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雪国》看川端康成的“感觉艺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宁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53-56,共4页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其早期的作品“新感觉”特征即十分明显,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中期创作的中篇小说——《雪国》堪称其“感觉艺术”的经典之作。《雪国》是川端康成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吸纳了新的表现手法,开创一代新风...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其早期的作品“新感觉”特征即十分明显,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中期创作的中篇小说——《雪国》堪称其“感觉艺术”的经典之作。《雪国》是川端康成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吸纳了新的表现手法,开创一代新风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雪国>> 感觉 感觉艺术 日本
下载PDF
关于电影表演中的感觉艺术解析
2
作者 高艺煊 《西部广播电视》 2017年第10期87-88,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对影视剧中演员的表演质量也加强了重视。但是,在人们欣赏电影的过程中,往往将关注点更多投射在演员的行为和动作上,而表演中的感觉艺术却会被观众所忽略。因此,本文将会从...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对影视剧中演员的表演质量也加强了重视。但是,在人们欣赏电影的过程中,往往将关注点更多投射在演员的行为和动作上,而表演中的感觉艺术却会被观众所忽略。因此,本文将会从电影表演中的感觉艺术角度进行分析,并且对感觉艺术表现的方式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表演 感觉艺术
下载PDF
崩朽的都市风景 新颖的感觉艺术──论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
3
作者 邹永常 《武陵学刊》 1996年第5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都市风景 刘呐鸥 感觉艺术 日本新感觉 施蛰存 弗洛伊德 感觉派小说 资产阶级 中国现代小说 现代主义
下载PDF
设计构成课程中的艺术感觉培养与价值引导
4
作者 陈红梅 《包装世界》 2023年第2期19-21,共3页
设计构成课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是各类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无论是传统课程教改研究,还是课程思政教改研究,研究者大多围绕课程核心要素中显性的造型要素展开,而对课程核心要素中隐性的情感要素较少关注。公众对“艺术感觉”... 设计构成课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是各类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无论是传统课程教改研究,还是课程思政教改研究,研究者大多围绕课程核心要素中显性的造型要素展开,而对课程核心要素中隐性的情感要素较少关注。公众对“艺术感觉”的评价一直有失公允,以为它是设计构成课程的核心能力,相对设计思维能力呈隐性状态,是设计师实现设计价值的关键能力。该文将尝试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锚定“艺术感觉”作为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点,探讨设计构成课程的思政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构成 艺术感觉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艺术感觉论》与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转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小新 陈舒劼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杨健民的《艺术感觉论》具有新时期文论的一系列典型特征。此书的论述主题、结构模式及其从内到外的整体更新使其文论理念更有张力,具体包括主体的个体性、创作者心理空间的发现、"结构—功能"模式等三个方面。该书在阐述过... 杨健民的《艺术感觉论》具有新时期文论的一系列典型特征。此书的论述主题、结构模式及其从内到外的整体更新使其文论理念更有张力,具体包括主体的个体性、创作者心理空间的发现、"结构—功能"模式等三个方面。该书在阐述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将新时期争论的对立面统合起来,并用有效的辩证回应人们对这些时髦新事物的质疑和责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感觉论》 “结构-功能”模式 理论规范
下载PDF
新闻意识与艺术感觉——试谈广电新闻教学的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彭立 陈佑松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广播新闻学 电视新闻学 教学方法 新闻意识 艺术感觉 舞台演出
下载PDF
论沈从文的艺术感觉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献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346-351,共6页
沈从文是一个感觉型艺术家,沈从文的艺术感觉主要表现为凭印象、直觉和想象,以童年视角去打捞故乡湘西的风物人事。这种艺术感觉与作家同时代的新感觉派的创作迥然有别。而在更深层次上,沈从文的艺术感觉又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民族心... 沈从文是一个感觉型艺术家,沈从文的艺术感觉主要表现为凭印象、直觉和想象,以童年视角去打捞故乡湘西的风物人事。这种艺术感觉与作家同时代的新感觉派的创作迥然有别。而在更深层次上,沈从文的艺术感觉又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民族心理、文化传统、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都市的特点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感觉 直觉 童年视角 想象
下载PDF
