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TBS联合感觉运动整合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佳佳 李华荣 刘萌萌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3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TBS)联合感觉运动整合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许昌市立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96例,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患者分为整合训练组(47例)... 目的探讨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TBS)联合感觉运动整合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许昌市立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96例,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患者分为整合训练组(47例)和联合iTBS组(49例)。整合训练组患者采用感觉运动整合训练,联合iTBS组患者采用iTBS联合感觉运动整合训练,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周。在训练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电生理相关指标[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或X2检验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与训练前比较,训练后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训练后联合iTBS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46.97±5.24)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1.57±5.22)分均高于整合训练组(41.37±5.16)分、(17.31±5.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训练后两组患者BI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训练后联合iTBS组患者BI评分(83.34±5.21)分高于整合训练组(76.37±5.43)分,NIHSS评分(16.05±3.37)分低于整合训练组(20.25±3.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MEP、CMCT均降低,联合iTBS组患者MEP(24.38±3.71)ms、CMCT(10.42±3.15)ms低于整合训练组(26.57±3.22)ms、(13.07±3.06)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联合iTBS组(6.12%)和整合训练组(8.51%)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S联合感觉运动整合训练能够促进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 感觉运动整合训练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rTMS联合头眼感觉运动整合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翟志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头眼感觉运动整合训练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德州市立医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51例)、偶...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头眼感觉运动整合训练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德州市立医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51例)、偶数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65.23±7.14)岁,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男25例、女26例,年龄(64.89±7.31)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TMS联合头眼感觉运动整合训练,连续治疗6周。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康复效果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5%(47/51),高于对照组的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4,P=0.029)。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MoCA评分、FMA评分、MBI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6.84±5.32)分比(21.34±4.51)分、(62.38±14.86)分比(53.81±13.27)分、(69.24±21.07)分比(56.75±16.53)分、(28.47±2.01)分比(25.06±1.9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31、3.072、3.331、8.717,均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总满意度为90.19%(46/51),高于对照组的72.55%(3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9,P=0.022)。结论rTMS联合头眼感觉运动整合训练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康复效果,改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感觉运动整合训练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头眼感觉运动整合训练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蓓 邵梦鸣 李辉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是致残致死的常见原因[1]。当脑卒中影响一侧运动皮层或皮质脊髓束时,就可能出现偏瘫,表现为一侧肌肉无力或完全不能活动、协调丧失或运动困难,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治疗带来严重挑战[2]。以往的脑卒中偏瘫... 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是致残致死的常见原因[1]。当脑卒中影响一侧运动皮层或皮质脊髓束时,就可能出现偏瘫,表现为一侧肌肉无力或完全不能活动、协调丧失或运动困难,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治疗带来严重挑战[2]。以往的脑卒中偏瘫康复干预主要包括物理疗法、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头眼感觉运动整合训练 脑卒中 偏瘫 平衡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rTMS联合头眼感觉运动整合训练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
4
作者 黎少贤 朱宸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22-0125,共4页
