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慈善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彭腾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3-87,共5页
慈善供给的增加,既有宏观上的消费效应、分配效应和发展效应,又有微观上的效用或利润最大化的供给动因。我国现阶段的慈善供给不足关键在于慈善的消费偏好缺失、供给成本过高和激励机制缺陷,要实现慈善供给增加,必须转变慈善观念、畅通... 慈善供给的增加,既有宏观上的消费效应、分配效应和发展效应,又有微观上的效用或利润最大化的供给动因。我国现阶段的慈善供给不足关键在于慈善的消费偏好缺失、供给成本过高和激励机制缺陷,要实现慈善供给增加,必须转变慈善观念、畅通慈善通道和完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供给 外部效应 内部动因 不足原因 增加措施
下载PDF
社会学和经济学综合视角下的个人慈善供给动机分析
2
作者 程浩 《企业研究》 2013年第4X期4-5,共2页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贫富悬殊,"政府主导型"慈善事业亟需向"社会导向型"慈善事业进行转变,以充分发挥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社会导向型"慈善事业需要社会群体的广泛参与,笔者立...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贫富悬殊,"政府主导型"慈善事业亟需向"社会导向型"慈善事业进行转变,以充分发挥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社会导向型"慈善事业需要社会群体的广泛参与,笔者立足于公民个人慈善供给,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模型对其动机进行研究,分析中国个人慈善供给不足的原因,并通过利他主义收入再分配模型,为全民小额慈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 慈善供给 经济理性 利他主义
下载PDF
论我国的慈善供给 被引量:1
3
作者 彭腾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6-102,共7页
慈善供给的增加,在经济上具有消费效应、分配效应和发展效应。慈善作为一种商品,其供给具有效用或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动因。我国现阶段的慈善供给不足关键在于慈善的消费偏好缺失、供给成本过高和激励机制缺陷,要实现慈善供给增加,就必须... 慈善供给的增加,在经济上具有消费效应、分配效应和发展效应。慈善作为一种商品,其供给具有效用或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动因。我国现阶段的慈善供给不足关键在于慈善的消费偏好缺失、供给成本过高和激励机制缺陷,要实现慈善供给增加,就必须转变慈善观念、畅通慈善通道和完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供给 慈善消费 效应
原文传递
价值取向与内在张力:慈善供给福利三角解体及重构
4
作者 徐静 李芳凡 徐淑贞 《社会福利》 2021年第9期13-21,共9页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它不仅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且还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持续的慈善资源供给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慈善供给福利三角不同的价值取向使得国家...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它不仅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且还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持续的慈善资源供给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慈善供给福利三角不同的价值取向使得国家、企业与公众之间形成内在张力,难以协作进行慈善供给,导致慈善供给效率低下、慈善事业发展缓慢,慈善供给福利三角面临解体危机。对此,要消除福利三角主体间不利于慈善供给的力量,化张力为动力,在此基础上协调整合国家、企业与公众的力量,建立彼此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高效稳定可持续的慈善供给福利三角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三角 慈善供给 价值取向 内在张力
原文传递
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叶佳静 《黑河学刊》 2013年第10期90-92,共3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仅仅依靠市场和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已经显得明显不足,第三部门的作用正逐渐显现,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实践证明,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一样,非政府组织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仅仅依靠市场和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已经显得明显不足,第三部门的作用正逐渐显现,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实践证明,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一样,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志愿失灵"问题。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志愿失灵"主要表现为资金来源不足、慈善供给不足、公众志愿行为不足、存在信任危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志愿失灵 慈善供给 信任危机
下载PDF
扩大慈善资源有效供给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曲国丽 杨怀印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5-39,共5页
打破目前主要由官办的比较单一的慈善事业发展局面,鼓励民间慈善事业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社会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应该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保证民间慈善需求的真实表达,建立客观畅通的慈善信息交流渠道,支持和规范企业、个人以及... 打破目前主要由官办的比较单一的慈善事业发展局面,鼓励民间慈善事业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社会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应该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保证民间慈善需求的真实表达,建立客观畅通的慈善信息交流渠道,支持和规范企业、个人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兴办慈善事业,多渠道增加我国慈善资源的有效供给,调动一切力量,扩大慈善资源的供给总量,以便更好地发挥慈善事业对调整分配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需求表达 慈善供给不足 慈善透明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