域的交感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预下、胸1和胸2交感神经节,这与支配心脏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主要部分相重叠,这可能是两经穴位治疗心脏疾病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节段支配 感觉神经元 交感节后神经
下载PDF
新生大鼠足三里穴区感觉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 被引量:14
6
作者 逯波 晋志高 +1 位作者 蔡虹 蒋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感觉神经元 节段性分布 经脉脏腑相关 足三里 辣根过氧化物酶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中华蜜蜂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克隆、组织表达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胡颖颖 徐书法 +3 位作者 李薇 Abebe Jenberie WUBIE 国占宝 周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7,共9页
为明确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嗅觉形成中重要功能因子的信号转导通路,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中华蜜蜂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编码区,GenBank登录号为KC012595,命名为AccSNMP1。序列分... 为明确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嗅觉形成中重要功能因子的信号转导通路,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中华蜜蜂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编码区,GenBank登录号为KC012595,命名为AccSNMP1。序列分析表明,该编码区开放阅读框长1563bp,编码520个氨基酸,推测的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58.02kD和5.83。同源性比较发现,中华蜜蜂AccSNMP1与其他昆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同源性差异很大,在氨基酸水平上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SNMP基因一致性达99.2%,与熊蜂Bombus impatiens SNMP基因一致性达90.9%,而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SNMP基因一致性仅为22.7%。系统发育树显示中华蜜蜂与西方蜜蜂遗传距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AccSNMP1在触角中表达量最高,在足中表达量较高,与胸、腹、头(去除触角和喙)、喙中表达量相比差异显著(P<0.05)。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ASY-E1-AccSNMP1,经IPTG诱导,中华蜜蜂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高效表达。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ccSNMP1在中华蜜蜂体内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模式 原核表达
下载PDF
脊髓源性感觉神经元诱向因子初探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雪 吴良芳 +1 位作者 保天然 张新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切除5只成年雄猫一侧L1~L5和L7~S2背根,保留L6背根为备用根。术后11d用两侧背角提取液大于50k组份进行实验。发现,手术组电泳迁移率为0.1的蛋白带内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多,且其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促进作... 切除5只成年雄猫一侧L1~L5和L7~S2背根,保留L6背根为备用根。术后11d用两侧背角提取液大于50k组份进行实验。发现,手术组电泳迁移率为0.1的蛋白带内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多,且其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促进作用也显著增强;而手术组电泳迁移率为0.5的蛋白带内的蛋白含量却明显减少,但其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与对照组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此结果表明,猫脊髓背角中分子量大于50kD、电泳迁移率为0.1的蛋白质具有神经营养活性,去传入使其活性增强,这可能是导致部分去传入猫后角在体外的促神经突起生长活性增强与在体备用根纤维侧支出芽的直接原因之一。电泳迁移率为0.5的蛋白质与神经突起的生长似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元 脊髓 神经突起 诱向因子
下载PDF
骨癌痛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郑琴 方东 +4 位作者 刘敏 姜红 蔡捷 万有 邢国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研究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探讨外周敏化在骨癌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雌性SD大鼠,采用胫骨骨髓腔内注射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4×104,4μl)的方法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术后14天用von Frey纤... 目的:研究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探讨外周敏化在骨癌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雌性SD大鼠,采用胫骨骨髓腔内注射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4×104,4μl)的方法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术后14天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大鼠同侧后爪的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TW)以检测造模是否成功。