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网络社会中的愤青现象解读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郑唯
-
机构
中国戏曲学院学生处
-
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
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深度辅导工作的目标管理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一般课题"传统文化政策发展趋势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BJSZ2015YB46
-
文摘
随着网络社会的兴起,愤青逐渐成为现实生活中愤世疾恶、个性鲜明的一个群体的代名词。愤青群体的成员构成都极其复杂,公众对其评价也呈现两极化态势。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在愤青现象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赋权作用。通过对愤青参与的热点社会议题的分析表明,政府在相关议题所引发的冲突中是否拥有制度化的解决能力是愤青表现为网络暴民还是积极公民的关键,而政府对于网络议程设置的差异也决定着作为愤青自我赋权场域的网络社会成为发酵场还是安全阀。
-
关键词
网络社会
愤青
愤青现象
赋权
-
Keywords
Internet Society
Young Cynic
Young Cynic Phenomenon
Empowerment
-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
-
题名“愤青”现象非中国所独有
- 2
-
-
作者
吴旭
-
机构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
出处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
2011年第7期57-57,共1页
-
文摘
"能够冠上愤青称谓的,皆不是一般的常人,必有过人之处,背后藏匿丰厚的资本与绝活。随便送人一顶愤青的帽子,有点小看愤青了。"我经常看到"愤青"二字,虽然没有考究出它的本意和出处,已经意会了它的含义和词性。简言之概括,愤青就是爱发牢骚、善挑毛病、喜出另语的刺头狂者。网络时代到来,愤青已经乌云密布遍网开花。
-
关键词
《"愤青"现象非中国所独有》
高中生
语文学习
阅读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