探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以2023年1月-2023年12月为数据截取区间,遴选其中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奇偶数字为分组策略,将上述样本归入不同组别(n=30),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辅以头眼感... 探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以2023年1月-2023年12月为数据截取区间,遴选其中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奇偶数字为分组策略,将上述样本归入不同组别(n=30),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辅以头眼感觉运动整合训练、联合rTMS干预,比较两组步态参数、功能恢复、远期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步长及步频更大、步态周期更短、跨距比率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测验所得NIHSS评分更低、FMA评分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测验所得Barthel、SS-QOL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 rTM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参数改善、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和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头眼感觉运动整合训练 重复经颅磁刺激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利用配对关联刺激检测帕金森病患者感觉运动整合功能的变化
5
作者 蒋曼丽 侯鹏飞 +4 位作者 任翠萍 冯爱君 许友清 刘颖 陈先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3-718,共6页
目的:研究早期和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以及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变化情况,早期和中晚期PD患者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PD患者16例,分为早期PD组(PD-E,n=10)、中晚期PD组(PD-L,n... 目的:研究早期和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以及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变化情况,早期和中晚期PD患者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PD患者16例,分为早期PD组(PD-E,n=10)、中晚期PD组(PD-L,n=6)和正常对照组(n=10)。采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刺激运动皮层,在对侧拇短展肌产生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记录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静息期(silent period,SP)、强度反应曲线比较3组背景运动皮层兴奋性。运用配对关联刺激(paired associative stimulation,PAS)技术观察外周正中神经感觉传入对TMS诱发的拇短展肌MEP幅度影响,分析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变化。将正中神经电刺激与对侧运动皮层TMS组成PAS作为条件刺激(PAS间隔16、20、24、28、100、200 ms),将单一TMS刺激作为非条件刺激。分别记录不同刺激间隔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拇短展肌MEP,以条件刺激MEP幅度与非条件刺激MEP幅度比值(MEP’)表示外周感觉传入对MEP幅度影响。结果:PD-E组及PD-L组RM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E组与PD-L组2组之间RMT无统计学差异(P>0.05);PD-L组SP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PD-E组S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强度反应曲线均表现为MEP波幅随刺激强度递增而递增,TMS刺激强度自130%RMT增长至150%RMT时,PD-L组MEP波幅均小于其余2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S实验显示3组MEP’随着PAS的ISI值不同而变化(MEP’>1或MEP’<1)。ISI为24 ms时,PAS对PD-L组则呈现易化效应[MEP’:(1.71±0.67)],正常对照组MEP波幅无明显影响[MEP’:(0.98±0.40)],在PD-E组呈现轻度抑制效应[MEP’:(0.75±0.44)],PD-L组MEP’与其余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提示ISI为24 ms时中晚期PD患者外周感觉传入对运动皮层抑制效应减弱并发生反转。ISI为200 ms时,正常对照组和PD-E组PAS对MEP波幅呈现易化效应[MEP’分别为(1.37±0.66)、(1.35±0.64)],PD-L组则呈现抑制效应[MEP’:(0.84±0.35)],但MEP’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D-E组与正常对照组PAS对MEP波幅的影响类似,各ISI对应MEP’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配对关联刺激随刺激间隔不同对诱发运动电位波幅有易化或抑制效应,早期PD患者外周感觉传入对运动皮层兴奋性的影响与正常人比较差异不显著,中晚期PD患者24 ms短潜伏期传入抑制效应减弱并反转为兴奋效应,提示其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存在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配对关联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 感觉运动整合
下载PDF
原发性痉挛性斜颈感觉运动整合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孙莹 王玉平 卫华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2年第6期627-629,共3页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根据其症状分布,可以分为:局灶型、节段型、多灶型、全身型和偏身型。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是成人发病的...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根据其症状分布,可以分为:局灶型、节段型、多灶型、全身型和偏身型。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是成人发病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可表现为头颈部不自主的扭转、侧倾、前屈和后仰,常伴有姿势性震颤及相应肌肉的痉挛性疼痛,通常可累及胸锁乳突肌、头夹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原发性 经颅磁刺激 感觉运动整合
原文传递
抽动症患者感觉运动整合的异常
7
作者 孙莹 王玉平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0年第6期620-622,共3页
抽动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简单/复杂的感觉现象可能在抽动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使用经颅磁刺激(TMS)等方法,探究抽动症患者经皮质环路输入与传出相互影响的机制,从不同角度证实了抽动症患者感觉运动整合的异常.
关键词 抽动症 感觉运动整合 经颅磁刺激
原文传递
书写痉挛患者感觉运动整合功能的异常
8
作者 孙莹 王玉平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1年第6期620-622,共3页
书写痉挛盎者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的研究揭示了感觉运动整合的异常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关键词 张力障碍 感觉运动整合
原文传递
言语知觉中的感觉运动整合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柏燊 杜忆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1-28,共8页