对照组分别注射等体积的热杀死癌细胞(HK组)或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造模后14天,在急性分离的小直径DRG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骨癌痛及其对照组大鼠DRG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电流阈值(current threshold,CT)以及恒定去极化电流(300pA,1 s)诱发动作电位爆发的个数,观察骨癌痛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结果:建立模型后14天,与对照组相比,(1)骨癌大鼠同侧后爪的50%PWT分别由HK组、PBS组和空白对照组(Na ve组)的13.75±0.64 g、13.30±0.64 g和15.10±0.01 g降低到4.43±0.42 g,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n=7~10),表明MRMT-1癌细胞接种大鼠具有明显的机械性痛敏行为;(2)在骨癌痛大鼠的小直径DRG神经元中,低(LT)、中(MT)兴奋阈值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MP)绝对值和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电流阈值(CT)均明显降低(P<0.05,P<0.001),相同去极化强度刺激下动作电位爆发的频率均显著增加(P<0.05,P<0.001),而以上记录指标在高兴奋阈值(HT)的神经元则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骨癌痛大鼠伤害性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显著升高,这种小直径DRG神经元超兴奋性(hyperexcitability)的变化可能是引起骨癌痛大鼠外周敏化(peripheral sensitization)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初级感觉神经元 兴奋性 膜片钳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余茜 李晓红 +1 位作者 申丕强 何成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4期674-675,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40只,行左侧坐骨神经切断外膜缝合。实验组每天穴位电针20min。分别于术后2周观察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乙酰胆碱脂酶(AChE)的变化;测量脊神经节神经元的存活百分... 目的:探讨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40只,行左侧坐骨神经切断外膜缝合。实验组每天穴位电针20min。分别于术后2周观察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乙酰胆碱脂酶(AChE)的变化;测量脊神经节神经元的存活百分率、乙酰胆碱酯酶的平均灰度及感觉神经电生理。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两组的乙酰胆碱脂酶较正常神经元有显著性的变化,两组间神经元的存活百分率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平均灰度的差异也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组神经元存活率为(88.4±1.7)%,平均灰度181.1±9.2;模型组神经元存活率为(71.3±2.6)%,平均灰度130.4结论: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鼠 坐骨神经损伤 感觉神经元 保护作用 周围神经
下载PDF
不同初级感觉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聂辉 张玉芹 +2 位作者 程剑侠 罗加烈 李之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7-520,共4页
为探讨大鼠不同初级感觉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电生理学特征及意义,本实验在新鲜分离的大鼠三种初级感觉神经元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对外加ATP引起的膜电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受检的细胞绝大多数对ATP敏感,外加... 为探讨大鼠不同初级感觉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电生理学特征及意义,本实验在新鲜分离的大鼠三种初级感觉神经元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对外加ATP引起的膜电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受检的细胞绝大多数对ATP敏感,外加ATP记录到内向电流,在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记录到三种形式的ATP-激活电流:快速激活快速失活型(fasttype,F型)、快速激活缓慢失活型(intermediatetype,I型)和缓慢激活缓慢失活型(slowtype,S型),但在结状神经节神经元主要记录到S型电流,三种形式的电流均具有浓度依赖性;(2)三种形式的ATP-激活电流上升相(risingphase,R)从10%至90%的时间(R10-90)有明显差异(P<0.05),去敏感相(desensitizingphase)从10%至90%的时间(D10-90)也有明显差异(P<0.05);(3)三种形式的电流EC50非常接近,I型的量-效曲线居中间,F型的下移,S型的上移;(4)小细胞的ATP-激活电流多表现为F型特征,大细胞多表现为S型特征,而中等大小的细胞多表现为I型特征,结状神经节神经元电流形式与细胞大小没有相关性。以上结果提示:躯体和内脏初级感觉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类型可能与不同的感觉性质有关;不同形式的ATP激活电流可能由ATP受体的不同亚单位组成的各种亚型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激活电流 离子型ATP受体 全细胞膜片钳 初级感觉神经元 大鼠
下载PDF
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嗅感觉神经元的凋亡与再生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志宏 倪道凤 +1 位作者 高扬 林嘉友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24-326,i001,共4页
目的 研究病毒感染后小鼠嗅感觉神经元的凋亡和再生 ,探讨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 (PVOD)的发病机制。方法 经前鼻孔接种流感病毒 ,感染实验动物的鼻腔 ;TUNEL技术检测嗅感觉神经元凋亡 ;BrdU掺入单克隆抗体标记技术检测基底细胞增殖。结... 目的 研究病毒感染后小鼠嗅感觉神经元的凋亡和再生 ,探讨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 (PVOD)的发病机制。方法 经前鼻孔接种流感病毒 ,感染实验动物的鼻腔 ;TUNEL技术检测嗅感觉神经元凋亡 ;BrdU掺入单克隆抗体标记技术检测基底细胞增殖。结果 ①流感病毒感染后嗅感觉神经元凋亡显著增多 ,恢复期凋亡细胞逐渐减少。②基底细胞增殖早期有所增多 ,随后减少至和凋亡细胞相当的水平。结论 流感病毒感染可有效地诱导嗅感觉神经元凋亡 ,并促进基底细胞增殖 ;基底细胞增殖不足以补充嗅感觉神经元凋亡 ,导致嗅感觉神经元总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感觉神经元 再生
下载PDF