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感觉的培养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渊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46-247,共2页
高校艺术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艺术审美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具有高层次艺术感觉的人才.现今高校艺术专业存在只偏重技法而忽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忽视艺术感觉培养的现象.只注重技法训练只能培养技艺娴熟的工匠,却无... 高校艺术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艺术审美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具有高层次艺术感觉的人才.现今高校艺术专业存在只偏重技法而忽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忽视艺术感觉培养的现象.只注重技法训练只能培养技艺娴熟的工匠,却无助于培养一个真正懂得艺术、懂得生活的具有艺术素养的人.本文提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注重学生艺术感觉的培养,并对艺术感觉概念、特征及教学策略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艺术设计 艺术感觉 培养
下载PDF
寻索艺术秘境的通衢——读杨健民《艺术感觉论》
9
作者 袁勇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115,共3页
要接近感觉尤其是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感觉"研究,就要涉及创作心理、审美经验、文化记忆和艺术体验等庞杂的领域,这委实是一个相当艰巨的工程。杨健民以他的执着坚持和扎实严谨,寻找到了"艺术感觉"突破口,为探索艺... 要接近感觉尤其是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感觉"研究,就要涉及创作心理、审美经验、文化记忆和艺术体验等庞杂的领域,这委实是一个相当艰巨的工程。杨健民以他的执着坚持和扎实严谨,寻找到了"艺术感觉"突破口,为探索艺术秘境通衢作出努力。在涉及"文艺创作"这样古老而又崭新的文艺美学理论命题时,全局的视野、严谨的考证和完整的论述显得更加必要,而杨健民的《艺术感觉论》一书在这几个方面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感觉论》 艺术感觉 文艺美学
下载PDF
重读杨健民的《艺术感觉论》
10
作者 刘小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0-112,共3页
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潮文论的代表作之一,杨健民的著作《艺术感觉论》曾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文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再次成为理论研究重心的当下,重读《艺术感觉论》别具意味。它提醒我们,内部研究———包括创作主体研究和文本分析——... 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潮文论的代表作之一,杨健民的著作《艺术感觉论》曾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文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再次成为理论研究重心的当下,重读《艺术感觉论》别具意味。它提醒我们,内部研究———包括创作主体研究和文本分析——始终是文艺理论不能忽视的重要维度。在文化产业理论发展明显滞后于实践的时代语境中,对于创意文化建设尤其是对于创意主体建构而言,杨健民的《艺术感觉论》也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感觉 主体性 创意文化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汉语文学的艺术感觉与思维
11
作者 彭松乔 《学术论坛》 200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数字化时代,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现实世界拓展为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并存的新型模式。在这样的生存境况下,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自然平台与数字化平台相互作用,使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也使汉语文学的发展... 数字化时代,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现实世界拓展为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并存的新型模式。在这样的生存境况下,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自然平台与数字化平台相互作用,使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也使汉语文学的发展面临着文化转型的强劲冲击。汉语文学如要达到审美诗性对数字技术理性的超越,就必须尽快掌握数字化时代人们的艺术感觉和思维变化特征,适时地进行文学范式的调整。只有富于时代特色的良好艺术感觉和诗性思维,才可重铸汉语文学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汉语文学 艺术感觉 思维方式
下载PDF
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感觉与情感特征
12
作者 杨柳松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98-99,共2页
声乐教学过程离不开聆听声乐所产生的感觉及所激发的内在情感。本文通过全面分析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感觉与情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调动演唱者与聆听者内在情感的策略,有效的培养声乐情感,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 声乐教学 情感特征 艺术感觉
下载PDF
艺术感觉与存在的体认
13
作者 梁中杰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3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艺术感觉 体认 艺术话语 认知取向 耐人寻味 人类活动 艺术行为 理性主义
