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症患者中枢感觉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朝阳 詹淑琴 +3 位作者 李宁 丁岩 侯月 王玉平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7期730-734,共5页
目的 采用双脉冲体感诱发电位的方法研究抑郁症患者中枢感觉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15例未经任何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和1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左侧正中神经给予时间间隔... 目的 采用双脉冲体感诱发电位的方法研究抑郁症患者中枢感觉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15例未经任何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和1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左侧正中神经给予时间间隔为20、60、100、150ms的双脉冲电刺激,记录双脉冲体感诱发电位,同时记录对应的单脉冲体感诱发电位。结果 抑郁症患者组N13成分的双脉冲体感诱发电位恢复曲线较健康对照组呈明显去抑制(F=5.81,P=0.023),P25成分的双脉冲体感诱发电位恢复曲线较健康对照组呈明显抑制(F=13.50,P=0.007)。N9成分和N20成分的双脉冲体感诱发电位恢复曲线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中枢感觉神经系统中,中央后回皮层兴奋性减低,脊髓后角兴奋性增高。抑郁症患者中枢感觉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变化是多水平的,可能是其疼痛等躯体感觉症状高发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躯体感觉症状 双脉冲体感诱发电位 中枢感觉神经系统 兴奋性
下载PDF
疼痛新定义有助于诊疗感觉神经系统损伤 被引量:10
2
作者 卢振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48-249,共2页
作者通过探讨IASP有关"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其发展为"疼痛是人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或异常刺激导致大脑不愉快情绪反应"的临床新定义,新定义的提出有利于明确临床疼痛医学的发展目... 作者通过探讨IASP有关"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其发展为"疼痛是人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或异常刺激导致大脑不愉快情绪反应"的临床新定义,新定义的提出有利于明确临床疼痛医学的发展目标,引导临床疼痛医学诊疗方向。新定义有助于帮助我们理顺临床疼痛科的核心疾病及核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科 慢性疼痛 疼痛定义 感觉神经系统 核心疾病
下载PDF
铝基薄膜忆阻器作为感觉神经系统的习惯化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玮 郭恬恬 +1 位作者 刘兰 周荣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1-298,共8页
感觉神经系统可在外界刺激与生物体反应之间建立联系.感觉神经系统中的最小单位神经元可直接将外界刺激传递至中枢神经,再由中枢神经通过控制和调节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神经突触连接了相邻神经元进行脉冲信息传递功能.习惯化是神... 感觉神经系统可在外界刺激与生物体反应之间建立联系.感觉神经系统中的最小单位神经元可直接将外界刺激传递至中枢神经,再由中枢神经通过控制和调节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神经突触连接了相邻神经元进行脉冲信息传递功能.习惯化是神经突触在信息传递中过滤外界无关信息时的一个基本特性,可以让感觉神经系统更快速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忆阻器模拟神经突触功能在近年获得进展,然而针对以忆阻器为基础的具有习惯化特性的神经突触以及完整神经系统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厚度约为40 nm且含铝纳米颗粒的氮化铝薄膜忆阻器,并发现这种结构忆阻器对于重复的外界刺激有明显的习惯化行为,该行为与感觉神经系统的习惯化特性极为相似.若将这种具有习惯化的神经突触与感觉神经元串联,可形成LIF(leaky integrate-and-fire)生物模型模拟完整的神经系统行为,也为忆阻器在第三代神经网络(脉冲神经网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薄膜忆阻器 习惯化 感觉神经系统
下载PDF
论疼痛感觉神经系统学说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小立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61-162,共2页
根据已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大量证据,首次明确提出了疼痛感觉神经系统学说。疼痛感觉神经系统包括基础和临床上所有的疼痛和机制,理论上为疼痛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确立其学科归属和立科之本,临床上明确了疼痛科的诊疗范围,可为疼痛和... 根据已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大量证据,首次明确提出了疼痛感觉神经系统学说。疼痛感觉神经系统包括基础和临床上所有的疼痛和机制,理论上为疼痛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确立其学科归属和立科之本,临床上明确了疼痛科的诊疗范围,可为疼痛和疼痛疾病的诊疗提供确切的临床思维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感觉神经系统 疼痛学 学说
原文传递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疼痛感觉神经系统的异常是疼痛性疾病的根本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森明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1期6-7,共2页
疼痛性疾病机制复杂,但终究是疼痛感觉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分析、诊断疼痛性疾病的过程就是检查疼痛感觉神经系统损伤和病理改变;治疗疼痛性疾病无疑是纠正疼痛感觉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异常。
关键词 疼痛性疾病 疼痛感觉神经系统 定义 诊断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环路调节骨代谢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运辉 王立平 杨帆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6期468-475,共8页
骨重塑是维持骨稳态(bone homeostasis)的重要过程,人们通常认为骨重塑主要接受内分泌激素调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参与骨稳态调节。虽然,大脑和骨骼组织之间已被证实存在明确的神经连接,但这些... 骨重塑是维持骨稳态(bone homeostasis)的重要过程,人们通常认为骨重塑主要接受内分泌激素调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参与骨稳态调节。虽然,大脑和骨骼组织之间已被证实存在明确的神经连接,但这些神经联系在大脑调节骨稳态中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关注骨与脑之间的神经联系,分别从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环路(neural circuit)、自主神经系统以及感觉神经系统对骨稳态的调控等方面介绍大脑调控骨代谢(bone metabolism)领域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控 骨代谢 骨稳态 神经环路 中枢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感觉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