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黎军 朱家恺 +2 位作者 王大平 肖建德 杨 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9-651,共3页
目的:了解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高位损伤所致脊髓背根节感觉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出生3周sD鼠高位切断L4、L5神经根,神经近侧断端应用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或生理盐水,4周后观察损伤神经根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的存... 目的:了解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高位损伤所致脊髓背根节感觉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出生3周sD鼠高位切断L4、L5神经根,神经近侧断端应用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或生理盐水,4周后观察损伤神经根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的存活率和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4周,营养因子组神经元的存活率是91.8%,生理盐水组是58.6%;生理盐水组存活神经元胞体明显萎缩。结论: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受损的背根节感觉神经元有明显的神经营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感觉神经元 背根节
下载PDF
钙信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感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薛芸 梁尚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8-311,共4页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钙信号是信息处理的基础,几乎所有的生理活动都受到Ca^(2+)的调控。Ca^(2+)可调节细胞功能,钙信号和钙稳态直接与神经病变有关。近年来,钙信号功能的报道,为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向提供了新的思...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钙信号是信息处理的基础,几乎所有的生理活动都受到Ca^(2+)的调控。Ca^(2+)可调节细胞功能,钙信号和钙稳态直接与神经病变有关。近年来,钙信号功能的报道,为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从钙信号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感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信号 钙稳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
下载PDF
烟夜蛾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组织特异性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梅浩 蔡永萍 +3 位作者 赵艳艳 王甜甜 郭线茹 原国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5,共5页
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触角中扩增得到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HassSNMP(GenBank登录号:EU580138)。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片段长度为1658bp... 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触角中扩增得到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HassSNMP(GenBank登录号:EU580138)。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片段长度为1658bp,其中ORF长1572bp,编码523个氨基酸残基,预测成熟蛋白分子量为59.2 kDa,等电点为6.54。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烟夜蛾与其它昆虫的SNMP基因推导表达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半定量RT-PCR研究结果显示,SNMP在烟夜蛾触角、头(去掉触角)、喙和足中表达,其中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且雌雄虫触角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在喙中的表达量次之,在翅、胸和腹中没有表达;此外,该基因在成虫、十日龄蛹以及卵中也有表达,其中在卵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在幼虫、一日龄蛹、四日龄蛹和七日龄蛹中没有表达。该研究结果说明烟夜蛾SNMP是非触角特异性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夜蛾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半定量RT-PCR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及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新波 梁喜凤 +1 位作者 袁芳 杨晓花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556-1558,共3页
目前在临床上周围神经损伤为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病。研究证实无论肢体的任何部位在发生机械性损伤后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神经轴索中断以及神经断裂等现象的发生,最终使患者的四肢感觉以及运动功能发生障碍。在周围神... 目前在临床上周围神经损伤为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病。研究证实无论肢体的任何部位在发生机械性损伤后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神经轴索中断以及神经断裂等现象的发生,最终使患者的四肢感觉以及运动功能发生障碍。在周围神经发生机械性创伤后会导致一段或者是整个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改变或者是死亡,从而会不可避免地累及到神经元细胞,最终导致胞体形态学以及生化改变的发生。近年来有研究证实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中枢以及外周神经系统所产生的生物效应能够对来自神经嵴的感觉神经细胞的存活及交感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周围神经损伤 感觉神经元 保护作用
下载PDF