下载PDF
艺术感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
14
作者 张兴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1期185-186,共2页
艺术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们的某一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出现的超乎这一客体,又与这一客体相应的心灵化的形象反映,是处于知、情、意、趣高度协调之下的感觉。艺术感觉具有"诉诸感官、取自实在"的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感官... 艺术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们的某一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出现的超乎这一客体,又与这一客体相应的心灵化的形象反映,是处于知、情、意、趣高度协调之下的感觉。艺术感觉具有"诉诸感官、取自实在"的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感官、超越实在"的超越性。其超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超越刺激-反应模式而具有能动性和情感性;知、情、意、趣相辅相成,超越孤立的感官感受而具有整体性;超越目的性和功利性而具有审美性;超越个体和时空局限而具有贯通千载、连接万里的无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 艺术感觉 现实性 超越性
下载PDF
艺术感觉与美育在中小学阶段的新型认知及推进策略
15
作者 王昌景 《教育视界》 2021年第16期4-6,共3页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缘于传统及程式化的学校美育课程受到了极大挑战。政府部门针对中小学的美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指导性意见,以推动学校对学生美育素养培养工作的实施。结合国际现代教育理念与相关参考文献,确立艺术感觉与美育在中小...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缘于传统及程式化的学校美育课程受到了极大挑战。政府部门针对中小学的美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指导性意见,以推动学校对学生美育素养培养工作的实施。结合国际现代教育理念与相关参考文献,确立艺术感觉与美育在中小学阶段的新型认知观点,分别从理性审视与适度定位、推进途径加以阐述,提升未来人才的艺术感觉、审美素养以及创造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感觉 美育 新型认知 审美素养
下载PDF
寻找新的艺术感觉,创作儿童文学精品——第五届辽宁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亮点探视
16
作者 马力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20-22,共3页
通过分析于立极的《龙金》、常星儿的《谁在草垛上唱歌》等第五届辽宁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探讨了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新的艺术感觉。无论是对传统叙事模式与话语系统的颠覆,还是对小说诗意美的创新表现;无论是新的想象力的释放,还... 通过分析于立极的《龙金》、常星儿的《谁在草垛上唱歌》等第五届辽宁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探讨了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新的艺术感觉。无论是对传统叙事模式与话语系统的颠覆,还是对小说诗意美的创新表现;无论是新的想象力的释放,还是对多种艺术手段的创造性运用,都是这些作品新的艺术感觉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儿童文学 艺术感觉 叙事模式 话语系统
下载PDF
温故思维中的艺术感觉
17
作者 周青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5-46,共2页
艺术创造起源于人对宇宙和自然的深切感受,人对外部世界的直觉反映和在整个改造自然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性意识,是人们摆晚自然束缚,征服宇宙与自然的能量。
关键词 艺术感觉 思维 艺术创造 自然过程 外部世界 性意识 宇宙
下载PDF
艺术感觉初探
18
作者 龙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艺术感觉 感觉经验 作家 心理定势 心理结构 审美意识 “自我” 感觉 艺术想象 “非我”
下载PDF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艺术感觉的培养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荣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适合对儿童进行各种感性培养的最佳时期。文章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论证了儿童美术审美与艺术感觉的关系,分析当前儿童美术教育中艺术感觉的缺失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感觉培养...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适合对儿童进行各种感性培养的最佳时期。文章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论证了儿童美术审美与艺术感觉的关系,分析当前儿童美术教育中艺术感觉的缺失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感觉培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美术教育 艺术感觉 美术审美
下载PDF
设计的自由源于艺术感觉的表达——再论“纯艺术”对“艺术设计”思维意识的拓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毅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5-76,共2页
 文章探讨了对当下艺术设计教育拓展的可能性空间,寻求和建构一条既有利于各画种特色的多元发展,又有利于学生自我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教育 自由 艺术感觉 艺术 创新能力 自我整合能力 中国 审美 社会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