大脑如何感知和理解言语是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言语产出相关的皮层言语运动系统(SMS)通常被认为以代偿调节方式参与有噪音干扰和/或信息缺失情况下的言语知觉中。本研究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考查在... 大脑如何感知和理解言语是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言语产出相关的皮层言语运动系统(SMS)通常被认为以代偿调节方式参与有噪音干扰和/或信息缺失情况下的言语知觉中。本研究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考查在噪音干扰下的音节辨识任务中的感觉运动整合机制。研究1发现,SMS的参与程度随语音辨识难度增加而增加、在噪音干扰下比听皮层具有更高的音位特异性编码和表征能力,并且在难度适中时对听皮层编码代偿作用最大。研究2发现,听力正常的老年人在噪音干扰下存在音节辨识困难,且比年轻人更加依赖SMS的活动增加以及较少受到老化和噪音影响的言语运动表征以代偿听觉加工能力的下降。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言语知觉中跨通道感觉运动信息整合机制及其毕生发展机制的认识,还为帮助听力受损或正常的老年人设计和开展言语交流康复训练方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知觉 噪音掩蔽 感觉运动整合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老年化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芍药甘草汤对不安腿综合征患者运动障碍改善以及睡眠质量和血清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鑫 李岩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11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芍药甘草汤对不安腿综合征患者运动障碍改善、睡眠质量和血清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治疗的不安腿综合征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一方剂组42例,给予芍药甘草汤治疗;针刺方剂联合...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芍药甘草汤对不安腿综合征患者运动障碍改善、睡眠质量和血清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治疗的不安腿综合征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一方剂组42例,给予芍药甘草汤治疗;针刺方剂联合组43例,给予针刺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测定患者150 ms、200 ms时拇短展肌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检测患者微觉醒指数(MAI)、慢波睡眠(Ⅲ+Ⅳ期)占比,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国际RLS严重程度评定量表(IRLS)得分、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简版(DASS-21)得分、RLS生活质量评估工具(RLS-QLI)评价得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针刺方剂联合组患者血清CRP水平降低幅度高于单一方剂组(P<0.05),铁蛋白、白蛋白水平升高幅度均高于单一方剂组(P<0.05);针刺方剂联合组患者150 ms、200 ms时拇短展肌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幅度均高于单一方剂组(P<0.05);针刺方剂联合组MAI及PSQI评分降低幅度均高于单一方剂组(P<0.05),Ⅲ+Ⅳ期占比升高幅度高于单一方剂组(P<0.05);针刺方剂联合组患者IRLS、DASS-21评分降低幅度均高于单一方剂组(P<0.05),RLS-QLI评分升高幅度高于单一方剂组(P<0.05);针刺方剂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单一方剂组的80.95%(P<0.05)。结论:针刺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可抑制机体炎症,改善铁蛋白、白蛋白水平,改善患者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提升患者睡眠质量,缓解临床症状及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芍药甘草汤 不安腿综合征 炎症 血清白蛋白 感觉运动整合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感觉运功整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连 张松 郭铁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3-466,共4页
脑卒中后感觉运动整合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本文从感觉运动整合的角度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及其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旨在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运动整合
原文传递
界面核和高级发声中枢与鸣禽鸣曲的学习和维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东风 冯理 +1 位作者 刘少艺 张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0-147,共8页
鸣禽鸣唱和人类语言都是经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幼鸟在学习鸣唱时先记住教习曲模板,再通过发声反馈比较自鸣曲和模板并调整发声输出,成年后同样需要听觉反馈来维持自鸣曲的特征和稳定.因此,鸣禽听觉系统和运动系统对刺激的感觉运动整合... 鸣禽鸣唱和人类语言都是经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幼鸟在学习鸣唱时先记住教习曲模板,再通过发声反馈比较自鸣曲和模板并调整发声输出,成年后同样需要听觉反馈来维持自鸣曲的特征和稳定.因此,鸣禽听觉系统和运动系统对刺激的感觉运动整合非常重要.近年研究发现,感觉期幼鸟编码并记忆模板的过程需要NIf-HVC投射的参与;这一突触联系与维持成年鸣禽可塑性鸣曲空间特征和鸣曲节律至关重要.其中,NMDAR、AchR和NE可能参与调节NIf-HVC突触的效能.HVC类似于人类的Broca's Area,而NIf类似于人类的Spt区,因此研究NIf-HVC突触在神经环路中的作用有助于揭示人类这2个脑区在语言形成中潜在的功能,有利于探索发声过程相关的感觉运动信息整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唱学习 听觉反馈 NIf HVC 感觉运动信息整合
下载PDF
“感觉诡计”与肌张力障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涛 梁战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85-1287,共3页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运动障碍,表现为不自主的持续性或重复性肌肉异常收缩,导致身体某部位扭曲或姿势异常。这类疾病以主动肌肉和拮抗肌肉的共同收缩为特点.并且存在过溢现象,通常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多灶型、全身型、偏身型。感觉诡...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运动障碍,表现为不自主的持续性或重复性肌肉异常收缩,导致身体某部位扭曲或姿势异常。这类疾病以主动肌肉和拮抗肌肉的共同收缩为特点.并且存在过溢现象,通常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多灶型、全身型、偏身型。感觉诡计是指可以短暂减轻异常姿势和不自主运动严重程度的主动性动作嘲,常通过对疾病累及身体的邻近部位施加包括触觉在内的刺激,改善症状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感觉诡计 感觉运动整合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特殊工作性肌张力障碍
14
作者 陈嬿 蒋雨平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特殊工作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常见症状有书写痉挛和音乐家手部痉挛等,症状的出现多与职业行为相关。病因尚不明,目前的研究认为过度的活动、基底节功能障碍、大脑皮质运动和感觉功能异常及一定的遗传背景可... 特殊工作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常见症状有书写痉挛和音乐家手部痉挛等,症状的出现多与职业行为相关。病因尚不明,目前的研究认为过度的活动、基底节功能障碍、大脑皮质运动和感觉功能异常及一定的遗传背景可能与之有关。在治疗方面,除了常规的口服药物治疗外,肉毒毒素注射、支具固定制动和行为治疗等特殊方法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工作性肌张力障碍 书写痉挛 感觉运动整合 肉毒毒素 感觉诡计 关联负性变化 经颅磁刺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