pro-BDNF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内的顺行和逆行输送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慧 罗学港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2,共6页
摘 要 研究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神经元内可顺行运输至末梢并释放到下一级神经元参与突触可塑性等功能。而成熟的BDNF由其前体分子(pro -BDNF)经蛋白酶水解形成。体外研究表明pro -BDNF可以激活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B并导致T... 摘 要 研究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神经元内可顺行运输至末梢并释放到下一级神经元参与突触可塑性等功能。而成熟的BDNF由其前体分子(pro -BDNF)经蛋白酶水解形成。体外研究表明pro -BDNF可以激活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B并导致TrkB的磷酸化,但pro -BDNF在体内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本文拟探讨内源性pro -BDNF在周围神经的运输。将大鼠坐骨神经结扎或压榨背根制成模型,动物存活不同时间后取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进行pro -BDN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pro- BDNF免疫阳性产物沉积于坐骨神经和背根损伤处的近侧端和远侧端, 24h达高峰,近侧端可持续达 7d而远侧端可达3d;在坐骨神经的近侧端和远侧端、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可检测到全分子量大小的完整pro -BDNF;在转染pro- BDNF质粒后,PC12细胞内可见pro -BDNF免疫阳性产物分布于胞体和突起。这些结果提示pro- BDNF可以象成熟BDNF一样在感觉神经内顺行和逆行运输,并可由神经元分泌、释放而发挥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坐骨神经 免疫阳性 逆行 脊髓 背根神经 感觉神经元 突触可塑性 磷酸化 质粒
下载PDF
狗肾上腺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定位(HRP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奎 谢定秦 +2 位作者 李育良 庄志业 高亚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92-394,399,共4页
用HRP法研究了8只狗肾上腺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定位。将CB--HRP注入一侧肾上腺,标记细胞见于注射侧背根节T_4—L_3节段,高峰在T_(10)—L_1,占标记细胞总数的86.69%。背根节内标记细胞以卵圆形、圆形的中型细胞为主,分布弥散,神经节边缘部... 用HRP法研究了8只狗肾上腺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定位。将CB--HRP注入一侧肾上腺,标记细胞见于注射侧背根节T_4—L_3节段,高峰在T_(10)—L_1,占标记细胞总数的86.69%。背根节内标记细胞以卵圆形、圆形的中型细胞为主,分布弥散,神经节边缘部标记细胞数多于中央部,不成簇。在1例注射侧迷走神经结状节内,见有少量标记细胞,呈圆形,较大,在神经节内分布弥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元 肾上腺 定位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感觉神经元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5
19
作者 冷玉芳 金海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是否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paraptosis)。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手术组。手术组建立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又分为术后3d、7d、14d组。实验动物以4%...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是否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paraptosis)。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手术组。手术组建立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又分为术后3d、7d、14d组。实验动物以4%多聚甲醛PBS液灌注内固定,取与坐骨神经相应的腰4~腰6节段脊髓,于2.5%戊二醛中固定,透射电镜观察左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并摄片。结果:电镜下,术后3d组腰4~腰6节段脊髓左侧背角浅层神经元形态学典型变化为:细胞肿胀,胞膜完整,胞浆内大量空泡,核结构基本正常,符合paraptosis形式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7d和14d组神经元形态变化:细胞皱缩、密度增大,核带增多及染色质浓聚贴附于核膜,符合凋亡表现。结论:坐骨神经损伤3d腰4~腰6节段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发生了parapto-sis形式程序性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迫损伤 脊髓背角 感觉神经元 超微结构 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
下载PDF
外周神经损伤后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及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道松 曹福元 +3 位作者 徐清贵 殷光甫 洪光祥 茹立强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478-481,共4页
大鼠左腓总神经离断后与胫神经端侧吻合,于术后第1至8周取L4~5脊髓和背根节(DRG)做冰冻切片,分别显示前角运动神经元(SMN)AChE活性和DRG神经元NOS活性。结果发现;①正常鼠SMN-AChE活性中-强度阳性反应。实验组外侧核SMN-ACh... 大鼠左腓总神经离断后与胫神经端侧吻合,于术后第1至8周取L4~5脊髓和背根节(DRG)做冰冻切片,分别显示前角运动神经元(SMN)AChE活性和DRG神经元NOS活性。结果发现;①正常鼠SMN-AChE活性中-强度阳性反应。实验组外侧核SMN-AChE活性和阳性细胞数,于术后2~3周比正常者明显减低,有的SMN-核周体出现空泡样变性;术后4~8周,SMN酶活性和阳性细胞数渐增,并明显高于正常者。同体对照组与实验组同期比较,SMN酶活性相对较弱。②正常鼠部分中-小型DRG神经元NOS活性为中-强度阳性反应。实验组于术后第1~4周,NOS活性和阳性细胞数较正常者明显增高;术后第5~8周其渐趋正常。对照组DRG神经元NOS活性表达较强及与实验组有相应的变化梯度。二组DRG内均见到空泡样变性的神经元核周体。结果提示,坐骨神经慢性损伤所产生SMN-AChE活性增强,可能是轴突再生的反应,并对由NO介导的一级感觉信息传导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